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王陽明心學哪個版本的好謝謝?
19
回覆列表
  • 1 # 季洋

    陽明心學,必須去領會語言的整體,不是被字句所束縛,確指一些名詞概念那就是形而下的事物,也就不是心學了。因為文字語言是為傳達思維的、是傳遞思想的,陽明心學的三個核心: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心即理

    心可以說是意識,思維,主觀等等,是要去思考與實踐。心學,是由於客觀的外在事物是需要意識反應的,那麼心學就是辯證領會人的意識如何去反應物質的規律,避免主觀,而尋求客觀。

    ”心即理“就是對世界萬物的看法在於人的心,世界萬物是客觀存在的,人的思維、思想、理念都是從人的意識之外的存在,但是從外界傳遞到心裡的過程中,由於每個人的教育、環境、經歷等等都會使得思維中產生個人的規則模式。你的心思太多,世界萬物就顯示成你的心思時,主觀性的內容多了,心思少一些,放空一些,世界萬物就回歸它本來的面相。

    ”心即理“就是要明白外部的世界萬事的感知在於自己的思維中,沒有自己的思維,就沒有認識外界的渠道。當然就是心了,但是由於個人的意識與思維就會構成個體的”人慾“,每個人都有的“人慾”,因此”心即理“就是客觀與主觀的規則整合于思維意識當中。

    致良知

    致良知

    良知與生俱來,良知在心上有兩種狀態,一是本體的存在,二是意識活動,前者自然存在,包括理性也是自然存在的,意識是對外部的反應,良知意識構成就是辯證法與邏輯,一個原則,客觀整體性,兩個方法辯證與邏輯。所有的變化就從這裡面產生,原則清晰就不是跑偏。良知不明,就是由於意識受到,文化程度,家庭、社會、生存影響著“人慾”個人意識,百年千年都是如此。

    當意識被片斷的某些現象、語言、結論、理論所束縛,沒有將外在的經驗學習實踐重構完整成為“良知”,被主觀的意識“人慾”所限制,外在現象不符自己的規則而產生衝突,這是實踐的唯心主義。一方面否定現實,一方面與他人衝突,這就是規則的不明,而規則不明源於思維不明。也是良知不明,需要去實踐自己的良知是否與客觀整體相符合,而“致良知”,使外在與內在的成為統一整體。

    所以心學是意識對物質的反映規律,要統一起來理解這個心,而不是單指一個字心。陽明心學說的“心即理”,能澄清你的心,而那個混沌的世界就清楚起來。當清晰的世界已然明晰到心裡的時候,就可以按照清晰的世界規則生活。所以你如何按自己的規則生活,在於你如何能看清楚世界的規則,這個時候世界的規則就是你的規則,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透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透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迴圈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迴圈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知行合一是實踐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如小孩象學走路,怎麼教小孩,都要他自己走所以世界上的事情都一樣,必須自己去做了才懂得,自己去做,把老師教的拿來用上也是作業。道不遠人。不要只懂得說,不懂得去做。教育就是讓人去做的,而不是說的。這就是知行合一。

    沒有整體的思維,扛著科學的旗也不等於走的就是科學的路,扛著心學的旗就有陽明心學的能力,扛著辯證唯物義主的旗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路,不是扛著傳統文化的旗就一定能傳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是喊著知行合一的口號就行著知行合一,要從事上練。

    如何能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科學的方法論以及一些正確的思維,正確的觀點的運用,一定要貼上某位先哲、某些理論標籤呢?貼上標籤只是為了交流語言的方便,他們的標籤僅被約定俗成的一些理論的代表,被認定為正確的方法論的代表。不貼這些標籤不代表就是錯誤的,只要能做到“知行合一”,行的是正確的方法、知的是正確的世界觀,這些標籤也僅僅是標籤而已,正確的方法論、正確的世界觀不僅屬於那些標籤,也屬於用的人,受用終生。

  • 2 # 學者心弘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陳獻章開啟先河,從陳獻章倡導涵養心性、靜養“端倪”之說開始,明代儒學實現了由理學向心學的轉變,陳獻章之後,湛若冰和王守仁(即王陽明)是明代中晚期心學的兩個代表人物。湛若冰在繼承陳獻章學說的基礎上提出其心學的宗旨“隨處體認天理”,而王守仁(即王陽明)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其中陽明心學最著名者六人,陽明在時的王心齊、黃五嶽、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馮江南。

    《王陽明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學不是空談而是要落實到生活中去,講究名正言順是中國的特色。

    《傳習錄》是哲學著作,作者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理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此書記載了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先讀一讀這本書吧!書讀千遍其義自見。

  • 3 # Robin侃留學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以及軍事家。王陽明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是心學集大成者,被稱為全能大儒,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孔、孟、朱、王。

    王陽明心學核心思想是,心外無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雖是儒家,但受佛家禪宗思想影響很大,強調心即理,心即是宇宙。我們本自具足,一切無需向外攀緣尋找,強調明心見性,最終達到心與身體的完美統一!

    王陽明認為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界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心即理,王陽明在貴州龍場這段感悟史稱“龍場悟道”。

    期間弟子向他請教說:“南山裡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係?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於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強調心即理的作用!

    王陽明去世時,弟子問其還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可見其是真有大智慧的人!王陽明去世後諡號“文正”,明朝諡號“文正”的只有開國大臣劉伯溫和王陽明二人,由此可見官方對其一生功業的認可和肯定!陽明心學猶如一盞明燈,為後學者照明方向!

  • 4 # 臘肉哥

    陽明心學,是千古聖人王陽明老師的心學。

    他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我們一生追求的“儒釋道佛”,都在我們心中。

    正如王陽明老師所說的一樣:

    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我們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要做到“內聖外王”,一切多向內求,多修心。

    知行合一:

    王陽明老師的“知行合一”,其中的“知”與“行”,指的就是建構這樣一個意義世界的動態過程。

    所謂“知”,重在改造舊有的意識結構和內容,建立一套符合聖賢之道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所謂“行”,重在透過與外界的互動,來落實深化你的認識和觀念。

    究其本質,兩者本來就是對同一件事的兩種不同角度的描述。

    而且“知行合一”,也是我正在註冊公司的一大企業文化,它告誡我,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學會“知行合一”,並且做到“知行合一”。

    致良知: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良知,正如【三字經】裡面所說的一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每個人一出生下來都是善良的,而且即便現在惡貫滿盈的罪犯,他也是有良知的。

    正如古語所說的一樣:“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那麼,王陽明老師心學裡面的“致良知”,它有個“四言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以上三點內容,很好地闡述了王陽明心學的精髓。

  • 5 # 修養明道

    心學,是儒家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上自孟子。而北宋程灝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大啟其門徑,至明朝由王守仁(號陽明子)首度提出“心學”,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因此心學又被稱之為陽明心學。

    心學,心是指人的良知,人的品性,在當時還包括儒家的倫理道德。

    心無外理:即身、心、意、知、物是渾然一體的,不可以相互獨立存在。身的主要功能為視、聽、言、動;心的主要功能是映照;身是心感知物的媒介,意就是心透過身對物的感應,感性到靈明之處就是知;物就是能夠被身心感應的事物。王陽明認為,人對外物的認知是一種本能,心的本體就是“至善”,將這種本能發揮到極致就能夠心如明鏡,映照萬物,此時的心便是天理。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玩打野的時候腦子都想著什麼,或者是什麼讓你去做了這一步決定,亦或是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