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澳門凼仔外賣哥
-
2 # 三石運動
非常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本人身高170cm,體重75kg,目前大二。
膝蓋受過好幾次傷,副韌帶拉傷,十字韌帶輕微撕裂。剛受傷時不懂保護自己的膝蓋,沒休息多長時間就又去打籃球,結果膝蓋反覆的受傷,運動能力大大下降。
由於受傷之後運動量的減少,我的體重也增大,膝蓋也無法支撐我做一系列急停的動作,所以為了能夠一直打球我選擇改變我的主要得分方式。所以變成了球場上的“老大爺”,投籃也成為了我的第一選擇。
我非常注重力量的訓練,基本上每天都要堅持臥推還有核心力量的訓練和腿部力量的恢復訓練。平日裡主要訓練籃球的基本功和中距離投籃、三分投籃。
因此,我得分的主要方式就是持球三分投籃、中距離幹拔跳投、無球擋拆跑出空位進行投籃或者我持球隊友進行擋拆我選擇投籃或者傳給下順的隊友。
對於投籃來說,你不能畏懼來自對手的防守。大多數的投籃打鐵都源於你害怕被帽的心理。投籃準確率提高的最佳方法,除了平日裡的訓練,還有在球場上時,投籃出手那一瞬間的絕對專注。
這是我家鄉的球場!
-
3 # Make叔叔
球場上,我最擅長的得分方式就是切入上籃。
因為我只有170公分的身高,投籃也容易被封阻,只好運用矮個子後衛的優勢,以速度以及靈活度取勝。
剛開始接觸籃球的時候,因為身體單薄,所以害怕身體上的碰撞,只能一直在外圍尋求機會投籃,這不但限制了我的發展,也導致了我的自信心不足。
總覺得沒有辦法位球隊帶來什麼實質的幫助。
在一位球友的建議之下,我開始訓練自己的切入能力以及提高上籃的命中率,我逐漸發現在我切入的時候,不但能夠撕開對手的防線,還能夠讓外圍的隊友得到很好的投籃機會,進而幫助球隊取勝。
每一次的切入上籃都讓我有很大的成就感,運用自己的速度以及運球技巧,將對手甩在身後,讓對手猝不及防,那種感覺似乎就是我喜歡籃球的理由。
-
4 # 楊仔看球
我們打球純屬娛樂,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球星,都會下意識模仿,我喜歡麥迪姚明所以最常用就是幹拔跳投,籃下勾手。
-
5 # 花喜體育
籃球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既可以玩,又可以觀看欣賞。對於運動員來說,它可能更多是一種藝術形式,而不是一項運動。打籃球需要高水平的身體素質,複雜的動作和心理技巧,這些都可以在球場上創造出精彩的畫面。不管是不是超級巨星,基礎知識仍然是籃球比賽中最重要的方面。如果您想擅長打籃球,則必須瞭解規則並具有穩健的籃球基礎。下面讓我們瞭解一下籃球比賽中最常見的七種得分方式,看看這些技巧你都會了沒有?
1.上籃:上籃是籃球比賽中最簡單的得分方式之一,也是比賽中最常見的一種得分方式,多數球員會採用兩步半上籃,這樣不僅能提高得分命中率,還能給對方球員製造威脅。
2.打板得分:投籃時瞄準籃板,並不是籃筐,透過擊打籃板反彈入框進行得分,這也是常見的得分方式,日常中必須進行很多次練習,找到對籃板角度的感覺,這樣才能提高命中率。
3.跳投:跳投幾乎所有籃球運動員都需要掌握的一門得分技巧,高高跳起在落地之前把球投出才算有效,該射門通常會使用一些假動作來進行配合,在當前所有級別的籃球運動員中最常使用。
4.勾手:勾手投籃可以與球場上許多不同的動作配合使用,因此它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籃球投籃,可以在中距離到短距離內進行得分,中國著名的籃球運動員姚明就是使用勾手投籃最好的球員之一。
5.罰球:打籃球的人應該都知道罰球,當對方隊員犯規時,球員將獲得兩次罰球機會,罰進一球得一分,要從罰球線上投籃,罰球方式得分在比賽中至關重要,很多關鍵時刻往往是罰球的命中率決定比賽的勝負。
6.扣籃:扣籃是比賽中最具有觀賞性的得分方式,扣籃除了球員的身高要高以外,還要具有強悍的爆發力,如果想要展示美如畫的扣籃,就想要不斷的練習彈跳。
這是籃球比賽中最常見的六種得分方式,儘管還有更多,但其他一些則需要詳細的組合和技巧水平的變化來進行了。這些可以由初學者學習並實踐所用到的。對於這些投籃技巧,以及籃球比賽中所有的其他動作,最好的做法是反覆練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籃球技能。
-
6 # 帶著你夢出發
打球的都知道,
如果球隊進攻能夠裡外結合,
那是最讓對手頭疼的事情,
今天更新一招超實用的單打招式,
粗略的看了一下,教學勾手講的最少,
所以打算再講講轉身勾手投籃!
很多人說籃球最保險的得分方式,
就是在禁區也就是三秒區。
而在三秒區最高效的得分方式,
即為勾手,並且勾手被冒的機率很小,
得分成功率很高!
解析環節
現在就進入我們的解析環節吧!
首先我們一般都是雙手持球,
觀察防守站位,一瞬間下球,
同時利用身體頂開防守。
注意:運球要大力,
用離防守比較遠的手控球,
防止被防守斷球,起到更好的護球!
頂開防守的同時,
右腳往一側跨出,一個轉身同時雙手收球,
這時防守者已經被我們甩開一個身位。
很多人轉身後會選擇後仰投籃,
這就需要你有後仰投籃的能力。
但是我就覺著轉身後,
用左勾手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左勾手時,右手護球擋住防守人,
一般有比賽經驗的人都不會去封蓋,
因為很容易被吹打手犯規!
將這腳步和左右勾手利用好,
就足以打崩野球內線了。
總結一下野球場上勾手投籃要注意的:
1、內線硬碰硬保持強勢,
不能別人一擋就退縮,可以試試假動作;
2、注意護球,用另一隻手抵住防守球員,將球遠離對方;
3、勾手是用手指將球撥出去的,
不是用手掌推出去的,手感要平順。
再欣賞一下整個動作的完整回放吧!
-
7 # 三旬佬漢
本人身高185,80KG,打小前,最擅長的得分方式是持球進急停半截籃,剛開始打球都是打中鋒,以前年輕身體好用,面對190+的中鋒也不虛,現在年齡越來越大越打越遠了,因為受過幾次大傷還是比較忌諱內線肉搏,再加上自己要上班,有家庭要照顧小孩,真的不敢受傷了,耽誤事。希望各位打球的兄弟都能收穫快樂,遠離傷病!
-
8 # 炳某的籃球世界
中距離跳投和二次籃板球進攻。
身高187,原來體重200零幾斤,現在減到160斤,但是拼搶籃板的積極性仍然不減。二次進攻也是常見的得分方式。中距離跳投逐漸穩定,是非常高效的得分方式,受傷的機率相比於衝擊籃筐要小一些。
-
9 # 愛打球的裝修工
本人大三,身高180,司職分衛,
在一些我們學院內的比賽和周邊的小比賽中,對手一般有以下三種特點:
1.球員全場意識差,很多球員可謂是半場龍全場蟲,是因為從小接觸的全場比賽少,沒有全場比賽意識。
2.對手體力差,面對的對手可能是工作單位的或者是一些非體育專業學生,他們全場的體力不足以支援他們在全場比賽中完成防守補位,和精確傳球等
3.控球后衛的控球水平一般,特別是學院裡一些院隊的控球手的動作不夠實用,容易被斷球。
所以針對這些問題,我加強了兩點訓練:
1.上線防守強度和斷球能力,直接斷球快攻。
2.加強罰球線假投點開防守人員跳投。
-
10 # 祺祺和熙熙
本人身高175cm,彈跳好(之前確實好,現在因為吃胖了就沒有那麼好了)
個人覺得我在球場上最擅長的得分方式就是突破,因為突破是最接近籃筐的方式,雖然裡面有中鋒防守,但是你也可以利用腳步嬉耍一下。另外個人覺得自己的跳投也不賴啊
回覆列表
球場上我最擅長的是打板得分技術。
45°是打板投籃的最佳位置,因此在平常練習時和比賽時要站在籃板和籃筐之間的45°角附近,在這個附近打板投籃,命中率會非常高。但是對於正面打板投籃就比較難,底線附近打板就更不合適了。
2/6
掌握好打板的力度。
打板投籃時,力度要控制好,如果用勁過猛,會導致籃球飛離籃筐而出;力度過小,籃球也會彈筐而出。力度主要靠手腕抖動調節,因此要根據距離籃筐的遠近調節手腕抖動幅度,手指撥球時也要柔和一些。
3/6
看準籃板上的方框角。
籃筐上方有個正方形方框,在打板時(主要是45°角),儘量把籃球打在左上角或右上角附近,這樣籃球會乖乖的反彈入框的,命中率很高。如果偏離這兩個區域,籃球容易碰框而出,在平常練習時多找這兩個點練,效果會很不錯。但如果較遠距離打板,要隨機應變,打方框角以內的部分。
4/6
掌握好打板投籃的距離。
打板投籃的命中率,和距離籃筐的遠近是呈反比的,離著籃筐越遠,打板投籃命中率越低。因為離籃筐太遠,打板時籃球落點掌握不好,就容易導致投籃偏出。因此想打板儘量在罰球線附近或以內,大約離籃板4米以內比較好。
5/6
把握好三步上籃打板的節奏和位置。
打籃球時,經常會用到三步上籃,而三步上籃大多數都是靠打板進球,因此這種情況要調整好節奏,如果跑到籃下或離籃筐過遠,容易打板偏出。最佳的位置是在離籃筐半米左右,這樣打板上籃就很從容,很穩了。
6/6
掌握好勾手打板的力度和落點。
打板投籃中,勾手打板也是很常用的,特別是在遭到高個人員防守時,勾手打板很實用,但要控制好落點,由於勾手弧線高,略帶旋轉,因此要打到方框角靠上的部分,不能和正常的打板角度一樣。此外勾手打板用勁不能過猛,要柔和的勾出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