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樓蘭燃雪

    2020年過去了一大半,疫情原因,這大半年時間,都宅在了家裡,除了家務,讀讀書,寫點零碎的文字,倒是很愜意。如果用一本書的書名來總結自己的生活,只想用渡邊淳一的《優雅地老去》。書中提出的“熟年健康法”,倡導人們掙脫“人生只能如此”的桎梏,不自卑,不自負,也不羞怯,優雅地去跟人生談戀愛。這就是“活好後半生才是關鍵”的關鍵吧!

  • 2 # 梅子在蘇州

    2020年過了一半,可以用豐子愷的《萬般滋味都是生活》來總結自己。

    在《萬般滋味,都是生活》裡每一篇散文裡的文字都是有溫度的,有情感的。平平淡淡的文字,在不同的筆下,生出不同的味道。所謂大師,就是舉重若輕的人。聊聊數語,能將複雜問題說清楚。豐子愷先生的文字,畫作,堪稱兩絕。沒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難有這樣的造詣。以畫家之眼,品嚐生活之萬般滋味……讓人心沉靜,讓人會心一笑的一本書,作者的赤子之心,悲憫之心,對萬般生活際遇的坦然接受與恬淡面對,為我們現時的浮躁與喧囂引來一股清流清風,值得一讀。細微之處見真情,若是生活的有心人,何處不見真情?何處沒有真情?書中說:人生無常是常,畫無常容易,畫常難。很多時候人們會記住生活中的一些大事,而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鎖細卻嚐嚐被忽略,而說人生太平凡,日子太枯燥。

  • 3 # 人月聊IT

    2020過了一半,用《月亮和六便士》總結自己。

    滿地都是六便士,而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即使今年經濟形勢再不好,外在有再多的誘惑。希望我們每個人也保留那份去追求自我光輝燦爛的生命。

    生命本身應該是多元的,而不是隻有一個顏色。

    金錢和權力,無休止膨脹的慾望,除了這些我們還剩下什麼?

    要麼活著,要麼忙著等死

    月亮和六便士這本書,相信會讓很多人產生共鳴,即日復一日,已經散發出各種腐朽氣味的麻木生活中,我們是行屍走肉還是找回初心。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其真正的可怕就在於,你應該毫不費力的就已經想清楚了你20年後的樣子,那生活本身的意義究竟還在哪裡?

    09年,我從中興離職,當時在中興已經工作了8年,從一個軟體開發,到需求和架構,再到專案經理,大專案經理,經歷了CMMI從2到4級的過程改進,參加了專案化運作,HPPD高效產品研發多個大專案,成功自研PDM產品資料管理,並自研EC工程變更取代IBM的CQ。

    從中學到大學,從大學四年後報送繼續讀研究生,從畢業到中興工作,沒有任何的曲子和波瀾,我彷彿已經看到了我在中興幹到退休的樣子。當我提出離職的時候,也正是我剛提升為產品總工不久的時候,領導和同事都很詫異,而實際上最根本的原因實際很簡單,讓自己的生活產生點波瀾,給自己一點想象的空間,不論勝敗均可無悔。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最近一個很好的朋友問我,工作上有一個升遷的機會,但是雖然是職務上可以提升,但是工資待遇並沒有提升多少,而實際上工作負荷會加大很多倍,可能還需要長期的在外出差而無法照顧家庭。想著自己已經年過40,也沒有了太多的追求,更加覺得安穩重要。

    生活真正的意義就在於各種不確定性,讓我們產生瞎想和充滿憧憬。如果一個生活變得一成不變的重複,那麼不是真正的清閒而是枯燥乏味。生命不息,折騰不止,即使人到中年,也還應該時刻保持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樂於學習,勤于思考。多增加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多關注外界,感受外在的美好而不是陷入僵局。

    生活不應該是一潭死水,只有折騰才能夠重起波瀾。世俗也不應該是一道道枷鎖,只有衝破才能夠重獲自由。

    不瘋癲,不成魔

    他簡直瘋了,生活變更如此窘迫。他不停的流浪,險些因飢餓和疾病而死。而他只是愛好畫畫而已,雖然沒有任何的繪畫基礎,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偉大的印象派畫家,他只是喜歡畫畫而已。

    堅持和專注是一個人身上重要的精神品質,而這個堅持能夠長久下去一定要變成了發自內心的意願和興趣驅動才可以。堅持1個月1年是愛好,能夠堅持小半輩子是事業,而能夠真正堅持一輩子則變成了自己的信仰。這個信仰和你的靈魂同在,讓你不再孤單。

  • 4 # 子兮說

    時間過得真快,尤其今年!感覺什麼還都沒做,大半年就沒了。2020年我想對於大部分人來講是極為難忘的,如果非要用一本書來總結自己,我選擇餘華的《活著》。

    清晰的記得09年年末為自己定的那麼多新年計劃,好像一件還沒完成,甚至還沒動手去做今年的一半就過去了。是啊,一場疫情完全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一場疫情讓我們明白了很多道理。2020再也沒那麼多計劃,再也沒那麼多奢求,活著已經是最大的幸運了,活著我就已經很滿足了。

    因為疫情,回家後困在家裡兩個月沒有出來,三月中旬終於踏上了北漂的列車,半個月的酒店自行隔離花去了自己不少積蓄,吃了半個月這輩子都不想再吃的泡麵。半個月後終於自由了,可是接下來職場極為不順心,在疫情的陰影下,漲薪無望,各種福利變相沒了,公司的剝削卻多了。

    兩個月後終於迎來了北京的降低風險等級,曙光我就要看到了,沒想到北京本土又發生了新一次的疫情,一切又回到了過年前。如今的自己真的沒有什麼奢求了,只希望疫情快點結束吧!一切恢復正常,我們可以摘下口罩,自由的呼吸!

    活著,就是最大的幸運!活著,就一切都還有希望!2020年上半年,我一直在努力活著,我用《活著》來總結自己!

  • 5 # 碧雯Sunny

    時光荏苒,轉眼2020年過了一半,如果用一本書的名字總結自己,我用《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小說,講述了兩個阿富汗少年關於友誼、親情、背叛、救贖的故事。

    “風箏”,源於中國,據傳始於魯班的削竹為“鳶”,砍木為“鷂”,後有韓信剖蔑扎架,糊紙引線,乘風飛空,而始有“紙鳶”之說。風箏,迎風而舞,高高飄揚在空中,起初使命是為了實現快速傳遞資訊的夢想。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有的人選擇安逸,有的人選擇折騰,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沒有對錯,都有自己夢想的“風箏”。前者追求平淡的幸福,後者追求人生的精彩。

    我是普通人,但心懷貪婪,既想擁有平淡的幸福,又想追求人生的精彩,因此,過得看似比別人忙。就這樣,日子碌碌而過,覆盤自己,對自己有些許失望,其實這半年來,只是忙而已,所以,偶爾會有煩惱,但是,沒想過要放棄,因為,它是我夢想的“風箏”。只要“風箏”的線不斷,還在手中,就不會停下追逐“風箏”的腳步。

    風箏,五彩絢麗,猶如夢想,永遠在前方,指引著前行道路方向,吸引著自己去努力奮鬥。生命不息,追夢不止,相信會有那麼一天,能觸碰到屬於自己的那個“風箏”。

  • 6 # 桂林花姐

    用這本書總結我的2020年上半年

    這個問題真好,我思考了兩天,我也趁這個機會總結一下自己2020年的上半年。

    《刻意練習》

    2020年的上半年因為疫情,很多人就以此為藉口把日子過得模糊起來。

    傑出並非一種天賦,而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學習的技巧,成為傑出人物的關鍵,在於刻意練習。《刻意練習》

    那如何做到優質呢?我研究平臺的規則,跟隨平臺的指引去學習。參加了官方的很多學習班,讓自己在實現目標的路上少走彎路。

    每一個學習班的結束,都會幫助我糾正之前出現的問題,我會進步多一點點。就這樣一個一個的實現著我的小目標。

    很久沒有寫作的習慣了,剛開始的時候覺得自己腦子裡面一片的空白,為了完成一篇作業,寫到凌晨兩三點。

    開始學習拍影片的時候,也是一個妥妥的小白。不懂拍攝,不懂剪輯。可是沒有關係啊,只要敢去做。在不斷的試錯中去總結和改進。

    運用刻意練習,是在任何一項事業的追求中變得更加傑出的基本路線圖。

    1萬小時法則

    1萬小時法則一樣適用於刻意練習中。那些自媒體的大伽們,他們早已經提前幾年用了1萬小時。

    我們憑什麼短短的幾個月就可以超越他們呢?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我們不是要超越他們,我們要超越的是我們自己。刻意練習的方法可以讓我們也能像他們那樣表現卓越。

    結語

    刻意練習必須牢記三F原則,即:專注(focus)、反饋(feedback)以及糾正(fix it)。

    刻意練習非常的簡單,關鍵詞:目標明確,專注投入,及時反饋,不斷挑戰舒適區,找到行業優秀導師,強化動機,堅持練習。

    有目標後開始去行動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夜晚你會因為生活的不易而哭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