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太子黨勢力太大了,無能為力了

    劉盈被立太子後,劉邦年級大了,你是臣子怎麼辦?自然都依附在太子周圍,於是就形成了太子黨。

    劉邦強行換太子,結局只有兩個,一是被太子殺了,二是把太子殺了。

    退一萬步,即使他沒殺太子,他也沒被太子殺,那麼他死後,劉如意也無法登上太子之位的,劉盈強行登位是毋庸置疑了。

    這也是為什麼朝臣集團會極力保劉盈的太子之位,

    因為如果劉邦強行換了太子,劉邦肯定知道,他死後新太子劉如意無法登上皇位,即使上了皇位,也會是傀儡,所以劉邦換了太子就會對朝臣大開殺戒的。而即使劉邦不殺,劉如意也會殺,因為朝臣都是舊太子的人。

    劉邦最後發現,劉盈勢力太大,如果強行廢太子,就可能皇室內訌了,漢室天下隨時會翻盤的,

  • 2 # 月望與東山

    我們來先搞清一個問題,為什麼劉邦想廢太子劉盈?

    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是劉邦寵幸了定陶美女戚姬。戚姬不但漂亮,而且能歌善舞,是當時著名的舞蹈家。同時,劉邦出征時,戚姬總常陪伴左右,感情自然倍增。而年老色衰的呂雉因為長年留守京城,所以劉邦對呂雉感情越來越淡。

    二是,戚姬跟劉邦生了一個兒子叫劉如意。劉如意聰明活潑,劉邦極為喜歡。劉邦為什麼喜歡劉如意?主要是劉如意的個性越看看像他自己,這就是所謂的“類已”。而劉盈天性軟弱,劉邦覺得他不是做大事的料,所以極為厭惡。

    後宮基本套路都是,孩子年幼時以母貴為榮,而母親年老以子貴為榮。戚姬認為,她現在是受劉邦寵幸的時候,必須趁這個機會撈一筆,不然等到她有一天年老色衰,啥都沒了。

    於是,就在她跟隨劉邦征伐在外的時候,夜夜在劉邦的枕頭哭啼。

    她哭什麼呢?請求劉邦立她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

    既然要立劉如意為太子,那就得廢劉盈。而要廢劉盈,必須打個理由。如果沒理沒由的廢太子,會引起百官抗議的。

    當時,劉盈在其母呂雉教育之下,儘管為人軟弱了點,但也不見他有什麼重大汙點。可是劉邦整天被戚姬哭鬧得沒了主意,也不管那麼多了,就放聲出來,說要廢劉盈,改封劉如意。

    果然,劉邦一說要廢劉盈,百官集體抗議,首先跳出來的是御史大夫周昌。

    就在御前會議上,周昌據理力爭,劉邦問他為什麼反對廢太子。 當時周昌氣在頭上,加上口吃,一時表達不清楚,就期期艾艾地說道:“我口吃一下子說不清楚,但我知道廢太子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要廢,我是堅定的不接受的。”

    當時會議氣氛十分緊張,但周昌氣得半天說不出一句連貫的話,逗樂了劉邦,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一場危機就在笑聲中暫時中止了。

    當時,呂雉玉躲在屏風後面偷聽,聽見周昌如此仗義替劉盈說話,朝會後都不禁跑到周昌那裡,下跪叩謝,說如果不是你替我們母子倆說話,太子都完了。

    這是劉邦第一次要廢太子的情況。

    可是劉邦要廢太子的訊息傳出後,他心裡是又憂愁又鬱悶。當時劉如意才十歲,如果他死了,戚姬母子可能要受到呂雉等人報復,於是就想找一個江湖高手保護劉如意。有人推薦周昌,理由是,周昌個性耿直,受呂雉等人敬畏,非他莫屬。於是,劉邦就封周昌為趙國國相,輔佐趙王劉如意。

    儘管提前做了一個保護措策,但是劉邦還是覺得不靠譜。等到他征伐歸來時,再一次提出要廢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

    當時,劉邦年紀已老,且在征伐布時中流矢,病情加重,估計離死不遠了。所以,他必須趁他還活著時,把這個事情擺平。

    上一次他提議廢太子時,周昌挺身而出。可是這時周昌已被封為趙國國相,劉邦以為應該沒人敢出來玩命了。而且連他最信任最喜歡的張良都過來規勸,他都不理睬,還有誰敢跳出來跟他作對?

    不料,就在劉邦以為事情即要搞定時,竟然有一個不怕死的跳出來抬槓了。

    叔孫通!

    叔孫通在秦朝時曾是博士,後來逃跑投奔了劉邦,被封為太子太傅。叔孫通一出來,就滔滔不絕地對劉邦講歷史上廢長立幼造成的歷史悲劇,遠的不說,秦朝趙高擁立秦始皇幼子贏胡亥登基,結果滅國,這是發生在眼前的事情,陛下怎麼視而不見呢?

    最後,叔孫通還擺出一副必死就義的模樣,大聲說道:“如果陛下一定要廢長立幼,就先從我的屍體上踩過吧!”

    玩大了!

    劉邦見叔孫通態度激烈,而百官又不服趙王劉如意,只得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說道:“哎呀,我開個玩笑而已,你別當真。”

    叔孫通卻不依不撓地說道:“太子是國之根本,陛下怎麼能開這種玩笑呢?”

    一場危機,就此化解。

    這是劉邦第二次要廢太子的情況。

    後來,在一次宴會上,劉邦看到劉盈將他當年想召見而不得的商山四皓,都引為已用,就知道太子黨勢力已經無法動搖了。當商山四皓離開時,劉邦傷感地對戚姬說道:“我想廢太子,奈何商山四皓輔佐太子,羽翼已成,難動矣!”

    此後,劉邦徹底絕了廢太子之心。

    不久,劉邦駕崩,呂雉終於落了一顆心。

  • 3 # 木林普法

    作為痞子出身的劉邦,對這個聽話仁慈的兒子劉盈不太喜歡,彭城兵敗逃離時,就曾將這個兒子從車上推下來了好幾次,要不是司機夏侯嬰捨命救助,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皇帝自然不會是一個老婆,雖然名義上是一夫一妻制,但他可以娶無數個妾,也就是小老婆,只有明媒正娶的那個才叫老婆。劉邦娶了戚姬後,生了個兒子劉如意,很是討劉邦的歡心,再加上這個戚姬的撒嬌哭鬧勸說,劉邦就有心想廢掉劉盈,另立劉如意為太子。因為劉盈是劉邦和呂后的兒子,名正言順,再加上他本人也很慈孝,被立為太子的時長較早,大臣們相對來說更多的是比較擁戴他。不過,也有人反對,這就使得在大臣中間分成了兩派,也因為廢立問題爭執了起來。

    第一個站出來的是周昌。他雖然說話有點口吃,但他是個正直敢言的大臣,他的強力勸阻,化解了第一場廢立風波。不過,周昌緊接著就被從劉盈身邊支開去保護劉如意了。

    第二個是張良。他是在呂后的強烈要求下,給她出了一個請出商山四皓的計策。

    第三個是商山四皓。陳豨兵變攻打趙國時,劉邦有心想讓太子劉盈率兵征討時,他們認為劉盈有危險,就在幕後給呂澤出了個主意,讓呂后到劉邦跟前哭訴,說太子指揮不動軍隊。最後,劉邦只好親自帶兵出征。陳豨兵敗後,韓信、彭越、英布三王接連被誅,劉邦也不幸被流矢所傷,回到長安時,雖然身體狀況很差,還是讓他想到了太子廢立之事。

    第四個是張良。對於劉邦重提廢立之事,張良雖然苦口婆心的勸說,但沒有用,於是只能稱病不朝。

    第五個是叔孫通。對於劉邦的換太子提議,他堅決予以反對,並從晉獻公廢太子引發內亂、胡亥矯詔亡秦等教訓方面入手,死諫劉邦收回成命,逼得劉邦表面上應承他說:另立太子只是我對大家開的一個玩笑。

    劉邦一看明的不行,就準備借鑑鴻門宴的做法,也搞一場宴會,直接和兒子劉盈對陣,想找個藉口趁機把劉盈給廢了。

    第六個是商山四皓。讓劉邦沒有想到的是,來參加宴會的不只是劉盈一個人,他後面還跟了四個白鬍子老頭!一打聽,才知道這四個白鬍子老頭就是自己的偶像,是自己怎麼都請不來的商山四皓。這四個人,讓劉邦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和挫折感,他很無奈的對戚姬說:太子羽翼已經豐滿,現在是動不得了!

    此時的劉邦,就像被兵圍困垓下時的項羽,心中打翻了五味瓶,無可奈何的他,讓戚姬給他跳起了楚舞,自己隨舞也高唱起了《鴻皓高飛》這首楚歌: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繒繳,向安所施!

    從此後,劉邦一病不起,再也沒有提起廢立太子這件事,劉盈順利繼位為漢惠帝。再後來,劉如意被呂后毒死,戚姬也被呂后酷刑做成了“人彘”。

    有了開頭,還種事情就會繼續上演,後世的帝王們,如:漢景帝、漢武帝、漢光武帝……也都幹過廢立太子這類事情。

    劉盈的這次廢立事件,看似在平和的氣氛中得到了解決,但它背後的道理卻值得人們深思。或許就是向人們昭示了權力場中的不平靜,表面看似風光無限的皇太子,其實也是時刻都處於危機之中,他們能否接班問題,也將成為政治鬥爭中血雨腥風的一部分。

    在封建集權專制統治時期,因為沒有很好的制度規範,經常會出現皇帝因為個人一時的喜好,導致權力交接時的隨意性很大,從而引起國家和官場的動盪。

    如果朋友們喜歡,可以查閱木林隨筆文章《第一位皇太子就經歷了廢立考驗,說明太子≠未來的皇帝》,還請多指教。

  • 4 # 媛媛super

    因為呂雉的勢力很大,影響力也超出劉邦的意料,而且戚夫人朝中內外也無權無勢,劉邦只能作罷,自然呂后不可能讓她得逞,還落個如此悽慘的地步,實在是不自量力

  • 5 # 逝去即歷史

    劉邦在戚夫人的哀求下,考慮到自己死後,戚夫人和劉如意的處境,劉邦欲廢太子劉盈,立趙王劉如意。

    但是最後沒有成功,放棄了,原因有兩個:

    1、大臣的阻攔,尤其是叔孫通力保太子,並且舉史事為鑑。

    叔孫通說晉廢太子,國家動亂了幾十年;秦朝沒有早立太子,被趙高使詐立了胡亥導致了秦朝二世而亡。

    現在太子劉盈仁孝,呂后功不可沒。如果你執意要廢掉太子,我就死在大殿上。

    2、呂后知道後,請張良支了一招。

    呂后聽說後,找張良來商量,張良想了個辦法。讓呂后用太子劉盈的名義請來了四個人,這四個人是東園公、角里先生、綺裡季、夏黃公,他們四人都是劉邦所敬仰而多次遣人請他們都沒有請到的。

    呂后派人拿著太子的書信,以非常謙卑的態度奉上厚禮,將這四人請來了。

    然後讓著四個人陪著太子游玩故意讓劉邦看見,劉邦看見四個白鬍子老頭陪著太子非常驚奇,得知是是東園公等人時,非常驚奇說問道,我請了你們這麼多年,你們一直逃避,為什麼和我的兒子在一起遊玩。

    四人說,皇上看不起讀書人經常辱罵,我們不想受辱,怕因此丟了性命。

    太子愛護讀書人,天下的讀書人都想為太子效勞。 這幾個人走後劉邦就告訴戚夫人這四人輔佐太子,我沒有辦法了。

  • 6 # 80後阿旭

    劉邦在建國後,公元前200年,御駕親征誓滅匈奴,誰知遭遇白登之圍,遂採用陳平計謀,向冒頓單于的閼氏(冒頓妻)行賄,才得脫險。後威嚴受損,信心大失,此時呂后在朝中的影響力已超過劉邦,公元前196年,英布看到韓信和彭越都被殺死,很多非劉姓王也都被害,很是害怕,就起兵造反,劉邦帶兵掃除叛亂。此時的劉邦已心力交瘁,呂后對朝廷的干預已愈來愈強勢,隨後劉邦召集重臣立約"白馬之盟"。拉開了大漢800年"家天下"的巨幕。

    關於劉邦為何沒廢立太子?原因三點如下:

    1.男人們都這樣,如何寵信愛人,但在大事上絕對不含糊。何況還是劉邦,自己一生已經經歷過太多的動亂,累了不想再折騰了。

    2.戚氏和兒子劉如意朝中根基太弱,即便為之也保不住。

    3.朝中勢力已出現一面倒情況,文臣武將皆站在呂后一邊,自己亦無能為力。為了確保劉氏江山,連自己最親密的兄弟樊噲都要殺,當然下這個決定也是極其艱難的。劉邦的晚年是極其痛苦的。

  • 7 # 希望星晨58298869

    劉邦是好色之徒,經不住能歌善舞、年輕貌美的戚夫人的枕頭風,又考慮太子劉盈膽怯懦弱,且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如意性格與處事態度像自己,就動了廢舊立新,廢長立幼的念頭, 但是,最終放棄了,原因何在?

    主要是呂后的阻撓,張良的妙計起了作用。作為政治家,呂后長袖善舞,自有察言觀色,辯風識向的能力;她在知悉老頭子動了邪念後,猥自枉屈,登門求教張良,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能力。張良知悉事情的原委後,不動聲色,向呂后獻了一計:他讓呂后以太子劉盈的名義把商山四皓請下山來,這四個人分別是東園公、角里先生、綺裡季、夏黃公,他們四人當時名望高,有執政能力,為劉邦所敬仰,早前劉邦曾多次遣人請他們下山輔助自己,但四皓嫌棄劉邦狂妄自大,傲慢無禮,所以都拒絕了。

    而呂后聽了張良的話,即派伶牙俐齒的官吏,拿著太子的親筆書信,帶上豐厚的禮物,以非常謙卑的態度來請四位老人,這四人吃軟不吃硬,又盛情難卻,終於動身下山來輔助太子劉盈。

    一次,四位智者在陪著太子游玩時被劉邦看見了,劉邦非常驚奇說問道,我屢次請了你們,你們都拒絕了,為什麼現在與太子在一起呢?他們回答: 皇上骨子裡看不起讀書人的,您辱罵人習以為常了,我們不想受此侮辱,又怕丟了性命,所以不敢侍候您。

    而太子愛護讀書人,禮賢下士,大漢讀書人都想為他效勞,所以,我們願意輔助他。 劉邦聽後,沒了脾氣,楞了半天,卻徒嘆奈何,他知道:太子班底已經形成,有了自己的勢力,如果還搞廢立,將會有流血犧牲,所以,他不無失望地中斷了替換太子的念頭。

    另外,朝廷大臣叔孫通也力保太子,這個書呆子引經據典,口惹懸河,以史為鑑,動輒就來開導劉邦一番:晉國廢太子引發了幾十年的動盪,秦朝早期沒立太子,被李斯、趙高鑽了空子,詐立了胡亥導致了秦二世而亡…………等等,後來還說,如果你一心一意要廢掉仁慈的太子劉盈,我就死在大殿上,把劉邦說毛了,再也不提這話了。

    劉邦對立嫡立長的法律原則也耳熟能詳,這也讓自己沒一意孤行。

  • 8 # 晚亭與落霞同暉

    高祖劉邦出身布衣,三十多歲還未成親,甚至連其父劉太公都對他看不起。認為他是一個愛吹牛、說大話的人。

    但人生的命和運的轉變,有時連毛病也會成為契機。

    劉邦家鄉沛縣的縣令為招待遠道而來的老友呂太公父女,廳堂設宴,賀客按禮金多少決定座次的排序。正當五百、一千宣讀時,進來一個大咧咧的人高喊,我獻一萬金,並徑直走向緊挨呂太公的最上位。縣令私語呂太公道:他叫劉邦,是一個愛吹牛的人!其實他身無分文。

    正是這個舉動,讓呂太公感到劉邦非尋常之人,將來必成大器,並由縣令作媒,把女兒呂雉嫁給了此人。

    後劉邦提三尺劍,斬蟒起義,又在四年的劉、項楚漢戰爭中勝出!成了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一一漢高祖。

    劉邦多年征戰,顧不上家中太公、妻子呂雉、及兒子劉盈等子女。竟被項羽掠去達幾年之久。所以劉邦一登基,呂雉封后,劉盈被立為太子。或許中間多年的分離,劉邦在情感上對她們也產生了疏離。

    劉邦在軍中並不缺美姬。其中跟隨時間長、最受寵的是戚夫人。她還為劉邦生下了趙王如意。甚得劉邦歡心。

    令劉邦犯難的是:太子劉盈從長相到懦弱的性格一點兒也不象自已。而趙王劉如意無論長相還是性格都象當年的自已。三思後,決定廢劉盈,改立太子為劉如意。

    得此信後,呂后很是著急,又沒有好的辦法,只好求救於半隱狀態的張良。張良並未多言,只提出若請得商山四皓出來輔助,方可無虞。

    一天早朝,劉邦驚奇的發現,太子劉盈站著商山四皓,這四人可都是他多次請不動的高人。以至退朝後無奈的對戚夫人講,太子羽翼己豐,己不可動。但劉邦卻未對劉如意母子在自已死後可能面臨的險境做出充分的保護、安排。

    所以劉邦一死,呂后篡權,呂氏子侄皆多封王。劉氏子孫被排擠、受打壓,尤其是趙王母子下場更慘。劉如意被毒死。戚夫人竟被砍去四肢,做成人彘,歷史上罕見!

  • 9 # 達達令觀史

    劉邦晚年想要廢除太子劉盈改立趙王劉如意有兩點原因,一是戚夫人如意母子受寵,呂后劉盈母子失寵,另一方面按照劉邦的話就是“太子不類我,如意類我”,劉邦認為太子過於軟弱,不像英明神武的劉邦,而如意雖然小,卻十分聰慧。再者禁不住戚夫人對劉邦的日夜哭訴,讓劉邦有了強烈的廢立太子的想法。至於為什麼會失敗,主要基於以下幾點原因:

    一、劉邦自身意志不堅定,猶豫不決

    在究竟要不要廢太子劉盈的問題上,劉邦考慮了很久,也徵求了很多大臣的意見,但是受到了功臣派大臣們的強烈反對,這種情況下劉邦打起了退堂鼓,雖然表面答應了大臣的意見,內心還是想要廢太子,這說明劉邦在這件事上,不想和朝臣們撕破臉,礙於大臣們的反對,這件事沒法進行。

    反觀劉邦的孫子漢景帝在廢太子一事上就乾脆果決的多,當時景帝想廢掉太子劉榮,儘管遭到了重臣周亞夫、竇嬰等人的強烈反對,但他力排眾議,說廢就廢,這才有了之後的太子漢武帝劉徹。

    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劉邦真的不如他的孫子漢景帝劉啟,劉邦沒有廢了劉盈,也沒有給戚夫人母子留下一個保命的萬全之策,導致了戚夫人母子的慘死。景帝不僅成功廢了太子劉榮,還讓手下把太子的母家慄氏一族誅殺殆盡,不留後患,不得不承認景帝在這件事上處理的真的乾淨利落。

    二、朝臣們的強大阻力

    太子是國之根本,如果不是大奸大惡之徒,是不能輕易被廢的,這是要動搖國本的。朝臣們多是飽讀詩書之士,春秋戰國、甚至是剛滅亡的秦國不就是因為廢長立幼導致的亡國滅種嘛,所以朝臣們堅決不允許這種事的出現的。

    其中反對最激烈的就是周昌和叔孫通。周昌是劉邦擔任泗水亭長時的老部下,哥哥周珂還是一位烈士,所以劉邦一向對他很敬重。周昌聽說皇上要廢太子,非常惱火,加上他本身口吃,就著急的說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叔孫通,他的反應就更強烈了,說皇上如果一定要廢嫡立長、廢長立幼我願意死在你面前。

    鑑於大臣們的強烈反對,劉邦不敢再堅持己見了。

    三、戚夫人嚴重低估了對手呂后的能力

    戚夫人對對手呂后嚴重缺乏瞭解,才敢恃寵而驕想要奪取太子之位。在奪位之爭中,戚夫人把籌碼全部押在了寵愛他的劉邦身上,無奈晚年的劉邦再也沒有了年輕時的英明果斷,做事思前想後,導致廢太子失敗,兩人最後只能唱著楚歌抱頭痛哭。

    而呂后和劉邦是患難夫妻,他為了劉邦坐過牢、當過項羽的人質受盡苦楚,這些事情讓大臣們看在眼裡,他們認為呂后勞苦功高,得到了功臣派大臣的支援。再者在呂后設計捕殺韓信、誅殺彭越這些事,就能看出呂后具有成熟的政治手腕。

    在戚夫人謀取太子之位前,呂后因為沒有威脅到她的後位和太子之位,所以對戚夫人隱忍不發,但是當奪位之事爆發,呂后終於不再坐以待斃了,她讓他的哥哥呂澤劫持了張良,逼張良獻計,於是張良說皇上非常看重“商山四皓”,如果能把他們四個請來,或許有轉機。

    呂后馬上讓呂澤帶著太子的親筆信和厚禮去請“商山四皓”出山,誰知最後竟然請來了他們四個,劉邦看到了有他們輔佐太子,這才徹底放棄了廢太子的想法。

    小結

    綜上所述,劉邦優柔寡斷,過高的估計了自己對朝堂局面的控制,他沒有想到朝臣們的反對會如此激烈。戚夫人對形勢認識不足,她把希望完全寄託在劉邦身上,單槍匹馬挑戰朝臣和呂后的做法導致了最後的慘敗。呂后應對得當,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且行動迅速,漸漸地佔據了主動,這才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系統流的小說推薦,越長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