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嗨i小果

    川崎病的病因不明,流行病學資料提示立克次體、丙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逆轉錄病毒、支原體感染為其病因,但均未能證實。

  • 2 # 柯君君

    二十幾年前朋友之子就是患上這個病,當時只有幾歲未上學,症狀像感冒發熱,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全愈了,也沒有留下什麼後遺症,據說這個病毒首先是一個叫川崎的日本人發現的,所以命名為川崎病(毒)。

  • 3 # 兒科周醫生

    作為臨床兒科醫生,此問題我來回答!川崎病不是病毒感染,主要是由於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立克次體、支原體等感染引起的一組以面板粘膜淋巴結改變的綜合徵,臨床又稱面板粘膜淋巴結綜合徵。

    一、什麼是川崎病?主要表現是什麼?

    1、川崎病:之所以叫川崎病是1967年由日本一名醫學學者名川崎首先報告了此病,是一種急性全身中小動脈炎,嚴重影響到心臟冠狀動脈,最危險的是心臟動脈瘤,一旦破裂就非常危險了。

    2、主要臨床表現:涉及多個系統典型特徵表現

    發熱:高熱39~40℃,可持續7~14天或更長,一般退熱藥退熱也只能是暫時的,熱程內還會體溫回升。

    球結合膜充血明顯:起病3~4天開始出現眼的球結合膜充血甚至出血,而眼沒有膿性分泌物,一般熱退後充血就會褪去。

    口腔粘膜改變:口腔粘膜呈瀰漫性充血,典型的草莓舌,就是舌乳頭充血、水腫、紅色的凸起,類似草莓。口唇容易裂口。

    面板改變:發病第一週就出現全身多處多型性紅斑和類似猩紅熱樣皮疹,有脫皮。手足面板硬腫、水腫及環形紅斑,指甲容易脫落。

    頸部淋巴結腫大:單側或雙側淋巴結腫大,有觸痛。

    二、川崎病怎樣預防?

    我們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預防。

    1、預防感染:要注意規律生活習慣,早睡早起,不能熬夜,熬夜是對孩子免疫力最大的摧毀。春天注意冷暖穿脫衣服,避免感冒繼發細菌感染。

    2、合理膳食營養,家裡要經常清潔衛生,大掃除,尤其是除蟎塵,避免細菌滋生繁殖。

    3、堅強身體鍛鍊,多曬太陽,做有氧運動,增強體質。

  • 4 # 醫學小偵探

    川崎病,因為這次新冠疫情登上過熱搜,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川崎病,而因為被懷疑跟新冠病毒有關,又讓很多人想了解川崎病,實際上作為普通人瞭解川崎病是非常有必要的。

    川崎病是目前我們醫學上僅有不多的只需要經過臨床症狀就可以確診的疾病,簡單來講,就是如果大家掌握了川崎病的臨床確診的症狀表現,你也可以判斷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得了川崎病!而近日,就至少有6個國家相繼報道出現了近100例一種類似川崎病的罕見但可能致命的兒童炎症綜合徵,而在此之前美國斯坦福大學還報告過一名6個月大的嬰兒因患川崎病住院,隨後新冠核酸檢測陽性,這是否能說明川崎病與新冠病毒有關?川崎病是什麼病毒引起的?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了解下川崎病這個不為多少人知的疾病。

    川崎病,其實是一種以被發現者人名命名疾病,這個人叫川崎富作,是個日本人,在1980年發現的,它是由我們人體全身血管炎引起的包括大家面板、粘膜、淋巴結等綜合性病變的疾病,因此在我們醫學上又稱之為面板粘膜淋巴結綜合徵,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啥?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個啥子病?我想大家看到這個詞估計都是這個反應。正常,這個自身免疫性疾病確實聽起來有點抽象,難以理解。但是大家肯定聽過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自身免疫性溶血?其實這些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什麼意思?就是跟我們的免疫力有關的疾病,目前這個川崎病,病因不明,複雜,有很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有些川崎病病人確實跟感染性因素有關,也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病菌感染有關。

    那它是怎麼發病的?就是這個感染的病菌進入我們體內以後,我們的身體為了把它消滅,免疫系統就會產生一種對抗這個病菌的抗體,這病菌一旦和我們免疫功能產生的抗體一結合,就會被“吃掉”,當然這不會就發生川崎病,而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屬於我們正常人就有的保護機制。

    而川崎病的人就不一樣,它不是你有多少病菌,我產生足夠的抗體消滅病菌就可以了,而是產生了大量的這種抗體,這下子尷尬了,這病菌是被殺了,但是我們正常的細胞也一起被“幹”掉了,引起了一種嚴重炎症綜合反應。

    因此,川崎病就是這樣一種免疫過強或者免疫紊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誘發因素剛剛講過了,有很多,目前知道的像一些感冒、發燒、鼻炎、鼻竇炎、腹瀉等等感染性疾病都可能引起這種川崎病的發生。所以,作為家長,有必要將這個川崎病列入自己應知應會的疾病行列!

    但是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是否會引起川崎病,這點目前是沒有直接證據的。大家還不要過於擔心,有報告不一定是直接相關,也可能是類似川崎病的另一種炎症綜合徵,這需要進一步科學研究才能最終論證的。

    當大家瞭解了川崎病是怎麼一回事以後,我們再來談一談作為普通人,怎麼判定自己孩子發燒是不是得了川崎病?關於川崎病,有哪些坑是我們家長需要避開的?

    我在文章的開頭已經跟大家開門見山的說過了,川崎病靠症狀我們就能確診,常見症狀有6條:

    第一條,最重要的:發燒!不是說發燒都是列入川崎病的確診範圍,而是要求發燒5天以上,而且基本上每次都在38.5℃以上;

    第二條,眼睛跟我們正常人的白眼球不一樣,不知道大家看過兔子的眼睛沒有,紅色的,川崎病病人通常就是會有這樣的眼睛病變!

    第三條,川崎病病人通常嘴唇會特別紅,特別幹,甚至直接乾裂出血,而且你讓他張開嘴巴,可以看到它的舌頭跟我們吃的楊梅差不多。

    第四條,面板會出現皮疹,有些人是小紅點,而有的人是那種一片一片的,而且有些川崎病病人出現的這種紅疹還會隨著發燒退燒而出現起伏變化;

    第五條,手腳會變的僵硬,甚至有的病人會出現脫皮;

    第六條,脖子兩邊的淋巴結會出現腫大,有的人是兩側都大,而有的人是一側腫大,如果見過這樣的病兒,會發現這個病兒只能轉動一邊的脖子,另一邊根本動不了。

    怎麼確診川崎病?需要6個症狀都有嗎?答案是不需要,只要有5個以上症狀,而且其中一項必須有第一個發燒,即可確診。

    那麼被確診了川崎病,能治好嗎?這就涉及到大家對川崎病有誤區的問題!川崎病,由於名字取得獨特,所以有很多人以為這是一個什麼怪病,被我們醫生確診以後,特別擔心治不好。

    實際上,川崎病是一個可以被治癒的疾病,治癒率還特別高,80%以上的孩子都是完全可以治好的,而且沒有任何後遺症。所以,大家碰到川崎病,先不要恐懼,沒聽過不代表它可怕。

    但不是說川崎病病人就可以輕視這個疾病,我們臨床上就發現有一些家長髮現自己孩子治療一段時間以後,活潑亂跳,跟以前一樣了,就以為好了,我們醫生說的話就不聽了,輕易停掉我們開的藥,沒吃夠三個月的藥,或者記著這個藥就吃,沒記住漏了就漏了,造成這個川崎病反覆發作,最終留下嚴重後遺症,造成孩子冠狀動脈狹窄,小小年紀就做了搭橋手術,影響了他的一生。

    所以關於川崎病,有3個坑,大家要注意避開!

    一是川崎病不是什麼可怕的疾病,別怕它;

    二是川崎病也可以引起嚴重併發症,要重視它;

    三是川崎病能不能完全治好,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總結

    川崎病,目前確定的是確實可能因病毒、細菌等感染性因素誘發,但是誘發因素有很多,而不僅僅只有這些。作為普通人,我們都可以依靠症狀進行大致診斷自己孩子是不是得了川崎病,尤其是家裡有3個月到5歲的孩子,幾天高燒不退一定要懷疑是不是有可能是川崎病,以便於我們早發現早診斷早治好。具體應該怎麼做,在文中已經有了一部分介紹,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可以下方留言,我們一起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女人對自己節儉,對自己以外的人都大方,是自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