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虛懷若谷戒驕戒躁
-
2 # 李燕龍解說
你好,可以的,需要提供相應證據,建議委託律師處理。
證明是孩子在操縱手機,然後聯絡客服協商或者訴訟解決
-
3 # 聽風亦珣遊戲
1、詢問孩子充值後都做了什麼?如果是僅供自己的遊戲賬號消費,問清消費情況,買了什麼英雄?買了什麼面板?在核實消費情況後可以致電王者榮耀的客服人員,說明情況,會有專人來處理類似事情,可以跟客服人員提供一些可證明是未成年孩子充值的證據,並明確表示同意賬號回檔收回消費的道具等,此類事件之前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了!
2、如果孩子充值後的消費中有贈送他人遊戲物品的話,這部分的損失需要你自己去跟受贈人溝通解決,這個涉及他人遊戲財產,遊戲公司是無權干涉的,也包括孩子有可能去打賞的一些遊戲主播一類的,這些是需要您自己溝通處理的,遊戲公司是不會管的!
其實此類事件的發生不能全怪孩子或者遊戲公司,作為家長平時也要多注意孩子,畢竟是十歲的孩子,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金錢觀和消費觀,儘量不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支付密碼,平時多灌輸一些正確的價值觀,避免類似麻煩的出現!
-
4 # 豬仔說遊
但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考慮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首先是現在的孩子對遊戲真的是非常非常的迷戀,而且現在是疫情期間,無法上學,上網課成了日常,但這也成了很多孩子玩遊戲名正言順的理由。
但這件事情最重要的不是孩子,而且家長,且不說孩子是未成年,不知道這件事有多嚴重,他可能只是以為這些錢只是滿足了自己的一點很小的需求。
但我們作為家長,我們是不是對孩子太放縱了,太不關心了。疫情期間,我們是否也和孩子一樣沉迷遊戲其中,連孩子花費這些錢都未曾早點察覺。
退回也好不退回也好,總歸是一次很深刻的教訓吧,起碼對我們家長來說。
再就是無論結果如何,都不要過於指責孩子,要和他講清楚事情的嚴重性,以後對孩子多加關心,也不可放任自流。畢竟這件事情主要的過錯是我們家長。
-
5 # 努力的潮汕人
國家明令禁止未成年遊戲消費,且2萬金額數目涉及較大。可透過平臺客戶溝通解決,最後法律途徑也可以。不過一般客戶就能解決退款了
-
6 # RONG天真
如果能夠證實是自己孩子自己操作進行的遊戲充值,可以要求遊戲公司進行退款,並且,遊戲公司有義務進行退款。
延伸諮詢:
如何證明是孩子自己操作進行的遊戲充值?
解答:
想要舉證是孩子自己進行的遊戲充值操作比較難。並且沒有一個標準的操作流程,除了有父母在國外或者出境的相關證明外,需要自己想辦法證明父母不在孩子身邊,想要找到一個讓遊戲公司新服的理由比較困難。
12歲的孩子屬於限制行為能力人,幾天內充值遊戲兩萬的行為肯定既不是純獲利的行為,更不是與其年齡或智力相適應的行為。對於這類行為,只要家長事後不同意或不追認,都應屬於無效。也就是說,家長事後向遊戲公司要求退款的行為是依法且正當的,遊戲公司當然應及時將充值金額全部退還。
然而,孩子充值退還為何在實踐中如此之難,主要原因就在於遊戲公司拒絕退還的理由——如何證明這個錢是孩子充值的,或者如何證明孩子充值時家長不知情。這個看似胡攪蠻纏的理由,在實踐中也是情有可原的。現實中,確實存在成年人利用孩子賬號打賞、充值,或以孩子所為做藉口要求退款的事情。
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於舉證問題。按照一般民事證據規則,都是誰主張,誰舉證。既然孩子父母主張退款,那當然要父母來證明充值行為系孩子所為並家長不知情。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是瞞著家長做出的充值行為,沒有監控,更沒書面材料,僅憑空口白牙,確實非常難以證明。
其實,這類問題的舉證並非是絕對的,必須結合中國網路安全法所規定的網路實名制來看。一方面,網路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都將網路實名制作為中國網路基本制度之一,任何人玩遊戲都應實名登記。若是遊戲登記的主體系未成年人,那就應該推定,遊戲充值行為系孩子所為,除非遊戲公司能夠拿出相反的證據證明;反之,若遊戲實名主體為成年人,就可以推定充值行為系成年人所為,除非家長拿出來孩子盜用自己賬號的證據。
另一方面,實踐中很多遊戲平臺,為了吸引更多孩子參與遊戲,並沒有認真落實網路實名制,客觀上造成了大量賬號並沒有做到“人與號”的對應關係。對於這類平臺,因其本身就是違反網路安全法的行為,不能讓使用者為遊戲平臺的違法行為買單,因此,舉證責任應倒置給遊戲平臺,除非平臺能證明充值行為系成年人所為,否則都應全額退款。
中國即將出臺《未成年人網路權益保護條例》,這部法律在孩子玩遊戲的時長、許可權、家長控制、平臺責任等多方面都將作出更明確的規定。至於那些為了規避網路安全法,逃避落實“家長監控”等制度繼續放任孩子沉迷遊戲的平臺,文化、網信和工信等監管部門,應加大對違法者的處罰力度。
真正值得我們思考的是,世衛組織即將把遊戲沉迷列為成癮性精神疾病,網路遊戲給社會帶來的並非僅是快樂,更多的是時光的浪費、身體的虛弱和精神的萎靡,遊戲絕不可能成為孩子的“保姆”或“朋友”。這類事件中的父母,在拿回本屬於自己的錢之後,是否更應反思一下自己,除了金錢之外,是不是還失去了什麼。
法條連結
根據《民法總則》第十七條至二十條的規定,不滿十八週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八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不滿八週歲的未成年人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因此,如果真的是由未成年人給遊戲充值,可根據未成年人的具體情況對充值行為予以撤銷,或認為該消費行為自始無效,要求遊戲服務提供者返還錢款。
未成年人透過自己的手機和賬號給遊戲充值的情況比較好證實確實是未成年人自己在玩遊戲,而透過父母的手機玩遊戲的情況則複雜的多。
現在太多未成年人給遊戲充值的情況,也有太多成年人玩遊戲,究竟是父母自己給遊戲充值然後後悔了,硬說成是小孩充的值,還是確實是小孩充的值?
在要求遊戲服務提供者返還充值的錢款時,還是要有一定的證據證明確實是未成年人充的值。
同時,父母也確實存在監管缺失的問題,自己的遊戲賬號支付密碼等沒有妥善保管加密,以致未成年孩子就能輕易轉賬付款等,也沒有仔細觀察孩子玩遊戲的時間和程度,以致孩子沉迷遊戲無法自拔,因此,家長應該儘可能的避免年齡太小的孩子接觸網遊,以免造成孩子產生網癮。
但遊戲服務提供者也有一定責任的,有些遊戲充值可以直接透過話費扣款、欠費充值、免密支付等,這些都給遊戲充值創造了便利,未成年人隨便亂點都可能充值
-
7 # 楓葉MapleJordan
你需要舉證是小孩子充的錢!不過這個很難實現!最好還是和遊戲公司溝通一下,順便拉上記者,記者也很樂意報道這類事件!記者報道了這件事,那對於你退錢成功的機率有很大加成,畢竟沒有哪個遊戲公司會不在乎自己的名聲!如果有充分證據表明這是你家小孩充的,那你這退錢希望還是很大,當然騰訊遊戲退錢的機率會高點!4399這類的小公司,退錢幾乎沒有!
但如果你是自己充值,事後覺得後悔,想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那我勸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孩子的未來可比你這兩萬元重要多了,不要因為這件事給你的孩子心理蒙上一層陰影!
回覆列表
根據中國《民法總則》的規定:”十八週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週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八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所以未成年人在遊戲內進行大額充值不屬於“純獲利行為”也與不是“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如果父母拒絕追認的話,應屬於無效行為,家長有權要求遊戲運營商退款。
監護人可以申請退款,因為遊戲中的物品無法彌補,一般都透過協商來確定退款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