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醫聲
-
2 # 純鈞LHGR
《內經》有“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之語。病溫,是指所患的病證是屬溫邪性質。
冬令嚴寒之氣,為寒水司天之正氣,特其氣嚴寒過甚,或人之居處衣服欠暖,或冒霜雪而外出,不能御此氣。是以寒氣之中人也,其重者實時成病,即冬令之傷寒。
輕者,微受寒侵,不能即病,由面板內侵,潛伏於三焦脂膜之中,阻塞氣化之升降流通,即能暗生內熱。迨至內熱積而益深,又兼春回陽生觸發其熱,或更薄受外感以激發其熱,是以其熱自內暴發而成溫病,也就是後世所說的“伏氣成溫”。
大凡病溫之人,多系內有蘊熱,至春陽萌動之時,又薄受外感拘束,其熱即陡發而成溫。冬不藏精之人,必有陰虛,所生之熱積於臟腑,受外感而發動,與內蘊實熱是相同的,這都是千百年傳承的問病理論。冬不藏精者其腎臟虛損,伏氣乘虛而竄入少陰。其為病狀︰精神短少,喜偃臥,昏昏似睡,舌皮幹,毫無苔,小便短赤,其熱鬱於中而肌膚卻無甚熱。
同理,中醫還有句俗語,“冬不藏精春必病”。
《素問·六節髒象論》:“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這裡的精,是泛指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包括精力、體力、免疫力等。
冬令時節,會使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萬物活動亦具趨向休止,紛紛養精蓄銳為來春天之勃發儲備。
因而,人要順應自然,藏精納氣、儲存體力,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具體而言,即是重在耗損不可太過,如勞累、飲酒、房事、情志等都應適可而止;熬夜、大汗等也都應避免。這樣,在來年春令萬物復甦,各種病菌蠢蠢欲動時,才能更好地抵禦病邪之侵襲。
對於《黃帝內經》原文應當前後貫通,深悟細讀,靈活應用,既不能僵化原文,也不可粗略推斷,兩處描述極似,詳察略有不同,因此,對於溫病伏寒化溫的伏邪學說,不可侷限於外感病的治療思路。
《素問·金匱真言論》雲:“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此處明確說明冬感寒邪,至春發病與否的關鍵在於“藏精”。腎為寒水之髒,主藏精,此處“傷寒”既可以是冬季感受寒邪,又可以是冬季感受一切可能的外邪(風寒燥火溼等)或(和)七情內傷,而損及了“寒”髒——腎之意。
吳鞠通在《溫病條辨·原病篇》言:“不藏精三字須活看,不專主房勞說,一切人事之能搖動其精者皆是,即冬日天氣應寒而陽不潛藏,如春日之發洩,甚至桃李反花之類亦是。”可謂大家之言。因此,“冬傷於寒”即可發為傷寒,可以化作溫病。若陰精虛則熱邪易入,若陽精虛則寒邪易犯,對於春發溫病,要根據關鍵病機和臟腑損傷程度來判斷病情輕重。
就“冬傷於寒”一詞理解,即可外感寒邪,亦有傷於腎臟之意,“冬傷於寒”至春發病的根本原因是“冬不藏精”,其發病的影響因素頗多,如體質強弱、氣候變化、飲食習慣、情志因素等,且病機多變,臨床表現繁多,若至春發為溫病,則熱變最速,更要詳審病因病機。
以伏氣溫病代表病種——春溫為例,初起即見裡熱證,或發於氣分,或發於營分,臨床更多可見表證缺如,以火熱熾盛症候為主。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不能拘於外感病的傳變特點,除了透邪外出治法外,應側重以清熱解毒治療“火熱傷陰”,更要注意火熱傷陰的病機變化,以滋養陰液,顧護肝腎真陰,迅速截斷病勢,防止延誤病機,以致危重症侯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