回覆列表
  • 1 # 迪晟視點

    科技與經濟是相輔相成的,發展經濟離不開科技;反之,發展科技也離不開經濟。

    在世界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經濟的發展必須靠先進的“高、精、尖”技術做支撐,而科技是一個很好的“催化劑”,推動和促進經濟向前發展。譬如,要發展交通物流業,就必須有強大的鐵路交通(高鐵)運輸體系,還要發達的航天航空技術、先進的海路船運等領域先進技術。中國發達的高鐵技術,在國內建立起發達的交通運輸網路,而且正在有力支援世界各國高鐵發展——高鐵技術的推廣和發展,不僅省時省力,大大提高長距離運輸能力,而且在世界上掀起基建高潮,使中國有了“基建狂魔”之稱,從而帶動了世界性的“高鐵經濟”,也使之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力推動其它相關產業經濟的迅速發展。

    同樣,經濟的發展也在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經濟做後盾,就談不上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譬如,中國即將在2022年完成世界獨一無二的國際空間站,是一項龐大的經濟開支。

    據有關公開資料表明,美國的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唯一服役的空間站,該空間站由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等國家共同完成,其建造耗資500億美元,再加上軌道組裝的費用110億美元,再加上後期運營和維護的費用,總耗資高達1600億美元。如此龐大的費用開支,一般國家很難獨立完成。

    目前,這個國際空間站馬上到期,但由於高額費用問題,將無法繼續維持。美國經濟近年來滑落厲害,沒法再繼續投入;俄羅斯雖有先進的發射技術,但同樣拿不出如此龐大的費用開支。

    唯獨只有我們中國,有了強大經濟基礎做後盾,而且在世界各國“圍追堵截”的情況下,獨立發展自己的航天技術,將於2022年建造完成國際空間站——屆時,也將成世界唯一的國際空間站。國際空間站的獨立完成,不僅帶動了中國航空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而且為今後大力發展航空經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人類繼續實現“登天夢”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使我們中國技術在浩瀚無垠的宇宙裡高高的飛翔!

  • 2 # 平凡人平淡過

    1. 科技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呈現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協同發展的總趨勢。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顯著,知識、技術與經濟的結合將更加密切,科學物化的速度越來越快,知識、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週期越來越短。科技進步成為經濟發展中第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科技進步提高了生產率,改變著世界經濟結構,帶來了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變革,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同時,經濟的發展使得各國紛紛重視增加對科技要素的投入,投資大規模流向科技領域,強大的社會需求促進與刺激了科技進步,經濟積累中分配給科技的份額更為科技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因此,經濟發展為科技進步提供了強有力的後盾,科技進步使投資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二者形成一個迴圈式的相互作用的過程。科技進步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發展是社會系統的整體的、綜合的發展,是科技進步與社會大系統及其內部要素間在有機協調條件下,逐漸進化的發展趨勢。黨的十六屆二中全會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緊接著,在十六屆四中

    會又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理念,這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都充分肯定了科技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性。

    二. 科技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新經濟增長理論揭示了科技與經濟的內在聯絡,從經濟學的角度揭示了知識的積累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是經濟長期增長的保證。科技進步被視為經濟增長的內生變數,不是可有可無、隨機出現的外在因素,科技進步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關鍵。科技進步推動經濟發展,在知識經濟形態中著重表現為促進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 3 # 城市泡泡堂

    相輔相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將帶來巨大生產力,帶動經濟發展,同時由於經濟的發展,倒逼企業不斷創新,發展科技,

  • 4 # 橫槊賦詩888

    對於科技和經濟的關係我從下面兩點和大家談起!

    其一:科技發展和經濟發展是相互促進的,二者交織發展。從人類社會的歷史看,經濟發展在先,科技發展在後,也就是說通常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必要和可能發展或大力發展科技,而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時大力發展的科技主要是為了國防。為促進科技發展,需要先發展經濟為科技發展積攢一定物質基礎,可以透過固定資產投資、促進消費與出口、提高勞動者素質等措施先將經濟提升到一定水平。

    其二:從歷史上的經驗來看,經濟增長是科技進步的結果和目的,同時也是引致科技進步的原因。例如更加促進經濟增長的原因。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科技進步的案例顯示,科技進步起因於對提高生產力的渴望,但往往因為生產力提高、經濟增長、又會反過來促進相關行業的發展、帶動新的科技進步。因而,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是相互促進、互為誘因的。但經濟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即生產必須與消費相協調。科技發展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一定時期的經濟增長,但是這只是能夠促進生產,對於提高消費方面,作用不大。巨大生產力生產出無法被市場完全消耗的產品時,就會爆發經濟危機,進而帶來經濟停滯,甚至倒退。這也可以認為是科技進步而帶來的經濟倒退。

    總之,經濟發展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科技發展只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科技發展和經濟發展既相互聯絡又相互獨立,具有各自相對獨立的發展體系和發展規律,因此,關鍵不在於完全搞清楚兩者的關係,而在於如何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使科技和經濟都能快速、高質的發展。

  • 5 # 啊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隨著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的深入發展,其造富能力正在不斷被凸顯出來。早些年間,許家印、王健林等房地產企業家們還是國內首富位置上的常客,而到現在,國內首富位置上出現頻率更多的則是馬雲、馬化騰等網際網路企業家。早些時候,媒體釋出的訊息也顯示,得益於拼多多股價大漲,黃崢在短短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財富就增長了500億,其財富值超過了楊惠妍、許家印等房地產富豪。

    其實,很多企業家的財富出現大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抓住了行業發展的寶貴契機。例如,在前些年,抓住電商發展紅利的馬雲、劉強東、黃崢等企業家們,都獲得了不菲的財富。

    如今,又一“造富”新風口出現,它就是新零售。早些時候,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這樣表示:純電商時代已經逐漸過去,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換言之,在未來新零售有可能取代傳統電商的位置。新零售所呈現出的明朗的發展前景,勢必也會讓其“造富”能力逐漸凸顯。

    對於馬雲和阿里巴巴而言,其新零售包含兩個方面:一隻手是網際網路,另一隻手則是實體店。透過併購或者投資的方式,阿里巴巴在實體店方面下了不小的投資:戰略入股三江購物、銀泰百貨,收購聯華超市18%的內資股股權,等等。換言之,阿里巴巴探索的是一條以網際網路的思維來革新傳統零售產業的道路。

    早些時候,馬雲便帶領著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領域投資超過了700億元,此外,阿里巴巴還亦產生了盒馬鮮生、無人點等新零售形態。以盒馬鮮生為例,從2016年初開始,盒馬首店從上海開出,如今它已經跑過了國內23個城市,其門店數量已經突破220家。2020年伊始,200多家盒馬鮮生會員店迎來線上線下的高速增長。喜人的發展態勢,讓盒馬鮮生成為新零售領域的典型代表。

    其實,除了馬雲外,雷軍、張近東等企業家也早在新零售領域展開佈局。在雷軍看來,所謂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也就是說需要利用網際網路的工具和方法,在提升傳統零售效率的同時,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早在去年,雷軍便提出,為了推動其新零售的進一步升級,小米將會在這一領域三年專項投入50億元以上。換言之,小米將會基於大資料、人工智慧、雲服務等新興高科技,打造出全產品體驗、全場景服務的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

    與馬雲、雷軍的新零售可能不太一樣,蘇寧張近東採取的新零售策略在開店速度方面更為“快速”。早些時候,據媒體釋出的訊息,到2021年,蘇寧零售雲將佈局12000多家門店,這將非常有助於蘇寧在全國編織起有效全面的新零售網路。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蘇寧易購加快佈局全渠道、全品類的零售生態:對Kakogawa、萬達百貨、家樂福中國等企業進行合併;藉助社交電商、到家業務、直播帶貨等方式促進業績增長,等等。蘇寧正以其特有的方式來佈局新零售。

    又一“造富”新風口出現:馬雲投資700億,雷軍張近東早已佈局。在未來,新零售行業又會呈現出怎樣的情景?讓我們拭目以待!

  • 6 # 夢蜻蜓109039676

    世上無難事只要經濟足!經濟與科技應為一統,少了科技發展不了經濟、少了經濟又研究不出科技,所以是經濟影響科技為先。

  • 7 # 吳國平財經

    相互影響,科技的大發展必然帶動經濟的大突破!

    所以,二級市場,科技一直都是最具有成長性的板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中出現了幾位龍女?哪個最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