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草心618
-
2 # 三土媽媽
前不久剛看了一本關於孩子社交的書,書裡有一句話讓我特別有感觸,“任何一個孩子,只要他有朋友,就能在童年的很多社交場合免受創傷”,這句話充分說明了社交對孩子的重要性。
因為我和我老公都是外地人,我們在現在生活的這個城市裡沒有親戚,最開始來到這裡時也沒有朋友,然後我們最開始都是比較宅的人(只是宅,不是性格內向),沒有孩子的時候閒暇時光就呆家裡看電視,除了和同事有交流,平時不會主動去結交朋友和參與社交活動。可以說,現在我們的社交圈是因為孩子才建立起來的。有了孩子後,天氣好的時候一定要遛遛娃,於是在小區裡就認識了一些年紀和孩子相仿的家庭,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我們大人在一邊聊孩子就認識了,多見面幾次、多聊幾次,孩子成為了朋友,我們大人也願意約著遛娃,就這樣建立了一些遛娃小圈子。
另外,我也挺注重教孩子學著結交新朋友,有時候出去玩,她的小夥伴不在,我就讓她和新朋友一起玩,孩子也有不願意的時候,那我就帶著她玩遊戲,我發現我和孩子嘻嘻哈哈玩鬧的時候其他孩子就會被吸引圍觀過來,然後有的孩子會主動要求加入我們,我們也會主動詢問那些孩子是否願意加入我們,這樣一來二去孩子認識的人就多了,和小朋友玩之後她會覺得跟小孩玩更有意思,慢慢的就很能結交朋友了。
-
3 # 哈哈育兒
現在的年輕人,幾乎都在外面上班,很少會有在家的,而我們的親戚,都在老家,即使有兄弟姐妹,表哥表姐等在外面的,也不一定在同一個城市,那我們是不是就不交朋友了呢?不是的。
很少有一個朋友能陪伴我們一生,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都會有不同的朋友。小孩子也是一樣的。所以我要做的不是幫孩子去找朋友,而是要讓孩子有自己交朋友的能力。
孩子從2歲的時候就開始建立玩伴關係,剛開始是一對一的玩伴,慢慢的建立群體玩伴關係。
◆ 在孩子還小,不會主動找朋友玩的時候,我們可以主動給孩子創造一個有玩伴的環境,如帶孩子到小區裡找年齡差不多的孩子玩,也可以帶孩子到遊樂場跟小夥伴玩。小孩子很容易在玩的過程中交朋友。但由於孩子的記憶力還不是很好,經常是這次是好朋友,下次見面又忘記了。
◆ 這個時候家長也不要焦慮,我們可以經常帶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可以觀察孩子是怎麼跟其他小朋友玩的,如果孩子出現自己一個人待著,不願意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我們家長可以適當的跟孩子交流,幫助孩子去認識更多的小朋友。這個時候孩子要做的就是主動、勇敢開口說話。同時也慢慢懂得分享。
◆ 孩子稍微大點,到可以上幼兒園的時候,剛開始孩子或許不適應陌生的環境,我們可以跟老師配合,帶孩子融入這個新環境,到慢慢的孩子喜歡。我們也可以每天問一下孩子學校發生的事,怎麼跟同學相處等,也建議孩子每天主動去認識小朋友。在課堂上積極大膽的發言等。
◆ 我們還可以帶孩子參加社群舉辦的關於孩子的活動,可以給孩子報他喜歡的興趣班,也可以去郊遊,在這些過程中,我們都能接觸到不同的小朋友,即使是一面之緣,我們都可以鼓勵孩子大膽的去嘗試交朋友。
◆ 到孩子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走進社會,孩子的三觀、喜好慢慢形成,在交朋友的時候,他也有了自己的選擇,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只要孩子沒有做犯法、出格的事,不要隨便干預孩子交朋友,不管是學習好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
◆ 當然,並不是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一樣的,有外向的,那也有內向的,如果孩子小時候自己不願意去交朋友,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等孩子長大了,他會找到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我們都不要著急。
老話說的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作為家長的,不管是在交朋友,還是在自主學習上,還是在生活能力上,我們要做的,不是取代,而是鼓勵孩子自己來,教會孩子辨別、思考、動手的能力。這樣的孩子,在哪裡,做什麼都會過的很好!
-
4 # 豬豬男孩小小樂
1,一般帶孩子去兒童樂園。
2,帶孩子參加社群的課程活動。
3,可以參加早教班(我沒參加。太貴了)
4,公共兒童樂園孩子很多,或者大型社群的公共場地孩子也多,可以帶自己寶寶去和別的孩子玩兒。
-
5 # 察秋毫
我們一家人也是在外地生活,親戚朋友最近也是在臨近的城市。
去親戚家串門也是每個月進行一次,其他時間就是自由活動了。
我家兩個孩子,大孩子上二年級,小孩子上早教班。平時固定的就是每個週末大孩子就去上美術班,在班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半天時間。
其他時間我們都是自由活動了。比如開著車到附近的山裡轉一轉,或者領著孩子到兒童樂園裡玩一玩。這是一起的活動。
有時候大孩子自己出門找同學玩,我們就陪這小的孩子在家裡或者看漫畫書,或者玩橡皮泥,或者出門也散散步,拿個小皮球到體育館踢著玩。
我覺得我們家孩子社交方面都還比較好。大孩子活潑,每每都是好多小朋友來家裡找他玩,也不和別的小朋友打架,很好的。小的孩子也能跟著他的哥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都非常省心的。
-
6 # 格格親子
導語:曾有相關資料統計,一個人的成功85%以上靠的是情商,智商只佔15%左右,而一個人情商高低的最大體現,就在於人際交往的能力,可見培養一個社交能力強的孩子是多麼的重要。
隨著社會城市化的程序,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離開自己熟悉的家鄉,去到別的城市工作和生活,當我們選擇到了一個陌生城市的時候,一開始,都將面臨著身邊的親戚朋友少的狀況。
因為受父母的生活圈子所影響,隨著父母一起遷徙的孩子,可能也不得不面對,身邊的玩伴少,小朋友都不熟悉的情況。
復旦大學教授,兒童發展和認知領域的專家吳國宏老師就曾說:和別人交往,是每一個兒童天性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每一個孩子都非常渴望和別人交往,都希望有自己的朋友。但孩子的社交活動,可能會受到家庭環境的侷限。
在一個親戚朋友少的城市,你們是怎麼給孩子增加社交活動的呢?
一個寶媽分享:她和老公都是外地人,剛到工作地的時候,沒有親戚,沒有朋友,除了同事之外,基本沒有社交活動。
有了孩子之後,寶媽決定改變這種狀況,平時下樓遛娃的時候,開始有意識的建立社交圈子,認識了一些和孩子年齡差不多的寶媽。
經常是孩子在一邊玩,寶媽們就在旁邊閒聊,見面多了,聊得也多了,孩子成了玩伴,寶媽們也成了朋友。
利用遛娃的時候增加社交活動,不失為一種既方便又有效的方法。為了幫助孩子更好的發展人際關係,家長們可以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1、父母樹立榜樣,孩子更願意主動參與社交。
經常會有家長抱怨:孩子不喜歡和別人玩,只喜歡玩手機,看電視。
曾看到一句話說:任何一個孩子,都希望有朋友玩耍。
如果孩子沉迷在電子產品中,往往和幼年時期的陪伴方式有關。例如: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為了圖省事,把孩子丟給了電子保姆。
也有的父母,自己不是抱著手機,就是坐在電視旁,卻吆喝著孩子去一邊玩。他們不知道的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物件,孩子是透過和父母的溝通,進入了人際交往的第一步。
當父母能放下手機,用心陪孩子玩耍,耐心聽取孩子的訴求,去體會孩子的內心感受,抱以同情和理解的時候,孩子才能體會到和人溝通的樂趣,也就會更願意和身邊人的交往。
如果孩子學會了更情,學會了良好的互動,更容易成為一個社交小達人。
2、多參與,為孩子搭建良好的社交平臺。
無論是興趣班,還是社群,都會開展各類親子活動,父母在節假日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多參加一些類似的活動,為孩子創造認識新朋友,增加社交的機會。
孩子進入幼兒園,上小學之後,家委、學校也會組織各類活動,都需要父母的積極參與;同學之間的家庭聚會,旅遊,小沙龍等等,都可以帶孩子多參加。
父母的積極主動,和多參與,就能為孩子搭建良好的社交平臺,不但可以使孩子學會和人相處,還能開闊孩子的視野。
重點提示:懂禮貌,守規則,是社交的基石。
家長在帶孩子參加各類社交活動的同時,應該適時的教會孩子,要懂禮貌,守規則,這是一切社交活動的基石。
回覆列表
可以給孩子報一些培訓班,並且多多參加教育機構組織的活動。這樣既學到了東西,又能交到朋友,能有效提升孩子的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