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歌視覺
-
2 # 中諦彿陀
阿彌陀佛!如是我聞,於意云何?首先明白什麼是和尚?和尚是能夠擔當傳承佛教的僧人,但是,不一定全能夠成為大師。你有沒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尊重家人的建議,在家說不定能更好的傳承佛法。
-
3 # 秦視點
要成為正式弟子,分三種情況。
孤兒被寺廟收養,到剃度時間,師傅就自然會帶你入門。另一種,家裡長輩信仰。小時候經常跟著打醬油,小學,初中,最晚不能超過高中。一般初中畢業,你有學習閱讀的能力了,你如果願意,家人也同意。就帶你入門,從掃地,幫做飯開始。最後一種,以前沒接觸到佛教,所謂的看破紅塵,自願的。就如樓上的,各種證明亂七八糟的。但是這個真的看緣分,不是你願意就可以的,老師傅見識廣,會考查之後決定的。特例是,給寺廟很多香火錢,做個掛名和尚。這個是沒太多硬性規定的,人家也沒把你當正經和尚看。
出家後,除功課外,還要學習的。佛經,身體素質,和其他。佛經從簡單到難,身體素質很多方法了,其他的比如掃地,招待,聯絡生意等。這些當然不同職位做的事情不一樣。
為什麼不能超過高中呢?朋友說,因為超過這個你學佛的意志就不堅定,而且佛家清規很多,像軍隊,學校一樣和社會還是不一樣的。我覺得對於高中生來說,學過自然科學和唯物主義,有先入為主的概念,學佛基本相當於新的世界觀,很難的。而且,上高中就是為了考大學,將來好賺錢過日子的。沒幾個家裡希望當和尚的。
學習佛法也是有淘汰機制的,學習三四年沒長進,那就一直不能升級,只能做基礎的東西。你有悟性的話,大寺廟會專門有師傅教。小寺廟可以推薦去大寺廟學習,也可以去專門佛學學校學習。學習完成後,要麼在大寺廟從基層做起,一直混到某個高度。一種繼續學習,雲遊四方寺廟,甚至去日本等周邊國家寺廟研討佛法。這種做法,和藏傳佛家活佛的成長很像。還有就是回到小寺廟,基本可以作為主持培養了。大寺廟相當於國企,需要資歷慢慢混,而且要有人脈。小廟則是獲得職位很簡單,因為後繼無人,要取得大的發張空間難。
-
4 # 雷火神
怎樣出家?出家幹什麼?
短期出家
中國現在也有許多寺院,有短期出家的體驗。作為一個現代人,過一段短期的出家生活,這非常有意義。我們在裡面可以思考人生的問題,我們可以在短期內進行一場人生的深度觀照,我們也可以在裡面接受來自宇宙智慧生命的教育,我們也可以學學古老的智慧來體解人與宇宙大道,這不但對我們的今生有幫助,還給我們未來的生命種下福德智慧資糧。現在人都喜歡到寺院旅遊,去了解一些是是非非,但對佛法的真理無法瞭解,不但花費了錢財精力,還帶來了煩惱,還給自己製造了各種業障,這太沒意義。抱著一顆恭敬的心,到寺院去學習微妙的智慧方法,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長期出家
要做一個合格的出家人,這非常不易,要想成佛作祖,哪更難以想象。但是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對於悟道的人,出家的生活就比較容易了。所以歷代的出家人,首先以開悟為目標。悟者,吾心也,自己的心還不好了解嗎?看一下西方的哲學家,他們從古至今就究人的本質,但是他們到今天還無法瞭解心的真相,意識本著他們也無法瞭解。瞭解自己的心,可見非常之難。於佛法,他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能夠啟開本有的智光,就能步入修行的正道。聞道而後悟道,悟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道,證道而後佈教,這是常規作略。悟道,智慧的門就打開了,只能保證不會走錯路,真能做到事事較真自己的行處,當然這是修行的一個正確開始。對於出家人來說,證道才是他的究竟目標。漢傳佛教之一乘圓頓教法,他能夠在一念成佛、頓悟成佛,不是把究竟的目標放到遙遠的來生,但是放到現今的一念,要在唸念中契入本真,中國的佛教歷史上為什麼出現那麼多祖師,與他這種用功的方法非常相關。
出家,對於漢傳大乘佛法來說。,這是進入了一個宇宙級的高等學府,他們必須修學解脫道菩薩道如來一乘教法,所以他們不僅僅是專為求解脫,必須修習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必須首先啟開本有之光而後廣學後得智,這種修習方法,會獲得大總持,不但能總持佛法,而且能夠總持世間法,對於一個漢傳佛教的出家人來說,他們有漢傳自己的傳統,有嚴密的訓練系統,有時候廣博的學修內容,有修學具體的目標,更有著種種善巧的智慧理法,這些方法他們一代一代相傳,因為太過古老,已經不太為現代人所瞭解,這個時代的出家人,他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與責任。
末法時代的正法道場∴雲居山
-
5 # CC淺歌
我不是很明白為什麼要出家
參透佛學是無時無刻都可以的,若是有心,又何必要出家呢?
還有,出家真的有用嗎,佛教探討的說到底不過是人類的生存意義而已,有關這個,我和朋友研究出了一個聽起來(畫重點,聽起來,聽起來,聽起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很牛逼的理論
"凡是生存在這世上的(且不論是那個世界)生物,只要它有自我意識,它的理解力就有一個上限"
"世間的真理只有一個,而它是無上的,不可理解的"
所以,得出結論,只要你是人,你就絕對沒辦法參透這世間的真理,所謂參悟,虛妄而已。
而我們作為人,要的就是不深陷七情六慾,但要去享受它,這總算是最為逍遙的一種了。
不求不追,空自逍遙,以證我心。
而佛法精深,說到底不過兩派
一派戒除七情六慾,不求不追,修寂滅
一派憐憫眾生(注意,他能憐憫眾生就說明他感受的到眾生的苦難,而我和朋友還有個理論就是"不管你在追求些什麼(一生追求天下大同也算是此類),只要你執著於此,你便入魔道")),憐憫眾生,讓天下人再也感受不到痛苦,以此為目標,修圓滿
所以講真我並不很支援佛教。。。。。。。只不過我也支援天下大同(至於魔道什麼的。。。誰管它?)
所以說啊,有心行善,不在出家
(PS:我真心覺得這是我所有問答中回答的最清楚的一個了。。。以前的回答。。。唉。。。)
-
6 # 三寶難聞
出家是人天的皈依處。導向眾生之迷途的導師。出家的條件首先要有對三寶絕對信仰之心。還要發願廣度一切眾生之心。沒有名聞利養之心,過著少欲知足的生活。條件也很多。六根要具足,父母要同意,沒有欠債,沒有做過五逆之罪,不是黃門和二根之人,不是鬼神等等。還有就是佛陀沒有要求所有的人都出家,出家都是自願的。
-
7 # 十八子哥醉三郎
善哉!修行自我、善待天下,佛祖沒說都要當和尚入空門!心中有佛,善、悟、研、修在那都行。現今當和尚有二類人,一類是敬佛、學佛、研佛之人。另一類是不勞而獲寄生蟲,佛門敗類就出現在這類人群之中!
-
8 # 使用者58526354714
不想當和尚的和尚不是一個好和尚。
第一步要出家,首先需要經過父母的同意,
必須是單身,無配偶,而且年齡有限制的。
第二警察局備案,開個證明,證明沒有做過壞事,沒有債務糾紛。
一般在大寺院(叢林)出家,需要為大眾發心做事1-2年,這1-2年要學的東西很多。
這一兩年的時間,可以冷靜的思考,能留下來的就可以出家了,有人會因為走投無路來出家,也有為情感出家,也有一時衝動.....但總是會在這1-2年內考慮清楚的。
按照現在的叫法只要是出家人就是和尚,這是尊重人的叫法,一般在一個大的寺院(叢林)裡能稱作和尚的不多,一個大寺院(叢林)有1-2位才有資格稱作和尚。也就是方丈和主持這樣的才有資格。
當然你想當和尚需要1-2年的“淨人” 為大眾服務,滿20歲可以受“具足戒”成為一位比丘或者比丘尼。
隨後需要勤修戒定慧,每年結夏安居,每年農曆的四月十五日至每年的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的日子。安居可以百度自己查,安居結束就可以算一戒蠟,出家時間是叫僧蠟。但是按照叢林規矩是,戒臘在10年以下稱下座,10年到20年稱中座,20年以上稱上座。戒臘最長的,就是首座。首座是寺院的地位最高的和尚,這才是真正的和尚。首座僅次於一寺之主的方丈和主持,但是要做到主持和方丈還需要更久的時間。
-
9 # 落雨成霜38魏貴邦
為啥要當和尚,一,對佛祖的供敬,二,心中想要普度眾生,就像地藏王菩薩的折誓願不度盡冤魂誓不成佛,當和尚也是如此,心想要度盡苦難之人。要是隻為了個人安享舒實也就當不了和尚,當上了也很難成佛,心中要有引度眾生走向安康,引度眾靈魂早昇天界。
-
10 # 來去的修行
能夠出家,都是機緣所致,緣分到了,自然而然就會出家,緣分未到,強求也沒有用。不過要出家,首先就得明白出家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逃避苦難,甚至不是為了生活。出家是為了自己能夠了生脫死,進而幫助更多的眾生離苦得樂,出家是為了荷擔如來家業,是為了弘法普濟眾生。明白了這些,在家出家,又有什麼分別?
回覆列表
首先得有佛教信仰,且有出世修行、踐行佛陀的教育、弘法佈道;其次,選定佛教道場寺院一弘法住持方丈皈依,三皈五戒;再次,出家得徵得父母的同意及簽字後,到寺院修行確定出家的信念和決心;再者,剃度受戒小沙彌,修行,受戒;若干年後,修行和受戒到一定程度,方可稱為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