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透世穿塵能洞天
-
2 # 特朗普的閨女胥
首先,非常感謝能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 過年孩子鬧覺屬於正常現象,本來大年三十玩了一天的孩子,貼春聯,放鞭炮之類的,晚上精神也是有的,無奈大人都圍坐一團在看春晚,其實春晚對孩子的吸引力很小,微乎其微,不像動畫片。而這時候要麼顧著吃年夜飯,要麼看春晚,對於孩子也沒那麼在意,所以孩子出現鬧覺。 對於大人來說給孩子玩會電腦或手機會緩解這種情緒,最主要還是孩子累了,鬧覺而已,哄哄也就睡了
新年到!每天忙著走親訪友,多數地方還有煙花鞭炮,孩子睡眠飽受打擾!該如何保證良好的睡眠呢?聽醫師給你細細道來!
為何要培養孩子建立良好的生物鐘規律
睡眠和嬰幼兒的健康有密切的關係:
①具有良好睡眠的孩子精神愉悅、精力充沛、思維活躍
有助於孩子注意力、觀察力和記憶力的提高,其學習效率也高。而良好的睡眠很大程度上由什麼時候睡決定,因此必須鼓勵孩子按照自己的生物鐘規律入睡。
②從小睡不好的孩子,可能一直睡不好
睡眠時間短的孩子其超重或肥胖風險增加76%,睡眠時間增加1小時,超重或肥胖風險降低21%。而且,睡不好的孩子容易發生情緒、行為問題。
因此,家長需要從嬰兒時期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睡眠習慣:
?每天遵循規律性的作息時間,包括睡眠、餵養、排便以及清潔衛生等操作。
?每項操作都是用固定的培養方式,重複同樣的內容,這樣就建立了同樣的條件反射。
當孩子已經建立起自己的生物鐘規律後,他就只能遵循這個規律作息,這樣才能保證嬰幼兒的身心健康!
0~16歲兒童每天睡眠時間
每個月齡(年齡)段的嬰幼兒睡眠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以下是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公佈的兒童每天睡眠時間,供參考:
☆ 0~3個月:一14~17個小時
☆4~11個月:12~15個小時
☆1~2歲:11~14個小時
☆3~5歲:10~13個小時
☆6~13歲:9~11個小時
(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2015年2月4日資料)
培養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和睡眠習慣
讓孩子獨立安然入睡是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去培養的。孩子出生以後就要注意培養良好的睡眠行為,4個月以後一旦形成不良的睡眠習慣,再想糾正就十分困難了。要想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和睡眠習慣,父母的態度必須明確。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1
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孩子睡覺的環境要舒適,如溫度適中(20℃~25℃),相對溼度在60%~70%,室內空氣新鮮,臥室安靜。
同時注意減少外界的刺激,如噪聲、燈光(包括夜燈)、玩耍等。
孩子睡眠時給予適量的棉織品衣服和被子,讓孩子感到溫暖而不過熱,小嬰兒最好用睡袋包裹或者用包被裹好上半身(但禁止“蠟燭包”),使孩子有安全感。
2
幫助建立睡眠的規律
嬰兒早期很多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透過運用建立條件反射這一學習方式形成的。養成孩子定時睡眠、定時上床、準時起床的好習慣,同樣是運用了這一學習方式。
新生兒期
孩子的睡眠順其自然,孩子想睡就睡,想吃就吃。
2~3個月時
家長可以配合孩子的特點和生活習慣,培養孩子晝夜分明的作息規律,逐漸養成晚上定時入睡,白天按時小睡且自行入睡的睡眠模式,幫助他逐漸建立良好的睡眠規律。
臨睡前,家長可以採取一些固定活動,如睡前洗浴、換上乾爽的紙尿褲、換睡衣等。當孩子到了犯困要睡的時候,讓孩子躺在床上進行哄睡,聽同一首安眠曲、講同一個故事,或者看家長做同一個動作,然後再親吻他、拍他等,直至孩子入睡。
3~6個月時
孩子度過臨睡前的哭鬧時期,逐漸養成良好的睡眠模式,家長需要繼續鞏固這種睡眠模式。
3~6個月的孩子開始對周圍事物產生興趣,尤其對新事物更加好奇,這些往往使他抵抗睡意,進而興奮、煩躁和哭鬧,導致更加疲憊難以入睡。當孩子出現要睡眠的跡象時,一定要創造睡眠的環境,減少外界對他的吸引,讓孩子躺在自己的小床裡逐漸安靜下來。儘量安排嬰兒晚上八九點以前入睡。白天孩子覺醒的時候,家長就可以盡情享受與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快樂時光。
7~12個月時
孩子新增輔食後,開始為逐漸斷掉夜奶做準備,到9個月輔食已經可以代替一兩頓奶的時候就要完全斷夜奶。隨著孩子夜間睡眠的時間延長,做得好的孩子夜間可以連續睡眠6~8小時,到了10~12個月可以睡整夜覺了。夜間逐漸延長夜奶的間隔,至9個月完全斷掉夜奶,孩子開始睡整夜覺了。
1~2歲時
很多的孩子還需要上下午各一次小睡,隨著發育多數孩子逐漸縮短上午小睡的時間(家長也有意識地這樣培養),直到1歲半左右停止上午小睡,只有下午一次的小睡了(多數孩子要睡2小時左右)。晚上要提前讓孩子入睡,這樣孩子夜間便可以連續睡眠,而且是高質量的睡眠。
3歲以後
家長可以試著逐漸推遲半小時孩子晚上入睡的時間,孩子最好晚上8~9點入睡,早晨6~8點醒來,這樣更有利於保證午睡很快入睡。同時,午睡時間能夠保證1.5~2小時。
如此,無論早晨或者午覺醒後,孩子都會感到精力充沛,有著更好的專注力去玩耍和接受早教。
培養孩子睡眠好習慣注意事項
①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影響著睡眠模式的養成
大多數嬰幼兒都屬於容易型(易養型)的孩子,他們的吃、喝、睡、大小便等生理機能活動有規律,節奏明顯,容易適應新環境(調適良好),這類孩子生活規律,能夠很容易地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但是,對於人數很少的困難型(難養型)孩子來說,由於他們時常大聲哭鬧、煩躁易怒、愛發脾氣、不易安撫,在飲食、睡眠等生理活動中缺乏規律性,對新食物、新事物、新環境接受較慢(調適不良),需要長時間去適應新的安排和活動。所以家長需要費很大的力氣和極大的耐心,才能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睡眠模式。
②夜間入睡前一定要給孩子換上滲水性強的乾爽紙尿褲
防止嬰幼兒因漏尿、尿溼或更換尿布而被打擾睡眠。
孩子的小床放在父母大床的旁邊,小床上的物品一定要收拾乾淨,保證孩子仰臥位睡覺,避免發生意外。美國兒科學會和《中國嬰幼兒睡眠健康指南》都建議,孩子在6個月前應該與父母分床睡覺,同屋不同床。這樣的安排父母能夠隨時關注孩子的狀況,便於夜間護理,並保證母乳供應。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媽媽更要注意不要同床睡覺,以防哺乳時因為媽媽睏倦而誤堵塞孩子的口鼻或者養成孩子奶睡的習慣。
夫妻應該互相支援,必要時給主要照看孩子的人休息一下或者小睡一會兒的時間,以恢復體力保持良好的情緒。
④在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過程中,孩子可能會哭鬧著入睡,家長不必擔心
正如《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6版)》所述,有時候家長可能需要讓孩子自己哭著睡覺,這不會有任何傷害,家長也不需要擔心。在那些孩子哭的晚上,其實家長正在幫助他學會自己平靜下來。孩子不會認為家長拋棄了他或者不再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