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財老人

    您還記得一九四幾年在陝北延安有一首老少皆知的黃河大合唱嗎?在那裡有您所認知的黃河的一切: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這首喚醒了中華兒女誓死抗敵的決心和意志,現在有機會聽到後扔能讓後輩熱血沸騰大大激發起愛國熱情,黃河確實是中華民族之魂之根,是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中華兒女要珍惜愛護自己的母親河。

  • 2 # 洮陽子的詩文

    一路行遊看黃河,風塵漫漫逐浪波。

    桃零李落春老暮,柳綠榆黃影婆娑。

    平沙淺低無落雁,大道長闊有飛車。

    人生苦短同朝露,對酒當歌又幾何。

                                      2020-04-18

  • 3 # 九龍玉春

    黃河不光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文明根源,更承載了太多的沉重災難。其實任何一種文明的誕生,都是苦難中的昇華。在漫長的農業文明時代,黃河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發揮了巨大作用。

    時間走到現代,黃河卻逐步走向衰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沿海城市率先發展,長江流域也緊跟其後,而黃河流域的城市由於身處內陸,加上自身發展的歷史原因,嚴重製約了她前進的腳步。更有甚者,為了短期的經濟利益,不惜走粗放發展汙染環境之路。可喜的是習總書記去年主持召開了黃河流域協同發展、綠色發展的沿黃省區領導人會議,為黃河流域未來的發展指明瞭道路。隨著各省區協同發展的深入,黃河流域必將重現輝煌!

  • 4 # 郭季汐駿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黃河,在我看來,黃河應該有兩層理解。

    第一層意義的黃河,指的是在中華大地綿延數千裡奔流到海不復還的那條黃河,那條見證了數千年中華文明,養育了無數中華兒女,在地理上真正的黃河。

    第二層意義的黃河,指的是十四億中華兒女、無數海外僑胞“心中”的黃河。是在無數困難年代激勵著華夏子孫不斷奮勇向前,打敗侵略者,一路向前的黃河,如同黃河大合唱一般。

    我們更多的要把黃河看成是凝聚無數華夏子孫的紐帶,而不僅僅是一條河。

    我們更多的要把黃河當成是我們的母親,我們都是她的子女!

  • 5 # 竹史鐵驪

    您的題實在太大了,不敢往開了說,我說點別的吧,從文學裡感知到的黃河,夢裡曾嚮往過的黃河吧。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這不知道是多少人的第一首詩,反正是我的。所以,最早的黃河,很親。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那是怎麼樣的?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一定是這樣子吧。

    跟著愛小說的時候,接觸張承志的一篇作品《北方的河》

    用兩隻手握牢車廂板,開始專注地望著漸漸向前方傾斜下去的高原。瞧,這些山溝和老黃土帽,朝著黃河傾斜下去啦,朝著黃河,整個陝北高原都在傾斜。他出神地想,這陝北高原對黃河的傾斜是默默的,不露痕跡的,就像紅臉後生對他的藍花花婆姨一樣。

    陝北高原被截斷了,整個高原正把自己勇敢地投入前方雄偉的巨谷,他眼睜睜地看著高原邊緣上一道道溝壑都伸直了,筆直地跌向那迷朦的巨大峽谷,千千萬萬黃土的山峁還從背後像浪頭般滾滾而來。他激動地喃喃著,嘿,黃河,黃河。

    他看見在那巨大的峽谷之底,一條微微閃著白亮的浩浩蕩蕩的大河正從天盡頭蜿蜒而來。藍青色的山西省的崇山如一道迷朦的石壁,正在彼岸靜靜肅峙,彷彿注視著這裡不顧一切地傾瀉而下的黃土梁峁的波濤。大河深在谷底,但又朦朧遼闊,威風凜凜地巡視著為它折腰膜拜的大自然。潮溼涼爽的河風拂上了車廂,他已經衝到了卡車最前面,痙攣的手指扳緊攔板。

    叢維熙《雪落黃河靜無聲》

    我們站在我們偉大的母親——滾滾東流的黃河之畔,極目眺望著被初雪覆盆了的原野。

    雪越下越大了……天是白的。地是白的。

    片片品瑩的雪花溶入了黃河,匯成黃河身影,織成了黃河的年輪,鑄造成了黃河的精靈。

    我們兩個“雪人”久久地站在雪地上,靜聽著黃河的濤聲。它象述說著一代又一代炎黃兒女的故事一樣,奔騰咆哮地從我們腳下流淌而過,一直奔向東南……

    再後來,看《射鵰英雄傳》又遇到了裡面一首詞。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這個“怒”字,印象特別深,因為和我親眼看到的黃河,說最相似的,因為它表述得最準,黃河真的就是一條怒河!

    即使他平靜的時候,也似乎是在不斷孕釀著怒火,到路走窄的時候,或河床有高低的時候,就肆無忌憚地毫無掩飾第咆哮出來,喧囂出來,讓天地間都充滿他的聲響,讓天地百姓都認識到他的威嚴。

    順勢就把張養浩整首詞找了來看,卻發現沒那麼豪華。大概那時還比較迷戀華麗的詞藻,鏗鏘的節奏,有點幼稚,感覺沒那麼好。

    直到後來有一次,又去黃河邊,好像明白了一點,張養浩這個不是詞,不是用讀,應該是要用吟唱,用快活或者蒼涼的調子唱出來的。必須大聲的,深沉的唱,就像黃河組歌那樣。

    峰巒如聚 波濤如怒 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 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自那以後,一直期待有誰,能把這首山坡羊好好譜上曲,聽一聽……說來還真不知道元曲元朝人是怎麼唱的,是蘭花花那味呢,還是秦腔那味呢?哈哈。

  • 6 # 無法超越的足跡

    黃河中國的水系龍脈之一,中華文明的搖籃低,與長江並稱為中國的母親河,養育了中華兒女,數千萬年前由於地質運動形成的黃河,成為了養育世界上最久文明之一的河流,歷經無數年的歲月洗禮,中華文化的傳承裡面,一直伴隨著黃河的身影,一條黃河貫穿中華文明的起點到今天,還會一直延續下去,黃河永存中華民族就永存。

    黃河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的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發源於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由於經過黃土高原特殊地帶,所以中下游河道里面夾有大量的泥沙,所以稱為黃河,每一年攜帶出去的泥沙有十六億噸,其中有十二億噸的泥沙被帶入海中,有約四億噸泥沙留在了黃河中,形成了河床,導致了河道抬高過了兩岸,在中下游平原地帶,黃河的水深平均為2.5米左右。

    黃河的名稱出現在東漢時期,在先秦古典中沒有黃河兩個字,只有河字,而在先秦時期河就是代表黃河,在漢朝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找不到黃河兩個字,黃河的稱呼源自於河水渾濁泛黃,東漢時期班固《漢書.地理志》用黃字來表述黃河水的渾濁,而在這之前戰國時期其實也有對黃河的描述,但是也有用到黃字。

    黃河兩邊孕育了許多文化,中華文明就是從這些文化的結合體中誕生延續下來的,其中有仰韶文化,有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馬家窖文化等,四千多年前,黃河周邊出現了許多部落,其中炎帝和黃帝部落最為強大,後來在這裡面繁衍出來了中華文化,我們都稱為炎黃子孫,其實也是跟黃河有著割離不了的關係,後來的幾千年各個朝代的經濟文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其實把黃河說成中國的文明史見證者其實是最符合的。

  • 7 # 跨文化

    有關黃河的詩詞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是李白《將進酒》裡的名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王維《使至塞上》裡的名句。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是毛澤東《沁園春·雪》中的名句。大河,就是黃河。

    涼州詞二首·其一 [ 唐 ]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在黃河裡洗手

    1994年,在河南省鞏義市,我看到了詩聖杜甫的全身像,並且到黃河岸邊,伸手到黃水裡,“洗手”,以示紀念。據說,這裡還有黃河賓館、黃河河務局等等,我都沒有去過。

    鐵軌旁的黃河

    後來考上大學,就離開家鄉,經常走蘭新線。乘坐火車經過蘭州,路過黃河,看到這條黃顏色的河流就在鐵軌旁邊流淌,並不洶湧,它成為窗外的景觀,逐漸被列車甩在身後,需要扭頭,才能把它在視野裡多留一會兒。

    用黃河冠名的高校

    後來,我在河南農村支教,認識了一個朋友,他畢業於黃河科技學院(民辦本科高校),這是第一所以黃河命名的高等學校。另外,還有黃河交通學院、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也是用黃河冠名。其實,黃河古稱“河”,河北大學、河南大學都是以古黃河冠名的著名大學。

  • 8 # 使用者王江濱1385993086

    歌曲名為“一條大河”後被定名為“我的祖國”並傳唱於地球上的華人之間經久難忘,這就是黃河,這就是中華兒女的母親河

  • 9 # 使用者475028819254松子

    小時候,每當少水季節,和小夥伴們一起,跨過黃河大堤,割草、割新鮮蘆葦喂牛。黃河哺育了我的祖祖輩輩。故去的祖輩,埋在了黃河岸邊。黃河是我的母親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今年想買部轎車,落地不超過16萬,要求好玩一些,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