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育兒
8
回覆列表
  • 1 # tinged111

    我家寶寶出生後有一根較長的臍帶,當時也為怎麼處理發愁。

    後面護士告訴我們說不用特意去管,也不要粗暴地拔出來或者怎麼的,每天用棉籤蘸碘酒消毒,注意有無紅腫或者發炎現象,我們家寶寶臍帶好像一直還用個小夾子夾著的。大概出院後一週多,臍帶就自然脫落了。然後也沒有特殊護理,脫落後每次洗澡肚臍眼處擦乾淨就行了。現在三歲多了,也一直很好。

  • 2 # 濟州運河印象

    • 保持乾燥

    臍帶周圍的乾燥清潔是幫助痊癒的重中之重,一旦臍部潮溼,很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甚至引發臍炎。因此,在護理過程中,保持乾燥是護理的首要原則。

    • 洗澡只用擦浴

    在給寶寶洗澡的過程中,最好選擇擦浴,避免臍部碰到水;不能將新生兒放在水盆中,因為將臍帶浸溼後會導致延期脫落且易致感染。也可以到藥店買一種新生兒專用的臍部防水貼,以保護臍部。

    • 防止尿液汙染肚臍

    第一,尿布不宜過長,避免尿溼後汙染傷口。第二,最好選擇可以留出臍部空間的尿不溼,為了防止尿液汙染臍部,做好隔離措施。第三,及時觀察寶寶的排便情況,尿布勤更換。

    • 讓肚臍通風

    在保持乾燥的同時,還要注意肚臍的通風,不要蓋得過厚,防止產生水氣;一旦發現肚臍有潮溼狀況,應立即用棉布輕輕吸乾。還應選擇質地柔軟、透氣的衣褲減少區域性摩擦。

  • 3 # 觸點健康

    很多動物在生完孩子後會自行咬斷臍帶,不停地舔舐傷口,因為動物唾液中含有殺菌酶,可以防止感染。但人類新生兒臍帶處理不當卻很可能會感染,甚至引發敗血症等等,正常情況下,醫生會結紮臍帶並進行消毒等手續,才會把新生兒送到媽媽身邊……

  • 4 # 全職寶媽成長記

    新生兒在出生的時候其實護士會幫忙處理,我們只要注意平時小心不要去摩擦到,或者是紙尿褲不穿的太上導致尿液汙染,還有洗澡時候注意不要碰到水,簡單點講就是保持乾燥衛生,在一段時間之後它會自然脫落也有一些輔助的東西可以幫助,比如洗澡的時候有防水的肚臍貼,洗澡完畢再消毒一遍,平時保持通風乾燥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問題如果發現肚臍有血或者膿液,要馬上看醫生代為處理避免發生肚臍感染,甚至新生兒敗血症

  • 5 # 小藍推薦

    臍帶該怎麼護理?

    你需要這樣做:

    時刻保持寶寶臍帶部位是乾燥的;

    紙尿褲的邊緣要低於肚臍下方,防止尿液浸溼臍帶。

    你不能這樣做:

    洗澡時,不要把寶寶整個身體泡入浴盆,注意儘量用海綿球擦浴,應該只清洗除肚臍外的面板;

    不要用酒精、紫藥水擦拭寶寶的臍帶,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已經證明,保持臍帶殘端乾燥清潔能夠更快的促使傷口癒合和防止感染,酒精的擦拭其實並不能加速癒合和更好的防止感染,反而會刺激寶寶的面板;

    不要因為臍帶脫落的慢,就用手去拉扯臍帶,哪怕只連著一點,一定要讓它自行脫落,以免形成創傷口感染出血。

    特別提醒爸爸媽媽們,當碰到臍帶或者周圍面板寶寶開始大聲哭鬧,或者發現寶寶臍部有發紅、腫脹、異味等問題時,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 6 # 摸著石頭過河的奶爸

    這個話題我是有過經驗和教訓的。在這裡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家孩子是12月生的,出生的第二天護士就給他洗了澡,然後提示我們要做好孩子的清潔和衛生,特別提示了要注意臍帶的保護和清潔。當時聽是聽了,不過確實沒有放在心上。後來孩子臍帶就發炎了,不是很嚴重,但是很痛苦,各種哭鬧,我們也是心力交瘁了好幾天。直到孩子的臍帶掉了,我們才鬆了口氣。

    主要的經驗就是兩點。

    第一,注意臍帶部分保持乾燥和衛生。一般出生後醫院都會配備護臍貼型別的東西。家長要注意的是,別貼上那個就不管了(我當時就犯了這個毛病)。肚臍的那個位置很容易受潮溼就被感染。潮溼的原因很多,比如出汗,洗澡的時候未擦得太乾,甚至於是小孩子在活動手腳的時候肚臍位置和肚臍貼摩擦產生的組織液體。最恰當的方式是,每隔一段時間觀察一下(2-4個小時左右)。想保險一點,可以在早晚孩子吃過奶後用酒精稍事擦蘸臍帶的周邊,進行消毒。不要用量過多,只要能夠有些溼潤就好了。衛生問題一定要注意,操作時要先洗手,使用醫用的棉籤棉球並保持乾淨衛生。

    第二,在發現問題後初期的補救辦法。我家的小傢伙臍帶就發了炎,臍帶摩擦部位出血,內部異味。導致孩子疼痛哭鬧不止。這時候爸媽不要太慌張,去藥店買一點碘伏就好。用棉籤多吸一點,點在肚臍上,慢慢滲下去就好。碘伏沒有刺激性,殺菌消炎效果好。這時候切忌不要用酒精,刺激性太大,點下去寶寶會受不了。孩子如果有明顯紅腫,還是要儘早就醫!

  • 7 # 孩子王育兒顧問

    對於小寶Bora說,臍帶有沒有護理好很重要,護理不好的話很容易發炎感染,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特別注意。

    我看到我家寶寶剛出生時的臍帶時,簡直可以說的上不寒而慄,那麼脆弱的生命有一個那麼敏感的部位,緊張的我剛生完當天就在病床上開始翻看各種育兒護理方法,整理一下我的經驗給新手爸爸媽媽們看看,我就是這麼護理的喔:

    1、觀察臍帶是否出血

    第一步就是注意觀察寶寶出生後臍帶結紮完有沒有出血,沒有血是最好的,如果有一點點血漬也不用害怕,但是如果臍帶的紗布上血比較多就要告訴醫生了。醫院都會有藥用的護臍貼,並且每天兩次來消毒,爸爸媽媽要認真學習以便出院回家後繼續護理寶寶臍帶。

    2、不要讓臍帶沾水

    在寶寶的臍帶沒有完全脫落之前,給寶寶洗澡時一定要小心嗎,不要讓臍帶部位弄溼。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可以貼上護臍貼,等洗完澡後再摘掉。要是不小心把臍帶弄溼,用乾淨的嬰兒棉籤把水吸乾,同時用碘伏給寶寶的臍帶消消毒就可以了。總之,一定要保持寶寶臍帶部位的乾燥,防止化膿。

    3、給臍帶消毒

    在醫院的時候和醫生學好怎麼給寶寶臍帶消毒,回家以後也要這麼來。我們當時是用醫院發的臍帶消毒液每天噴寶寶臍帶部位來消毒,每天給寶寶洗完澡以後噴臍帶消毒液,噴完以後溼棉籤擦一遍,幹棉籤擦一遍。如果沒有臍帶消毒液也可以用棉籤棒蘸取醫用酒精來給寶寶臍部進行消毒,沿著臍帶底部旋轉,動作要輕,不要來回擦。

    4、不要摩擦到臍帶

    寶寶的臍帶沒有完全脫落之前,穿尿不溼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不要摩擦到他的臍帶部位。否則容易出現紅腫發炎。

    一般臍帶剪斷後顏色會逐漸變深,結疤,大概在2周後慢慢癒合自然脫落。 上一張我家兒子9天時候的照片,看他肚子上的臍帶部位,哈哈~~

  • 8 # 貝貝開箱

    就因為看到這個內容,我那剛好生產完沒幾天的一親戚,火急火燎問貝爸:聽別人說,臍帶晚剪2分鐘,寶寶將來不易貧血,患白血病的機率也會降低,真的假的?我後悔沒有提前知道,好跟醫生協商遲一點剪了,怎麼辦?

    ……

    如果你也聽到了這種說法,不管是錯過了後悔莫及中,還是相信了準備實施中……都別急!聽貝爸仔細糾正這個謠言!

    一、什麼時候剪臍帶?這是有規定的

      中國現行《助產技術管理規範》中規定:等胎兒從母體娩出後,如果生命體徵比較平穩,可在寶寶出生後一分鐘左右斷臍。

      國外發達國家的做法是:寶寶出生後,需立刻跟媽媽接觸,可適當延長剪臍帶的時間,但這個時間一般也不超過2分鐘。

      所以,什麼時候剪臍帶?醫生有醫生的堅持。

      二、晚剪臍帶帶來的風險要嚴重的多

    謠言認為:寶寶出生時,因脫離了母體內的壓力環境,會變成一個“負壓容器”,如果晚2分鐘剪臍帶,就可以吸收更多血液中的鐵元素和造血幹細胞,減少寶寶貧血以及患白血病等的風險。如果在寶寶出生後立馬剪斷臍帶,會讓這部分血液留在胎盤和臍帶中,有點兒浪費。

      不覺明厲!理由聽起來似乎頭頭是道的,說得貝爸都要相信了。

     然而,專家表示:這一說法並不科學,晚2分鐘剪臍帶,反而會增加孩子的患病風險:

    1、可能會導致新生兒腦損傷

      寶寶出生前,因為有羊水的存在,子宮內的環境是恆溫的。

      出生時,因為羊水流出、散熱,寶寶體溫就開始靠自己維持,但當時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並不完善,需立即採取保暖措施。如果為了晚剪臍帶而讓新生兒受凍,長時間的寒冷刺激可導致腦損傷。

    2、容易引發紅細胞增多症和高膽紅素血癥

      晚剪臍帶,會讓過多的臍帶血進入寶寶體內,不僅讓心臟承受的負荷較大,也有可能引發紅細胞增多症和高膽紅素血癥。

    貝爸育兒說:

    與其糾結不受自己控制的剪臍帶時間,不如好好琢磨寶寶肚臍的護理。

    所以在目前的情況,大家不用糾結剪臍帶的時間,好好護理好寶寶的臍帶,預防感染

  • 9 # 晨光微曉

    要點提示:新生兒的期待是一個開放的傷口,有豐富的血液,處理不當病菌會乘虛而入,給寶寶帶來健康隱患,嚴重的會引起全身感染,甚至導致新生兒敗血症。需要正確護理新生兒的臍帶。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的臍帶會受長短的影響脫落,殘留端短的話,一般出生後3-4天會脫落,殘留長的大概5-7天,7天以上不脫落、且沒有變成幹黑色的,應該諮詢醫生。變成幹黑色的期待,可以用醫用酒精輕輕擦洗,一般就會脫落。

    臍帶沒脫落之前需要做好護理工作。原則就是儘量保持期待乾燥就好。如果臍帶潮溼或有少量液體滲出,可用醫用棉籤蘸取醫用酒精輕輕擦拭乾淨,然後再換新棉籤蘸取醫用酒精繞臍帶根部及周圍輕擦一圈,忌用紫藥水。

    洗澡的時候,用護臍貼保護一下,洗完澡擦乾後,不要捂著護臍貼,不利於臍帶乾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到什麼程度,才會希望那個人永遠不要對自己說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