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又看了電影《至暗時刻》,感覺是《敦克爾克》的姊妹篇,你覺得兩部電影有哪些聯絡呢?
8
回覆列表
  • 1 # 冷無語

    《敦刻爾克》在內地上映時,有大量反應看不懂的聲音出現,也讓諾蘭大神的這部史詩大片變成了真正的“不明覺厲”,造成這種“不明覺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諾蘭使用了三條時間線非線性交織的手法,讓觀眾較難理解劇情和時間的對應關係,又如極簡主義的電影語言造成這部本該是商業大片的影片顯得過於實驗,當然,華人對敦刻爾克大撤退這一歷史事件普遍缺乏歷史背景的瞭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至暗時刻》改編自英國傳奇首相丘吉爾在二戰期間奇蹟般促成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真實經歷。影片在宏大歷史視角下聚焦1940年5月到6月間的短短几周,以丘吉爾的三次重要演講為線索,真實再現了丘吉爾最艱難的時刻:軍隊孤立無援、國家搖搖欲墜,面對政黨內與納粹議和為主的政治風向,他必須有所決斷。 《敦刻爾克》片段將丘吉爾身陷至暗時刻的緊張、焦慮但同時也頑強、堅定的狀態展露無遺。在足夠真實的作戰室置景下,加里·奧德曼端坐書桌後,他手拿雪茄,因為著急而聲音略微發抖,導演喬·賴特固定機位的長鏡頭完全對準他,當他稍顯無助地對拉姆齊上將說出“幫我”,又堅定唸白“我們得努力至少把一部分小夥子接回來”的時候,奧德曼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英雄般的丘吉爾。

    1940年5月26日,丘吉爾下令撤出在法國被德軍三面包圍且危在旦夕的英法盟軍,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正式開始。在短短8天時間,33萬多盟軍成功撤離被包圍的敦刻爾克。真不知道希特勒當時是怎麼突然人性大發的,犯了一個如此嚴重的錯誤。

    6月4日,丘吉爾宣佈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但也提醒人們——戰爭不是靠撤退打贏的。同日,丘吉爾發表瞭如下著名演說:“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於飢餓之中——我從來不相信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在英國艦隊的武裝和保護下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至暗時刻》從多倫多電影節亮相以來,在海外媒體中好評如潮。尤其加里·奧德曼的教科書式的表演,被認為是對丘吉爾的終極演繹。他憑藉徹底的形象改造讓自己藏在角色背後,並把自己的理解加入細節表演中,讓丘吉爾這個歷史上最受人尊敬的領袖之一,彷彿獲得重生。奧德曼出色地運用演講功底,將丘吉爾集國家之力抵抗納粹時,那股“偏向虎山行”的決心和勢頭完美演繹:“讓奧德曼來演丘吉爾簡直是神來之筆,這是他最好的一次表演,也是我看過對丘吉爾最好的一次演繹”。

    ……本文摘自《潮粉》

  • 2 # 策牧銀河

    這兩部影片絕對是二戰史詩級的大作 一部是講丘吉爾在英國面臨有可能被德軍攻破的命運前 在妥協與抵抗之間 集合整個國力對抗法西斯德國的一部極為優秀的電影所以叫做《至暗時刻》意味黑暗到來之前的命運抉擇!

    而《墩刻爾克》說白了就是潰敗的英法聯軍僥倖地成功跨越了英吉利海峽的事件改編的 這次二戰史上最為成功的大撤退可以說英法聯軍有如神助 能將40多萬士兵在德軍的戰鬥機籠罩下成功撤退 也是一種在生死之間的艱難抉擇

    兩者相同的是在面臨抉擇前的各種無奈的迫切 和戰爭的現實殘酷性

    不同的是視角

  • 3 # 言午許

    《至暗時刻》其實是一個主旋律影片。

    影片圍繞著引導戰爭最終走向勝利的丘吉爾的故事展開。但是他展現的丘吉爾的視角,並不是高高在上的領袖視角,而是他和普通人一樣的日常,他也會穿著粉紅色的寬大浴袍,邋遢的在房子裡走來走去,一不開心就會亂吼飆髒話,碰到挫折也會像孩子一樣紅了眼。

    而《敦刻爾克》雖然也算主旋律電影。但是在表達方式上不太一樣,有很多新的嘗試。比如不是隻有一條線,而是三條平行主線,而且每條線的展現的時間也不一樣。只是在高潮的時候三條線索才匯聚在一起。

    每條主線上也沒有絕對主角,都是一個個普通的人,他們眼中的恐怖、無助,猶豫困惑以及之後的溫暖,讓人感到特別真實。另外影片很贊地方是,它有去觸碰前人不太說到的點,比如裹挾在戰爭裡的個人遇到人性中的惡的時候,怎麼辦?影片有一段,在絕境中有一個法國士兵混進了英國士兵隊伍中,他渴望求生。但是敵方子彈密集的掃射過來,這時候必須出去一個人,吸引敵方的子彈,你是和大部分人一樣,把他趕出船艙,讓他直接送死,還是怎麼樣?

    兩個片子的共同點,都說到了敦刻爾克大撤退這個歷史事件,《至暗時刻》更像《敦刻爾克》的前篇,但是兩者都沒有用很多筆墨去表現戰爭的大場景以及死傷的慘重。可能是因為之前的敦刻爾克戰爭場面拍的太多了,這倆個片子都在尋求新的角度去展現。但是兩個影片高潮都定在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成功,這個人類歷史上的又一個偉大時刻。

    從觀影體驗角度看,答主可能更喜歡《至暗時刻》,主題明確,一氣呵成,被丘吉爾的人格魅力給深深吸引,被狗爹超讚的演技徹底征服。

    相比《敦刻爾克》,答主持保留意見,雖然知道導演的小心思,但是依舊覺得這個故事還是沒有講好,結構太鬆散,以至於會走神,而且配樂我也不是很喜歡。只是覺得導演,演員選的不錯,特別喜歡傑克勞登飾演的金髮空軍軍官。

  • 4 # 毒舌影視

    《至暗時刻》特別適合跟諾蘭的《敦刻爾克》結合起來看,更有相映成趣的效果!

    調侃一句,《至暗時刻》其實完全可以改個名字叫《改變英國命運的XX天》,而影片從張伯倫下臺丘吉爾上臺開始,也不斷用大號字型直接在銀幕上強調日期和時間流逝,從而讓觀眾感受到丘吉爾那種內憂外患、時不我待的壓力。外部,希特勒的軍隊在歐洲所向披靡,英法聯軍節節敗退。內部,雖然張伯倫退位讓賢,但所秉持的“主和”立場絲毫未變,甚至聯合黨內大佬力圖將英國政策走向推回到“求和”的軌道上來,不斷在戰時內閣會議上給丘吉爾製造和談的壓力。同時,英國王室和法國政府對於丘吉爾這個新任首相也並不信任,美國總統更是以“孤立主義”為藉口不願對英國施以援手。在這樣的困境中,丘吉爾“主戰”的政策思路就顯得異常孤獨,一開始就連他在議會演講,本黨黨員都在黨內大佬的暗示下不為他助威喝彩,黨內大佬甚至暗中策劃要讓他下臺,可見丘吉爾面臨的形勢有多嚴峻。影片主人公深處困境之中,沒有什麼比這更能讓觀眾牽腸掛肚的了。

    影片也並沒有以高大上的歷史英雄形象來塑造丘吉爾,而是一上來就透過他對打字員的刁難,讓觀眾看到了他性格古怪、脾氣暴躁的一面,後來還透過別人以及他自己的描述,把他的種種乖戾之舉歸結為家族缺乏自制力的遺傳基因在作祟,毫不掩飾丘吉爾性格和情緒上的缺陷。同時影片也讓觀眾看到,英國政界對丘吉爾的不信任和不靠譜印象並非毫無道理,而是因為他當首相前的一系列施政都堪稱敗筆,實在讓人無法相信他能夠把英國往正路上引。但是,也許丘吉爾無法成為“治世之能臣”,但絕對稱得上是“亂世之棟樑”。身處看不清未來的二戰亂世,他堅持信念、堅守自我、甚至是盲目的樂觀主義與理想主義的堅定立場,成為他有別於其他人的性格閃光點。

  • 5 # 美劇販

    二者最大的相同點便是票房吧,《敦刻爾克》有諾蘭、湯老溼、基裡安·墨菲等大牌加持,導演諾蘭近些年來在中國知名度愈發提高,《至暗時刻》也有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飾演變態警察的加里·奧德曼等戲骨,再加上二戰背景,按理說票房應該不錯。然而前者的票房僅有3億,後者為3600萬。

    不過考慮到《戰狼2》之後,市場會相對疲軟,票房走低也可以理解。從劇情上看,《敦刻爾克》採用了三條故事線,透過不同兵種、不同身份的小人物對戰爭的理解,帶領觀眾進入那個年代。

    《至暗時刻》的故事更偏向於幕後,講述的是丘吉爾臨危受命,放棄綏靖政策,將集結整個國家為自由奮戰,試圖改變世界歷史程序,度過黎明前的黑暗。

    尤其是在《敦刻爾克》中將軍強調丘吉爾只需要3—4萬人回國就足矣,當時我的感慨是身居高位者不拘小節,都是能狠下心的人,對丘吉爾既有敬畏又有一絲埋怨,覺得他只有領導者的利益,缺少了些人性。

    然而《至暗時刻》告訴我,丘吉爾也是會害怕、會猶豫、會擔心自己的錯誤決策帶領人民走向滅亡。加里奧德曼的精彩演出讓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丘吉爾。

    二者最大的不同便是人物立場吧,《敦刻爾克》刻畫的都是小人物,能看的的只有驚恐計程車兵,泥濘的海灘,陰暗的天空,草芥的生命,求生的慾望,沉悶的氣氛,壓抑的絕望。他們在怨恨,在邁遠,在恐懼,也懷有“無臉見江東父老”的惆悵。

    而《至暗時刻》著眼的是英國政界,從國家意志到平民故事,每一個場景都會觸及觀眾的內心。

  • 6 # 大象音樂空間

    《敦刻爾克》是以二戰時期一次重要的軍事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為歷史背景的,以海陸空三種視角全方位展現大撤退時期的艱險。《至暗時刻》則以丘吉爾為中心,再現了二戰時英國在面臨歐洲大陸全面淪陷,德軍鐵蹄步步緊迫情況下,丘吉爾如何與內閣主降派鬥智鬥勇(其中也包括是否進行敦刻爾克大撤退),最終確立戰鬥方案的艱辛歷程。

    兩部影片都是宏觀政治敘事和私人化敘事的結合體。《敦刻爾克》中對大撤退的策略採取了全知敘事,大方針下個體對撤退所作的奮鬥和犧牲便依靠私人化敘事完成。《至暗時刻》為了展現二戰期間英國議會和內閣的黨派分裂,也必須採用全知視角,而丘吉爾之所以塑造得真實,甚至帶點偏執的可愛,就基本是私人化視角的魅力了。

    當然了,所謂的共同點其實都是建立在絕大部分的不同之上的。

    從整體風格來說,《敦刻爾克》是激烈、開放的戰爭劇情片,主角是士兵和民眾,靠個體視角延續敘事,影片色彩是偏明亮的,影片的高潮點和情緒點被安排在海陸空戰場。而《至暗時刻》是收斂、隱而不發的人物劇情片,主角是丘吉爾,靠政治家視角完成敘事,影片色彩是偏灰調的,影片的高潮點和情緒點則安排在英國戰時內閣幾位政要人員之間。

    但兩部電影若作為互補影片來看感覺真是極好。一內一外,能夠更全面地瞭解二戰期間英國為對抗德國納粹所作的抗爭。

  • 7 # 吾腔調

    《敦刻爾克》和《至暗時刻》 共同點: 同樣在2017年上映,故事核均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回顧,都是以戰爭中的人物抉擇為情節聚焦、推動點。

    不同點:

    1 兩部電影的聚焦點不同

    《敦刻爾克》的拍攝視角側重敦刻爾克港口的撤退行動,英國為了保留戰爭力量,在法國敦刻爾克地區40公里海岸線上,花了9天時間(一說3個晚上5個全天),將40萬英法聯軍撤回33.8萬左右。

    諾蘭的鏡頭沒有聚焦在單一的人物身上,陸海空三方,均安排觀察視角,陸地上等待撤退救援的焦慮士兵,海上挺身而出的傳統漁民,天上反擊德過空軍的英國空軍,無一不表明,戰後被概括為奇蹟的大撤退,現場究竟有多煎熬,多殘酷。

    《至暗時刻》的拍攝視角側重在丘吉爾,英國在二戰中期,眼看歐洲淪陷已成定局,與法國只一英吉利海峽之隔的英國也岌岌可危。

    喬·懷特的鏡頭沉穩地對準被冷藏許久的丘吉爾,戰爭軍土重來,丘吉爾成為把控英國在二戰中到底該靠近哪個方向的總舵,丘吉爾再度翻仍是躊躇滿志,他所在的位子內閣們都虎視眈眈,因此當自上而下游說困難重重時,當政敵、宿怨、新仇舊恨交織盤根時,丘吉爾近乎被逼到絕境。

    2 演員的表演痕跡不同

    《敦刻爾克》裡諾蘭啟用大量年輕新面孔,情節需要有跟多非大眾熟悉的明星臉去可一強調某個英雄或是狗熊,因為戰場上計程車兵,不論生死,最後都不過是報紙上刊登的龐大數字當中的微微一個。他們不需要被銘記,他們只需要準備好隨時犧牲,隨時接受在撤退過程中消失掉的命運。

    《至暗時刻》當中扮演丘吉爾的男一號,近乎本人復活般的妥帖演技,在銀幕上覆活的了丘吉爾,行為舉止、脾氣秉性、外貌身形,均讓人對丘吉爾的人物形象印象深刻。

    2018-05-17 20:54

    ——衡·Isabella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蒲公英根茶泡水,可以殺滅幽門螺桿菌,是謠言,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