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街巷議事
-
2 # 學爸爸
考MBA,擇校和選擇學習方式是大家比較糾結的兩件事,讀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MBA呢?
近年來院校MBA專案關於招生人數變動,主要歸因於非全日制的開設和擴招,總數不變表現,全日制非全日閉環均衡調整,總數減招表現,全日制減招,非全日制擴招,總數擴招主要表現,全日制不變或減招,非全日制擴招,取消中文全日制、擴大非全日制招生規模逐漸成為趨勢。
顧名思義,全日制是需要全脫產在校學習,非全日制是工作不耽誤,照常進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
糾結全/非全,原因也無非這兩點:
“非全日制”文憑會影響含金量?
全日制時間成本、機會成本、沉沒成本太高,怕兩年畢業之後,工作還是不理想。
針對這兩點,我們分別闡述:
1 非全日制文憑影響含金量?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哪些因素決定了文憑的含金量?
一般而言,在同一學歷層次 (專科,或本科,或碩士,或博士),透過不同學習形式所獲得的文憑,含金量上的差別主要取決於以下六個因素:
招生考試:透過何種招生考試入學?
選拔難度:招生考試選拔難度?院校間的差別?
培養方案:培養方案是否有差異?
授課師資:授課師資是否不同?
學習過程:學習資源是否豐富?學習參與度如何?素質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考核標準:要透過哪些考核才能獲取畢業證書?
前兩點大家貌似不太關注,焦點就在畢業證書註明學習方式,也就是說選擇非全日制,畢業證書標有“非全日制”。
就招生規模而言,MBA非全佔比70%,全日制僅佔30%,可以從側面反應出非全群體更大,更為符合MBA生源特點。
插播一句:如果你選擇的是統考MBA,對學習能力要求較高。一般課程採用的是集中授課,如何在短期內掌握所學課程,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因為非全日制MAB目前也是分為兩種攻讀方式:制內的聯考類MBA和體制外的自主招考國際MBA,體制外自主招考國際MBA又可以分為中外聯合辦學MBA和海外名校國內獨立辦學MBA。
對於參加MBA學習的同學來說,不管你是選擇何種學習方式,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讓自己的職業發展、自我價值在畢業之後有明顯的變化。當大家在糾結全日制or非全日制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換一種思維來看待這個事兒,從人才的需求方—企業主,來看看他們的想法。
2 全日制成本
國內全日制MBA相比非全學費低,價效比高;如果你不喜歡目前的職業或者這個行業前景不好,薪資也沒那麼值得留戀,並且年齡不算太大,想進行事業轉換,那全日制無疑是非常好的選擇,畢業之後再次選擇城市、行業和職業。
脫產學習,時間成本和沉沒成本是相對較高,但2年時間,您不應該單純只是為了學歷,而是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和格局,打造自身不可替代的能力和價值,為之後的再次起航做好萬全的準備。
嘮叨這麼多,目的是打消大家的兩點顧慮(非全認可度和全日制成本),選擇非全/全不是糾結社會認可度,也不是考慮時間和沉沒成本,更多的是取決於你目前的職業發展狀況。
-
3 # 樹瞻膠
沒什麼實質區別!MAB是實戰,不是像別的研究生的純研究!缺乏實戰工作經驗的死讀書讀不適合讀MBA,當然,MBA,也有像會計、財務管理、管理學、運籌學等必學的科目,但最重要、最有用的是案例教學、和案例方面的作業,結合實際公司狀況和工作經驗能更好的學以致用,特別是畢業論文大都是根據自己的工作經歷寫的案例分析的論文!當然好多學校同時找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學生,分數線夠都可以自由選擇,但全日制學費包括機會成本有事會更大些!但全日制都是小班,在校學習的時間或科目會更細化些!無論哪種,最終都是在工作崗位的實戰,和研發產品類的研究生有本質區別!
-
4 # 螢火蟲wg
有一定的區別:
MBA工商管理碩士,主要面向具有管理工作的在職人員,有全日制和在職兩種學習方式。
1、全日制學習: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年限內,全脫產在校學習。學習期限一般為兩年。
非全日制學習: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採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學生必須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完成學業。學習期限一般為兩年半,可適當延長基本修業年限。
全日制MBA與在職MBA兩種學習方式的主要區別:
2、上課時間:
全日制和普通研究生一樣,週一至週五在校學習課程。可以申請宿舍。學習期間檔案、戶口調轉到學校,在校期間不允許正式入職工作;在職MBA專案學生,一般為工作日晚上或週末上課。
3、學費:一般來說,在職的比全日制的費用要高一些。
-
5 # 融昱教育吳老師
MBA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區別:
1 、上課方式
全日制是全脫產學習,週一至週五在校學習課程,固定時間上課;非全日制(非脫產)的上課形式大致可分兩種,一個是每週末上課,一個是每月集中兩次授課。(具體看各個院校)
2 、學費
一般來說,非全日制的比全日制的費用要高一些。
3、報考條件
一般情況下,MBA的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報考條件是一樣的,畢業年限都是本科3年、碩博2年、大專5年。
4、學習年限
一般是非全日制比全日制長1~2個學期,但它們的基本學制是相同的,一般都是2年。
5.其他方面
全日制學生的學習期間檔案、戶口調轉到學校,在校期間不允許正式入職工作;而非全日制的學生,學校是不接收檔案、戶口的,且也不提供住宿。
6.證書含金量
無論是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最終都是頒發雙證(研究生學歷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只是學歷證書上學習方式一欄會標註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學位證書上兩者相同、並無差異。
想了解其他方面可諮詢我。
-
6 # 蘭州華章MBA
2020年2月14日,五部委聯合發文,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在就業和落戶等政策上將平起平坐。
現在非全日制和全日制最大的不同就是教學安排的不同了。全日制周內全天上課,非全日制週末或是節假日集中授課。
回覆列表
MBA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7個區別
1 上課時間
全日制和普通研究生一樣,週一至週五在校學習課程,固定時間上課,還有的院校會實行選課制,自己選擇一週的哪些時間上課。可以申請宿舍。學習期間檔案、戶口調轉到學校,在校期間不允許正式入職工作;
非全日制的上課形式比較多,大致可分兩種,一個是每週末上課,一個是每月集中兩次授課。
2 獲得證書
參加全國聯考錄取的同學,不管是全日制學習的還是在職學習的,都有學歷證與學位證。畢業證上看不出是在職學習還是脫產學習。
3 學費,一般來說,非全日制的比全日制的費用要高一些。
我們以2018年復旦大學管理學院MBA專案的最新學費為例,在職MBA專案學費為33.98萬,全日制MIT國際MBA專案學費則為26.98萬(與MIT合作),全日制S3 Asia MBA專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和高麗大學商學院三校合作,畢業獲得雙學位)學費則為29.98萬。
明顯看出,非全日制的費用要比脫產的要高一些,但是,在職研究生有一個無形的優勢人脈資源,可以提前拓展和利用,這一方面如果用單純的金錢來換算的話是沒法預估。
另外,全日制研究生要放棄2到3年的工作收入,僅從單純的經濟收入來看,這個成本顯然已經比在職研究生學費更高。
4 報考條件
一般情況下,MBA的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報考條件沒有差別,畢業年限都是本科3年、碩博2年、大專5年。你能報考全日制,就有資格報考非全日制。
5 學習年限
一般是非全日制比全日制長1~2個學期,但它們的基本學制是相同的,一般都是2年。
6 耗費成本
讀MBA,我們也要了解它所花費的金錢成本。全日制MBA的學費一般會更少,且可以申請獎助學金,非全日制則無此殊榮。
然而,我們還是認為全日制的金錢成本要大於非全日制的。因為就讀MBA全日制,意味著有兩年時間處於無收入狀態,且要承擔高額的學費。而非全日制雖然學費更貴,但同學們有工作,有收入,是可以承擔的。
7 含金量
從證書上來看,政策改革前,非全日制MBA是單證,只有學位證而沒有學歷證,而政策改革後,無論是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最終都是頒發雙證(研究生學歷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只是學歷證書上學習方式一欄會標註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學位證書上兩者相同、並無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