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
2 # 大東北的小豆包
敘利亞已經成為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及地中海周邊唯一的戰略支撐,而阿薩德政權是這個支撐屹立不倒的保障。
敘利亞成為俄羅斯在中東及地中海地區唯一的戰略支撐點二戰以後世界局勢發展了劇烈的變化,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被打殘,美蘇作為超級世界強國開始主導和爭奪世界霸權,而中東地區作為全球最熱點地區,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石油資源,成為美蘇角逐的主戰場之一。
但是美蘇的打法不一樣,美國主要是扶植以色列以及接受英國的殖民遺產,建立起在中東的政治秩序,而蘇聯則打著民族解放的旗號,支援中東地區的那些追求民族獨立的國家,於是埃及、敘利亞、利比亞、伊拉克等國成為蘇聯的盟國,而以色列、伊朗、沙特則成為美國的小弟。
在蘇聯強勢爭霸擴張的時代,蘇聯在中東的力量非常強大,蘇聯的裝備是敘利亞、伊拉克和利比亞的制式裝備,而且大量的軍事顧問在派駐在這些國家,而且俄羅斯的海空軍都曾在這裡駐軍。
然而經過激烈的博弈,這種情況不斷的發生著變化,隨著阿拉伯國家數次中東戰爭中的接連失敗,埃及逐漸轉投美國,而伊拉克首鼠兩端,利比亞的卡大校也不太靠譜,只有敘利亞的阿薩德家族執行堅定的反美、反以色列和堅定追隨蘇聯的政策,甚至在蘇聯解體以後,敘利亞仍然是俄羅斯的堅定盟國。
中東戰爭中埃及裝備的蘇系坦克
也就是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據點接連丟失,僅僅剩下了敘利亞,而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後,北約透過對南聯盟發動戰爭,將俄羅斯的勢力逐出了巴爾幹半島,於是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就更顯的彌足珍貴。
敘利亞特殊地理位置以及黑海艦隊的致命弱點,讓俄羅斯決不能放棄敘利亞此外早在沙俄時代,俄羅斯就一直奉行著名的向大海發展的戰略,經過多年的戰爭與爭奪,俄羅斯在西北取得了波羅的海的出口,建立了波羅的海艦隊,在西南則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建立了黑海艦隊。但是黑海艦隊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作為黑海與地中海唯一的出口的土耳其海峽被反覆無常的土耳其人控制,如果沒有敘利亞在地中海東岸的俄羅斯海軍基地,一旦地中海有事,而土耳其又封鎖住土耳其海峽,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就會被牢牢封死,而俄羅斯的波羅的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都鞭長莫及。所以必須敘利亞的俄羅斯海空軍基地的重要性就更顯的突出了。
敘利亞對於俄羅斯至關重要
轉移干涉烏克蘭內戰,轉移吞併克里米亞的輿論焦點也是俄羅斯出兵敘利亞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俄羅斯在2015年出兵敘利亞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轉移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負面輿論焦點,2013年烏克蘭政壇地震後,親西方勢力上臺,俄羅斯失去了重要的盟友,烏克蘭發生內戰,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的克里米亞半島也存在著眾多變數,為了解決這一後顧之憂,普京直接吞併了克里米亞半島,這讓烏克蘭與烏克蘭徹底交惡,讓西方對俄羅斯開始了口誅筆伐的輿論聲討,並對俄羅斯進行嚴厲的經濟制裁,讓俄羅斯一度陷入到這種輿論漩渦之中,為了擺脫這些負面言論,普京在2015年宣佈出兵敘利亞,既然無法平息吞併克里米亞的輿論,就製造出一個更大的輿論焦點來吸引大眾,果然俄羅斯大舉出兵敘利亞之後,世界焦點確實被轉移到敘利亞。
佔領克里米亞的俄軍士兵
不過俄羅斯出兵敘利亞的成本也是很大,俄羅斯的航母曾從波羅的海基地遷往地中海參戰,結果一路冒著黑煙被西方國家一頓嘲笑,到達戰場的起降作戰後,還發生墜機事故,最後無奈返航後開啟了大修模式,至今仍在修船廠。俄羅斯出動的大規模空軍參與作戰,但是俄空軍基地曾遭到襲擊,損失嚴重,俄軍的蘇24戰機還被土耳其的F16擊落過,甚至俄羅斯陸軍的一位中將都死在了敘利亞戰場。
俄羅斯航母的滾滾黑煙成為了西方媒體嘲笑的物件
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持續投入,成本越來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達成自己的戰略目的也就無法脫身,越陷越深,這也是如今俄羅斯和敘利亞聯軍對敘利亞北部地區攻勢不斷加強的一個原因所在。
-
3 # 白玉塔下的海
俄羅斯堅持不讓阿薩德倒臺,究其根源還是因為自己的國家利益。敘利亞是俄羅斯在阿拉伯國家裡的主要盟友,在塔爾圖斯港還設有俄羅斯的軍事基地,是俄羅斯在中東的重要“出海口”。俄羅斯目前在敘利亞投資總額達到200多億美元,近幾年雙方的軍事合作合同也有40多億美元。
阿薩德政權一直奉行與俄羅斯友好政策,兩國關係也一直保持友好的狀態。敘利亞國內關係錯綜複雜,充斥著多個代表各國、各集團利益的反政府武裝,有親美的、親歐的、親土耳其的,唯獨沒有親俄羅斯的,而且,敘利亞戰爭已經打八年了,至今,還沒有一個反對派對俄羅斯承諾,阿薩德政府倒臺後還可以保留俄羅斯以往的存在。所以,俄羅斯不管是為了政治利益,還是為了軍事、經濟利益,都不會任由反對派推翻阿薩德政權,況且,這裡還有一個大國博弈勝敗的面子在裡面。
-
4 # 歐陽紅樹
敘利亞阿薩德總統根正苗紅,既有父輩們的基礎,又有西方留學的背景,本人也很努力。敘利亞內亂之初,反對派受西方國家以及其他阿拉伯國家支援,在國內戰場很快取得優勢,危難之際阿薩德邀請俄羅斯來給敘利亞政府解圍,俄羅斯出於自己地緣政治的需要,果斷出手,在伊朗等國家的參與下,很快消滅了反對派的囂張氣焰,扭轉了戰場局勢,到目前局勢已經牢牢掌握在阿薩德手中,已經開始國家重建。
-
5 # 明明說農村事
因為啊薩德是忠誠俄羅斯友好的,又是美國的反對派,如果啊薩德倒臺,新政府是美國的派系,那麼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就難生存下去了,這樣對俄羅斯是沉重的打擊。所以俄羅斯力挺啊薩德,也是打美華人的臉的,世界上並不都是美華人說了算,還有俄羅斯,俄羅斯也不是吃素的!要是俄羅斯不支援敘利亞,啊薩德早就倒臺了,而反美陣營伊朗也堅持不了多久的,到那個時候再努力也更難了。所以俄羅斯頂住美國的壓力,全世界都看在眼裡,世界還有俄羅斯,反美並不可怕,也有戰勝美國的方法,只要國內團結,美國的精製導彈也打不垮的!
-
6 # 儒道之主
自爆發內戰到現在,敘利亞戰爭已經打了八個年頭,敘利亞戰爭也由內戰變成了大國博弈背景下的“代理人”戰爭。戰爭前期,巴沙爾領導的政府軍是節節敗退,其控制區一度降到了不足國土面積的30%,直到2015年9月俄羅斯應邀出兵才扭轉了敗局。巴沙爾政府能夠堅持不倒,不僅僅是因其獲得了俄羅斯等的支援,還有就是其自身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派系林立、各自為戰,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管理,更沒有一個明確的政治目標。
目前,巴沙爾領導的政府軍已重新控制了約70%的國土,而且早已開始了戰後重建工作。反觀那些反政府武裝控制區,可謂是冰火兩重天!這些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根本不考慮敘利亞百姓的利益,雖一時得勢,但敗局已定!不過,可以肯定的說,如果沒有俄羅斯、伊朗、伊拉克什葉派以及黎巴嫩真主黨的支援,巴沙爾政府早就被敘利亞各派反政府武裝推翻了。俄羅斯之所以支援巴沙爾,並出兵敘利亞,不僅因為敘利亞是俄羅斯的“盟友”,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在敘利亞擁有核心利益。
俄羅斯為維護自己的核心利益,也不會坐視巴沙爾政府倒臺。
一、保住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出海口塔爾圖斯港及赫邁米姆空軍基地。塔爾圖斯港,是俄羅斯在中東唯一的出海口,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不容有失!如失去這兩個軍事基地,那俄羅斯無疑就成了被關在籠子裡的熊,將再無翻盤的機會,只能任人牢割。
二、俄羅斯與敘利亞是傳統盟友,保住巴沙爾政府還可阻止極端組織、宗教以及美國勢力向北高加索地區的滲透,以免其威脅到俄羅斯南部的安全穩定。
三、為了保住自己的“命根子”(石油、天然氣出口),維護自己的戰略安全空間,俄羅斯也必須保住敘利亞。俄羅斯經濟結構單一,以能源出口為主,若被美國控制住了中東地區的石油,那美國就能操控國際能源價格,這對俄羅斯的威脅就太大了。
四、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最後一塊立足之地,必須死保。當年沒有保住利比亞,已經讓俄羅斯的利益大為受損了,俄羅斯絕不會允許敘利亞成為第二個利比亞。
五、俄羅斯近些年得以恢復了些元氣,正試圖重新進軍中東,擴大其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並藉此穩住國際油價。敘利亞內戰,實際上也是俄羅斯的一個機會。
六、擴大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無疑會增加俄羅斯的國際話語權以及國際地位,同時能夠提高俄羅斯在國際事物中的決策權,並彰顯俄羅斯的大國形象!
七、美國扶持敘利亞反對派,意在把俄羅斯從中東擠出去,俄羅斯不得不“戰”!俄羅斯在歷次的美俄博弈中始終都處於下風,其國際影響力等因而大為受損,敘利亞內戰恰好給了俄羅斯一次翻盤的機會——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始終猶豫不決,再加上其扶持的反對派是“扶不上牆的爛泥”!
當敘利亞局勢已經可控之時,俄羅斯開始撤軍,只留下少部分兵力繼續幫助巴沙爾政府打擊恐怖組織、極端勢力以及反政府武裝,而且加大了政治斡旋的力度。此舉讓俄羅斯在中東很受好評,其影響力得以擴大、威望得以提高,並與伊朗、土耳其深化了合作。毫無疑問,俄羅斯不僅是徹底在中東紮下了根,而且其影響力還將進一步擴大——沙特購買俄羅斯的S400就是徵兆。因俄羅斯的出兵,美國控制的中東地區已出現“什葉派”聯盟與“遜尼派”對峙之勢,這對一向遭受美國打壓並缺少盟友支援的俄羅斯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更何況,還有油氣管道之爭!伊朗總統魯哈尼、俄羅斯總統普京、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
7 # 超然視野
俄羅斯介入敘利亞戰爭已經多年,更是將行將就木的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挽大廈於危倒,俄羅斯之所以如此強烈的保護扶持巴沙爾政權的存在是因為如下原因:
第一,轉移國際國內關注度的需要,俄羅斯介入敘利亞的檔口,正是因為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和支援烏東武裝遭受美歐經濟制裁的關鍵時刻,而當時飛經烏克蘭上空的馬航客機被擊落後,更是將俄羅斯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俄羅斯國內也有一部分人開始對普京的抗議活動,俄羅斯需要新的熱點轉化輿論關注!
第二,確保南方出海口戰略安全和俄羅斯在地中海地區的軍事存在,沙俄時期強烈的對外擴張的目的就是獲得出海口,而向南非擴張最為慘烈,沙俄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為了爭奪克里米亞地區的控制權,付出了數十萬人傷亡的慘重代價,也引起了與英法的警覺和戰爭,而即便是控制了克里米亞半島,俄羅斯通向大洋之路任然受制於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限制,為了有效的牽制土耳其控制的海峽,俄羅斯在國力虛弱的時候仍然保留著敘利亞的軍事基地!此時若放任美國支援的敘利亞發政府武裝的搶班奪權,上臺的親美政府絕對不會讓俄羅斯待很長時間!對俄羅斯的而言就是失去黑海地區存在和戰略依託的打擊!
第三,對美國的戰略迫近和戰略壓力進行戰略反擊,美國及北約在冷戰以後持續的迫近俄羅斯邊境,而所謂的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問題,正是北約及美國積極拉攏扶持烏克蘭的親美勢力的上臺,而美國在敘利亞做的事情也是如此,俄羅斯透過前出敘利亞而形成對烏克蘭方向的戰略呼應!
第四,戰略呼應歐盟,美國在中東和北非地區頻繁的發動顏色革命和顛覆政權的行為,讓該地區的國家對國內控制能力減弱嚴重,一些武裝和極端主義分子趁機崛起,造成這些國家內亂不斷,大量的民眾淪為難民,而這些難民則透過各種渠道紛紛湧入歐洲,在歐盟內部,難民問題已經成了影響歐盟各國團結的直接因素!因此扶持巴沙爾政權,打擊反政府武裝和極端組織,有利於固化難民!
-
8 # 縱橫觀智庫
2011年,敘利亞內戰正式開打,至今已經有7年多的時間裡面。2015年9月31日,俄羅斯軍隊正式介入敘利亞內戰之前,阿薩德政權已經搖搖欲墜,僅僅控制敘利亞8%的領土,甚至首都大馬士革周邊都被反對派佔領。2015年9月31日,俄羅斯軍隊正式介入敘利亞內戰。此後,在俄羅斯的幫助下,阿薩德政權反敗為勝,逐步收回失地。目前,阿薩德已經穩操勝券,控制了敘利亞70%以上的領土,反對派只能困守伊德利卜省部分地區,依託於土耳其的保護。為何俄羅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保住阿薩德政權?主要原因有四點:第一,俄羅斯與阿薩德是傳統盟友;第二,敘利亞已經是俄羅斯在中東的最後一個盟友;第三,敘利亞地理位置重要,能夠改善俄羅斯的戰略環境;第四,俄羅斯要挫敗美國的中東戰略。
阿薩德與普京
1.俄羅斯與阿薩德政府是傳統盟友。在老阿薩德時代,就與蘇聯、俄羅斯的關係非常密切。1970年,老阿薩德透過“糾正運動”掌握了敘利亞的軍政大權。老阿薩德上臺以後,採取了前蘇聯的外交政策。例如,敘利亞使用的S-200防空系統,就是蘇聯提供的。1980年,蘇聯與敘利亞簽署了《蘇敘友好合作條約》,兩國成為了事實上的盟友。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老阿薩德繼續保持與俄羅斯的友好關係;2000年,老阿薩德死後,阿薩德也維持了親俄的外交策略。
老阿薩德與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
2.敘利亞是俄羅斯僅存的中東盟友。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大減。2001年,中東爆發了“阿拉伯之春”運動,親俄的中東國家紛紛倒臺,阿薩德領導的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僅存的鐵桿盟友。如果阿薩德政權被推翻,遜尼派在敘利亞建立了親美政權,俄羅斯在中東失去了唯一的鐵桿盟友之後,影響力將大減。所以,普京才在2015年果斷出兵敘利亞,幫助阿薩德穩定局面。
3.敘利亞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敘利亞的石油資源並不豐富,僅僅能夠維持自給自足。但是,敘利亞的地理位置卻極為重要。首先,敘利亞與伊拉克、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土耳其等國家是鄰國,俄羅斯在敘利亞保持影響力,就等於在中東紮根;其次,敘利亞位於地中海沿岸,這裡有俄羅斯最大的海外海軍軍事基地-塔爾圖斯海軍基,能夠保證俄羅斯在地中海地區的軍事影響力;最後,敘利亞位於土耳其海峽南部,在敘利亞保證軍事存在,也就意味著俄羅斯對土耳其海峽保持更多的影響力。
4.挫敗美國的中東戰略。阿拉伯之春以後,美國已經收服了大部分中東遜尼派國家,剩下的只有伊朗與敘利亞兩個敵對國家。如果敘利亞阿薩德政權被推翻、建立起親美政權,下一個美國就會對伊朗動手。俄羅斯為了挫敗美國想要完全控制中東的戰略,也不得不出兵敘利亞,保住阿薩德政權!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內戰3年多以來,已經粉碎了美國的陰謀!
-
9 # 正客
敘利亞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相鄰,西與塞普勒斯隔地中海相望,是名副其實的連線亞、歐、非三大洲的橋樑,自古以來就被稱為“阿拉伯跳動的心臟”。
俄羅斯在國內經濟不景氣,國際石油價格大跌的情況下還“拼死”支援敘利亞,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敘利亞作為俄羅斯在中東唯一的真正盟友,從前蘇聯開始一直到當前的俄羅斯,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在敘利亞上有大量投“投資”,美國透過伊拉克戰爭在中東立足腳跟,如果阿薩德倒臺,將失去在中東的唯一“立足地”,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將消失殆盡,這也關乎了大國的“臉面”,何況永遠普京“絕對的戰鬥民族性格。”
二:敘利亞位於中東“腹地”,周邊國家都是美國的重要盟友,俄羅斯與美國在中東地方的“扳手腕”敘利亞是一顆重要的“棋子”,俄羅斯的經濟很依賴石油,如果美國“完全掌控”中東,世界的石油價格俄羅斯是很難以“決策”,這樣對俄羅斯的經濟將是一個巨大威脅。保住了敘利亞也建立了一個南方戰略緩衝區。
三:無利不起早,如果阿薩德倒臺,美國和敘利亞周邊國家將不會俄羅斯在海外的唯一軍事基地----塔爾圖斯軍港存在,透過這次戰爭俄羅斯也多了一個梅明空軍基地,並且也保住了俄羅斯在敘利亞的經濟投資。
四:在美國的操控下,國際石油價格大跌,俄羅斯的經濟面臨“寒冬”,透過敘利亞戰爭可以趁機拉高油價,這把火也可以讓“寒冷“的俄羅斯暖和一下。
五:從蘇聯開始,有太多的“心血“投入,從感情層面出發,俄羅斯也“捨不得放手。“
-
10 # 英武
1.如果讓阿薩德倒臺,俄羅斯該扶持誰上臺?就目前敘利亞局勢中,反對派陣營裡面,除了美國支援,就是土耳其支援,或者伊斯蘭國組織,還有其他西方國家支援。所以,俄羅斯目前來說根本無法尋找到另一個人可以扶持味敘利亞國家領導人。
2.即使俄羅斯有了合適人選,也不會此刻去扶持。因為,當初俄羅斯出兵,就是應阿薩德政府邀請,以打擊恐怖組織名字出兵的。如俄羅斯此刻推出新的領導人,大選能否透過?或許,當俄羅斯推出新人,必然會遭到美西方猛烈反擊,因為到現在為止:俄羅斯強調的是,俄羅斯伊朗出兵是應民選總統阿薩德邀請,而其他國家都是入侵者!
所以,道義上、法理上俄羅斯也不會推翻阿薩德政權的。
其他不說了,下面都有分析!
-
11 # 寰球視野新觀
無論敘利亞戰爭還要進行多久,俄羅斯都會堅定的支援巴沙爾,一者敘利亞位置優越,俄羅斯捨不得放棄盟友,二來俄羅斯還指望敘利亞政府賺錢呢,現在放棄敘利亞,前面的所有投入全都打水漂了。
對於經濟形勢並不樂觀的俄羅斯來說,在敘利亞戰場已經砸不少錢了,從2011年,俄羅斯以打擊恐怖主義為名派兵前往敘利亞戰場,經過前後6年的戰爭,俄羅斯花費了將近50億美元,向敘利亞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甚至包括糧食和其他物資。
俄羅斯在敘利亞目前仍然處於砸錢階段,隨著敘利亞局勢趨於穩定,收錢的階段馬上就帶來了,首先是武器出口,由於美國支援的是敘利亞的反對派,敘利亞肯定要從俄羅斯進口武器,包括S-400等大量裝備為俄羅斯賺了700多億美元,雖然現在敘利亞沒能力還,但是可以慢慢來。
敘利亞戰後一片廢墟,重建過程中俄羅斯還可以分一大塊蛋糕,這部分價值無法估量,可以輕而易舉把前期投入全都賺回來。
而且由於俄羅斯對敘利亞局勢的影響和掌控力,讓一些中東國家感受到威脅,比如沙特,原本是美國盟友,現在居然破天荒的從俄羅斯進口武器。
如果敘利亞政府倒臺,俄羅斯先不要說從敘利亞分享利益,就連前期投入的50億美元也白花了。
俄羅斯的盟友所剩無幾,在中東地區也就只剩下敘利亞和伊朗了,敘利亞與地中海相連,俄羅斯海軍想要進入中東,只要經過地中海就可以,如果敘利亞倒向美國,俄羅斯便被排斥在中東以外。
中東位於三大洲交界,地處俄羅斯南方,俄羅斯在東歐與烏克蘭等國關係緊張,甚至在去年11月份擦槍走火,險些釀成大禍,好在烏克蘭有自知之明,沒有把事件擴大化,不過有一點可以明確,俄羅斯在東歐已經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
最近美國和俄羅斯在《中導條約》的談判失敗,如果解除條約的限制,美國將可以在歐洲地區部署中短程彈道導彈,俄羅斯面臨著巨大的國防壓力,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南部的中東尤其要穩定住。
美國和俄羅斯之間不會兵戎相見,打的就是代理人戰爭,但是如果俄羅斯保不住盟友,所有盟友都倒下以後,俄羅斯無論如何都躲不開了,放棄一個盟友,所有的盟友就會全都倒向美國,俄羅斯承擔這個風險。
-
12 # 老鱷魚觀天下
俄羅斯也是無利不起早,只有保證阿薩德家族不倒臺,才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
如果問俄羅斯替敘利亞打仗這麼多年,一直都在虧本,為何普京還如此執著,一心想要幫助巴沙爾穩定政權,普京到底圖敘利亞什麼,敘利亞的利益點到底在哪,說明大家對敘利亞還不夠了解,更不瞭解敘利亞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俄羅斯在敘利亞所圖如下:
第一、敘利亞有俄羅斯唯一一個海外軍事基地“塔爾圖斯港軍事基地”,如果敘利亞巴沙爾政權被美國代表的北約推翻,敘利亞會被美國進行收編,俄羅斯就會因此失去塔爾圖斯港軍事基地,美國就可以完成對俄羅斯的成功封鎖。正因為有了該軍事基地的存在,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就可以在地中海對歐洲各國進行防禦,還可以牽制美國的第六艦隊,緩解俄羅斯的壓力。
第二、只要阿薩德政權不倒,俄羅斯在敘利亞和中東的利益就不會受損,美國在中東地區經營多年,如果俄羅斯放縱美國發展下去,美國就會全面控制中東,一個人獨享中東的利益,所以敘利亞就像一個基點,讓俄羅斯可以參與中東大博弈,特別是得到中東的石油經濟利益及軍火訂單!
第三、只要是美國反對的,俄羅斯就必須支援,俄羅斯已經喪失了伊拉克等國,不能再失去敘利亞。美國在敘利亞的火力很猛,一口氣就搞了20個軍事基地,遠遠不是對付敘利亞那麼簡單,如果敘利亞倒臺,伊朗必然扛不住,美國和北約將直接向俄羅斯撲來,俄羅斯危險!
第四、幫助敘利亞也等於幫助伊朗和土耳其,讓這兩位世仇對俄羅斯產生好感,加強他們之間的合作,是非常不易,透過這幾年的磨合,土耳其都開始購買俄羅斯軍火了,說明俄羅斯和敘利亞、土耳其一起打壓庫爾德人獨立有一定的共識,拉攏了土耳其,就可以解除土耳其海峽(黑海出口)對俄羅斯的封鎖,讓俄羅斯在地中海暢通無阻,並且成功打破北約的圍堵!
普京致力於扶持阿薩德政權,是為了俄羅斯的戰略安全考慮,是為了俄羅斯的國家利益考慮,是為了打破美國對俄羅斯圍堵。普京不愧被稱為大帝,有如此大的格局和如此高的眼界!
回覆列表
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反對派在西方大國支援下,一度將政府軍打得節節敗退。佔領敘利亞80%的領土面積,阿薩德政權岌岌可危。
不過,從2015年9月俄羅斯軍事介入後,敘利亞局勢就發生了完全逆轉,俄羅斯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不斷幫助巴沙爾攻城略地。日前,敘利亞政府軍已將反對派的大本營伊德利卜省重重包圍,只等最後勝利的到來。
(巴沙爾和普京)
至此,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上,已投入數百億軍費開支。那麼,俄羅斯為什麼不惜代價,全力支援阿薩德政權屹立不倒呢?
一、建立世界威望,彰顯大國實力。敘利亞和俄羅斯歷史上就交往甚密。早在冷戰時期,老阿薩德就是蘇聯在中東為數不多的盟友。普京大帝出手敘利亞內戰,就是讓其它小國知道,作為俄羅斯的朋友,是有回報的。
以打擊恐怖組織為名出兵敘利亞,對於俄羅斯來說,是一場蘇聯解體後,向世界展示俄羅斯雄風不減的宣傳戰,外交戰。
阿薩波夫將軍被極端組織轟炸身死後,俄國防部一邊公佈了含有美國特種部隊裝備的恐怖組織航拍圖,一邊從國內派出由圖-95S及伊爾-78加油機組成的轟炸編隊,飛行7000公里到極端分子聚集區代爾祖爾和伊德利卜,用X-101導彈進行報復打擊,展示俄軍的強大實力。
可以說,和西方國家支援反對派賴在敘利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俄羅斯不僅幫助巴沙爾維護了主權國家的完整和尊嚴,在國際上還樹立了俄羅斯反恐的正義形象,揭露了美國扶持極端組織的事實。同時證明了俄羅斯戰鬥民族的血性,可謂一箭多雕。
(哈菲茲·阿薩德)
二、維護俄羅斯石油安全。美國透過捍衛石油美元結算,和控制石油輸出,作為維持其世界霸主地位的手段。在搞垮利比亞、伊拉克後,目前美國已控制中東一半以上的石油資源。而一旦伊朗、敘利亞再落入美國石油戰略控制圈,俄羅斯佔70%收入的石油天然氣出口,將會完全受制於美國,等於經濟命脈被它人掐住。
早在2011年7月,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就簽署了新的石油管線協議。這條新建管線將拋棄石油美元結算,對美國美元霸權利益造成巨大威脅。
親美的卡達的石油管線,則繞過伊朗,經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進入歐洲。只有控制敘利亞,才能阻斷反美線路的管道建設,維護親美管路正常,確保美元結算的霸權地位。所以美國必須加緊推翻阿薩德政權。
而俄羅斯要想維持賴以生存的石油天然氣價格,不受美國操控的親美中東石油衝擊,自然要力保敘利亞這個必經中轉站,不落於美國之手。
(薩達姆舊照)
三、掌控中東戰略支點。早在上世紀50年代,當時的蘇聯在中東還擁有埃及、伊拉克、敘利亞三個盟友。但70年代初,埃及總統薩達特上臺後,就開始把屁股往西方挪,直至和蘇聯徹底決裂。
薩達姆上臺後,在伊拉克國內大力實行反共運動。從而與蘇聯漸行漸遠,最後他又四面楚歌,被美國成功瓦解控制。
對於俄羅斯來說,整個中東,只剩下敘利亞,成為最後的盟友和戰略支點。一旦巴沙爾政權倒臺,在美國扶持下的新傀儡政府,不僅會為美國的石油霸權大開綠燈,對俄羅斯國之根本的石油收入形成威脅。連俄羅斯的塔爾圖斯軍港,都難以留存。
塔爾圖斯軍港是冷戰時期,蘇聯在地中海的重要海軍基地,和黑海艦隊遙相呼應。曾經作為重要的海軍技術維修和後勤補給點,是黑海艦隊在地中海區域的有力支援。蘇聯解體後,這裡就漸漸歸於冷清。
一旦敘利亞落入美國之手,自然不會允許俄羅斯的塔爾圖斯軍港存在,而且會對黑海出海口形成進一步封堵。黑海艦隊出入地中海的補給支援,將蕩然無存。
如今,隨著俄羅斯進入敘利亞,巴沙爾與俄羅斯簽訂協議,將塔爾圖斯軍港的使用權再次延長49年。並且同意該港的作用不再限於單純的補給保障,可以擴建為海軍基地和駐軍。
這對俄羅斯來說,具有重大意義。不僅可以提高海上實力,建設海軍力量,還能對美國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權形成掣肘。
可以說,從哪個方面來看,普京幫助巴沙爾·阿薩德政權儘快穩定內亂局勢,不僅能重塑克里米亞和烏東事件後的俄羅斯大國形象,也是自身政治、經濟、軍事利益的緊迫需要。
而且這一戰,只能贏,不能輸。
(參考資料:《敘利亞內戰與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