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楚塞江郎
-
2 # 寶哥204615283
據說楊家哥七個,六郎是最窩囊的。大郎二郎金沙灘赴宴替皇上和八賢王死了。三郎四郎失散北國招了駙馬。五郎出家當了和尚。七郎馬踩淤泥亂箭射死。只剩一個賴巴楊。
-
3 # 孫少俠品金庸
如果把《楊家將》裡的三關大帥楊延昭放在三國裡,個人以為是曹魏五子良將,即張遼、于禁、樂進、徐晃、張郃的水平,且楊六郎文武雙全,武功高強,最接近張郃的風格。
在《楊家將》裡,一向就有“七郎八虎”的說法,但是天波府楊家最厲害的兩個人是楊六郎和楊七郎。
主要楊七郎是以“勇猛著稱”,故而風頭壓過了楊六郎。但是客觀而言,楊六郎的武功並不比楊七郎差。
在五子良將裡,張遼也是智勇兼備,曾經威震逍遙津,把東吳舉國上下殺得心驚膽戰。徐晃有周亞夫風範,排兵佈陣更是一流,喜歡後發制人。
楊六郎的風格介於張遼和徐晃二人之間,剛好五子良將裡,張郃也是這種風格。
放眼東吳十二虎臣和幾個大都督,似乎都沒有西蜀魏延和楊六郎比較接近。
巧合的是,魏延的武力和謀略都是上乘,雖然不在蜀國四大將軍之列,但是漢中太守和北伐期間的表現,都完全可以匹敵五子良將。
綜上所述,如果把六郎楊延昭放在三國裡,風格水平接近張郃和魏延,楊家槍法則可以媲美姜維。
-
4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在《楊家將》中,楊六郎的武藝並不算多麼出色,大約在十名左右的水平。武力值能排在楊六郎前面的還是比較多的。
比如說,大刀王蘭英,力大無窮,數合就能夠擊傷遼國兵馬大帥韓昌,而楊六郎則苦戰三天三夜才找到韓昌一個破綻,差距甚大。
七郎楊延嗣是楊家七郎八虎中最勇猛的,他的武藝也高於楊六郎。
再世奉先任金童,胯下白龍馬,掌中方天畫戟,武藝也很高強,他曾經一個回合就擊傷了遼軍主帥韓昌,武藝也遠超楊六郎。
妖刀穆桂英能夠走馬活擒楊六郎,武藝也比楊六郎高很多。
遼國猛將蕭撻凜能扛住王蘭英多個回合,武力值也遠超楊六郎。
黃鳳仙的武藝也很高,能夠一個回合擊敗楊宗英,數合生擒楊宗勉,與穆桂英大戰二十個回合不敗,比楊六郎強很多。
姜翠屏能夠刀劈遼軍猛將沈達,武藝必在楊六郎之上。
沈達是遼國的猛將,一棒砸翻楊宗勉,十幾個回合殺死楊宗英,肯定強過楊六郞。
姜飛熊能硬撼穆桂英三十回合,也非常厲害。
老令公楊業的武藝也應在楊六郎之上。
楊六朗的武力值和遼國主帥韓昌基本上旗鼓相當,武藝是不錯,但也算不上出類拔萃。
以楊六郎這樣的武藝,放到三國時代,大約相當於張遼、張郃的水準。而比他強的就太多了,檢點一下:
無敵猛將:呂布
超級猛將:張飛、顏良、關羽、馬超、趙雲、典韋、許禇、黃忠、文丑
強一流猛將:龐德、徐晃、文鴦、夏侯惇、曹彰、李嚴
中一流猛將:甘寧、孫策、太史慈、張遼、張郃、夏侯淵
弱一流:魏延、王雙、樂進、淩統、姜維……
結論:以楊六郎的武藝,放到三國時代,能排進前二十名以內就夠偷笑的了。
-
5 # 哥哥123
其實歷史中楊家還真沒掛過帥。我翻閱史書,發現楊家將的故事應該取決於高家,很多事情和人物情節與高家相似。高家四代七帥,七人因戰功封王封國公,十代出了三十多為將領,其中還有一位被稱為女中堯舜的皇后。武烈王高瓊,早年是趙匡胤貼身侍衛,一身武藝了得,趙匡胤有次被圍,生死存亡之際,高瓊獨自殺出重圍搬救兵,半路遇到匪首劉金定,兩人打成平手,最後私定終身,高瓊繼續快馬加鞭回去搬救兵,返回途中,因過於疲勞,不幸落敗,生死關頭,劉金定殺到,救出高瓊並隨高瓊一起救出趙匡胤,隨後高瓊逐步開始領兵征戰,而劉金定也隨高瓊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不出意外,劉金定應該是穆桂英原型。後來趙匡胤建立宋朝,高懷德娶趙匡胤親妹妹趙玉嬌,趙玉嬌被封正南侯,人稱趙老太君,而且高家十代基本每一代都有女將,這個和小說楊家將及其相似,從第一代高思繼之妻白茹碧開始,代代都有女將代表
-
6 # 東嶽巍巍汶水幽幽
楊延昭是楊繼業的兒子,正史中是楊繼業唯一的兒子。在評書《楊家將》中,楊繼業有八個兒子,分別是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光,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八郎楊延順是過繼的王令公的兒子。六郎楊延昭長年鎮守三關(瓦橋關,益津關,淤口關,此三關為宋遼分界線)被稱為三關大帥。說楊延昭是北宋王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一點都不為過。
楊延昭生得面如冠玉,劍眉虎目,銀甲白袍,跨下白龍馬,掌中蟠龍金槍,不但武藝高強,兵書戰策三略六韜,排兵佈陣,無一不精。八賢王趙德芳看上了一門忠烈文武全才的楊延昭,把自己的義妹柴郡主嫁給了他。
楊延昭為報父兄之仇,截殺了潘仁美父子三人,觸怒了宋天子趙光義,把楊延昭充軍發配雲南,後又派欽差赴雲南頒聖旨斬楊延昭。楊延昭的結義兄弟~雲南人任堂惠,長相酷似楊延昭,一心替兄長兼恩公的楊延昭赴死,任堂惠不顧楊延昭反對,以楊延昭的名義搶在頭裡被欽差斬首!楊延昭被迫從此詐死埋名。
遼國得知楊延昭被害,大宋無人掛帥,從此再無人是韓昌對手,於是發兵攻打大宋。楊延昭母親佘賽花掛帥,帶領楊門女將迎敵,但無人是韓昌對手!前線告急!大宋王朝的金鑾殿上,早就懷疑楊延昭詐死的天官寇準蠱惑宋天子派出八賢王趙德芳掛印二路元帥增援前線,逼楊延昭出山,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但趙德芳和寇準在半道上被極度仇視宋王朝的山賊孟良焦贊二人抓上山寨。
早就知道了老孃被遼兵圍困的楊延昭已經復出,星夜兼程趕往前線。得知八賢王被山賊抓上山後,以一人之力先後與孟良,焦贊,嶽勝交戰,打敗了武藝最高的大寨主嶽勝。英雄相惜,楊延昭與嶽勝,楊興,孟良,焦贊四位寨主結拜。作為二路元帥領兵大戰韓昌。楊延昭先帶兵闖營救出老孃,後以牤牛陣大敗遼國兵馬。但牤牛陣很快被遼國所破,兩軍對陣時,以韓昌為首的十四員遼將圍攻楊延昭,楊延昭被韓昌所傷敗陣。途中巧遇楊延昭幼時訂下的娃娃親~佔山為王的大刀王蘭英,王蘭英打敗韓昌,救下被追殺的楊延昭。楊延昭和王蘭英成親後帶王蘭英也投奔宋營。後來,穆柯寨的穆桂英結識了楊延昭的兒子楊宗保後,投奔宋營成了楊延昭的兒媳婦。
以武力論,當時能和楊延昭比的也就他楊門幾個兄弟,特別是七郎楊延嗣。七郎八虎闖幽州,血戰金沙灘,楊家兄弟陣亡的陣亡,出家的出家,四郎八郎都兵敗被擒被遼國肖太后招為駙馬。楊七郎更是被公報私仇的潘仁美亂箭射死。最後只剩一個六郎楊延昭。遼國元帥韓昌和楊延昭曾經在黃土坡大戰三天,被楊延昭打敗。此時的楊延昭已是天下無敵。但後來後穆桂英和王蘭英武藝都超過了楊延昭。
把楊延昭放在三國裡,以武力至少也可比趙雲,趙雲上面尚有呂布,另外關,張,馬都不比趙雲差多少,而前期的楊延昭武藝蓋世,是一枝獨秀的存在;以智謀可比呂蒙周瑜。但作為一國元帥,武藝超群精通兵法的楊延昭在三國是沒有對手的。
-
7 # 約定9521
三關大帥楊延昭,決不是浪得虛名之輩,既有文韜又有武略,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之人。
話說在六十年代初,,在某村暴雨連續下了幾日,河堤都崩潰了,呼嘯而來的洪水衝著村莊迎面撲來,大家都早早轉移到村外的高地上了,眼看著村莊就要被洪水淹沒,突然間,一聲巨響,地上裂出一個大縫,洪水順著大縫流了下去,轉瞬之間,洪水無影無蹤了,村莊保住了,可是大家很奇怪,好端端的地面怎麼會裂出一個大縫,洪水都流到了哪裡,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謎底直到冬天才解開,人們在村莊外,發現一個大洞口,對,這就是洪水消失的地方,有幾個膽大的村民點上蠟燭,順著洞口走了下去,他們舉著蠟燭來到下面,發現這裡別有洞天,寬闊的地道,洞連洞,一個挨著一個,就像迷宮一樣,蜿蜒十幾裡,洞內設施齊全,青磚挽成的拱券,還有鏽跡斑斑的十八般兵器,大家都很奇怪,連忙出了洞口,詢問村裡的老人,但是沒有人知道這是做什麼用的,後來縣裡的考古專家經過仔細堪測,認為這就是傳說中楊六郎的藏兵洞,以備不時之需。從這事上就可以看出來六郎的謀略。
楊六郎的謀略絕不遜色與三國演義中諸葛孔明的謀略,諸葛孔明曾經面對司馬懿十萬大兵,從容不迫的大擺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十萬大兵,而楊六郎面對蕭達籟的十萬大兵,一夜之間,發動守城的兵士們和城中的百姓挑水,冰凍隧州城,是蕭太后不得不退兵。在蕭太后又一次進犯中原時,利用弩機,射殺遼國大將,使宋遼簽訂了檀媛之蒙,為宋遼兩國贏得了百年和平,所以六郎的水平放在三國,應該是諸葛亮,張遼一樣的水平。
-
8 # 霧都溼氣
三關大元帥楊延昭放三國時代,並肩蜀漢大將軍姜伯約。
論形勢:大宋國與西夏國大遼國,兵勢洶洶,勢不兩立;蜀漢國與北魏國東吳國,朝兵晚宴,不亦樂乎。兩下平分秋色。
論地位:楊大元帥遠在邊關拒敵,所居三關,官封三關大元帥,也就是大宋國邊防軍總司令;姜大將軍雖駐軍漢中,但是蜀漢國三軍總司令,官大一級。二人無伴君之憂,卻有佞臣誹謗。
論謀略:楊元帥一生鎮守三關,寸土未得;姜將軍畢生九伐中原,寸功未立。
論武力:楊延昭一馬上前,截住呼延贊廝殺,兩人大戰七十餘合,呼延贊漸漸支援不住,暗想:人言楊業父子英勇無敵,果然名不虛傳。姜維一馬當先,挺槍直取趙雲,戰約八十合,維精神倍長,雲大驚,暗忖曰: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
就事論事,半斤對八兩。
回覆列表
大約相當於魏之張遼、張郃或蜀之魏延等一流的水平!比起蜀之“五虎”及魏之典韋、許褚及呂布等或有不足,但其軍事戰略思想及統兵治軍、指揮大規模作戰的能力應該不次於張遼、魏延、呂蒙之輩!
但宋朝重文輕武,所以楊延昭的重要軍事思想及政治觀念都沒有被北宋朝庭所採納,一生幾乎未得到重用!在其平生最重要的軍事生涯中,作為澶淵之盟前期的核心主戰將領之一,他堅決反對議和,主張乘勝擴大勝勢,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消滅遼國軍事力量,但其主張卻不被皇帝及寇準等決策者所採納,喪失了反攻遼國的大好時機,致使其十分落寞。
楊延昭(958年—1014年),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將,楊業的長子。因遼華人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將星)下凡,故稱為楊六郎。因在對遼軍作戰之中,威震邊庭,故稱其為“鐵遂城”,宋真宗稱讚他“治兵護塞有父風”。 楊延昭自幼隨父親楊業征戰。雍熙三年,楊業率軍攻應、朔等州時,楊延昭為先鋒,最終助其父攻下朔州。其父死後擔負起河北延邊的抗遼重任。雍熙北伐之後,延昭在景州、保州等地抵禦遼軍侵擾。1014年去世,陪葬於永安縣(今河南鞏義宋英宗永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