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琦mark

    對於曼施坦因的評價,在那個將星璀璨的二戰裡,他無疑是最耀眼的那一顆!

    為什麼給予他這麼高的評價?

    讓我們看看他如何彪炳史冊!

    曼施坦因的全名是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施坦因,重點是他的姓,是馮。

    在中國,姓個馮,不算啥;在德國,你姓馮,那就是貴族,註定高人一等。

    對於曼施坦因,這只是小case,不算啥。

    重要的是,曼施坦因是東普魯士軍人世家後代,那他家可以說是將星璀璨,一門五虎將。

    他爸爸,普魯士炮兵上將,一虎將。

    他兩個爺爺,將軍,三虎將。

    他舅舅,將軍,四虎將。

    最重點的是當時德國陸軍統帥,時任總統興登堡是他伯父,五虎將。

    我們華人常說將門虎子,守著這麼五個老頭,曼施坦因想不成將軍都難。

    換句話說,他是命中註定的軍人料,逃不掉的將軍命。

    完美的軍神

    有了顯赫的出身和強大基因的加持,就能在英傑輩出的德軍裡脫穎而出?答案是沒那麼容易。

    在嚴謹、刻板的德國軍人眼中的統帥,除了有資歷、統御力,還必須配有顯赫的戰功。

    而曼施坦因卻是軍人中百年不遇的全才。

    他既是一流的軍事指揮官,

    也是一流的參謀長。

    他總是能根據不同環境制定不同戰略,

    他總是制定出一個大框戰略,

    不去幹預前線指揮作戰,

    放心、大膽地讓下屬官兵反手去幹,

    所以曼施坦因在軍中很有威望,深受官兵愛戴。

    這個為他成為優秀統帥之路,

    打下了良好基石。

    在戰爭中,

    曼施坦因擁有極高戰略天賦,

    他戰略思想深邃到對手舉止失措,膽戰心驚;

    而且他對於各種戰術得心應手,他所鍾愛的閃擊戰可怕到

    對手放不勝防,無所遁形。

    他所策劃的每一場戰役都堪稱經典:

    1939年,他參與制定的“白色計劃”,

    讓波蘭38天亡國;

    同年末,他策劃的“曼施坦因計劃”讓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法國45天戰敗投降;

    1942年,他兒子在戰役中不幸陣亡,他不顧悲痛,快速組織克里木戰役,

    殲滅蘇聯克里木方面軍,

    俘獲蘇軍超過46萬人。

    並因此戰役直接晉升陸軍元帥。

    他用敵人的鮮血一雪喪子之仇。

    作為一名軍人,他是戰功卓著的;

    作為一名父親,他是鐵血錚錚的。

    所以,說他是完美的軍神,

    也是實至名歸的。

  • 2 # 工科文化人

    首先,新恆非常榮幸回答題主@庭州行者 的問題!

    如何評價德意志第三帝國陸軍元帥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像

    新恆以為:曼施坦因(Erich von Manstein)——德軍最有才華的將領

    曼施坦因元帥

    曼施坦因元帥,把握戰機的能力和大局觀在德軍內無出其右,但是相比莫德爾,缺少在絕境中令人信服的戰果。朱可夫的回憶錄,《回憶與思考》中誇過的德軍將領,似乎就曼施坦因一個,出自庫爾斯克會戰一段中。曼施坦因的“曼施坦因計劃”、塞瓦斯托波爾戰役、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是足以讓他載入史冊的戰例。在庫爾斯克和後來的第聶伯河的一系列指揮中規中矩,沒有明顯的失誤但也無力挽回東線頹勢。在斯大林格勒對第6集團軍實力的估計是他最大的一次戰局誤判。性格上,他敢於進言但卻又鮮見違抗元首的意志,對希特勒有不滿但與顛覆希特勒的力量劃清界限。出於對自己“普魯士元帥”身份的高度榮譽感,他為第三帝國傾盡心力。他直接授意了在蘇“焦土政策”的實施,在他的轄區內,對猶太人、蘇軍政委等成組織的屠殺沒有停止,雖沒有證據反映他與這些行動直接相關,但無法否認他犯下了嚴重但有限度的戰爭罪行。

    元帥在前線

    曼施坦因指責希特勒的主要是以下兩點:

    首先,曼施坦因認為希特勒過多幹預軍事決策的細節。曼施坦因並非認為希特勒不該管軍事,只是他認為希特勒應該貫徹普魯士長期以來採用的“任務指揮法”。也就是多進行要達到的戰果這樣性質的佈置,而非具體如何執行戰術這樣的指揮。比方說,讓曼施坦因的第11集團軍攻陷塞瓦斯托波爾就是一次“任務指揮”,因為從始至終,希特勒沒有具體干涉過任何如何攻陷塞瓦斯托波爾這樣的細節。而其他時候,尤其是戰爭後期,希特勒出於對戰局的憂慮和對權力的把控,開始深入到戰術層面,關注每一個師、每一個團的部署。曼施坦因形容這種做法是希特勒一直試圖效法拿破崙,但是實際上,希特勒雖有一定的作戰天才,但是並沒有正規系統的軍事指揮訓練,希特勒奉行非常保守僵化的“寸土不讓”防守戰略,蘇軍在1941年試過這樣的戰略,幾乎讓他們覆滅,可是希特勒在德國處於防禦時,卻仍然這樣死板。因此,他不是拿破崙卻做著拿破崙的事情,不肯把作戰交給優秀的德軍將領。

    曼施坦因戰爭回憶錄

    其次,曼施坦因認為希特勒性格上的缺陷是:樂於傾聽但固執,面對自己抉擇困難的時候,就會拖延決策。曼施坦因說哈爾德和蔡茨勒等參謀總長們,往往要通過幾天的漫長會議才能讓希特勒相信某種觀點。並且每次遇到了敗勢,一個撤退或是增援的命令,往往要透過前線指揮官數次飛返大本營和他爭論才能得到。心態上,希特勒是不願意任何一場失敗的,也不願意丟失一寸佔領的土地,因此每次撤退或者突圍,他在決策時都很掙扎,他的做法就是拖延做決策。這個在戰局瞬息萬遍的東線是致命的,往往第一天只需要一個集團軍就可以達成的救援任務、一週後縱使派去三個集團軍都未必能做到。讀者大可以說曼施坦因是中傷、是推卸,但是曼施坦因對希特勒的評價中肯與否,我相信透過其他史料,不難得出結論,曼施坦因的大部分觀點絕不是信口開河。希特勒的固執、攬權和貽誤戰機在東線戰場上根本就不少見。

    曼施坦因他更多的是研究了克勞塞維茨的軍事思想,承認戰爭無非是政治透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政治意圖是目的,戰爭是手段。毛奇把自己看成是克勞塞維茨的學生,對重大的戰爭和戰役都進行政治分析。但是這個學生更多地著眼於戰爭,把戰爭作為決定性的手段,認定政治目標一旦確定,政治就讓位於戰爭,政治不得妨礙戰爭的程序,直到戰爭結束。這是從毛奇的百科看到的。 希特勒和蔣公一樣都喜歡直接干涉指揮,他們很多時候的干涉都是基於政治目的。而他們的干涉從政治來說往往是有道理的。曼施坦因他是一個最標準的普魯士軍官團軍人,從純粹軍事性角度來看,也是最完美的軍人,軍官團和普魯士精神的象徵。對於軍人這個職業而言 他已做到非常好了。

    鋼鐵雄心版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是一個軍人而並非政治家 他執行的是希特勒的命令 戰時他也並沒有屠殺平民與戰俘 所以後來他並沒有被定位為甲級戰犯。而不同於日本的是 日本當時的政治家是軍人 所以在法庭時日本絕大部分的甲級戰犯都是軍人的身份 而相對於日本 德國的甲級戰犯則更多的是政治家 因為是德國是政治家發動的戰爭。曼施坦因是當之無愧的二戰德軍第一名帥。

    他的袍澤同僚是這麼認為的,戰爭中後期很多將領都期待他能出任陸軍總司令或者最起碼東線總司令。《失去的勝利》中對此有記載,其他出版的回憶錄也有。古德里安承認曼施坦因是“我們最優秀的戰役思想家”。曾經與曼施坦因密切合作過的空軍元帥馮·里希特霍芬說:“他是我們最優秀的戰術家和戰場指揮官”。許多部下、晚輩軍官,尤其是容克出身的貴族軍官更是對他推崇備至。李德·哈特說:“我採訪過許多德軍將領,他們一致認為曼施坦因是他們當中最傑出的一位。人人都渴望他能當上陸軍總司令。”還曾經在網上看到一份據說是他副官的回憶錄,在一次偶然機會的密談中,隆美爾元帥、曾經的上司克魯格元帥都隱晦卻直白地表示“願意在你的領導下”。曼施坦因他的對手是這麼認為的。俄羅斯人總結戰爭經驗時說,“1942年5月曼施坦因在克里米亞的行動等等,無論對此感到多麼不快,但必須承認,稱得上是軍事藝術的最佳範例”。許多蘇軍將領都視其為最難對付的對手,包括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等都給予了他應有的評價。朱可夫在談到庫爾斯克戰役時說,“從分析敵人的行動中可以感到,別爾哥羅德地域的敵軍是由比較有主動精神的有經驗的將領指揮的。事實上正是如此。這個敵軍集團的首領是曼施坦因元帥,他是能征慣戰的法西斯德軍統帥之一。”

  • 3 # 點讚的大果果

    二戰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古德里安、隆美爾和曼施坦因中,曼施坦因無疑是其中最富有才華的一位。與另外兩位來自平民階層的將軍不同,他出身於貴族之家,受過良好的教育,任職經歷甚多,各種業務都很熟悉,既有實戰經驗,理論功底也很深厚。他集一流參謀長和一流軍事指揮官於一身,運用各種戰術非常熟練,一生中少有敗績,在戰略眼光上尤高一籌。

  • 4 # 跟偉人學謀略

    埃裡希·馮·曼施坦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納粹德國德意志國防軍中最負盛名的指揮官之一。與隆美爾和古德里安,並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三大名將。 曼施坦因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陸軍中最優秀的將領,他的戰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劃的每一次戰役幾乎都是傑作,總是令對手舉止失措,膽戰心驚,他是那種能夠將現代化的機動觀念和傳統的運動戰思維巧妙地融為一體的專家,同時對於各種戰術運用自如,是一位真正的軍事天才。 英國軍事歷史學家利德爾·哈特在評價時說“他對作戰的可能性獨具慧眼”。並說:“曼施坦因元帥已經證明了是德國陸軍中作戰能力最強的軍事指揮官,他們都希望他能夠勝任德國陸軍總司令一職。

  • 5 # 騎驢耍猴子

    曼施坦因與朱可夫

    並列二戰最牛逼的軍事家,什麼隆美爾 ,麥克拉瑟差太遠了。接近二人的有,羅科索夫斯基,瓦圖金,尼米茲。

  • 6 # 是阿維啊

    機動戰大師。“閃電伯爵”

    自從曼施坦因接手了南線戰場,局勢就一直都處在逆境之中,可以說蘇聯一直都在用很多的兵力對他們進行打擊,甚至於在頂峰的時候都有6個坦克集團,連11個近衛集團軍也是動用了8個之多。而南線又是平坦地帶,無遮無擋,更是給他們戰鬥增加了困難。

    一是地理位置上的劣勢,而且他們還面臨著特別少的兵源補充,更是讓他們原來就不好的局勢雪上加霜。

    曼施坦因確實是一個厲害的人物,即使是處在這樣的一個惡劣的情況之中,但是他卻是使得這一戰線始終都沒有崩潰。而且,他們甚至在多次的毀滅性危機中化險為夷,保持了南方集團軍的完整戰力。

    在蘇軍與德軍的戰役之中,蘇軍總是以更大的傷亡結束。“魯緬採夫”行動發出後,曼施坦因起初不斷實施裝甲反擊,給蘇聯坦克軍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後來又果斷放棄哈爾科夫,並且再後來儀仗天險給蘇聯造成了150萬的減員。相當於西線聯盟的數量。可見其實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位鏟屎官,在養貓方面有哪些經驗可以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