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包麻麻
-
2 # 崔盛軒的日常生活
聽話,是中國大多數家長掛在口頭上對孩子耳提面命的。
我小時候也免不了被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乃至是爸爸要求:“乖,聽話。”對此,我是反對的。
“為什麼要聽話?聽誰的話?你一定對嗎?”我如此反問他們。
中國家庭向來不缺乖孩子,然而那些乖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呢?
由於長期受到打壓,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否定自己,很難建立真正的自信;他們缺乏主見,遇到挫折六神無主;他們事事順從,最後如果失敗了,會說都是因為你,他們承擔不起屬於自己的責任……
-
3 # wyb20190303
事實最有說服力:聽話寶寶沒主見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這樣一個實驗:對100名2-5歲具有強烈反抗傾向的寶寶,與100名2-5歲沒有反抗傾向的寶寶進行跟蹤觀察,直到他們進入青年期。
結果發現,有反抗傾向的寶寶中,84%的人在青年期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力,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和判斷事物的能力,敢於做決定。而沒有反抗傾向的寶寶,僅有26%的人在青年期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其餘74%的人則表現為遇事不會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作為父母,希望寶寶“聽話”,一方面是處於維護父母權威,一方面是希望可以輕鬆些:聽話的寶寶更好管教,父母可以少操心。然而,如果在寶寶2-3歲時,父母把寶寶教育得過於聽話,等他們長大後(事實上他們的心理長不大,因為太聽話的寶寶是沒法獨立的),他們將會讓你操十倍、百倍的心。
所以,忠告廣大父母:出於對寶寶的人生負責,也出於將來更省心,正確的做法是在寶寶2-3歲這個年齡段,鼓勵他們勇敢說出自己的需求,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寶寶成為一個有獨立思維和意識的人。
-
4 # 大力水餃666
我的觀點是不一定我這裡引用亮劍裡面的一句話。能幹大事的。往往都是調皮搗蛋的小孩。
事實最有說服力:聽話寶寶沒主見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這樣一個實驗:對100名2-5歲具有強烈反抗傾向的寶寶,與100名2-5歲沒有反抗傾向的寶寶進行跟蹤觀察,直到他們進入青年期。
結果發現,有反抗傾向的寶寶中,84%的人在青年期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力,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和判斷事物的能力,敢於做決定。而沒有反抗傾向的寶寶,僅有26%的人在青年期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其餘74%的人則表現為遇事不會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作為父母,希望寶寶“聽話”,一方面是處於維護父母權威,一方面是希望可以輕鬆些:聽話的寶寶更好管教,父母可以少操心。然而,如果在寶寶2-3歲時,父母把寶寶教育得過於聽話,等他們長大後(事實上他們的心理長不大,因為太聽話的寶寶是沒法獨立的),他們將會讓你操十倍、百倍的心。
-
5 # 海鸚雲課堂
聽話的小孩一定就是好小孩了嗎?(聽話的孩子是好孩子嗎?)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回答,不能說得太絕對了。因為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是有區別的。
太聽話的孩子,將來未必有出息;而不聽話的孩子,也不代表將來就沒出息。
目前來看,“對於聽話或不聽話的孩子,是不是好孩子?”並沒有太明確的定義。
因為孩子的認知、心態、性格,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有潛移默化的變化,年齡越大,所經歷的事情就越多,這些事情累加起來,對孩子都是有一定的成長的(除個別情況的違法犯罪)。
如果說孩子是一個聽話的孩子,那好,要有自己的主見,有獨立思考、決策的能力。
-
6 # 父母私人教練
用一定來論述,那就絕對化了。
首先是要看孩子聽什麼話。有道理的、對孩子自己有利的話,孩子能聽的話,那是明智的。本身也沒啥道理甚至是歪理,而且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話,孩子還是聽話的話,那是無明瞭。這說明孩子沒腦子,那是教育的殘害。
其次要探討的是,孩子聽誰的話。如果是聽別人的話,那是有風險的,因為任何人(包括父母和老師)的話都是可能片面的甚至有錯誤的。所以孩子的成長目的不是聽話,而是能辨別所聽到的話。這就是說最終孩子是要聽自己的話。當然,自己的話也有可能一時片面和錯誤,所以我們要不斷更新不斷學習不斷完善。所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教育只是讓孩子聽成年人的話,會有很大的風險,甚至導致教育失敗。健康的孩子不該是聽話的孩子,而是善於思考敢於自決勇於改善。
-
7 # 七彩虹遊樂裝置
1.“聽話”教育的弊端
聽話容易會讓孩子步入極端,時間長了,孩子會覺得只有聽爸爸媽媽的話才是正確的做法,從而喪失自我。“聽話”的孩子走上社會後,因為總是不會反抗。所以,很容易就會聽從陌生人的話。許多的爸爸媽媽都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能獨立了,其實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教育的問題,所以一定要改變讓孩子“聽話”的教育理念。
2.不要讓孩子被動聽話
被動聽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孩子什麼都不知道,就被爸爸媽媽用“好孩子要聽話”這種思想變相地綁架了,只要爸爸媽媽讓他去做什麼,他就會去做。所以,主動聽話和被動聽話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呢?最大的區別就是,主動聽話是爸爸媽媽想要讓孩子明白某個道理,就會跟孩子說明原因,讓孩子理解之後,從自己的內心主動地去完成這件事情。
3.讓孩子感同身受
孩子不可能一出生就很懂事,所以大部分的時候,孩子不知道自己那樣做是錯誤的,因此,爸爸媽媽要及時給孩子糾正錯誤。舉個例子來說吧,如果你發現孩子總是不樂意把食物分享給其他小夥伴吃,那爸爸媽媽可以演一場戲,讓別的小夥伴也不要把好吃的東西給自己的孩子吃,這樣就能夠讓他感受到那種被拒絕被排外的心情,自己有了這樣的體會,就會主動把食物分享給別的小夥伴了。感同身受的基本原理就是要讓孩子親身體驗到這種做法的錯誤之處,然後讓孩子可以自己改正。
4.別總讓孩子聽話
孩子做錯事是很正常的,每個人在小的時候都會犯錯誤。但如果孩子犯了錯誤,爸爸媽媽懶,不想費心思讓孩子知道自己哪裡做錯的話,那就是爸爸媽媽的問題了。光是讓孩子“聽話”是不能夠讓孩子知道自己哪裡做錯的?只會誤導孩子,可能還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發展。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用耐心和細心去教育孩子,這樣孩子以後才能夠成才。
孩子一味地聽話並不是好的現象,希望爸爸媽媽看了上面的文章之後,能夠改變自己的一些行為,讓孩子健康
-
8 # 芳華校園
一般來說,聽話的孩子大都是好孩子。聽話的孩子大都懂事,道德品質較好。這與家庭的薰陶、環境的影響不無關係。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有的孩子很聽話,但卻言聽計從,缺少主見,缺乏獨立思考、獨立決策的能力。這樣的孩子將來走向社會,也不一定就是對社會有多大貢獻的好孩子。相反那些平日顯得不大聽話,卻做事獨立的孩子,可能會有更大的出息。
所以,所謂的好孩子,定義應該明確些。
-
9 # 樂樂小燕燕
用評價子女好不好的首要標準是“聽不聽話”。“聽話”,就是好孩子,“不聽話”,則不是好孩子。 作為評價子女的首要標準,從表面上看是強調子女對家長的態度,實質上是要求子女養成“順從”的性格。在家裡要聽從父母長輩的話,在學校裡要聽老師的話,在工作單位要聽領導的話,在社會上要聽大家的話。像這樣要求子女時時、處處、事事都聽別人的,按照別人的意志行事,而不主張子女有自己的獨立見解,遇事不進行獨立思考,遇到問題不能獨立分析、處理和解決,不能自主,唯命是從,唯唯諾諾,像這樣的人一旦離開家庭、父母,怎麼能夠立足於社會呢?更不用說在事業上有什麼作為。對於這種評價子女的標準,魯迅先生早在幾十年前就曾經進行過批評。他在《從孩子的照相說起》一文中指出:“馴良之類並不是惡德。但發展開去,對一切事無不馴良,卻決不是美德,也許簡直倒是沒出息。
把“聽不聽話”作為評價子女的首要標準,這是封建家庭教育思想的流毒。在封建社會,家庭教育的首要要求和內容是進行“孝道”的教育,培養“孝子”則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何為“孝”?孔子解釋為“無違”,即絕對順從父母。“孝”字本身的造字結構也充分表明“順從”的含義:字的上半部是個“老”字頭,下半部是個“子”字。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解釋說:“子從老為孝。”
在封建社會,造就人們順從的性格,這是符合封建統治階級的階級利益的,對於鞏固封建統治地位,維護封建統治秩序,都是有好處的。在家庭裡培養了順從父母的性格,到社會上就能夠順從統治階級,逆來順受,忍受壓迫剝削,不“犯上作亂”,成為馴服的奴僕。
在封建社會,中國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基礎。家庭是一個生活單位,也是一個生產單位,子女長大以後仍舊在家庭範圍內生活和勞動。缺乏獨立意識和能力,尚可以適應當時的社會生活。而今天,我們實行的是社會化的大生產,勞動場所由家庭轉移到社會上的工廠或農場,子女長大以後要離開家庭,進入社會生活。缺乏獨立意識和能力,就難以適應今天的社會生活,自立於社會。特別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使人們的活動範圍更廣泛了,社會生活內容也進一步豐富、複雜了,要求人們學會獨立思考,具備開拓進取的精神。新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對人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是再一味地強調子女“聽話”、“順從”,遇事自己沒有主見,這樣的人獨立生存的能力很差,將來很難在社會生活中會有什麼作為的。因此,必須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新舊的評價.
-
10 # 男大學生活無全屍
不一定!
我覺得我們的教育模式有點問題,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成一個“聽話”的乖孩子,長輩說什麼都是對的,久而久之,我們就不去獨立思考,成為一個沒有思想的小孩,父母說垃圾髒,我們不要去碰它,所以我們就不碰,父母說肯肯德基不好吃,我們就不吃肯德基,這樣的孩子在父母和長輩眼中肯定就是好孩子,可是這樣子的孩子長大真的可以成為社會的棟樑嗎?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歐洲的少年,他13歲就知道自己要成為一個歷史學家,因為她的父母帶她滿世界的旅遊,尋找他的興趣,從來不干涉她,他發現,去逛博物館是最有趣的,所以她想當一個歷史學家,因此,他回到學校之後,不斷的努力,最終真的成為了一名歷史學家。可是反觀中國的學生,絕大多數學生都只知道學習,父母告訴他們你考高分就完事了,你就有出息了,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他們的高考志願是父母填的,他們不知道自己要讀什麼,他們只知道考高分……父母讓他們讀什麼就讀什麼,完全沒有一點主見
-
11 # 花開丿為誰繁
我們每一個人在成長的軌跡中,自小收受到的教育都是聽家長老師的話,但是過於聽父母老師的話,容易讓自己的孩子從小變的沒有主見,長大之後也會缺乏對事情獨立的認知,處理事情的時候不做思考,對別人的想法和建議變得盲從,不能獨立處理事情,並且過於聽話,容易學不到為人處事和生活中的方法,雖然很多時候聽父母老師的話能夠不出錯誤並完成某個事情,但是就會使孩子養成遇事不做思考的習慣,一旦成長的過程中缺失了這些犯錯誤的機會,學不到其中的道理和方法,孩子就會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
所以孩子需要一個獨立成長的環境,父母要做的是不斷的對他進行引導和指正,讓孩子能夠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人。
-
12 # 於尛毛
不一定,不聽話的小孩有自己的想法跟認知,他們不會聽大人一味的說教而是自己去動腦去想事自己認為的事,敢說出自己的話跟事,獨立的思維空間,雖然需要大人的糾正,但他們從內心是有了自己的想法,這是很棒的
-
13 # 才大夫人
我認為把“聽話”與好孩子對等起來是不妥當的。聽話的孩子當然是好孩子,但是不聽話的就不是好孩子了嗎?
我們都希望寶寶“聽話”,如果寶寶2-3歲,受環境影響大,自身經驗不足,需要成人的指導。孩子如果“聽話”,也許能少走彎路,少犯錯誤,少受傷害。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把寶寶教育得過於聽話,等他們長大後,他們將會讓你操十倍、百倍的心,因為如果寶寶過於聽話,自己就沒有探索的機會,沒有選擇的機會,更沒有積累經驗的機會。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會相對降低,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如果還要求孩子什麼都聽大人的,孩子就會反抗家長的管教,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我覺得孩子過於聽話或者過於叛逆都是不太正常的。
所以,我們要鼓勵寶寶勇敢說出自己的需求,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寶寶成為一個有獨立思維和意識的人。
-
14 # 159飛
通常我們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經常給孩子說這樣一句話,孩子你要聽話。在家長眼裡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不聽話的孩子,我們家長就給了他不是好孩子的標籤。總之,聽話似乎成為了“好孩子”的最高標準。正因為如此,在中國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的最明顯的缺點就是缺乏獨立性和創造性。從現代教育的觀念來看,用“聽話”做為教育孩子的目標,顯然是一個誤區,不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激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過於聽話的孩子反而有可能是一個“問題兒童”。為什麼說“聽話”的孩子是“問題兒童”呢? 我們稍加觀察即可發現,最受大人誇獎的“聽話”孩子,常見的特點是外表膽小、怯懦,很少有自己的不同意見。但是不說出來不等於沒有不同看法,只不過這樣的孩子更善於壓抑自己,即使心裡有問題也不提出來,更不與長輩爭議。有的孩子表現為在幼兒園或學校是個特別聽話、特別守紀律的好孩子,在家裡也很少反抗父母,聽慣了周圍人的表揚和誇獎;但他們往往最受不了別人的批評,心理脆弱。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意識,凡事有了自己的想法,這時更不能片面強調讓孩子聽話,也應該多聽聽孩子的話。大人雖然經驗豐富,但也不乏片面、錯誤的認識。要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多思考一下,孩子是否有他自己的道理。父母也應該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勢壓人。不要因為你是父母,就強迫孩子對你言聽計從,要給孩子思考和說話的機會,要讓孩子心服口服。只強調“聽話”容易培養兒童的奴性,使其毫無獨立性,對所有問題缺少個人見解,對邪惡勢力無力抗爭,甚至會因長期壓抑而引起性格扭曲。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某個公認的“好人”出人意外地自殺或走上犯罪道路,他們往往是由“問題兒童”演化為“問題大人”的,這更說明這一問題猶如潛伏的癌症一樣可怕,應該引起人們高度的重視。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六大主張”,他提出:“解放兒童的頭腦,使其從道德、成見、幻想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雙手,使其從‘這也不許動,那也不許動’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嘴巴,使其有提問的自由,從‘不許多說話’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空間,使其接觸大自然、大社會,從鳥籠似的學校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時間,不過緊安排,從過分的考試製度下解放出來;給予民主生活和自覺紀律,因材施教。” 他的主張十分精闢。
-
15 # 提安tian
所謂的聽話,從莫種意義上說,意味著無條件的服從,不發出不同的聲音,不能說不合規矩的行為。
“聽話”就是一副精神枷鎖,牢牢的套住了孩子!很多按照“聽話”的標準培養出來的孩子,他們溫順乖巧,讓家長省心。但是他們不能自主,盲從,怯懦,謹小慎微。他們看到喜歡的東西不敢說話,愛吃的零食不敢去要,想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會怕被說成不乖,各種條條框框約束著他們。
這樣的孩子真的會快樂嗎?容忍孩子的不聽話,可以保護孩子的想象能力,激發孩子的創造力,當然這是僅限於思維上的不聽話。 其實好多家長都應該是深有體會的,越是聽話順從的小孩,他的叛逆心理就會越嚴重。到了一定的年紀甚至會爆發,引起嚴重的後果。
其實小孩子是要教他“聽話”,但是沒有必要那麼乖,那麼聽話。我們只要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基本的禮貌常識,為人處世,其他的就讓孩子自由發揮,再加正確的引導就好。
給他們一個健健康康的童年,成為一個自主、自立、自信、有思想的人。
-
16 # 媛子媽媽育兒經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中國的孩子從小最常聽到的一句教育用語就是:小孩子要聽大人的話。父母最不滿意孩子的時候就是孩子不聽話。總之,聽話似乎成為了“好孩子”的最高標準。正因為如此,在中國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的最明顯的缺點就是缺乏獨立性和創造性。
為什麼說“聽話”的孩子是“問題兒童”呢?細心的父母都會發現, 我們稍加觀察即可發現,最受大人誇獎的“聽話”孩子,發現這些孩子都有這些特點,要麼就是膽小懦弱,我就是沒有自己的主見,什麼事情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更不敢說出來。
但是不說出來不等於沒有不同看法,只不過這樣的孩子更善於壓抑自己,即使心裡有問題也不提出來,更不與長輩爭議。
生活當中,你會發現有些孩子表現都會大不相同。在家裡也很少反抗父母,聽慣了周圍人的表揚和誇獎;但他們往往最受不了別人的批評,心理脆弱。
當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意識,凡事有了自己的想法,這時更不能片面強調讓孩子聽話,也應該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大人雖然經驗豐富,但也不乏片面、錯誤的認識。要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多思考一下,孩子是否有他自己的道理。
小編覺得,只強調“聽話”容易培養兒童的奴性,使其毫無獨立性,對所有問題缺少個人見解,對邪惡勢力無力抗爭,甚至會因長期壓抑而引起性格扭曲。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某個公認的“好人”出人意外地自殺或走上犯罪道路,他們往往是由“問題兒童”演化為“問題大人”的,這更說明這一問題猶如潛伏的癌症一樣可怕,應該引起人們高度的重視。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六大主張”,他提出:“解放兒童的頭腦,使其從道德、成見、幻想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雙手,使其從‘這也不許動,那也不許動’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嘴巴,使其有提問的自由,從‘不許多說話’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空間,使其接觸大自然、大社會,從鳥籠似的學校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時間,不過緊安排,從過分的考試製度下解放出來;給予民主生活和自覺紀律,因材施教。” 他的主張十分精闢。
-
17 # 卓越麥斯大掌櫃
中國的孩子從小最常聽到的一句教育用語就是:小孩子要聽大人的話。父母最不滿意孩子的時候就是孩子不聽話。
總之,聽話似乎成為了“好孩子”的最高標準。正因為如此,在中國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的最明顯的缺點就是缺乏獨立性和創造性。
從現代教育的觀念來看,用“聽話”做為教育孩子的目標,顯然是一個誤區,不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激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過於聽話的孩子反而有可能是一個“問題兒童”。
為什麼說“聽話”的孩子是“問題兒童”呢? 我們稍加觀察即可發現,最受大人誇獎的“聽話”孩子,常見的特點是外表膽小、怯懦,很少有自己的不同意見。但是不說出來不等於沒有不同看法,只不過這樣的孩子更善於壓抑自己,即使心裡有問題也不提出來,更不與長輩爭議。有的孩子表現為在幼兒園或學校是個特別聽話、特別守紀律的好孩子,在家裡也很少反抗父母,聽慣了周圍人的表揚和誇獎;但他們往往最受不了別人的批評,心理脆弱。
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意識,凡事有了自己的想法,這時更不能片面強調讓孩子聽話,也應該多聽聽孩子的話。大人雖然經驗豐富,但也不乏片面、錯誤的認識。要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多思考一下,孩子是否有他自己的道理。父母也應該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勢壓人。不要因為你是父母,就強迫孩子對你言聽計從,要給孩子思考和說話的機會,要讓孩子心服口服。
只強調“聽話”容易培養兒童的奴性,使其毫無獨立性,對所有問題缺少個人見解,對邪惡勢力無力抗爭,甚至會因長期壓抑而引起性格扭曲。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某個公認的“好人”出人意外地自殺或走上犯罪道路,他們往往是由“問題兒童”演化為“問題大人”的,這更說明這一問題猶如潛伏的癌症一樣可怕,應該引起人們高度的重視。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六大主張”,他提出:“解放兒童的頭腦,使其從道德、成見、幻想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雙手,使其從‘這也不許動,那也不許動’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嘴巴,使其有提問的自由,從‘不許多說話’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空間,使其接觸大自然、大社會,從鳥籠似的學校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時間,不過緊安排,從過分的考試製度下解放出來;給予民主生活和自覺紀律,因材施教。” 他的主張十分精闢。
-
18 # 乾淨利落翠的馬姐
太聽話的孩子我認為不是那麼好,因為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什麼都聽父母的,這樣的話孩子就沒有自己的主見,什麼事情都不會去想反正有父母給安排,這樣的話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的,太聽話的不獨立,房子我個人不太喜歡媽寶的孩子。
-
19 # 一凃
聽話的孩子一般沒有自己的主見,這對以後獨立生活是有很大影響的,以後還很長,最後的路都是要自己走,如果只是一味的聽別人的話,那麼永遠沒有辦法做到獨立,會被社會淘汰!
-
20 # 母嬰育兒大智慧
不管是在電梯裡還是在小區散步,經常會聽到帶孩子的家長說:”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看隔壁家小哥哥多聽媽媽的話。你怎麼這樣,給你說一百遍了你也記不住。“
有的會摸著孩子的頭說:真乖,真是媽媽的乖寶寶,媽媽最喜歡這樣的乖孩子了。
培養很聽話的孩子真的好嗎?
你家有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嗎?培養很聽話的孩子真的好嗎?
孩子原本是一張白紙,他的成長是體驗式的過程,但是我們很多家長經常會用指令性的語言和孩子交流,這樣的教養方式會造成兩個極端。一種結果是是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沒有力量,會過分的依賴家長。變得沒有主見,很多媽寶男就是這樣培養的。成家立業後沒有擔當。另一種結果是家長會對孩子形成控制,並且控制慾也越來越強,隨著孩子的長大,當有一天孩子長到家長控制不住時,就開始了叛逆。
完全的聽話並不值得讚揚。孩子是應該聽話,但並非事事聽話時時聽話,孩子需要有自己的主見。家長在和孩子交流時應該多用啟發性的語言而不是指令性的語言!
我們不鼓勵孩子事事都聽我們的,但以下的三種情況孩子必須聽話!
不傷害自己:這點主要是針對孩子的安全,孩子為什麼會做出危險的行為呢,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樣會傷害到自己。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做出危險動作的時候一定要制止。
比如,孩子一歲多到三歲多的有一段時期,喜歡摳東西。看到插孔會想把手指伸進去摳,這時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制止,把孩子抱開。讓他知道這個是不允許的行為。
或者小孩在一起玩耍的時候都喜歡爬高高的,我們小區有一個假山,小孩們總喜歡爬到上面在跳下來,有一次就有小女孩歪了腳。所以當孩子做出可能會傷害自己的行為時,這時要求孩子一定要聽話。
不傷害別人:這裡指的是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如果孩子對其他人有攻擊性行為時一定要及時的制止。注意:這裡指的是非常嚴重的行為。如果是小朋友間的小打小鬧,我建議可以讓孩子打上一架的。
被別人傷害:很多家長會糾結,孩子在幼兒園別欺負了,到底該不該還手。我一直給孩子強調的是,當你遇到比你強大的小朋友欺負你時,你就直接離開他並且以後都避免和他在一起玩。你要學會評估情況保護自己不被別人傷害,並且一定要向老師或是家長尋求幫助。
回覆列表
肯定不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我意識,和獨立的人格,如果一個孩子太聽話了,沒有他自己的思想了,你覺得這樣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