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洋蔥學院官方

    拿小學數學來舉例子吧。

    小學數學並不難,但是為什麼很多家長就是教不好?

    “你怎麼這麼笨啊,教了那麼多次,怎麼就是教不會呢?”

    經常,會有家長在家教孩子做數學題,老是教不會時,總有這樣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想法。

    孩子學不好數學,你要做的不是責罵,而是應該首先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出了問題。

    現在很多孩子在面對抽象運算思考題和應用題方面,特別容易遇到瓶頸,該如何解決?

    為此,我們給家長們三個字:

    “退”,退到孩子可以接受的地方;“遠”,幫助孩子打通知識脈絡;“慢”,給足孩子思考時間。

    數學這門學科跟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小學數學是孩子以後學習數理化以及更深的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基礎。

    大多數家長都可以輔導孩子的小學數學,但是如何讓孩子從小學數學學習中獲得數學學習的能力、建立數感、樹立數學學習的信心?

    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學好小學數學?

    第一,強調思維訓練的功能

    對於小學數學的學習,家長首先應強調它訓練思維的功能,其次才是講數學的實用性。

    凡事需要追根溯源,從探尋數學的源頭開始,就會讓孩子覺得數學其實是一門十分有趣的學科。

    很多家長認為提高孩子數學成績的最好途徑就是讓他們多做題,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做題是為了訓練思維,要掌握適當的量。

    大多數數學偏弱的孩子都有過題海戰術的痛苦經歷,如果只是機械地做題,孩子就會產生厭惡情緒,自然學不好數學。

    第二,家長要對小學數學教材有所瞭解

    瞭解、熟悉小學數學教材,才能知道孩子現在掌握到什麼什麼,應該用什麼樣的知識點給孩子講解。

    第三,家長從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數學學習能力。

    這裡不僅僅是指生活中數學的運用,而是要超越數學本身,讓孩子多讀課外書,不拘泥於某個學科。

    應廣泛涉獵,尤其是科普書、名人傳記等等,要讓孩子從書中體會知識的無窮魅力,不斷尋找學習的精神動力。

    第四,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數感”。

    有的孩子在上到小學一年級後,還會把加法運算當做減法來做,多數有兩種可能:一是孩子比較粗心大意,還有可能是孩子尚未理解加、減的意義,混淆概念造成失誤。

    家長不要因此過多責罵孩子,最好藉助身邊的實物給孩子講解加、減各代表什麼。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能失去信心,首先要跟孩子的數學老師溝通,希望老師在校期間能給予適當訓練,並及時鼓勵。同時,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數感。

    比如:帶孩子買東西,讓孩子幫忙算算該付多少錢,該找多少錢,讓其感受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以及對生活的影響。

    第五、抽象的題目可用特殊例子來找規律

    小學數學相對來說難度不是很高,很多家長都會親自指導孩子學數學。但不少家長也感慨不好教。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難教,是因為他們總是以成人的思維去指導孩子。”

    舉道例題:已知被除數+商×除數=72,求被除數?

    家長一般會用推理的方式指導:因為被除數=商×除數,所以原式子=被除數+被除數=72,得出被除數=36。

    顯然,這樣的推導方式在成人看來很容易理解,但對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很抽象。

    所以建議,家長教這類題目,要“退”到孩子比較好理解的思路,即從具體例子著手,讓孩子們從中發現規律。

    “因為12÷3=4,所以12+3×4=24;因為18÷2=9,所以18+2×9=36……”

    幾個例子下來,孩子就會發現規律,原來“被除數+商×除數=和”,現在回過頭再去解剛才那道例題就迎刃而解了。

    第六、應用題“去情境化”可以從實物入手

    在小學三年級,涉及“消元法”的應用題是一個重難點。

    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知道如何消元,但一旦把問題放到生活的情境裡,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如果孩子去情境化的能力比較弱,那不妨從實物開始著手。”

    不要怕麻煩,也許透過實物的例子來循循善誘地指導孩子做題很花時間,但是這樣孩子理解起來更容易,以後遇到這類應用題就不怕了。

  • 2 # 胡老師中小學數學

    孩子的數學差一般主要體現在數學運算差和數學思維差。

    數學運算一直貫穿與數學學習之中,在小學階段,去分析一套數學試卷,會發現純計算題目一般分值都在35%左右,其它題目的解答也都與計算息息相關,最終答案的計算都依靠計算。所以有這麼一句話,運算能力決定一個學生數學成績的下限,只要運算能力過關,一套100分的試卷,輕輕鬆鬆上80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如果計算題都一塌糊塗,數學考試基本無望及格。

    很多同學因為計算能力不過關,所以數學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計算問題主要體現在,計算速慢,準確率差和過程不規範。需要透過不斷的練習來提高計算的熟練度,進而提升速度和準確率。計算題目除過簡算題,大都沒有什麼計算技巧,在熟悉計算法則和順序之後需要做的就是練習,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經過長時間持續不斷的練習,計算能力一定會得到提升。

    數學思維差,在小學階段主要體現在,很多學生不會做應用題,看到應用題之後不會去分析,讀不懂題意,不知道到底該用什麼數學知識來解答,加減乘除亂用。小學階段應用題差是很多人的通病,特別是在小升初階段,經常會考到工程問題,行程問題,商品問題,複雜分數應用,分比應用,很多人看比較頭疼。

    數學思維在小學階段主要體現的就是,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用數學知識和方法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在於如何搭建起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之間的橋樑。一方面確實比較考察學生的思維和應變能力,另一方面,還是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思路,比如說,做分數應用題,首先必須要找準單位1的量,和比較量,找出其中的分數關係,選擇到底是用乘法還是除法,加還是減,這是最基礎的。那麼在基礎之上,就需要考慮,單位1的量如果發生改變怎麼辦?如何轉化,如何統一單位1,總量不變應該怎麼算,像兩個人的錢數一定,一個人給另外一個人一些,兩人錢數的分數關係發生改變;部分量不變應該怎麼處理,比如誰,某班新轉來幾名男生,女生人數不變,男女生人數分數關係改變,等等,沒種題型都有它的基本思路和解題方法。

    在最開始的時候,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比較困難,那麼就需要多去模仿,借鑑和思考,透過老師的講解去總結、思考,找到其中的做題關鍵點、思路和方法,然後再獨立運用思路和方法去解決相關題目,透過不斷練習,加深對這類題目解題方法和思路的理解,最後孰能生巧,變為自己的方法,就能做到靈活運用。

    對小學生來說,學好數學最關鍵的還是數學運算,數學思維要求不是很高,也不可強求,思維的訓練需要一個更長久的過程,比較緩慢。不如說,在上小學時一個知識點自己怎麼就搞不明白,但上初中之後,隨著理解能力的提升和思維的發展,不用別人的幫助,自然就會了,還感覺很簡單,心底嘲笑自己原來怎麼這麼笨。

  • 3 # 淅錡寶貝成長季

    數字是抽象思維,孩子不能理解很正常。比如孩子,你問她5-2等多少,有的5歲的孩子也許能輕易的回答,但是有的孩子怎麼也不能明白,是孩子笨嗎?肯定不是,如果你給她5個糖,說被媽媽吃了2個,還剩幾個,她肯定能知道。這是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之間的切換方式的差異,所以不要過於的強調孩子笨。

    很多孩子3歲開始就學習數學,透過實物的操作,孩子從形象到抽象慢慢過渡,從小打好基礎,自然不難。所以你要發現孩子數學不好,建議從實物教具操作開始。

  • 4 # 寶媽知事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叫《沒有數學思維,你怎麼也過不好這一生》。裡面有很多觀點我是認同的,例如數學在生活中真的很有用,除非你總是在買東西時說“不用找了”!其實數學學的是思維,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等等,為培養孩子將來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條理清晰地處理問題。

    孩子數學差往往會是這幾點:1.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沉下心去思考問題。2.缺乏想象力,不靈活。3.懶,懶得動腦,懶得動手。4.語文成績不理想,理解能力差,都知道,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如果不能識文斷字,學什麼都會很困難……

    家長能做的是陪孩子一段時間,讓孩子養成獨自思考問題,完成作業的習慣;在生活中啟發孩子,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知道生活無處不數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總不會太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寶寶長個,大家都是如何給寶寶補充營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