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個人看來,家庭教育比起學校教育出現更加嚴重的問題,想問問大家平時真的有重視過家庭教育嗎?
4
回覆列表
  • 1 # 樂高青蛙老師耶

    我是一名老師,就最近來說,一直在關注自開學以來的“停課不停學”全國的教學直播,一直留意家長的評論,看了大量平均之後,心裡拔涼拔涼的,都2020了,我們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意識好像並沒有隨著GDP的增長而增長。概括成一句話:在家庭教育上,絕大部分的家長理念還很原始,沒有跟上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節奏。

    首先,教育教學直播的效果肯定是不如面對面的面授課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的此刻,線上教育直播和電視直播,已是目前的最優解,我真的想不出還有什麼方法能比目前的更好。所以網上大量叫嚷著“停止線上直播”的言論,如果是學生身份,我是能理解的;如果是家長,這是沒有理智的發言,無法理解。

    如果

    其二,形形色色的家長言論,大概可以歸納成這麼幾類:

    1、線上教學效果差,浪費時間。

    2、網路太差,登不上去。

    3、硬體設施不具備,只有手機沒有電腦。

    4、長時間盯著螢幕看,太傷眼睛。

    5、孩子自律性差,家長管不住,進而抱怨線上教學沒用。

    6、少部分家長推薦素質教育,比如推薦一個書單,推薦電影,做一些家庭親子教育,佈置一些手工作品作業等。

    7、也有家長固執到抵制一切線上課程,就認一個死理:如果線上教學真的有效果,國家為什麼之前不用?說明還是沒用嘛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的判斷是,除了極個別學霸之外,直播教學的內容符合95%的學生情況,就課程內容本身而言,再怎麼說,也會達到中上等的教學水準,說線上教學差,問題不是出在教學內容本身上。

    關於第二個到第四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外在客觀問題,而往往這類問題會被過分誇大,這部分的家長是比較多的。這類家長沒想過一個問題,這些外在客觀問題是不學習的理由嗎?直播登不上有錄播,想學習總是有門路的,不想學習總是有理由的。

    我朋友所在的學校是我們省會最好的幾個學校之一,他曾經告訴我一個真事:在面試學生時,面試老師問學生一個問題:你家都有幾臺電腦?都是誰在用?這個學生猶豫了一下,說我家沒電腦,我朋友也是面試老師,親眼看著主面試老師畫叉號,一票否決。後來瞭解到否決的原因是:家裡沒電腦,大機率說明家長工作層次比較低,大機率教育意識也不會高,綜合整個面試過程的表現,淘汰!!

    可能有人說,這不公平,但不公平不就是社會的常態嗎?教育何時公平過?外在客觀問題能拿來作為不上課不學習的理由,這部分家長還想要什麼公平呢?

    關於第五個問題,孩子管不住,自律性差,進而否定線上教學。作為一個老師,我覺得這部分家長是沒有正常成年人理智的。這個思維邏輯類似於“只要我閉上眼睛,哪怕外面晴空萬里,世界也是黑暗的”的邏輯。作為家長管不住孩子,無法把孩子往正確的方向帶,這是家長的無能,是家庭教育本身出了大問題。

    其實這類問題在我們當下社會是最普遍的,討論別人家的孩子,理智冷靜客觀;看自家孩子,理智瞬間消失,寵溺嬌慣,在孩子事情的判斷上,智商近乎為零。會把孩子的問題往生活任何其他方面遷移,孩子做任何事出現問題,都不是孩子的問題,問題都出在孩子的對立面,學習只不過是方面之一而已。

    關於第六個問題,能提出這個想法的家長,一般家庭經濟情況較好,或者父母學歷和知識面較高,對教育有比較深入的瞭解。我個人的判斷是:建議是對的,但實施太難,這個要求遠比直播教學更高。更高的要求,往往意味著更大的操作風險。

    相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了,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 2 # 莫談教育

    中國家庭教育最大問題:爸爸啥都不管,媽媽啥都管。

    爸爸啥都不管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小學開家長會,要求必須是爸爸參加。通知一發出,家長群裡就炸開了鍋,這樣的家長會可是第一次。

    媽媽們幸災樂禍:

    “孩子爸爸知道了這個訊息,緊張得不行,他從來沒去開過家長會,不知道教室在哪裡,不認識班主任……根本不知道要面對的是什麼,我跟他說,認真做筆記就好了。”

    “從這周開始,明顯感覺爸爸有些焦慮,已經跟我確認了三四次時間地點了。”

    從中可以看出,在很多家庭,爸爸在孩子的教育裡參與度是遠遠不夠的。

    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每十年都會做一次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最近一次是在2010年。報告顯示,在40歲以下被訪爸爸中,最近一年從不或很少照料孩子生活的佔到70%,從不或很少輔導孩子功課的佔到47%,而媽媽在這兩項的表現分別為7%和20%。

    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在媽媽的照顧和教育下長大的。爸爸們總是說自己工作忙,說自己沒時間,沒時間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沒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甚至連孩子在幾班,在讀幾年級都不知道。

    總以為自己努力掙錢養孩子,就是盡到了自己的教育責任,但其實,相對於金錢,孩子更需要的是父親的耐心陪伴和用心教導。

    媽媽啥都管

    爸爸啥都不管,孩子的教育只能全靠媽媽。媽媽要忙工作,要忙家務,要照顧一整個家庭的生活,還要忙孩子的教育問題。事情一多,當媽的就很容易變得極端。

    變得控制慾極強,在孩子的教育上一意孤行。希望孩子優秀,就不顧孩子的意願,給孩子報十幾個班,把孩子的時間壓榨的一點不剩。怕孩子受傷害,就把孩子保護的嚴嚴實實的,不許孩子跑跑跳跳,怕孩子摔傷,不許孩子出去瘋玩,說髒兮兮的有細菌。

    甚至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一切,整天就是圍著孩子打轉,沒有一點自己的生活,也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和時間。

    在電視劇《小歡喜》裡,英子的家庭就是一個典型的媽媽包辦一切的家庭。英子從小就在媽媽的照顧下長大,爸爸對英子的生活和教育沒有過什麼幫助。

    後來父母離異,英子跟著媽媽,媽媽更是把英子當成自己一切,為了英子放棄工作,整天圍著英子打轉,幫英子分析成績,給英子準備各種營養品。在這種密不透風的關懷下,英子壓力越來越大,和媽媽的矛盾也越來越激烈。

    媽媽們總是想著自己辛苦一點,累一點沒關係,只要孩子好就行,但是卻沒想過,有時候太多的愛和期待,也會讓孩子感到絕望。

    最好的家庭教育,父母都不缺席

    與英子家相反的是方一凡家,方一凡成績不好,有一個脾氣火爆的媽媽,有一個不求上進的爸爸,但是卻組成了一個最幸福的家庭。

    方一凡能在媽媽的火爆脾氣下沒心沒肺的長大,很大的原因就是爸爸從來沒有缺席過孩子的教育。他會耐心的陪兒子給老師準備生日禮物。會在媽媽發脾氣時充當一個耐心的滅火器。

    會在媽媽與孩子發生矛盾時兩邊安撫好,充當潤滑劑。會在孩子犯錯時嚴厲批評孩子,告訴孩子什麼錯是堅決不能犯的。

    正因為父母從不缺席,且夫妻恩愛,家庭和諧,才養成了樂觀溫暖的方一凡。

    哩哩貓—新家庭早期教育正向知識傳播者。

  • 3 # 泡泡茶21

    家庭教育緊跟著學校,學校緊跟著考試。不盯著分數行嗎?所以,家庭教育基本是催作業,看考分。能問問交往,鍛鍊,特長髮展,愛心奉獻等問題的,還有幾人?

  • 4 # 祥龍木

    不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而是社會教育出了問題,家庭教育也是要適應社會教育的,家庭在這個大社會里只是一個最小單位,家庭教育是改變不了社會教育的,而社會教育卻在改變著無數的家庭。

    家庭教育都是在順應社會的步伐,應試教育迫使家庭去補習,社會的壓力也迫使很多家庭放棄家庭教育,畢竟生存才是第一位的,民以食為天,吃都吃不上了誰還顧得上教育!

    所以不要說什麼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家庭教育即使出了問題也是個體的,不可能是大多數的。問題的根本在哪裡?現在都說家庭教育出了問題,這是一個不負責的態度,家庭教育讓孩子去打架鬥毆了?家庭教育讓孩子不好好學習了?沒有吧!

    推卸責任是不可取的。

  • 5 # 使用者6031282913431

    簡單點說,社會風氣不好,風氣不好,人就有邪氣,有邪氣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毛病(生理上,心理上)。那根源在哪裡?都說是教育出了問題?這句話太寬泛。要我說,我們的教育制度一直很好,是的——一直很好。想像一下:在Sunny明媚的早晨,在學校的操場上,老師和學生們面帶笑容,充滿希望與活力在那吟唱國歌的時候…那麼好,開始說正題。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就我這個地方而言,我可以假設:校長是靠關係當的,老師是靠關係當的(混口飯吃),地方上發財的人是靠關係發的,什麼賓士寶馬,都是靠各種各樣的手段啊,方式啊,關係啊得來的。這些加起來組合成一個學校,這樣的學校出來的學生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情況很嚴重)

    社會就如此,還談什麼教育…不寫了,都在歷史書裡…

  • 6 # 梁梁101005846

    目前家庭教育確實出現了很大問題,很多家長不僅不重視家庭教育(不是指只注重分數)更是不懂得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存在相同問題又有所區別,相同的是都缺乏孩子獨立性教育,缺乏責任心教育,這些問題在學校表現在教育教學中,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學生變成沒有思想的讀書機器。在家庭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孩子自小從來不做家務,所以孩子從來沒有責任心感恩心概念,不知道父母的辛勞,更可悲的是窮人家庭“富二代”現象的出現,這種家庭溺愛出現大量“巨嬰”。另一方面,恰恰相反的是,由於學校教學內容過多過深過偏,作業量大老師要求又高,孩子完成不了,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會引導啟發孩子,不懂得如何幫助教育孩子,時間久了,有的家長缺乏耐心暴跳如雷打罵孩子,使情況更糟,有的家長乾脆放棄,放任不管了。

  • 7 # 石頭聊家庭教育

    如果相較於以前的家庭教育,現在的家庭教育其實沒啥毛病!

    什麼??

    你有沒有搞錯?

    莫急,請聽我慢慢道來。

    樓主之所以覺得有問題,最大可能是因為:

    (1)現在的家長普遍受教育程度高,更很關注這個問題;

    (2)資訊的傳播快,國外大量的先進育兒觀念的湧入,與傳統理念發生了激烈的碰撞;

    (3)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覺,認為一代不如一代。70後認為80後是驕縱的一代;而成長起來的80後,又會認為90後是網路一代,無藥可救!……

    但,我們又不能就此說明現代的家庭教育沒有問題。

    我們生活在更加焦慮的環境中,娛樂化的生活狀態捕捉著每個人的注意力。

    所以,很多家長會出現一種非常矛盾的情況,嘴上說重視家庭教育,覺得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但有沒有切實的行動,仍然沉浸在手機裡、遊戲裡、娛樂裡、電視劇裡。

    培養一個孩子不容易,當真學校教育有什麼不好,唯一能補救的就是家庭教育。

    所以,父母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且在明白不重視家庭教育所帶來的問題後,應該採取的行動。

    行動起來,要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成長的身上。

    為什麼不是孩子的身上?

    因為,又有一批人由於太關注孩子,又掐住了孩子自由發展的可能,就是從不管不顧的極端滑向了另一個全管全顧的極端。

    兩個極端都有很大的問題,並且後者的影響不必前者大。

    為什麼放在自己的身上?

    因為,現代社會的特點,註定父母們要具備一種在千萬條資訊中篩選優質資訊,捕捉適合孩子發展的情景。

    這些都是父母要去做的!

    所以我們說,現代家庭教育的問題在於,飛速發展的分散我們注意力的資訊與我們篩選有用資訊之間的矛盾。

  • 8 # 元寶爸爸聊育兒

    這是一個很泛的問題,不管哪個時代,家庭教育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畢竟,教育理念、社會觀念、人文素質都在進步和變化,曾經認為不是問題的做法,比如棍棒教育,現在則變成了人神共憤的惡行。

    對於當下社會環境下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問題,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一、421家庭結構帶來一個難以迴避的問題,就是家長老人對孩子的寵溺問題,獨生子女政策、低生育率,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導致這個孩子成為了三個家庭的中心,吃好、穿好、百依百順,讓孩子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念,不懂得感恩,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缺少規則意識,性格嬌縱跋扈,培養出了很多巨嬰,成為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二、過度給予孩子自由,放縱孩子的壞習慣,缺少規則訓練和及時必要的管教,還要為這樣的做法披上西方先進教育理念的外衣。

    三、過度保護孩子,擔心孩子受傷,對孩子的探索行為時刻保護和約束,導致孩子變得膽小,缺少探索精神。

    四、對孩子的社交行為干預過多,孩子之間的玩耍,難免存在磕磕碰碰和一些小的爭執,有一些家長喜歡小題大做,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了虧、影響心理發展,強勢進行干預,甚至升級為家長之間的爭執打鬥行為,給孩子做出了極為惡劣的榜樣。

    五、過於注重文化學習,忽視道德、美育、身體鍛鍊、家務勞動方面的能力培養,給孩子報太多的補習班、興趣班,以至於在其他綜合素質培養方面的投入缺失。

    六、經濟的發展和地區之間的差異,產生了大量跨地域打工的人群,這些人普遍選擇將孩子留在家鄉交給老人看管,這類留守兒童的數量達到了千萬以上,這些兒童,從小缺乏父母的管教、指導,面臨諸多幹擾和影響因素,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 9 # Tina育兒

    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出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真的很籠統,要知道家庭教育說小了是爸爸媽媽和孩子一個家庭的教育氛圍,往大了就是社會教育大背景呈現出來的大問題。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現在來說,很多人再講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原生家庭又涉及到爸爸媽媽分別的原生家庭教育。不好的家庭教育各家都有各自的不幸,但是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充滿了愛、包容、理解信任等等優良傳統品質的。

    我們目前家庭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我個人理解:

    1、缺乏信仰

    信仰是個好東西。今天是1月28日,我帶著兒子在日本旅行。你會發現,日本是信仰很多的國家。當人有了信仰的時候,才會有力量,辦事情才會有原則。什麼時候什麼東西該要,不該要。

    2、一部分爸爸媽媽把孩子的養育責任推給了老人,自己忙著去賺錢

    有人肯定會反駁說,不賺錢吃什麼?我想說如果是夫妻兩個人,可以一個上班一個帶孩子,根據實際情況來分配。要知道,父母的良好教育讓孩子成才比將來擁有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能夠帶來的不止是用金錢衡量的。

    3、爸爸媽媽沒耐心有脾氣

    這樣的爸爸媽媽一定要改。變成有耐心沒脾氣的,這樣的爸爸媽媽教育的寶寶才是會有愛的寶寶。

  • 10 # 侯翠新

    我是一名諮詢師,也是一名中等職業學校的心理教師。我個人觀點,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學校教育影響孩子的學業發展。

    說到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我想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談談個人看法。

    馬斯洛將人類的需要分成了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歸屬)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為什麼他們越是努力給孩子投入,孩子反而問題越多呢?

    第一,目前家長在低層次的生理需要無限度滿足,一切為了孩子——物質上極度滿足。

    其次,很多家庭忽略孩子高層次安全、歸屬乃至尊重需要的滿足。比如,以工作壓力為由,孩子生下來交給老人扶養,隔代教育替代親子建議。孩子與父母缺少心理上的溝通交流,到了學齡期父母只是一味關注學習成績,忽略孩子的心理需要的滿足。

    第三,就是夫妻關係不穩定或者離異家庭。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夫妻關係穩定,孩子具有安全感,因為安全所以安心。現在很多孩子的問題都源於家庭問題。

  • 11 # 重慶寸草心理醫生

    親子教育專家張彭:思考的孩子

     

    重慶寸草心親子教育專家解釋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會感到驚訝呢。舉個例子,當孩子知道水燒開之後才可以喝,可是突然有一天,當大人告訴孩子,水龍頭放出來的水,也可以喝的時候,他們會感到驚訝。也就是說,會讓孩子感到驚訝的,必定是他們生活中沒有經歷過的。相對孩子的驚訝,成年人對生活事件的驚訝就會少很多。因為比起兒童,大人的經歷要多很多。

      

    在心理學的領域,曾有一個關於嬰兒對因果關係的理解實驗。實驗情境是這樣的:在一個傾斜的面板上,有一隻玩具昆蟲要順著面板傾斜的方向往下滑,過程中,會有大小不一的三個圓柱體在昆蟲的後面,順著面板傾斜的方向向下滑。球體向下滑落的速度和球體的大小有直接的關係。

      

    實驗結果顯示:5個半月大和6個半月大的嬰兒在看到中等大小的圓柱體。在孩子的腦海中,他們一定覺得說大球體向下滑落的速度會更快,以至於讓玩具昆蟲更快地滑落到地面。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實驗證明,大小不一的三個球體撞擊玩具昆蟲之後,玩具昆蟲的移動速度和距離竟然是一樣的。

      

    重慶寸草心心理諮詢認為當孩子看到的現象與孩子的思維有出入的時候,他們就會啟動他們思考的閥門。心理專家認為,孩子會因為思考而讓大腦變得越來越好。作為家長,不能抑制孩子主動積極的思考。對孩子的成長要善於順勢而為。兒童心理諮詢師在眾多的心理諮詢案例中發現,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刻,就有他們就擁有表達自己的能力,作為家長要善於傾聽,善於觀察,這樣更有利於瞭解自己的孩子。

  • 12 # 行走在心靈荒漠的邊緣

    個人認為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對缺乏對孩子獨立性格和處事能力的培養。二胎政策開放以前,家庭一般都是獨生子女,老一輩經歷過苦日子,對孫子輩自然溺愛非常,含在嘴裡怕化了並不是一句空話,所以孩子普遍過於依賴,挫折經歷較少。

    二是教育過度情況普遍存在。很多家庭父母忙於工作,和孩子溝通較少,一遇到問題打罵較多,坐下來幫孩子一起解決問題的氛圍缺失,孩子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形成惡性迴圈。

    三是望子成龍過於心切。莫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影響科一代家長,於是各種補習班,沒有考慮孩子的興趣和接受能力,導致孩子厭學,甚至出現強烈逆反情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問個問題,你們信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