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下千城
-
2 # 清紅詔白
喜歡讀書,是件好事,有的人說,我讀的書很雜,什麼都讀,那一定是好事嗎?我想是不一定的。讀書和讀好書,兩者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的。
我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1、讀書的目的是增長智慧。什麼樣的書可以幫助我們增長智慧,我想書的作者必須是個有智慧的人,而且可以將自己的思想清晰地、完美地表達出來,讓讀者可以看得明白,可以學著去做的,這樣的書才能算得上是好書。如果作者本身思維邏輯不清,即使有好的思想,不能讓讀者學以致用,應該也算不上好書,更不用說可以提升讀者了。
2、人生的時間是有限的。人如果希望成長得更快更好,以便在有生之年做出有貢獻、有價值的事情,讀好書相對可以幫助人們縮短努力的時間,增加生命的寬度,少走彎路。試想如果我們讀一些普通的書,作者自己都不是特別成功、沒有弄明白,怎麼可以指引我們去成長,如果這樣浪費在普通書籍上的時間,相當於在浪費我們的生命,有句話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如果努力的方向錯了,結果會南轅北轍,我想這是大家不想看到的。
3、高度決定成功的程度。好書如同一杯美酒、一滴甘露,可以滋潤我們,寫出好書的作者,一定是個智者,且有高度的人,普通的人有機會與這樣的作者“對話”,在作者的高度上看一切事物,視角不一樣了,那麼結果也不一樣,成功的機率會大大提升。
總之,讀好書會給我們帶來富足和成長,內外兼修,讀書或許只會讓我們白度時光。
-
3 # 信鍾
讀書,泛指閱讀。人會選擇讀書,大部分原因是出於好奇或對某主題感到興趣。
好書,意味著是某人或大多數人推薦的優良讀物。一本書會被評價為好書,有可能是因為它引起了許多讀者的共鳴。
一個人只要積累足夠的讀書經驗,他便可以有能力去甄別書的好壞,不須依靠他人的推薦。好書能讓人一讀再讀,使人受益匪淺。對於那些具有偉大思想的好書,則能啟發人類的思考,並促進文明的進步。
培根說: “有些書只需品嚐,有些需要吞嚥,還有少數的應該細嚼。”我想,這便是讀書和讀好書的區別。
-
4 # 老衲侃春秋
俗話說,開卷有益。真的是這樣的嗎?我看未必。一般的書籍,就像白開水一樣,淡而無味。喝多了,還會引起"水中毒"的。而一本好書,可以使人開智。在閱讀有教育意義的書籍時,你暢遊在知識的海洋中,思想隨著閱讀的收入而深入,陶冶著情操,滌盪著心靈,人生隨著眼界的開闊而變得十分有意義。所以說,還是要有選擇性的讀書,使自己變得無比的強大。
-
5 # 筆記研究所
很多人都會說自己愛讀書,但讀書和讀好書其實相差甚遠。
舉個例子,現在的網路文學,很多網路上的玄幻、穿越、言情、架空等等網路文學,他們也是書,但是他們和出版圖書一樣嗎?
讀這些網路小說時,我們可能獲得精神上的放鬆和愉悅,但很少能從中學到知識,蘊含的知識含量少的可憐。
讀這樣一本書,和讀魯迅、巴金、老舍等人的文學著作,其中的差別應該不用我多說。
讀一本好書,像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你可以透過書中的文字,與作者進行一次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精神交流,這就是讀好書的意義。
當然,不是所有出版的圖書都是好書,出版的圖書也有很多書內容很垃圾,甚至存在謬誤。
所以,如何辨別好書,是需要我們仔細思考的問題,網上有很多書單,比如說豆瓣top250,裡面的書就是大家相對公認的好書。如果不知道讀什麼書,可以去看看這類書單。
回覆列表
1、正確的閱讀姿勢:讀書+思考
多項研究反覆表明,閱讀之後進行思考將大大提高閱讀效率。在一項研究中,研究物件被隨機分成了兩組,要求他們在相同時間內閱讀相同的文章。其中一組把時間全部用在閱讀上,另一組50%的時間用來讀書,50%的時間用來回憶和思考。測評完後發現,把時間平均分配到閱讀和思考的一組的綜合分數更高,表現更好。
這就出現了一個有趣的悖論,如果我們的閱讀時間只有10分鐘,我們很多人可能認為這10分鐘時間太短了,連讀書都不夠,有的人就放棄不讀了,而一些更熱愛讀書的會抓起書本恨不得10分鐘就把一本書吃透,根本不會留出時間去回憶和思考。但多年的求學生涯,無數的教科書經歷讓我們知道,思考和回憶比讀書的時間更長,難度更大。
然而,10分鐘時間都花在閱讀上,我們記住的內容卻沒有在閱讀和思考上各花5分鐘記住的內容多,哪怕是沒有把全部內容讀完或者也沒有非常認真仔細的閱讀。我們身邊很多優秀的人,包括求學時期的別人家的孩子,應該都會了解這一點,他們在讀書、看教科書等等過程中,通常都會思考很久,然後就記憶的更深刻。
2、思考比讀書更重要——叔本華
讀書很重要,這點已經被大眾共識,我自己也非常承認,不然也不會堅持讀書了。但讀書的重要性依然低於思考的重要性。為什麼?讀書可以說是一種被動輸入。可能有人會說我每天都是在主動讀書啊,每天都會擠出時間看書啊。此處的“被動”指的是知識、資訊的被動輸入。雖然我們從書籍中汲取思想,但讀書再多再久的人,他的知識也終究完全是從書本上學習而得。
比如一個人讀了很多關於歷史的書籍,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無數朝代,他都可以雖可粗枝大葉地說一些關鍵的事件、人物等等,但朝代之間是否有關聯?每個朝代興起、興盛、滅亡的原因是什麼?是否存在共同的特點?可能就說不上來了。反之,以思考終其一生的人,就像在這些朝代生活過一樣,略加思考就能將各種事件的深度關聯性、共同性、來龍去脈,以及各種事實或傳說,如數家珍般地道出來。
3、有思考,才能與作者“對話”
教條主義就是照搬書本教條的習慣,最經典的就是趙括紙上談兵,誤國害己,馬稷照搬兵法,街亭失守。歷史最大的作用就是借鑑,這些事情都充分說明了讀而不思、食古不化的讀書方法有極大的壞處。尤其對一些經典書籍,往往讀一次是不夠的,更關鍵的是,真正意義的經典閱讀,需要閱讀主體的思想介入,還需要與現實生活、讀者的人生履歷相互銜接。在某種意義上說,深度思想的介入,是讀者和作者的對話。
既然是對話,就應該各有觀點 ,或起碼一問一答,這樣才是對話。而書籍的作者已經將他的所有觀點和答案都寫了出來,是固定不變的。那我們也應該有自己的觀點,可以寫出來(讀書筆記),也可以分享出來。但一定要像作者一樣,經過思考才形成觀點。這種思考就好比是一點小火苗,經過加柴火、持續煽風,才能維持火焰不熄滅透過不斷地刺激思想,觸碰靈魂,就能持之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