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男,15歲,不愛讀書,每次說他都不聽。
2
回覆列表
  • 1 # 喵子

    1、父母先做”學習型”的父母!青春期的孩子,在學業上處於知識大爆炸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學校普遍開設了地理、歷史、生物、化學、物理、計算機多媒體、英語、語文、數學、思想品德等課程,他們在學校獲取了豐富的、與時俱進的知識。

    而絕大部分工作了一天,分外勞累,“非學習型”的父母,卻在工餘時間追網劇,刷手機,打遊戲。當然“非學習型”的父母,在具體科目上的具體問題上,要落後孩子很多。

    在孩子眼裡,擁有很多壞習慣的家長,也許會是孩子眼中“豬一般的隊友”,那種與父母“三觀不合”不知不覺中,已經種在了孩子心裡。因此,當觀念發生衝突時,家長平時的所做所為,孩子日常看在眼裡,鄙視在心裡。

    對於引不起孩子尊重人,他們所說的話語,自然也不能讓孩子信服,孩子多想超越父輩,成為“獨一無二”的“現金之人”呀!因此,超越就從“透過吵架,否定父母”開始。因此,做一個有趣,遠離庸俗,學習型的父母,方是上上策呀!

    2、學習型的父母,下班之後沒有不良嗜好,時間都忙於豐富、提高自己,會少很多抱怨、囉嗦孩子的時間!也不會看孩子不順眼!因為學習型的父母,他們的優越感,不必來源於凌駕於孩子身上,也不必來源於“後半輩子幸福就靠孩子”的焦慮上,所以父母不焦慮,孩子自然不緊張,會好好說話!

    3、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建立在自己瞭解自己,自己知道自己的基礎上的。如果自己不瞭解自己,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那就處理不好自己與周邊人的關係,比如青春期孩子的關係上。

    社會是進步的,下一輩人一定是要取代、優越於做父母的上一輩人的。認同這一點,溝通起來就好多了,最起碼與孩子溝通時,不會大驚小怪,“和而不同”就是這個意思。允許有差異,不按套路,只要不觸犯道德、法律底線,孩子的觀點都要仔細聽,認真去理解,接納,當然可以保留不同觀點。這有這樣,溝通才是平等的,才沒有把自己凌駕於孩子之上,處處以”高人一等”的姿態來對待孩子,自然就吵不起來。

    願順利度過青春期,成為國之棟樑!

  • 2 # 周梵

    當你給孩子足夠好的養育環境,青春期是可以不叛逆的!

    這個問題談到孩子處於青春期,有心理叛逆的情況,其實我想說明的一點是,青春期是可以不不叛逆的,其實叛逆和青春期是沒有絕對的關係,取決於孩子陪伴者的狀態,因為孩子並不是叛逆父母而是叛逆父母對Ta的壓制和控制,當父母沒有壓制的方式,沒有過渡干涉和焦慮、擔心傳遞到孩子身上的時候,孩子沒有什麼可叛逆的,TA當然不用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是自我意識形成的集中階段,他在尋找

    自我感, 存在感, 意義感,獨立性。

    所以孩子在這個時期有一個隱性的表達:

    那就是我有我的想法,為什麼要聽你的!

    但同時,對孩子來說他們自己也有迷茫、困惑,所以如果同時他們也是很需要支援的。

    這個問題裡對孩子有一個形容“對著幹”,映射出父母在用一個單一的視角看待孩子,當我們覺得孩子有“對著幹”感覺時,孩子也會覺得父母也在跟自己的對著幹。這無疑形成了一個階級性的思維,父母覺得孩子需要服從,家長的話是正確的,不斷髮號施令,覺得孩子不順從就是忤逆。那麼親子關係的互動中沒有了平等、尊重、多元視角、愛和智慧了。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更多的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節奏,不管是行為還是Ta內在過程,父母的框架要以更寬廣的視角去支援孩子,而不是糾正孩子。

    第一,父母需要審視是否在親子關係打好地基——平等。

    就像著名的導演李安說:

    “我不需要孩子孝順,我只需要孩子愛我”,

    這就是一個平等的態度,在平等中沒有你高我低,從下對上的層級,雖然父母更多需要孩子的順從,其實需要孩子順從時,愛就沒有了。孩子當然也會懼怕父母的威懾力的時候,而且在我們道德信條也束縛親子關係無法平等流動,如果孩子不願束縛集體意識,在青春期以“叛逆”的方式表達,這也是孩子有力量的體現,那麼作為父母需要學習的就是如何透過“叛逆”這個提醒去看到如何重構關係基模。

    在父母和孩子交流之前不妨去審省一下,過去自己與孩子的互動關係,養育孩子的一個原則是,不要只緊盯著孩子的問題,而是要尋找並理解問題背後的原因。

    是否有過度干預,不斷介入孩子的選擇,讓孩子喪失自我觀察和反思的能力,而啟動防禦模式來對抗養育者,你是過度嚴厲,為了讓孩子自律和堅強而對孩子施加壓力,告訴孩子一堆看上去無比正確的道理。這樣的關係互動基本上到了青春期就會成為一個爆點,孩子對父母的感覺很牴觸,別說父母開口說話,即使不開口說話,孩子那種想要反對聲音就先在內心的響起了,甚至孩子會為了反對父母而反對。

    凡事皆有因果,當看到過去形成的因,我們就對孩子的反應多些包容和理解,同時父母要有意識的迅速進行自我成長,放下對孩子的評判和焦慮,中正的對待孩子對問題的所思所見。去坦誠的面對自己,如作為父母是真的焦慮孩子的未來還是把自己對未來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

    第二,管住自己的嘴巴,去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我們常說溝通的關鍵在於先學會傾聽,而這個傾聽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父母要有足夠的理解能力。很多父母傾聽的過程,就是邊聽孩子說話,邊在尋找可以找到什麼樣的線索,把自己的東西塞進去,讓孩子知道TA是錯的,自己是對的,讓TA聽自己的。

    所謂傾聽就是站在孩子的視角去看到問題,不執著於自己的思維體系。但很多家長往往覺得“按孩子的來,想怎樣就怎樣,那不是讓孩子得寸進尺嗎?”這個內在底層是對孩子的不信任,那麼無論你花多長時間傾聽,想去理解孩子,當你執著於底層的信念,你跟孩子就沒有交集,你被信念限制的交流,只會讓你們之間的溝通顯得淺薄、生硬。

    第三,真正的尊重和接納孩子!

    在孩子同意的情況下,去分享自己的觀點或想法,同時有彈性的允許孩子有選擇。

    作為父母當然可以提建議,我們需要明白建議意味著孩子接受或不接受,作為父母只是最大限度把自己能看到的可能性呈現給孩子,至於孩子如何做決定,作父母的唯有尊重,不能越俎代皰。

    當我們問孩子:

    “作業做完沒?”、“今天上課聽講沒?”……

    潛意識都是對孩子的不信任。

    很多父母會說自己就是很擔心,那麼在親子關係溝通之前就帶著對這種擔心的覺察,你忍不住想問孩子,想知道孩子是想獲得某種掌控感,而為什麼需要掌控感,是對於自己沒有信心,不信任,對自己的未來有擔心,這跟孩子無關,是父母把這種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期望透過孩子聽話來緩解自己的內在動盪。

    沒有信任就談不上接納,因為接納的前提就是信任

    父母要不斷的信任自己,才能夠信任孩子和他人。所以父母的成長就尤為重要,當然這是需要去練習,也是需要過程的。這裡有些步驟供父母參考

    第一步:換種方式溫和,真實的表達。比如:

    今天在學校有什麼可以跟我分享的嗎?

    作業方面需要我支援嗎?……

    問的同時允許孩子的拒絕;

    第二步:分享自己的學習成長,父母唯有分享和作好榜樣才能最大走近孩子。

    第三步:當孩子遇到困難或問題時,無論你之前提供了多麼預見性的答案但孩子沒有采納,你都不要去評判,或者說“我早就知道會這樣”之類的話證明自己是對的,不要和孩子進行權利鬥爭,這樣很容易形成互相敵對的狀態,而對關係和諧沒有幫助。

    另外,作為父母也需要知道,某種程度上孩子需要在錯誤中成長,如果你不允許他們做決定,他們也可能會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做錯誤的決定,那時也就意味著你失去了Ta的信任,也錯過了支援Ta進行調整的機會。

    當孩子確實有錯誤需要糾正時,充滿慈愛的父母通常會採取很坦誠的辦法,詢問原因,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關愛和理解,同時體會孩子的感受。最後,才利用恰當的時機,乘孩子自然地想傾聽時才給他們講道理。

  • 3 # 李文彬531

    現在的孩子們實際都非常聰明懂事,都是因為社會不良風氣,家風不正,校風混亂造成的心理障礙。社會不良風氣的兩大不良:網路亂套,情感亂套,這兩點又直接導致暴力欺凌等惡勢力團伙。家風直接給孩子造成慣寵逆的自然性習慣,導致孩子抓住家長心理牽著走,還有一部分因情感離婚出軌的家長更給孩子心靈上狠狠地紮了一把刀子。校風因社會各界的幹予介入,又直接在校園內產生很多不良不法行為,包括部分缺德的老師,更是嚴重地刺傷了孩子們的心理!我不能說我是完人,但我確實影響了很多叛逆的孩子們,感染了他“她”們,經這多年雖不是正式老師,就一代課,不論教沒教過的孩子們都跟我談的來,甚至都已大學或工作的,依然願聽我的。特別好幾個離婚家庭的孩子,只要是放假,總會先跑來跟我待會,實在沒時間也打個電話,特溫馨!我的電話全鄉幾乎家喻戶曉啊!跟叛逆的孩子就是感情,堅決不能強制強求!……

  • 4 # 小夏夏vlog

    這個年紀正是青春叛逆期,家長一定要注意溝通的方法,不停的說可能會導致叛逆期的孩子更加厭煩。採取曲線救國的方法,家長放下姿態,像朋友一樣跟他相處,不要舉高臨下的指責教導他,這對叛逆期孩子可能適得其反。帶他去名校參觀,認清現在刻苦與懈怠將來要走不同的路,讓他清楚今後想過怎樣的人生,多鼓勵他,少些教條,多跟他聊天,注入一個夢想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然後透過學習實現夢想等。他可能是一副良藥缺少一個藥引子,這個藥引子家長一定要用對,用心瞭解自己的孩子,孩子的逆反也可能是對你們不滿,自己做不到的也不要要求孩子做到。一般青春期逆反的孩子都是3歲時家長管束太嚴苛,3歲是人生第一個敏感期,此時處處受到壓制,他的逆反會在人生地二哥敏感期爆發,第二個敏感期就是青春期。凡事在青春期走極端的孩子比如殺人、自殘等行為,都能在他的童年時期找到原因。

  • 5 # 農村人二釗

    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如果你說的話他一點都聽不進去,那你就不要再說了,否則情況會越來越糟,這個時候你要學會借力,藉助身邊的人幫忙,從側面去努力,可以找他老師,說明情況,讓老師做好引導。或者找孩子尊敬的人從側面引導,這樣效果會比你自己引導好很多,有時候越是親近的人說的話,孩子越不聽,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最好的脾氣都給了陌生人,最壞的脾氣往往都給了自己的親人,道理也是這樣!

  • 6 # 壹屋狀元

    孩子存在叛逆期,是一個偽命題,人在發展的過程中,根本就沒有叛逆期。站在孩子的角度,你發現他是正常發展的,你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給其下的結論——我們的孩子,不存在叛逆期,嘗試著去理解孩子,並幫助他,如果一個孩子不存在“叛逆期”,他長大後會是一個痴呆或巨嬰!

  • 7 # 嘿黑梅

    不要多說,儘量多做。

    這個時期的孩子很難溝通。

    多一些和他出遊的機會。在陌生的地方,兩個彼此有血緣關係的人,相對容易相處

  • 8 # 曉曼-Coccu

    從小就要教育,等到叛逆期再著急怎麼辦,基本都要吐血了……捨得花時間陪伴和溝通。不能從小到大,都不管。想起來教不對付,就打一頓,那就沒法好好說話了。

  • 9 # 奈斯剪刀手
    不同的叛逆期需要不同的方式來應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時期,作為家長,注意以下幾點,相信與孩子的溝通會有所改善:

    適當的對孩子懲罰會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很多人講,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一定不要打罵,這樣會加劇親子關係的惡化。但是我認為,適當的對孩子有所懲戒是好的,孩子在學校可能作為老師要求並不敢過於嚴苛,基本就是點到為止。在家裡,作為父母的話,一定要想到一個好的辦法來對孩子懲戒,讓孩子知道有約束的存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如果不加以約束,後果其實是很嚴重的,我們經常會看到青少年犯罪問題的發生,這些問題的出現,大多數與孩子在叛逆期無法無天是分不開的。因此,我建議,適當對孩子進行懲戒,分事情的嚴重程度進行批評教育。這裡一定要記住:養不教,父之過。

    從我做起,做好表率。孩子到青春叛逆期以後,很多家長都會過於著急,動不動就會暴跳如雷,甚至不問清楚事情的原因和經過,屬於不分青紅皂白,任何情況下一律亂棒打死。這種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父母的表率作用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環節,如果家長這時候不能做好表率,那麼孩子學起來也是很快的。孩子的性格其實與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與父母的性格也是有一定的聯絡的。很多人不明白的就是,為什麼同樣是青春期,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不像自家孩子這樣讓人頭疼,反應這麼劇烈?這時候就是應該家長反思了,要看看別人作為家長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別人家長對待青春期的態度,只要一看,相信您也就可以找到雙方的差距在哪裡了。

    走進孩子的內心,傾聽孩子的心聲。這是最難做到的一點,但是也是最有效的一個方法。那麼,到底應該怎麼樣做才能走進一個青春叛逆期的少年的心裡呢?放下作為家長的姿態,與孩子真心的做個朋友吧!我們都經歷過青春叛逆期,我們同樣討厭的就是在自己最為叛逆的時期,家長卻永遠高高在上,只有斥責和厭惡。所以,與孩子做朋友也應該成為作家長的必修課,只有放下姿態成為朋友,才能真正瞭解到孩子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才能聽到孩子的心聲。

    多關注一下孩子的興趣愛好。一個孩子無論自己有多叛逆,仍然是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喜歡的人,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的。想要跟孩子有說不完的話,一定要知道孩子喜歡什麼,他的興趣愛好是什麼,一旦聊到這些話題的時候,孩子會有講不完的內容與你分享,這就是興趣的魔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文筆比較好的耽美重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