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可食中國
-
2 # 六甲番人
這上聯出自賈島的名詩《題李凝幽居》,詩中已有絕對‘’僧敲月下門‘’。
但今人豈可不如古人,故筆者試對如下:
上聯:鳥宿池中樹;
下聯:雲追月上人。
現今常用語“推敲”源於賈島的名詩《題李凝幽居》,據說賈島當時這首詩的“僧推(敲)月下門”用“推”還是用“敲”拿不定主意,不覺誤入韓愈的儀仗隊中,因此認識韓愈,韓愈還建議他用“敲”字。
這首詩如下: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當時賈島走訪友人李凝未遇,將這首詩題在其居所,當時題的是“僧推月下門”,第二天回長安時賈島覺得用“敲”似乎更好,從藝術表現力看,歷來大家都公認“敲”比“推”好,敲門發出的響聲想必會驚動宿鳥,然後鳥又歸巢,此後當更為寂靜,這種反襯的效果更好。
此詩的首聯較為平淡,只是交代了李凝居住的環境在野外少人處。
頷聯卻有力,是千古名句,對於”鳥宿池邊樹“,紀昀等認為應為”鳥宿池中樹“,樹影在月光下倒影在池中,意境更好。
頸聯描寫了一路見聞,過橋是色彩斑斕的野色,風吹雲動如山石移動,可見當時的心情是很好的,有些詩評認為這是寫歸途的景色,這是不對的,來訪不遇歸途的心情自然不會好,所見風景怎能如此宜人?結合此詩是題在李凝家中的,那當是來時一路所見,去訪友路上的心情是期待的,所以所見皆好。
尾聯只是和朋友的約定,也平淡,不細談。
此詩的好,不單在”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也在於”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都是有情之景,韻味醇厚。
筆者認為讀賈島的詩,不單讀其佳句,也應學其錘鍊詞句,筆者只是俗才,無法做到信手拈來,那隻能用心推敲,若得一二佳句,也足慰平生了。
-
3 # 乾元41119559
鳥宿池邊樹。
童尋從師門。
上聯“鳥宿池邊樹”對原句“僧敲月下門”。鳥棲湖邊樹林,於月光下一僧人輕釦山門歸寺。只用十字此景越然眼前。鳥作主語、宿謂語、池邊樹作賓語。
拙對“童尋從師門”。童作主語、尋謂語、從師門為賓語。上下對仗工整。
才疏學淺,班門弄斧了。
-
4 # 茶與書法
我對:“月映井中水。”化用秦觀和蘇小妹對聯:“閉門推開窗前月,投石衝破水中天。”不是很對仗,多多指教。
傳說秦觀娶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為妻時,曾被蘇小妹出的上聯難倒。
原來,蘇小妹也是才思敏捷的一位才女。新婚之夜,新郎官秦觀因為高興,喝多了。正準備興沖沖地進入洞房時,蘇小妹突然雙手將門關上,並隨口吟出上聯:“閉門推出門前月”,要秦觀對出下聯才能進入洞房。這可急壞了新郎官。
秦觀因為酒喝多了,腦子有點不夠用,徘徊在院子裡冥思苦想了半天,遲遲進不了門。旁邊的看到這一幕的人,馬上把此事告訴了蘇東坡。
蘇東坡隱身假山後面,見妹夫遲遲對不出下聯,漸漸來到花池旁出神,就撿起一塊小石子向花池裡扔去。只聽“咚”地一聲,一下子驚醒了秦觀,秦觀興沖沖地說道:“有了。”隨後吟出下聯道:“投石衝破水中天。”
見秦觀吟出如此絕妙的下聯,蘇小妹很是高興,自然高興地開啟房門,讓秦觀入了洞房。從此蘇東坡飛石助秦觀的佳話也相繼傳開,流傳至今。
趙孟頫《前赤壁賦》臨寫示範
戀上八雅,圈子雖小,乾淨就好。
-
5 # 鷹king季
上聯:鳥宿池邊樹,原聯:(僧敲月下門)
下聯:蜓棲水上荷。
注:<小荷才露尖尖角,方有蜻蜒立枝頭>
-
6 # 楓145879080
上聯,鳥宿池邊樹,下聯,人居地球中。
上聯,鳥宿池邊樹,下聯,僧眠寺廟裡。
上聯,鳥宿池邊樹,下聯,虎臥森林中。
上聯,鳥宿池邊樹,下聯,魚在水中游。
-
7 # 千年等一回130549802
上聯,鳥宿池邊樹,
下聯,人行小樹林。
上聯,鳥宿池邊樹,
下聯,魚隨溪水遊。
上聯,鳥宿池邊樹,
下聯,深山藏老虎。
上聯,鳥宿池邊樹,
下聯,雄鷹居山峰。
上聯,鳥宿池邊樹,
下聯,蛇行灌木中。
上聯,鳥宿池邊樹,
下聯,青蛙荷下眠。
上聯,鳥宿池邊樹,
下聯,蟬棲楊柳枝。
-
8 # 子龍73724421
上聯:鳥宿池邊樹
下聯:魚棲月下湖!
下聯:僧敲月下門!
下聯:龍吸海上雲!
下聯:花開月下窗!
-
9 # 戀海雲帆
本源賈島名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反覆思考用敲月下門還是推月下門,最後用敲字,因為敲有動作有聲音,把該首詩所描寫的意境寫活了,這就是推敲一詞的由來。
【上聯:鳥宿池邊樹】
【下聯:水映雲中月】
回覆列表
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賞析:
這詩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一聯著稱。全詩只是抒寫了作者走訪好友李凝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
首聯“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詩人用很概括的手法,描寫了這一幽居的周圍環境: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蕪不治的小園;近旁,亦無人家居住。淡淡兩筆,十分概括地寫了一個“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隱士身份。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歷來傳誦的名句。“推敲”兩字還有這樣的故事:賈島初次參加科舉考試,往京城裡。一天他在驢背上想到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又想用“敲”字(來替換“推”字),反覆思考沒有定下來,便在驢背上(繼續)吟誦,伸出手來做著推和敲的動作。看到的人感到很驚訝。當時韓愈臨時代理京城的地方長官,他正帶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直走到(韓愈儀仗隊的)第三節,還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勢。於是一下子就被(韓愈)左右的侍從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賈島詳細地回答了他在醞釀的詩句,用“推”字還是用“敲”字沒有確定,思想離開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韓愈停下車馬思考了好一會,對賈島說:“用‘敲’字好,因為月夜訪友,即使友人家門沒有閂,也不能莽撞推門,敲門表示你是一個懂得禮貌的人;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讀起來也響亮些。”兩人於是並排騎著驢馬回家,一同談論作詩的方法,互相捨不得離開,共有好幾天。(韓愈)因此跟賈島成為了普通人之間的交往。
這兩句詩,粗看有些費解。難道詩人連夜晚宿在池邊樹上的鳥都能看到嗎?其實,這正見出詩人構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於月光皎潔,萬籟俱寂,因此老僧(或許即指作者)一陣輕微的敲門聲,就驚動了宿鳥,或是引起鳥兒一陣不安的譟動,或是鳥從窩中飛出轉了個圈,又棲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這一瞬即逝的現象,來刻畫環境之幽靜,響中寓靜,有出人意料之勝。倘用“推”字,當然沒有這樣的藝術效果了。
頸聯“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是寫回歸路上所見。過橋是色彩斑斕的原野;晚風輕拂,雲腳飄移,彷彿山石在移動。“石”是不會“移”的,詩人用反說,別具神韻。這一切,又都籠罩著一層潔白如銀的月色,更顯出環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最後兩句是說,我暫時離去,不久當重來,不負共同歸隱的約期。前三聯都是敘事與寫景,最後一聯點出詩人心中幽情,托出詩的主旨。正是這種幽雅的處所,悠閒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詩中的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雲根,無一不是尋常所見景物;閒居、敲門、過橋、暫去等等,無一不是尋常的行事。然而詩人偏於尋常處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語言質樸,冥契自然,而又韻味醇厚。園子已經荒蕪,唯一的一條小路,也長滿了青草,可以見出主人公對世事是何等的不縈於心,在這裡居住,當然是“幽居”了。次聯是千古名句。據說,有一天,賈島騎在驢子上,忽然想出這一聯,自以為得意,然作“推”作“敲”,頗費躊躇,於是在驢背上苦苦思慮,還不斷用手作推敲之勢。這時,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走了過來,賈島忘了迴避,一頭撞上去,被押至韓愈面前。韓愈得知情由後,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代他思索,最後認為“作敲字佳矣”。為什麼敲比推好呢?因為李凝是幽隱之士,與外界絕少交遊,作者(也就是詩中的“僧”)深知其為人,一定在家,所以帶有自信,徑直敲門。另外,既是夜間,怎能知道“鳥宿池邊樹”呢?想必是敲門聲驚起了宿鳥,引起譟動。如果用“推”字,這一句也就無根了。韓愈不愧是一位鑑賞力非常高明的作家,他與賈島的詩風雖不相同,但提出的意見卻是內行之言。第三聯寫天明歸去所見之景,續足題面上的“幽”字。末聯作後約之言,所謂“不負言”,應該是省略了二人夜談的內容,因此,顯得餘意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