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zhenqu

    在中國近代的文化思想史上,胡適是一個無法繞開的人物。無論是他的簇擁者,還是他的反對者,都會不約而同地承認,胡適是近代中國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胡適的地位之所以如此崇高,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領導了新文化運動。以“德先生”和“賽先生”為旗幟的新文化運動,儘管以文學改良為開端,但影響到了現代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

    很多人不禁會問,為什麼當時年僅二十七歲的胡適,能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是不是“時無英雄,讓豎子成名”呢?下面就來探討一下胡適成為領袖的具體原因。

    自從工業革命之後,東西方之間生產力的差距越來越大。十九世紀,歐洲憑藉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文藝復興以來進步的人文思想,成為了世界的中心。

    鴉片戰爭中英國用炮火轟開了清帝國的國門,古老的東方大國艱難而又恐懼地開始了救亡圖存的道路。

    而讓華人真正徹底感受到亡國威脅的則是中日甲午海戰。梁啟超說,“吾國四千餘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灣償二百兆以後始也。”

    清政府統治的最後十年,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向歐洲和日本派遣了相當規模的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在後來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力量。

    清政府滅亡之後,尋找出路依舊是社會的主要需求,而社會需要一種思想來滿足這種需求。這種思想去哪裡尋找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思想界也就出現了空白。

    實際上晚清以來,不管是廟堂之上,還是江湖之遠,一直被“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籠罩。但是保守的清政府害怕失去權力,在改革上謹小慎微;活躍於民間的組織力量微弱,想要大刀闊斧卻只能流於空談。

    一直以來,由於文字和文化上的相似,從而推出中國和日本社會結構也相似的結論。實際上,這個結論是錯誤的。

    日本在歷史上基本上就不是和中國一樣的大一統國家,明治維新造成的社會轉變,實際上是中國周秦之際分封向郡縣的進化,從這一點上來說,明治維新實際上是日本走出中世紀的過程。這就造成了日本翻譯西學在需求上和中國具有根本差異。

    本身日本翻譯西學的要求和中國就不一樣,導致從日本引進到中國的西學有的已經背離原意。梁啟超也好,章太炎也罷,他們只學的二手西學的皮毛,當時國家急需這類思想,他們只好囫圇吞棗,起到思想播種的作用,華人想要繼續深度瞭解,他們想做,卻也無能為力。

    那麼,填補思想空白只好寄希望於系統學習西學的海外留學生,胡適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不得不說恰逢其時。

    海外留學生如此之多,胡適能夠脫穎而出,一躍成為新文化運動領袖,在偶然之中也有必然。偶然是因此確實機遇擺在了面前;必然是因為胡適一直在為傳播思想做準備。

    我們後來看到胡適回國後的種種作為,不過是胡適厚積薄發的結果。

    網上流傳的胡適日記,內容顯示胡適大部分時間都在打牌,實際上這是斷章取義。胡適喜歡打牌不假,但是流傳的日記片段是胡適在放假期間的所作所為,而且檢閱胡適日記所有的內容,可以清晰地看到胡適在美國留學期間十分刻苦。

    作為舊時代出身的讀書人,胡適雖然在後來極力提倡白話文,但是他的舊學功底同樣深厚。這固然來自小時候私塾啟蒙,和他自己嚴格要求自己也有莫大關係。

    胡適到美國之後先是入康奈爾大學攻讀農科,為什麼選擇農科呢?這是家裡人替他做的選擇。胡適考取工費留美之後,他的二哥胡洪騅為他送行,臨行前囑咐胡適要學習實用的學科,比如鐵路、礦業,一來可以振興家業,二來可以為國效力。

    到了美國之後,胡適出於經濟方面的考量,選擇了農科,美國農科學費全免,省下來的錢可以補貼家用。

    而胡適後來選擇的文學、哲學,正是二哥叮囑他不要學習的。雖然,沒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不代表胡適放棄了對人文學科的學習。在康奈爾大學上學期間,除了完成所修專業只是以外,他開始圈點中國古典書籍,包括《左傳》、《說文》、《杜詩》、《詩經》等等名著。

    遠在美國的胡適,並非只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他時刻關注著國內發生的重大事件,不論是民國採取美國式的議會制度,還是後來宋教仁被刺,甚至是袁世凱稱帝,他都進行了詳細的瞭解。沒有這些作為基礎,漂泊海外七年的胡適,不可能在回國後,立刻適應國內的社會環境。

    關心國內新聞的同時,胡適的求學軌跡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他先是轉到了康奈爾大學文學院,後來又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哲學院,師從約翰·杜威。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歷史記錄,而唐詩宋詞的繁榮昌盛,也讓我們以詩的國度自詡。但是胡適看到的情況卻完全相反。

    胡適的同學,不論是來自於德國、法國,俄國甚至巴爾幹地區,都對本國的歷史文化和文學瞭如指掌,而大部分的中國和美國學生對這一切卻茫然不知。

    彼時的美國剛剛成立一百多年,根基尚淺,本國文化尚未形成系統,學生不知道尚有情可原,而中國的留學生如此表現,足以讓人感到憤怒,“怒其不爭”。

    更令胡適感到恥辱的是,他的老師批評他們弊病在於不研究中國舊學,認為那是過時的文化,批評完之後,馬上談論起了朱熹文化上的貢獻。

    這一幕又一幕在胡適心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每天讀書至少六個小時,哲學為主,政治、文學、科學為輔,並且展現出了捨我其誰的勇氣:任重道遠,不得不及早計劃。

    胡適改修哲學之後,自己的天分得到了施展,並得到了導師杜威的認可,1917年回國之後,馬上填補了思想界的空白。

    每讀到中國思想史,總有一種感覺:彷彿哪裡不對,卻又說不出來。後來才明白,那種以百家爭鳴為開端,按照歷史順序講解的思想史根本就是錯誤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孔子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這個說法不準確,孔子是春秋時候的人,可以他的思想得到發揚光大一直要到漢武帝“獨尊儒術(當然,是否獨尊儒術還是有待商榷)”時期,而孔子在世的時候用自己的話說,彷彿喪家狗。

    用後人的看法去看古代的思想發展,往往會有一種主觀的錯誤,即便拋開這種看法,思想史的寫作也是一種上層思想的書寫,完全沒有涉及到民間思想,甚至可以猜測,即便是漢武帝大力推行儒家時期,民間佔主流的思想依舊是上古時期遺留下來的宗教崇拜,真正到了魏晉時期,儒家才滲透到民間,成為主流的意識形態,才開始塑造平民的性格。

    胡適回國之後,遇到同樣的困境:上層社會的精英團體看不起胡適推廣的白話文。曾經翻譯過上百部西洋小說的翻譯家林琴南就說,白話文流傳於“引車賣漿者流”之間的語言,過於鄙俗。

    西方學習的方法、留學期間刻苦攻讀古書,在此刻都派上了用場。胡適撰寫了《中國哲學史大綱》,舊有的材料,配合上新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觀點,並且打通了上層思想和民間思想的隔閡,成就了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思想史。

    拜倒在黃侃門下的傅斯年很快轉投到了胡適門下,直接導致了黃侃對胡適的怨恨。而受到胡適的啟發,顧頡剛將自己零散的知識穿了起來,後來發展出了”古史層累學說“。

    《中國哲學史大綱》直接奠定了胡適的學術地位,也說明他並非不擅長乾嘉以來的樸學,更不是不擅長古文,而是希望藉助白話文的通俗易懂,改造社會,提升全體國民的文化素養。

    在胡適之前,梁啟超就曾經提倡過用一種淺顯的文言文體代替文言文,著名的《少年中國說》就是梁啟超的嘗試,只可惜即便是如此,對於當時擁有九成以上文盲的中國來說,普及的難度還是相當大的。

    胡適藉助《中國哲學史大綱》得到了文化精英團體的認可,有了傳統學術功底的背書,他再去推廣白話文,引領新文化運動的風潮,就容易的多了。

    直到今天,為什麼還要閱讀胡適,答案很簡單:他教會我們學會懷疑,教我們不信任一切沒有充分證據的東西;他教會我們將一切學說思想都當做待證的假說,再來考慮思想所造成的結果。

    胡適,他並不是一個無所不知的完人,他的觀點可能是錯誤的,但是他絕不會將自己的想法灌輸給你,讓你必須接受。

    胡適說過,人類的現狀是先人的智慧和愚蠢造成的,而後人如何評價我們(智慧還是愚蠢?),就要看我們盡了哪些職責了。

    當今的時代,以單純讚揚或批評的口吻來談論胡適,都是不可取的。回顧胡適,目的並不是停留在胡適那裡,而是超越他,站到思想的新高度上。

    人類永遠無法預知未來,正因為如此,人類未來的走向才會因為每個人的努力而改變。我想,這才是胡適想要看到的,也是我們回顧胡適的真正意義所在。

  • 2 # 生活縱橫

    論學問,沒啥硬貨。但他是西方哲學大師的弟子,在美國有很多人推舉他,所以,想與美國搞好關係,胡適是有很大利用價值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三種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你是如何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