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湖州杏花

    長輩安排的婚姻,也就是俗稱"包辦婚姻"。到我們這一代已經很少了,但我們的上代,還是不少的,我親舅和舅媽就是典型的包辦婚姻,兩人白頭偕老,恩愛無比。

    倒是現在的青年,成天卿卿我我地,說恩愛就閃婚,說翻臉就閃離。

    我覺得,婚姻是一紙契約,除了感情,彼此都應該講道德,講信義。現在婚姻的不穩定,不知是否是道德的滑坡?我不敢斷言。

  • 2 # 伊娃小峰

    每個人情況不一樣,長輩安排的婚姻也不一定都不好,現在即便是父母安排的兩個人也有接觸交往的過程,我相信夫妻之間的緣分,現在的人基本都是自己戀愛結婚的,離婚的還不比比皆是嘛!所以說夫妻之間是否能長久、能相安過一生關鍵取決於兩個人能否相互包容、相互欣賞,還有就是“三觀”是否相合。

  • 3 # 大熊不見了

    古代的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現在說不能包辦婚姻,講究自由戀愛。哪個婚姻的模式更好,彷彿是一個送分題,都說以前的包辦婚姻是封建制度的最大的惡,就好比禁止女性纏足一樣,現在自由戀愛的婚姻方式,解放了人性,讓年輕人終於不用在眼淚中接受一個陌生人成為結婚物件。

    我是不贊成父母包辦婚姻的。但是對題中所說的,長輩安排的婚姻,卻覺得反而會更穩固,更長久。

    與現在經濟社會發展一樣上升的,就是離婚率。根據最新的資料,中國的現在的離婚率不斷飆升,連年上漲,結婚對數和離婚對數的比例幾乎是5比2,也就是說,中國現在產生了很高的離婚率。那麼,我想說的是,在這些離婚裡面的人群中,長輩安排的的多呢,還是自由戀愛的多呢!我想雖然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資料,但是按照現在80、90後左右的社交模式而言,無疑,基本上這些離婚的人都是自由戀愛的。

    包辦婚姻不等於離婚率不高,但是看到這麼高的離婚率,使我產生了一種感覺,難道自由戀愛,就能代表長長久久嗎?難道父母長輩安排的婚姻,就一定是不經風雨嗎?

    有個表妹,六年前,和一個喜歡的男孩子要結婚,他爸媽是非常不同意的,一個是遠嫁,一個是男的也沒啥正當的工作,他爸媽堅決不同意,不過後來表妹肚子大了,不結婚也不行了。所以乾脆就結婚了。他們典型的自由戀愛。果然,後面結了婚,那個男的本相畢露,基本出去吃喝嫖賭,鬧了一兩年,離了。我表妹就也沒要孩子,現在家裡給他介紹了一個,在本地開個小店,也是結過婚的,但是看他們現在感情也挺好。希望他們長久吧。

    我透過各種身邊發生的案例思考了一下,長輩安排的婚姻,其實很好的。現在父母對孩子都希望他們能夠得到一個美滿的婚姻,而且,他們的眼光和各種考慮,都是經過了歲月的歷練,所以父母長輩安排的婚姻,往往更穩固,因為他們有幾個原因:

    一、婚姻就是兩個社會關係的重組。父母長輩在幫孩子安排婚姻的時候,往往充分考量了兩方的家庭背景、社會關係、工作情況,其實,本身就是進行了一個基礎的篩選。而且反而這些因素,往往熱戀中的男女是容易忽略的。比如,熱戀中的男女,經常覺得雙方家庭經濟懸殊的關係反而更能映襯愛情的偉大,但是父母卻基本在安排婚姻時候,不會考慮為孩子找一個比自己差太多的物件。

    二、戀愛的時候,大家都是互相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或者壓根就分不清好壞。但是,父母長輩在安排婚姻的時候,是透過客觀而且一輩子的經驗去看待對方。比如,很多人談戀愛的時候,覺得對方不修邊幅、自由散漫是有吸引力,但是父母卻更希望給孩子安排工作穩定的物件。

    三、父母長輩安排的婚姻,在婚姻以後遇到問題的時候,往往雙方更容易坐下來溝通,甚至本身上一輩就是熟人。沒有吵鬧的婚姻是很少的,基本上自由戀愛的婚姻,雙方父母都不太熟,甚至因為各種階層的差異,可能平時面都見不到。但是,父母長輩安排的婚姻,怎麼可能對對方父母的情況不熟呢,不是至交,也是能夠透過某種人情關係關聯上,所以假設出現吵鬧,父母一介入,往往會達及時化解矛盾、穩定婚姻的結果。

    所以,我認為,如果說父母長輩安排的婚姻,往往不是一個壞事。當然,現在父母比較多的角色,就是介紹一下年輕人認識,成不成還是看孩子們自己。但是,遇到這種事,真的可以認真考慮。

    戀愛是盲目的,做不了決定,讓父母幫著你,準沒錯。所以有句話說: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很大可能是不能長久的。

    各位,您怎麼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華健的少年和夢然的少年你喜歡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