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醫周醫生
-
2 # 懸壺小郎中
脾氣虛而見浮脈?臨床上此病證脈象浮脈不是很多,我藉此機會普及一下與脾臟有關的病證及浮脈所主病證,自己也進一步學習,有不到之處,敬請指正!
臨床上,有很多病人會說:醫生,我感覺渾身沒勁,胃撐脹,不想吃飯,大便不成形;或者小肚子往下墜,拉肚子一直治不好;或者腹部感覺涼,時不時的疼一下,用暖水袋暖暖感覺舒服等等。
這都是胃的問題嗎?不見得。胃病的常見症狀有胃脘痛、噁心、嘔吐、噯氣、呃逆等。所以,以上大部分病證的病變部位在於——脾臟。
脾,五臟之一,脾位於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主要的生理機能是主運化,統攝血液。脾氣的運動特點是主升舉。脾為太陰溼土,又主運化水液,故喜燥惡溼。脾在體合肌肉,主四肢,在竅為口,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脾與胃相表裡,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與長夏之氣相通應,旺於四時。《難經-四十難》中雲:“脾重二斤三兩, 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 主藏意。”
中醫學將“脾”譽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脾病以脾主運化功能失常,致水谷、水溼不運,則化源不足、生痰聚溼,以及脾不統血,清陽不升為主要病理變化,故脾病的常見症狀有腹脹腹痛、納少、便溏、水腫、出血、內臟下垂等。
脾病常見證候有脾氣虛證、脾虛氣陷證、脾陽虛證、脾不統血證、溼熱蘊脾證、寒溼困脾證等。
重點分享脾氣虛證。
由飲食不節;或勞累過度、思慮傷脾;或年老體衰、久病耗傷脾(胃)氣等病因引發以胃脘隱痛、腹脹、納呆與氣虛為辯證要點的病證為脾氣虛證。它是以脾(胃)氣不足,運化、受納腐熟功能失職所表現的證候。【症狀】
自感胃脘隱痛,腹脹納呆,飲食後加重,嘔惡噯氣,大便溏薄,少氣懶言,倦怠乏力,消瘦,面色萎黃,或肢體水腫,舌淡苔白,脈緩弱。
【證候分析】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腐熟,脾胃氣虛,受納、腐熟功能減弱,故見胃脘隱痛,腹脹納呆;
進食後脾氣運化失常,故腹脹加重;
胃失和降,故見嘔惡噯氣;
脾虛水溼不運,流注腸中,則大便溏薄;浸淫肌膚,則肢體水腫;
脾氣不足,生化乏源,肢體失養,則倦怠乏力,消瘦;
中氣不足,故見少氣懶言;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氣血不榮,則面色萎黃;
舌淡苔白,脈緩弱為脾(胃)氣虛之象。
浮脈屬陽脈,多主表證。浮脈兼見遲緩多見外風為病;浮數並見多主風熱,浮緊並見多為風寒,浮脈搏動有力,多為外感風熱,浮而無力則又可見於血虛的裡證。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脈經》。
如微風吹鳥背上毛,厭厭聶聶(輕汎貌),如循榆莢。《素問》。
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蔥葉(黎氏)。
診脈分寸、關、尺三部,可分別體察上、中、下三焦病變。寸部見浮脈多主上焦病變,故可見頭痛、目花,或見風痰聚積於胸中;關部見浮脈多主木旺乘土、肝旺脾虛之證;而尺部主下焦,若見浮脈則可見小便不利。
浮脈多見於感冒和外感病的初起階段,但某些體質虛弱或久病之人,也可見浮脈,仔細體察多浮大無力,與外感表證有別。反之,某些外感表證患者,因個體差異和內外環境影響,也未盡見浮脈,臨床當四診合參,靈活對待。
綜上所述,脾氣虛而見浮脈者,應為肝旺脾虛之證。一般女性為多見。肝旺脾虛,一般中醫上習慣說肝鬱脾虛,肝鬱生火。中醫五行生剋關係,肝屬木,脾屬土。肝的疏洩太過,木旺乘土之證。治療當以抑木扶土法,根據五行相剋次序所確立的一種治法。肝屬木、脾屬土,抑木扶土法是針對肝旺乘脾、肝旺乘胃而設。所以抑木扶土法,實際上包括疏肝健脾、洩肝和胃、調和肝脾等具體治法,主要適用於肝強脾弱、肝強胃弱和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之病證。
肝鬱脾虛,治療上要以疏肝養血健脾為主,如果有熱則要清熱,代表方是逍遙散和丹梔逍遙散(又稱加味逍遙散),肝鬱脾虛,自然消化不好,氣血不能正常生成,多見血虛。女子以肝為先天,月經期若出血量多,或者脾虛不能補回血液,也常見血虛。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
3 # 袁聰
浮脈:浮輕取,重按無,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風熱,浮而無力是血虛,多為人體的五臟六腑的主要虛症。
脾氣虛:中醫診斷醫術術語———健脾生胃,脾氣是人體胃的根本,胃是脾的源泉,兩者之間是相互依靠、相互依託形如魚水之間的關係。
脾氣虛:導致引發胃消化不良,不能推動胃氣的產生和形成,因而為脾氣服務,所以不能產生和形成人體所需要的營養能量,從而導致引發產生形成氣血不足,引起體虛貧血連鎖反應和效率、效應,所以脾氣虛多見於浮脈。
回覆列表
脾氣虛並不是見浮脈
脾氣虛,多為氣血兩虛,氣血不足的時候,人會很沒力氣,整個人無精打采,難以鼓動脈搏,按下的時候會感覺脈搏非常弱,脾氣虛作為無力脈的代表,體現了有:細脈,濡脈,散脈,短脈,微脈,弱脈等脈力不足的特點。
而浮脈是指手指輕按即得,重按稍弱的現象。浮脈是一個輕觸就能感覺到的脈搏。
古文就說:浮脈為陽多外感。首先陽的意思是上升,陰的意思是下降,從中醫角度來講,外邪,也就是西醫說的病毒要入侵人體,必從太陽經入,因為陽經在表,太陽未開。
所謂:浮大無根者陰虛,浮大有根這陽實,浮緊著傷寒,浮大無根而偏數者失血。
脾胃好不好,常看以下幾個部位:一、嘴唇
從中醫角度來說,脾胃好的人嘴唇都是紅潤的,有光澤的,乾溼適度;而脾胃不好的人,嘴唇都是發白,並且沒有血色,嘴唇會感覺非常乾燥,經常會起皮,爆皮,甚至會裂口子。包括口臭,牙齦腫痛是和脾胃的消化功能不足有關。另外還有一點,睡覺的時候流口水,也是脾氣不足的一種體現。
二、鼻子
人的脾經、胃經和鼻子相連。平常的時候患有鼻腔乾燥、嗅覺失靈、鼻涕直流、流鼻血這些基本上的原因都是脾氣虛弱的問題。如果有的人鼻翼發紅,這是胃熱的表現,如果是鼻頭髮青又伴有微微腹痛肝,這就說明了脾胃的消化功能不好。
三、眼睛
脾胃不好容易氣血不足,進而影響到肝臟,俗話說:“肝開竅於目”,所以說氣血不足的人容易眼睛疲勞,視力也會不好看不清東西。還有一點的是,脾和人的體液吸收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常常出現眼睛紅腫,臉腫的問題,也有可能是脾的問題。
四、耳朵
短時間的耳鳴,甚至耳聾的問題出現,都是腎氣不足,脾氣虛弱的體現。
五、情緒
我發現很多人的脾胃不好,往往都是工作的原因,其中主要的就是過度疲勞或者是工作壓力情緒導致的。尤其是現在的春天,養肝時節,肝火易旺盛,人也往往比較易怒。在這個時節,脾胃失調的人經常會感覺身上沒力氣,工作無精打采,手腳冰涼,甚至還會有拉肚子的問題出現。
脾氣虛作為無力脈的代表,主要體現:細脈,濡脈,散脈,短脈,微脈,弱脈這些脈統稱弱脈,形容極細而軟,按之慾絕,若有若無,至數不明。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1、從飲食方面我們要多注意,不宜多吃過酸的食物,因為酸入肝,會使肝氣更盛,而肝木又是克脾土的,這樣就會使弱者愈弱。所以平時有消化不良、大便溏稀、說話聲音低沉的人要少吃酸性的食物。如果患有胃潰瘍的人,也不能吃,否則會使症狀加重。
2、對於脾胃虛弱的人,我建議可以服用理氣丸,香砂六君丸等,但是具體選什麼,還得去醫院判斷是屬於什麼症狀的脾胃虛弱,對症下藥,切莫亂用。
3、俗話說:“肝不鬱,脾不虛”,平時的話,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儘量少發貨,這是調理肝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