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音上樂
-
2 # 溫暖幸福家
一樣啊,這幾天打掃房子感覺要散架了,各種洗各種換各種擦,掛彩燈掛燈籠貼對聯。年貨提前就買好了,我們家習慣過年燉一鍋豬蹄,30多個,切開做冷盤或者誰半夜餓了就熱個來啃,大年29就定好30的菜譜,以後的每天都定好第二天的菜譜,大早起來就開始準備,除夕0點開始放煙花,初一到初五每天3頓飯響3次鞭炮,過完初五年才算過去。
-
3 # 珍視映畫
#丁酉新春#我們那裡在臘月23之前,打掃房子。28,29要做很多饅頭、包子。除夕左右的時間就不再蒸饅頭、包子了、包餃子。 除夕上午貼春聯,下午去祭祖。12點放鞭炮封財門。 初一早上6點多起床,開財門先給父母家拜年,然後去親朋好友家拜年。 初二到丈人家拜年,大吃一天。 初五稱“破五” ,到單位幫老闆敬財神爺,放鞭炮! 初八 的時候開始忙碌,幹活了! 正月十五放燈的,不是燈籠,是在橋上,用磚頭搭一個寶塔,裡面放柴火燒,叫“燒寶塔”,還拿出來鞭炮燃放,火越旺、鞭炮越響、燒的時間越長,代表來年越幸福!就記得1這麼多了!
我家在南方,一般過年氣氛不濃,就是除夕一家人吃飯,這一家人包括舅舅,姨媽什麼的,就這樣了,初一上街逛逛,拍拍照什麼的! 有時間除夕也會包餃子吧!不過包了也不是除夕吃,因為除夕一般是出去吃年夜飯的
-
4 # 搞笑幽默笑不停
家家戶戶都養了豬,過年前就要殺年豬
雞鴨一般都是自己家養的,整雞整鴨現活殺 招待客人
按照習俗,臘月二十四得掃房子,也就是年底大掃除。全家動員,房前屋後 徹底進行打掃。
吃團圓飯了!團圓飯吃的是團圓、幸福。
我們一家人吃完團圓飯,便準時地圍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聯歡晚會”。 大年初一,穿新衣,也有辭舊迎新的寓意。
貼春聯象徵著福氣,也是家裡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
準備炒貨,糖果,年貨,曬太陽,嗑瓜子,上門拜年等等這些這簡直是過年的標配。過年最開心的就是團聚了,在外的遊子都開始歸家,過年的那些習俗也是為了迎接家人交流感情準備的!過年了,你也該回家了。
-
5 # 北風吹秋風涼23
平常就在家裡玩手機 小時候在外面長大的 。現在老家人都不認識。過年就放放鞭炮,和家人吃飯。過完年就走走親戚,和長輩聊聊天,送禮。
-
6 # 徐徐來道
孩子定居國外,和兒媳婦一起過。我在外面,一個人過。老婆與狗在家過。父母在同一城市住,也自己過。
還好,我是非常開放的人,並不拘泥於傳統習俗。除夕,不過是365分之一,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我們認同一種文化,所以才會頂真。
可是,文化就是7萬年前智人開始,不斷添油加醋講的虛構故事。你信了,便信了。不信,也便不信。
人類,不過是基因操控的生殖機器之一。基因也許恆久遠,人終有一死。既然我們沒辦法改變,不如清醒而快樂地活著。
-
7 # 夏蘇荷
我家過年是年三十早上早早的起床一起去菜市買菜,買春聯,買福字,買車貼,每個人都會為年夜飯製作一到自己精心準備的菜,就連兩歲的孩子也有自己作的那道菜,晚飯的時候誰作的那道菜先吃完誰就可以得一個大紅包。
-
8 # 於是乎4q5p
年前新買了一輛SUV,計劃好時間路線,就開著新車帶著全家人自駕回廣東過年了,廣州天好氣溫高心情好,美美玩了整個春節。
-
9 # 兵想家
在部隊服役六年,六年沒回家過年,從第一年特別想家,報喜不報憂,到今年軍改調休回家過年,真的不容易,做了六個小時動車,倆個小時大巴,終於回到家,在農村過年除了放鞭炮,祭祖,相親,家人團聚,再者就是無聊,農村都沒人了,在鎮市過年,只能在家乖乖睡覺,睡了倆天后,走親戚,初三在是一天坐車歸隊,在部隊24戰備,保衛一方平安,加油!
-
10 # flyingorange飛橙
今年太難忘,幹仗了。從三十到初五,從老到小,不歡而散。經驗2點,1是不是一路人別往一塊兒弄,且不要抱幻想;2是有錢不要牛逼。
-
11 # 海邊散步的蝸牛
今年感覺過年沒有過年的氣氛,以前能放鞭炮還有點年味。現在為了環保,不能放了,好處也是有的,就是大年初一就可以睡懶覺。過年這些日子就是吃吃喝喝逛逛,感覺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年齡漲了一歲,還有過完年又得開始減肥~~
-
12 # 使用者09153027758
年好過,日子難或,家家過年基本差不多,準備點兒好吃好喝的,一家人圍坐一起,吃頓年夜飯,晚輩拜年,長輩發紅包,初七之後都各忙各的了,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做生意,求學的求學,日子又迴歸了,柴米油鹽的平淡,雞毛蒜皮的瑣碎中
-
13 # 司馬哥說
過年是中國傳統文化節日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是一年來辛辛苦苦、養精蓄銳、來年繼續努力的休息期,對華人而言,它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文化。由於地域差異和文化多樣性,雖說春節都過,但過的方式和內容是不一樣的,我簡單說說自己老家的。
我老家是在甘肅隴東地區,和陝西接近,所以習慣上、方言上都差不多。我們那裡過年基本上在臘月十五的時候年味就濃起來了,去縣城辦年貨的人多了,縣城擺小吃攤的也多了,外面打工返鄉的也多了。這種一直持續到臘月28左右,縣城的人才會少些。然後正月初七以後人流量又會慢慢躲起來。
一、吃的食物。
過年實際上就是吃的,那麼必不可少一些食物。比如瓜子、花生、糖這三樣是我們那裡一定要有的,過年來人了不說其他的一個盤子裡必須要有這三樣招呼客人。此外還要買肉包括豬蹄、雞肉、豬後臀、牛肉等,各類肉煮好後可以放在冰箱,作為過年吃飯時的配菜,也可以用肉做成臊子、紅燒肉這些。另外還要有乾菜來調湯吃細長面等等。對了還要有幾桶飲料和幾瓶酒。
二、重要的幾天。
臘月二十三很重要是我們那專門殺豬的一天,二十四是打掃衛生俗稱"掃房",二十五煮肉,二十六蒸白饅頭,二十七洗床單被罩等等,當然這幾天是可以根據情況來做事的,不一定完全按照我說的順序。接下來是大年三十下午3點多,一個家族的人要一起去山上給祖先燒紙磕頭,這是一年中最大的祭祀,到了晚上,整個家族的人就去家族裡面最年長的那戶人家去拜年,每家端兩個小菜,然後給長輩磕頭敬酒。初一就呆自己家,初二就去舅舅家,初三去姑姑家,初四去爸爸的舅舅家裡,反正就是走親戚了。正月十五就是元宵了,然後到正月二十三是"liao gan gan",文字不知道怎麼打,就是每家每戶在自己家門口點一個火堆,大人小孩在上邊跳過去,意思是去掉身上的晦氣,直到正月二十三這個年才算過完了。
三、特有的習俗
特有的習俗就是社火和掃漕,社火很多人都知道就是舞龍舞獅踩高蹺。掃漕也差不多,只是獅子那些回去每個人的家裡走一次幫你家裡掃走晦氣,當然他們來了你也要備一定紅包的。
回覆列表
除夕之夜我們喝辭歲酒,老少在一起歡樂。必須要到00點以後,春節來臨。早晨要早早的起床,到老一輩家裡去拜年,道喜,祝春節快樂。上午到親朋好友家串門,聊天。有點走親戚。要擺設上一桌豐盛的午餐,團聚在一起,共慶新年快樂。談天說地,謀劃來年的計劃和想法,要給小孩子發紅包,讓他們快快成長。晚上張燈結綵,帶兒攜女到街上玩耍,年輕人有點唱歌跳舞,搞點活躍氣氛。往往熬過00點。第二天。那就是真正的走親訪友。剛剛結婚的新郎官要去回門。拜岳父岳母。哈哈哈,我們就是這樣過年的。你們那裡和我們一樣嗎,常言說的好,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談談你們的過年吧。分享給大家,祝大家新春快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四季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