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奶狗團團
-
2 # 陌上的瘋
現在的新年,更多的是留於形式和一個令人高興的七天假期。
年味,隨著時光的流逝越來越淡。
以前,過年時,鑼鼓轟天,鞭炮齊鳴。現在過年,連一個煙花都不讓放。
以前過年,一家人擠在一起,期待著聯歡晚會。那個時候,還沒有這麼好的條件,有空調,有暖氣,有烤火爐。最多有一盆火炭,那就知足了。
將一兩個紅薯埋在炭火裡,感受著炭火氤氳而開的熱量,時不時搓下被烤紅的雙手,跺一跺腳。
與一起烤火的姐姐相視一笑,無與倫比的快樂盡在不言中。
現在?
不知何時,新年成了搓麻將的代名詞,迎新除夕變成了通宵麻將。
大人們通宵麻將,小孩兒就是通宵遊戲或者通宵刷劇。
曾經一家人擠在一起看聯歡晚會的快樂,一起簇擁在一起冷暖交織的情感,不知何時已越來越淡漠。
成年人自顧自的娛樂,麻將、夜啤、K歌,玩得不亦樂乎。孩子,在沒了煙花、鞭炮之後,連門都懶得出去,縮在空調房裡,對著電腦或者手機熒幕,也玩得不亦樂乎。
生活好了,有了暖氣,有了空調,有了烤火爐,身體不再冷了,可心呢?
-
3 # 羲宇正能量
小時候過年總是很開心很期待,有壓歲錢有新新衣服穿,還有很多好吃的,想要啥老媽都給買,走親訪友還有壓歲錢,每年就期待下一輪春節,無憂無慮特別好。
現在就不一樣了,歲數一大把了,誰還給你壓歲錢,誰給你買新衣服,都得靠自己,回家吧,如果混得不好,還特別沒面子,鄰里鄉親的問了感覺很打臉,關鍵吧,過一年老一歲,自己還沒成個家,一個個的整得比自己還著急,真心不想再過年。寧願時光停留在我回答你問題的這一刻!
-
4 # 獨來獨往
小時候窮,過年才有好東西吃,不論大人和孩子才能添一件好衣服穿。所以,這是一種新意。現在每天都吃白米飯大饅頭,各式各樣的海鮮蔬菜舉不勝舉,厭倦了。再有小時候,放鞭炮,會不會放,哪怕只是放串小鞭,都很高興。記憶當中下著大雪,看著堆的雪人,也是一種快樂!現在看不到了。也許現在平時大城市的喧譁,缺少些許的寧靜,生活的快節奏,少一些喘息的機會。高度崩緊的神經...已經麻木了。經歷過,也老了,年難過,年年過,年年難過年年過。
-
5 # 悠悠健康科普
不得不承認,現如今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富裕,可是臨近過年,年味卻沒有小時候那麼濃郁了,
回想小時候,對過年那種充滿期待,不僅僅是因為能收到紅包,更是因為那形容不出來的年的,感覺我們長大了,兒時陪我們放鞭炮的夥伴也散了,主城區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了,年三十也不再準備大年初一穿的新衣裳了,這些年年味都去哪了 回憶一下,咱們過年有哪些習俗,如今又有什麼變化呢?
第一,殺年豬,有錢沒錢先殺個肥豬好過年!”殺年豬,是過年必有的習俗,特別是在農村。豬殺好了後,請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來吃一頓熱熱鬧鬧的殺豬飯,一群人圍在豐盛的餐桌前,“大塊吃嘎嘎、大碗喝酒”,帶來的不只是熱火朝天的年味,也寓意著來年大豐收 ,而現如今,住在城市裡的人過年吃的肉也不再是自己養的豬了,而是在菜市場的裡要吃的時候就隨便買一些,更多時候都是在餐館大快朵頤。
第二,掃灰塵民諺“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掃塵除埃寓意“辟邪除災,迎祥納福”。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現在很多人到年底還是會來一次徹頭徹尾的大掃除!雖然時間可能不在二十四那天,但上至天花板,下至沙發腳,衣櫃櫥櫃,都要乾乾淨淨的打掃一遍。
第三,穿新衣小時候期待過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過年爸媽會給我買新衣服,每次大年三十的晚上就會把新衣服疊好放在床邊,大年初一,一大早起來就馬上穿上新衣服,分外的開心和滿足。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隨時想買衣服就買,到了過年就算穿上新衣服也沒有小時候那種激動的心情了。 第四,掛春聯,春聯源於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寫上“神荼”,“鬱壘”二神名,以驅鬼避邪。每逢春節,人們總要用新桃符替換舊挑符。直到現在很多人家裡過年前會在家門口貼上春聯,門上貼一個倒著的“福”字,寓意福到家。我家門口現在還貼著去年貼的春聯,這幾天爸媽打算扯下來換成新的。
第四,首歲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如果是在農村過年,年三十就會在自家院壩頭點起木頭烤火,一家人在一起取暖嘮嗑嗑瓜子,年味就是普通又平凡。但最近幾年的年三十,平常能熬通宵刷手機的年輕人也都不守夜了,過年也就變得無趣起
雖然年味越來越淡,但過年對我來說就是一個難得團圓的日子,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坐在一起就是最快樂的,不是嗎?
-
6 # -O434
那時候是真窮,一年四季吃肉的時候少,現在啥肉都吃膩了,都是飼料肉。人們喜歡的活動也少了,啥都變得不稀奇了。現在除了打牌,啥都不吸引人了。小時候過年有壓歲錢,穿新衣服,放鞭炮,看電影。生活比以前好了,精神上比以前空了
-
7 # 古韻晨曦
沒結婚前很喜歡過年,現在很怕過年。沒結婚前在孃家過年的時候,很期盼過年。
從臘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每一天都過得特別充實。陪著爸爸去集市備年貨,去商場買新衣,去超市買各種好吃的。在媽媽炸丸子炸魚的時候打打下手,一起打掃衛生,洗菜擇菜。去看鄰居張大爺殺雞別雞(不知道你們那裡有沒有反正我們那裡過年就要把雞給盤成下圖那樣,過年的時候用)。雖然我是個女孩子,但是過年也是特別喜歡放鞭,買那種一小盒一小盒的那種,點根香沒事的時候就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去玩。晚上花幾塊錢去小商店買一個煙花棒玩玩,也是特別美的。
三十下午就開始陪媽媽包水餃,妹妹就陪爸爸貼春聯,跟充實的一下午。吃完晚飯,一起看看春晚,打打牌吃吃瓜子喝喝茶的,一家人在一起守歲。每年爸爸的鞭炮聲跟12點的鐘聲都是一同響起,然後爸爸媽媽就會端來水餃,吃新年的第一頓飯,一句新年快樂,換來一個大大的紅包。
年初一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給爸媽磕頭,祝他們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事事順心。就開始叔叔大爺家的開始拜年,去哪家都會拿回來一個紅包,紅包錢不多,但是心裡特別高興。
初二去姥姥家,舅舅舅媽姨都聚在一起,孩子們也很多,特別熱鬧。姥爺就會給我發紅包,讓我們出去買好吃的好玩的。姥姥會給我們做一大桌子好吃的。初三初五初六的就開始姑家姨家的走動,每天都去走親戚拜年。
現在呢,婆家和孃家離得遠,習俗也不同。過年就是年三十吃的稍微好一點,三十晚上放鞭吃餃子。他們守歲,守著守著就打呼嚕了。沒有跟我打牌的,只是守著電視看看春晚。初一拜年基本上早上8點左右就已經結束了,年初二走親戚,就去老公的姥姥家一趟,親戚就走完了,一點都不熱鬧。我和老公回孃家,我才能感覺到年味還在。
-
8 # CharlieDong
小時候過年雖說沒有那麼豐富的食物,穿上幾塊錢的衣服和鞋子,兜裡放著花生瓜子和糖,每家每戶都差不多,那種興奮與開心是無法找回來的,記得以前每到過年都要放鞭炮,春節幾乎都有下雪,北方的冬天很冷,凍的小手都裂了還要出去放炮,只有高興了,隨著時間推移現在的春節變得淡而無味,非常懷念以前的生活,祝福所有的人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願。
-
9 # 使用者別失望
這個問題你得看看大自然走到哪裡了?這大自然每時每刻都在變,唯一變才是不變的,而且都是有規律的變。天變地變人也變,雞狗都在變!
-
10 # 九月
謝謝!不是年味越來越淡了,而是人的口味和品味都提高了,是生活條件都比從前的好了,從前過年才買一件衣服還是布料的,過年才吃上肉,現在的生活條件都好了,天天買肉吃,想吃什麼都可以買,就感覺不到以前的那種感覺了。喜歡這是傳統節日當然喜歡了,不是小時候的那種喜歡,小的時候喜歡過年想吃好吃的,現在每天吃的比從前過年吃的好,就沒有那種感覺了。
-
11 # 冰冰9090
以前的人喜歡過年,因為那時候物資相對匱乏,過年可以吃好吃的,穿好看的,玩好玩的,過年和平時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人們都很期盼過年,而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好吃的不在是過年才能做的,買新衣服隨時都能買,電視節裡的娛樂節目琳琅滿目都看到視覺疲勞了,過年不在有任何的新意,過年變的更平時的生活差不了太多,唯一值得人期盼的就是上班族過年可以放假,甚至現在很多人都不太願意過年了,過年大包小包的走街串巷拜訪親戚,打工族一年下來就攢了幾萬塊積蓄過一個年幾乎都花光了,明年又是口袋空空的返程繼續打工。反而過年比平時還要累 所以想著越來越不愛過年了。
-
12 # 塵ai
記得小時候,進入臘月的就開始準備過年的食材和裝飾了,每年寒假最喜歡的事就是幫奶奶準備過年全家人的吃食,炸豆腐、炸丸子、炸肉、蒸饅頭、蒸豆包、雞、鴨、魚等等各種各樣好吃的,當然了我就是打打下手,但是每一樣都會先飽口福;不過擦玻璃、掛彩色拉花、吃氣球這些都是我的活兒;還有就是和媽媽去市場買年貨,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逛街買新東西已經算是非常奢侈的事兒了,新床單被罩、新毛巾、新衣服、裝飾品……,看著新衣服每天都盼著除夕趕快到吧,這也是寒假裡最高興的事兒。有時候和老媽嘮嗑回憶起這些事兒還會很高興,老媽還會給講身邊一些人過年的好笑事。
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雖然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了,但是傳統習俗不能忘。
-
13 # 伊春美食美客
中年人跟過年好像就沒有什麼關係似的,我記得去年過年的時候,臘月28的時候我才在外面出差,絲毫也沒有盼著過年的想法,我自己都納悶兒了,小時候那種天天扳著手指頭算日子,盼著過新年的勁頭怎麼沒有了?小時候那種吃糖豆包吃年豬肉的時候的興趣也沒有了。往往我覺得這是一種中年人的疲憊,中年人對於過年過節真的感覺到壓力太大了,要給孩子們壓歲錢,要給親朋好友們送一些禮物,所以說這些繁瑣的事情讓自己真的是一愁莫展。
-
14 # 韓愈VLOG
過年當然好了。
我們年味淡了,但小孩覺得高興就可以了,別忘了你也是小時候覺得過年好玩,只是你現在長大了
-
15 # 才哥的詩意生活
每個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會感嘆自己童年的春節是最值得回味的。不是年變了,是我們的心態變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把年的味道變得不再是當年的模樣。春節作為童年來說,是爸媽買的新衣服。是長輩給的紅包。而對我們現在來說,春節就是年關要為年邁的父母提供物質保障。又要哺育兒女好好學習提供物質條件。
-
16 # 沐楓雨林
對於有些人可以肆意揮霍的年味,在我看來卻是彌足珍貴的,隨著變遷,寡淡的不只是年還有人情味,之前大家都住一個院子衚衕、行走一個小巷,如果誰家燉了雞煮了肉、甚至煎了雞蛋,都會滿院飄香,街坊鄰居也會端一碗讓鄰居品嚐分享,一團和氣、婚喪嫁娶大家都如同一家傾其所有互相幫助!而今睡著人口的遷徙,之前的院兒、衚衕已然不再,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裡,各自為伍,甚至對面住的什麼人、什麼時候又換了新人額度不曉得,一個宅、一個快生活節奏,朝九晚五披星戴月 ,人情變得冷漠,冷漠的背後催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甚至連家人也不例外,很多年輕人平日都不給家裡父母打電話,甚至過年既不回家也不聯絡,他們認為自己沒事就無需給家人父母報平安!他們哪裡曉得父母望穿秋水的期盼,有時候一個電話一個陪伴勝過千財萬富,其實人情如風,有時候回家多陪陪父母才是今生唯一要感恩的事情,常回家看看,不要讓年味缺了人親情,有親情的年味才是年!
現在就開始準備,年已近、春不再遙遠!
-
17 # 阿衛看電影
因為現在的通訊和交通非常的發達
因此我們才會感覺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淡了
加上過年又不能放鞭炮
再加上現在的工作和生活節奏又很快,壓力又很大
人們之間也沒有像以前那麼淳樸了,過年遇見的時候相互攀比,相互炫耀這種無知的表現無處不在
因為人們都希望得到自己的成就感.,想要別人肯定他的成績
那麼那些不成功的人怎麼辦?在這種環境中,他們會覺得心情非常的壓抑
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因此年味兒越來越淡了
我已經20年不喜歡這種過年了
特別是親戚們坐在一起吃團圓飯的時候
聽著別人家說自己或說自己的子女多沒有成就
心裡就感覺十分的難受,很低落,很沒有面子
這說明我混得很差
並不是我沒有努力,因為10個手指頭伸出來不一樣長不可能人人都成功,人人都做馬雲
人的智力和機遇都是不同的,所以優生優育很重要,不要把遺傳基因不好的一面帶給自己的孩子,所以要考慮好夫妻之間是不是有這個能力生孩子
除了身體健康方面,還有智力和經濟方面,因此現在提倡生二胎,生的也都是有錢人,因為他有能力有智商,有辦法他才能掙到錢,說明他是智商高的那麼生出來的孩子智商也不會差。也就是說,有些話平臺不讓說的話,我也沒法講也就是說不該生的就別生了,活好自己,活好當下。這個世界很有顏色
-
18 # 呱呱皮皮
我是農村的。
我喜歡。我每年會回老家過年。陪陪父母。
城市呆久了,回到四周都是山的農村,特別舒心。安安靜靜。安逸。
-
19 # 睡夢心經
說句實話,我不怎麼喜歡現在的過年。
出生在70年代,經歷小時候的生活,那時的過年就是期盼、就是穿新衣、就是放鞭炮、就是吃好吃的,現在想起來,每一件事都是美好的回憶,久久難以抹去。
而現在,生活變好了,沒有什麼想吃的、沒有什麼吸引你的,過年也不知道該幹什麼,華人的年好像變得只剩下形式了,現在只有自己的父母子女是必須的牽掛,別的好像都淡了。
回覆列表
小時候,我們沒有智慧手機、沒有網際網路,世界是單純美好的,報紙上永遠根正苗紅。家裡窮,一包仙鶴鍋巴要分3天吃完,因為一個月只能買3包,排骨10塊錢一大扇全是小排,每週末改善生活。
過年了,媽媽買了大白兔和老式花生糖,藏在家裡怕我偷吃,我總能翻出來年三十隻剩下20%,零食水果我也不捨得吃,大年初一用紅盒子裝了出去換禮物。好多吃的平時吃不起,就拼命吃。
平時一個月5塊錢零花,過年壓歲錢雖然上交,但看著100的票子真的是雙眼放光。春節聯歡晚會,每個節目都很有質量,即使現在看也是精品,在當年娛樂匱乏的年代更是百看不厭。
那時候還能放煙花,家裡沒錢只買了一把迪迪筋,美麗的花火讓我無限快樂。過年作業不多,從不補課,我看了很多課外書,經典名著怎麼看都看不煩。
……
然後我長大了,我天天看著手機裡的負面資訊,回家網路電視一開都是爛片。春節聯歡晚會越來越糙,過年吃個飯還不如平時吃的可口還要聽父母一直抱怨很貴。不讓放炮了,就是讓放也沒興趣因為都很無聊。
要說喜歡,也還是喜歡的,雖然沒啥意思了,畢竟能休息,還有我玩的手遊過年有免費贈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