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馬286605874

    中醫學本來就是一門開放的學科,至於醫療技能那應該是靠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也可能含有師承因素)來體現的。一人一病因,要靠辯證施療的。按理說西醫學也應該是這樣的,自認為並沒有什麼技術保守可言,若醫者都能仁心,那麼就可以發揚光大中醫或西醫。——個人觀點,不計對錯,可棄可取。

  • 2 # 楊敢院長

    中醫無疑是祖宗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但不俏子孫們沒有把它發揚光大,而是隨著200年來中國的衰落而衰落。我們每個地市仍然會有不大不小的"中醫院",但是筆者近來每次去中醫院,醫生開的藥方主要是西藥,"會把脈"的醫生也已經逐漸成為了傳說,真正做到了"中醫院西醫為主,中醫為輔"。

    不僅如此,前些年社會各界還發起了質疑中醫的活動,認為中醫的理論毫無根據。悲哉,保護華人幾千年文化不倒的中醫成了"巫術"?對於此類質疑,筆者是站在中醫一邊的,自小長期難以治癒的咳嗽,西醫效果不大,都是家鄉老中醫的功勞。隨著年齡增大,覺得食療越來越重要;跌打損傷,也是塗抹下中藥酒很快便好…生活中用的都是中醫和中藥,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一邊用著中醫一邊說中醫沒用,豈不是自打嘴巴?

    中醫為何成為這囧樣?理由是多方面的。首先,中醫理論的標準化工作做得不夠。每種病會造成病人身體哪些元素含量升高或者降低,可以透過內服哪種藥或者做哪種外科手術來解決問題,西醫的理論是很清晰的,是可以透過實驗重複驗證的,是對於普羅大眾標準化的服務。相比之下,中醫並沒有做到如此細緻的理論研究,大多是拿出傳說中的《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等年代久遠的大神作品,過於濃縮和精華,除了少量精英可以解讀外,大多數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中醫其實非常注重實驗,神農嘗百草是中國祖先對生活的嘗試,而李時珍也是親自試藥才寫出的本草綱目,中醫理論也應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實驗的基礎上繼續去深化。比起西醫的現代化標準化理論,中醫晦澀難懂,也缺乏可操作的實驗,學習中醫的上手難度過大,不少人幾年畢業了仍然不知道如何把脈診斷,談何進行診療服務的標準化呢?疾病是由於寒溼或熱引起的?具體量多大?如何排除?下各種藥?下多大量?不同的醫生有不同的診斷結果和藥方,不少是totally different,下次看的醫生又不一樣,實在難以讓習慣了全球化標準化作業的現代人接受,通常是到了治好了都不能確診,只能前面加個"應該"。

    另外,中藥的標準化程度也是個嚴重的影響。中藥的藥效達不到,中醫診斷再準也只是白搭,而且還可能是百年來中醫沒落的最主要原因。為何大家喜歡買香港出品的藥?那是因為香港衛生署對藥有一套標準化的監控體系,能保證中藥和西藥的質量,既能保證療效,也能保證各項有害指標不會超標。

    中國對西醫和西藥的標準化工作已經有多年的經驗,是時候追本溯源,在中醫藥的理論、服務、藥方和藥材上下苦功夫,讓中醫藥變得強大,讓華人收益,讓外華人見識下中醫威力。客官們,你們說是麼?

  • 3 # 爾安說史

    朋友可能漏了一個“相對”的“相”字,這樣讀起來語句才通順,不知對否?中醫是否技術保守,不要斷然下結論。是否保守,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如果說要比較的物件是西醫的話,兩者基本理論體系不同,治療方法各異,各有各的精彩,總體來說是沒有可比性的,具體的事例另說。至於如何使中醫發揚光大,作為一箇中醫從業人員,個人覺得應該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從我做起,努力鑽研,善於總結,虛懷若谷,不尚空談,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在當前,中西醫是戰友,在抗擊疫情中更加是密友,要相互尊重,不必作無謂的爭辯。精誠合作,才是王道。

  • 4 # 範兒必須有

    中醫形成於中國的三皇五帝時代,這個時代按山海經的記載:是人,神,妖獸,精雜處的時代,也和我們傳說中的洛書、河圖一樣,是神的遺產,準確的說是三皇中的神農留給我們的,這個遺產的特點是什麼?有記載的時候整個理論體系已經是完備的,歷經數千年,人們無法在原有理論做任何突破,等破譯了山海經,中醫就一定能突破啦!

  • 5 # 運動之佳

    承認事實,臥薪嚐膽,拿出實用的,能證明自己厲害的東西再去發揚光大,不要死不承認自己目前確實沒實實在在的有效的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學畫畫要注意什麼?怎麼找適合孩子的美術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