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薪火之路傳薪火
-
2 # 翻書君
【書文小品】解答:清明節為何要叫“清明”?
春分後第15日,約是公曆4月5日前後,是清明節,清明節又叫掃墓節、踏青節、三月節等,它的節期比較長,有的地方三五天,有的地方十幾天。一直以為清明節是一個節日,後經查閱資料,發現原來清明是三合一的節日,而且清明節大有來頭。
一、清明節怎麼來的與其他傳統節日相比,清明節特殊的多,它兼具了節氣和節日兩重身份,由“清明”節氣、寒食節、上巳節三節日融合而成。
清明最先是以節氣的身份出現在人們的概念中,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
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 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過後,氣溫變暖,降雨增多,適合春耕春種,農諺中說:“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等,所以清明是古代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節氣。
另外,清明在早春三月,萬物復甦,Sunny明媚,氣候宜人,人們會進行郊遊和戶外活動。這就為清明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
寒食節常聽人說,清明節就是寒食節,那究竟它倆是不是一個節日呢?
寒食節在農曆三月、清明前一兩天,漢代以前,寒食節禁火長達一個月,漢代確定為清明前三天。唐宋時縮減為清明前一天!可以說,南北朝之前,寒食節都是比較盛大的節日,從唐開始它才慢慢並清明兼併。
人們認為,寒食節是為了紀念忠臣介之推,但實際上,禁火的習俗在周代已經形成,紀念介之推是在漢代才盛傳開來。
據考察,寒食節禁火的原因有兩種。
第一,上古時期人們的民間信仰。古人將天上的星辰分為二十八宿,東方青龍宮的角星和亢星為“龍星”,屬於五行中的木。
先秦時期,人們出於對星象的崇拜和對巫術的感應,認為春季龍星出現在東方,容易發生火災,當龍星初現時,應該禁火。所以,寒食節禁火在周代已經出現了。禁火期間不能生活做飯,必須事先準備好要吃食物,這種冷食就是“寒食”。
《周禮》記載:“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仲春時,負責取火的官吏在街上搖著木鐸,警告人們禁火,後來禁火就成為習俗流傳下來了。
古代寒食節的“禁火”習俗和附會介之推的習俗,說明該節日正在慢慢向現在看到的清明節轉化。
北宋王溥的《唐會要》記載,唐初年,民間在寒食節掃墓、郊遊。唐高宗龍朔二年,朝廷禁止民間“臨喪嫁娶”和“送葬之時,共為歡飲”、“或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松檟,曾無戚容。既玷風猷,並宜禁斷。”也就是禁止人們悲傷掃墓後歡快郊遊,朝廷認為民間這種做法會對亡靈不敬。
然而朝廷禁令並沒有阻止民間習俗的興盛。到了唐玄宗開元二十年,朝廷准許民間在寒食節進行拜掃之禮,並將習俗固定下來。
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用拜埽禮。於瑩南門外奠祭,撤饌訖,泣辭。食餘於他所,不得作樂。仍編入禮典,永為例程。(《唐會要》卷二三)後來,因為官員要回鄉掃墓,耽誤公事,朝廷決定給官員放假。大曆三十年下詔,每到寒食節,衙門放假五天,唐貞元六年,假期增加到七天之久。
王泠然在《寒食篇》雲:“秋貴重陽冬貴蠟,不如寒食在春前。”唐朝時,寒食節的重要程度超過了重陽和蜡祭,是非常重要的節日。
寒食節到底是不是清明節呢?
綜上可以看出,寒食節的習俗是禁火、掃墓、郊遊,禁火三天後,清明這天用柳條、榆木換新火,清明的換火活動是寒食的一部分,兩個節日基本連在一起。其實觀察唐詩可以發現,唐朝清明前後的一系列活動是連在一起的。如韓翃的《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還有杜甫描寫長沙清明節遊春的《清明詩》:
著處繁華務是日,長沙 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豔明眉,爭道朱蹄驕齧膝。《唐會要》中記載,在大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下詔,宣佈“自今以後,寒食同清明。”說明官方已經承認寒食和清明屬於同一個節日。
晚唐和宋代,禁火食的習俗開始慢慢被人們忽視,人們提的更多是“清明”,等到明清時期,“清明”漸漸取代了“寒食”,而現在,大多數人只知清明節,而不知道寒食節了。
上巳節相比寒食和清明,上巳節出現的稍晚些,它形成於春秋末期,最開始規定農曆三月上旬的巳日是上巳節,魏晉之後改為三月三。
從先秦到漢代,上巳節的習俗大約有三種:
一是到水邊祭祀、洗浴,除去一年中的汙漬與穢氣,我們稱之為“祓”、“禊”。
二是到水邊或野外召喚親人的亡魂,也有說召喚自己的魂魄甦醒的。因為古人認為人的靈魂會隨著四季變化而變化,所以人們會在初春招魂。
三是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並自由擇偶。
上巳節的習俗比寒食和清明歡快多了,在上古時期,這不僅是驅邪求吉的日子,更是自由歡樂的日子。《詩經》記載:
湊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簡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所以,上巳節的氛圍就有兩種,一種是嚴肅的祓禊和招魂,一種是春遊和交往,而人們更注重的是快樂的春遊交往。
魏晉以後,水邊招魂的習俗逐漸消失,變為人們在水邊郊遊宴飲。唐朝時,每逢三月三,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縱享流觴曲水之樂。這天,熱鬧的長安城還有都百草遊戲呢!
因為時間臨近清明,上巳節與清明郊遊踏青的習俗相同,所以就被整合到清明節中,可以說,清明節春遊的習俗,主要源於上巳節的傳統。
王維在他的《寒食城東即事》中說:“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這說明唐代以後,寒食節、清明節、上巳節已經合三為一。
二、古人在清明節做什麼?清明節作為三大節日的合體,它在古代節日的地位,堪比春節。那古人在清明節都做些什麼呢?
祭祀活動中國有三大鬼節:清明節、七月十五、十月一。“鬼節”的主要活動是悼念人的亡靈,但是人們不稱清明節為鬼節,因為這天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表達人們對死者思念之情和孝道。
清明節是全民性的節日,從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都要在這天祭拜祖先,為此,唐朝還設定了清明法定節假日。
春遊活動因為清明前後,氣溫回升,天氣逐漸轉好,人們藉此機會到郊外踏青遊玩,親近自然。古時候清明的郊遊活動和掃墓活動一樣重要,而不像現在將祭祀作為重點。其實根據中國“天人合一”的觀念,清明這天人們親近自然,是合乎人性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的體現。
傳統的春遊活動有踏青、插柳、放風箏、盪鞦韆、拔河、踢球、鬥雞等,此裡不詳述。
節令食品由於清明與寒食合而為一,一些地方還保持著吃冷食的習俗,一般人們會提前準備好冷雞蛋、冷高粱飯、冷饅頭等等,在我家這裡,一般是準備冷糯米飯。
很多地方他們會在祭祀後,分食祭祀食品,如晉南人過清明,會用白麵蒸饃,中間夾有核 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這種食物叫做“子福”,象徵著全家幸福團圓。上墳時,將“子福”獻給祖先,掃墓之後全家人分食“子福”。上海清明節時要吃青團。
每個地方的清明食品不盡相同,但都各有特色。
後記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重大節日,更是後人像先祖表達敬意的節日,它集中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經過流變,現在的清明節與古時已經有了較大差別,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瞭解這個節日的來龍去脈,瞭解傳統文化。
圖片源於網路
-
3 # 豆子人民藝術家
馬上要到清明節了,清明節是踏春、祭祖的傳統節日。但是,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並不清楚清明節為何要叫“清明節”。
一種說法,清明節的名字,源自於一種叫做“清明風”的東西。清明風,是古人根據風的性質和感官劃定的八種風的一類:距離冬至日四十五天的那個風,是艮卦之風,又叫東條風。然後再過四十五天,“庶風至,震卦之風也,為管也”,這時候已經到了春分左右,也就是二月八日。從這天開始,再經歷四十五天,清明風就來了,清明風也叫“巽卦之風”。清明風來的時候,大略就是現在這個時候,故而這時候出現的節日,也叫清明節。
為啥這股風叫清明風呢?
《虎鈐經》講:
立夏之日,位應巽宮,本宮風至,陶陶然圓緩而不散亂者,此之謂清明風者也。可見,清明風,無論是從時間上來講,還從本質上來講,都是立夏的時候。立夏的時候,巽宮之風慢慢悠悠渾圓而來,不散亂,所以才叫清明風。但是,這和清明節,時間上對不上。清明風來臨,比清明節晚一個月。這實際上可能是記載有誤,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清明風是春分後十五天來的,不是立夏的時候來的。
我們拋開清明風,單看清明節。
這時候為啥叫清明呢?
根據《歲時百問》: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則是由於萬物在此時榮發、生長,抽芽新嫩明媚,風輕雲淡,故而叫清明節。
清明節原就是踏春,沒有祭祖。但清明節和寒食節只差一天,寒食節是祭祀的節日,掃墓、禁火。人們索性將這兩日合併起來,在清明前後踏春,清明節當日祭祖。清明吞併寒食,以至變成了踏春+祭祖的節日。
-
4 # 愛家心理張麗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介子椎
說到清明節,我們就不得不提起春秋時期的介子椎,因為這個節日和他有很大關係。
事情還要從春秋時期的晉獻公說起。這位晉獻公是當時晉國的國王,其實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山西省省長。因為晉國就是我們現在版圖上的山西。
這位晉獻公年輕的時候,是為驍勇善戰,而且有能力的人,所以齊桓公就把自己的女兒齊姜嫁給了他,並且生了好幾個孩子。
可是誰知道這位晉獻公年老的時候從戰敗的部落弄回來兩個美女,從此笙歌燕舞,開始昏庸起來,偏偏哪兩個美女還都給他生了兒子。正當寵的那個美女叫驪姬,為了能讓自己的兒子坐上王位,就設計逼死了當時的國君候選人申生,這可是長子而且還是齊姜的兒子,剩下晉獻公的兒子們一看不妙就跑了。
這下我們的主人公要出場了。重耳和自己的謀臣介子椎也跑路了,可是遇到災荒沒有飯吃,介子椎就割下子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做了一碗湯,重耳感動的大哭。
後來重耳回到晉國當上了國君,封賞了很多當年跟自己一起逃難的人,就是把介子椎給忘記了。
別熱都勸介子椎去討封賞,介子椎不聽,還帶著自己的老母親去隱居了。重耳後來想起介子椎就想讓他回來當官。
但是介子椎是個大孝子,不想離開自己的母親。就帶著母親躲到了山裡。重耳命人三面燒山,希望介子椎出來。結果等火熄滅後,發現介子椎和他的母親死在了一棵老柳樹下。重耳後悔不已!
他們在裝殮介子椎的時候就從樹洞裡發現了一片衣襟。上面就寫著“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了紀念介子椎,重耳下令這一天不能開火,所以叫“寒食節”,第二年他們去山上祭拜的時候,發展那棵老柳樹死而復活,因為給老柳樹賜名“清明柳”,並且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了清明節。
因此我們後世才有了清明祭祖,給過世的人上墳這一說。
-
5 # 山楊樹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日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於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基祭”之補。後來民間亦效仿,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個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也稱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晉國介子推輔佐重耳回國後,隱於山中,重耳燒山逼他出來,之推抱樹而死。文公為悼念他,禁止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相沿成俗,謂之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地108天就是清明節。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
6 # 燈影夜明安樂塔
中國的傳統節日起源於人與自然的關係,起源於對天地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後來又受到了儒學倫理思想和佛道宗教思想的影響,因此,節日的起源就顯得更為多元,更為複雜,同樣,節日的形成也絕非一朝一夕,形成後的發展演變也充滿了複雜性和內容的不確定性。縱觀清明節的漫長髮展歷史,我們需要一一追溯,一一把脈。
一、秦漢時期
清明節祭祖掃墓的習俗,起源於周秦時代人們對祖先的祭祀活動。早在西周時,中國就對墓葬十分重視,設冢人、墓大夫分別掌管王、候、卿大夫、士的公墓和庶民的邦墓。清明節真正的源頭就是祭祀祖先,掃墓祭祀是寒食到清明不變的主題,從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到被民間效仿,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歷代沿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固定風俗。只不過,在周秦乃至兩漢,這種祭祀祖先的活動並沒有明確在清明日,更談不上清明節。
“清明”這一名稱從周代開始,至今已延續了兩千五百多年。雖然這一名稱最早記載於周代,但清明作為節氣的真正形成是在漢代。到了漢代,中國從原始社會的“山中無曆日,寒暑不知年”,到形成了知年知日的完整二十四節氣和太初曆。在西漢時,中國特有的二十四節氣基本齊備,每隔十五天設一個節氣,把一年劃分為二十四個等份,公元前 139 年面世的西安劉安《淮南子天文訓》中,完整記載了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二十四節氣決定了清明節的確立,公元前 105 年,漢武帝命太史令司馬遷、星官射姓、歷官鄧平及專家唐都等二十餘人制定了《太初曆》,更精確地反應一年地球執行的週期,這就是我們今天的陰曆或農曆。從此,中國的歷法兩千多年再無大的變化,這對於清明節的具體日期確定在公曆 4 月 5 日前後,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對農業生產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魏晉至唐代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寒食節十分流行,清明節尚未形成,到了唐代,寒食節被唐玄宗欽定在清明日前二日,放假三天,至此,寒食與清明合為一體,寒食節的習俗也就成為了清明節的節俗。清明節作為節日開始形成,同時由於清明時節正值踏青之時,漢代以來的上巳拔禊除災的儀式在唐代更加娛樂化,曲水流觴等一系列春天歡宴形式興盛,這樣上巳節的內容也被融入到清明節之中。
清明節俗起源於寒食節,一直以來是不爭的事實。清明節和寒食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那麼要搞清楚清明節就必須要搞清楚寒食節。寒食節是為紀念介子推而設立的。在介子推被焚的忌日,晉文公詔令百姓們禁火而吃冷食。關於此,有一個非常動人的傳說:春秋初期的晉國,內亂不已,晉國公子重耳為避禍,出國逃亡 19 年,嚐盡了人世間的艱辛。在這顛沛流離的逃亡途中,介子推一直追隨重耳,不離左右。有一次,他們斷炊絕糧,陷入困境,介子推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供重耳食用充飢。後來重耳回國,做了晉國國君,史稱晉文公。接著,晉文公對一直跟隨自己逃亡的臣僚論功行賞,唯獨把介子推給忘了。介子推也不向晉文公邀功請賞,而且更不恥與那些挾功求祿的勢利之人同朝為臣,就帶著母親隱居到今山西介休縣內的綿山。晉文公知道後,追憶起介子推的忠誠,十分後悔,就親自去請介子推下山,介子推卻躲起來,堅決不肯與晉文公見面。為了逼介子推出山,晉文公就下令火焚綿山。不料介子推守志不移,寧願被火燒死,也不肯出山,結果他與母親雙雙抱樹而死。文公見燒死了救命愛臣,疼痛不已,就把介之推葬於綿山。
根據現有的資料,清明在唐代之前還沒有成為節日。清明節真正的興起是在唐代,唐代是中國節日風俗劃時代的裂變時期。唐代,中國封建社會達到了鼎盛時期,國家強盛統一,科學技術取得長足的進步,農業生產從幾百年的戰亂中恢復起來。唐代十分重視儒家治國的戰略,以孝行天下,拜掃祭祖之風更加興盛。由於李唐王朝發跡於寒食節流行的中心晉地山西,唐太宗李世民歷盡戰亂,對晉地濃厚的寒食習俗十分留戀,所以後來他把寒食習俗帶到了長安,這可以說是寒食節得以發揚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對清明節的貢獻,主要是把寒食節透過國家最權威的禮法,確定在了每年的請明日之前。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
上巳節形成於春秋末期,開始日期在農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晉以後改為三月三日。從先秦到漢代,上巳節的習俗活動有三種:一是到水邊舉行祭祀儀式,併到水中洗浴,以祓禊。二是招魄續魂,在野外或水邊召喚親人亡魂,也召喚自己的魂魄甦醒、迴歸。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戲,並自由擇偶或交合。上巳節早期節俗最重要的內容是祓禊。在上古時候,這種活動就不僅是一種驅邪的巫術儀式,而且更是一種自由快活的春遊。魏晉以後,水中沐浴招魄續魂之俗逐漸消失,轉為臨水酒會,其中王羲之著名的《蘭亭集序》就是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會稽山而作。由於時間與清明節臨近,又都是在郊外活動,上巳節的踏青飲宴與清明掃墓後的春遊娛樂開始尚分頭而行,後來逐漸合而為一。
三、宋元明清時期
到了宋代,清明節繼承了唐代的節日風俗,寒食、上巳、清明三節合一,得到了極大發展,北宋年間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對當時汴京城過清明節百態生活場景的真實寫照。到了明清時代,清明節的傳承與發展很不平衡,由於元代嚴禁寒食之俗,再加上明清時商業手工業的發展和城市生活的逐漸發達,使農耕文明背景下產生的不少傳統節日受到了嚴重衝擊,寒食節、上巳節基本上淡出,只有清明節保留了下來,北方以掃墓為主,南方更趨於踏青,清明節形成了南北方兩種不同的節日風景。
清明成為春天大節 清明節發展最鼎盛的時期是宋代。宋代,隨著理學的興起和封建倫理觀念的深化,傳播孝文化的清明節自然受到重視,得到發展。宋代朝廷明文規定:“為了追悼亡親,以表孝道,從寒食至清明三日,各階層均須祭掃陵墓。”這時,清明節和寒食節真正融為一個節日。
清明節的兩種風景 中國節日風俗在明清兩代也出現了變化:一是上層統治者及文人士大夫層的復古風,二是有些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節日風俗被淘汰或淡化,三是遊樂性的風俗迅猛發展。經過宋元兩代的傳承與演變,當薪火不再珍貴的時候,寒食已變的徒有虛名,寒食、上巳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明清兩代,清明節已經是春天唯一的大節了。明清時代,清明節俗已普及到全國,但風俗有異有同。總的來看,清明節南北冷熱不一,形成了兩種色調。北方人不像以前那麼重視清明節,但節日娛樂保留古風,相比而言,南方過清明節就熱鬧許多,清明節在南方各地發展興盛開來,這也是宋代以後文化中心南移對節日風俗的巨大影響有關。這也造成了現在南方對清明節的傳統保留繼承的比較好,習俗風貌呈現的多種多樣的原因。
此後,清明節從近代沿襲到當代。清明節和許多傳統節日一樣,在這段動盪鉅變的歲月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甚至是滅絕之災,幾經沉浮,最終才從幾千年的傳統血脈中綿延下來 ,得以重見天日,古老的清明節,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
7 # 三水三心
現代人說起清明節,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第一,清明的得名——物候現象與傳說1.得名於物候現象。
清明的字面意思是“水清澈,天明淨”的意思,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所以,清明,反映的是物候現象,具體來說,就是“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歲時百問》)意思就是世間萬物,都是從這一天開始生長,都是清潔明淨的,所以被稱為清明。
2.得名於歷史傳說。
但清明並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現象,還有深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在其中,因為這其中,有春秋五霸的第二霸晉文公重耳的流亡故事與君臣之間的患難相隨。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這就是著名的典故“割股奉君”。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這就是“辭官不言祿”。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所以,這個清明的含義,得到進一步的引申,意為“政治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第二,清明的作用——指導農事我們知道,古代中國是典型的農業社會(一直到現在,我們都將農業作為第一產業,每年出臺的檔案,基本上第一號檔案都是與“三農”有關的),而農業生產,主要受制於兩個因素,一是Sunny,二是降水。所以,我們的古人,根據太陽執行的規律,將一年劃分成了24個節氣,用以指導農業生產。具體來說,這24個節氣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 反映四季變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齊稱“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反映溫度變化;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
後人將清明對應的農事進一步明確,還專門做了順口溜:清明春始草青青,種瓜點豆好時辰,植樹造林種甜菜,水稻育秧選好種。意思就是清明開始,種瓜種豆,種甜菜,水稻育秧,還可以植樹造林。
所以,這個時候,清明,只是一個節氣,並不是節日!
第三,清明與祭祀——地位翻轉清明為什麼成為了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呢?這又與中國的祖先崇拜與喪葬方式有關。
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但其實,墓祭的時間,是寒食而不是清明——但因為清明就在寒食的第二天,所以,由於時間安排等原因,墓祭的時間,也就可以延遲,後來,乾脆將寒食與清明連在一起,所以,白居易也有詩句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再後來,人們逐漸淡忘了寒食,而將寒食的功能歸到清明這一天,於是,清明就從一個節氣,逐漸變成了一個節日,唐朝的時候,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相當於是法定假日,並且,還是放假4天哦,《唐會要》中有言“寒食、清明四日為假。”
到了宋代,放假時間更長,呂原明《歲時雜記》說:“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
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願逝者安息,願生者一邊追憶,一邊享受這大好春光,更願我們的時代,清明永固!
-
8 # 路尋寫作創富
“清明”,是多麼美好的字眼。神清氣明,清朗明淨。
清明節為什麼叫“清明”?主要是因為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是因為清明時節的物候特徵清明時節正值萬物萌動,出去走走,你就能發現自然界中那一抹抹新綠、那勃勃的生機,處處都是清潔而明淨。這個時候空氣清新,萬物澄澈,春江水暖,新苗嫩芽,楊柳依依,真是一幅清朗明淨的醉人畫面。據《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 《孝經緯》:“萬物至此,皆潔齊清明。”
第二是因為春秋時期關於介子推的民間傳說根據民間傳說,春秋時期的晉國公子重耳流亡時被介子推用自己大腿肉做的肉湯救了一命。後來介子隱居綿山。晉文公為了逼出介子推,下令燒山。介子推被大火燒死。留下的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後又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第三是因為人們對政教清明的美好向往。清明有著天下太平,政治清明的美好寓意。據《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即位三十年,四夷賓服,百姓家給,政教清明。”
清明,寄託著人們對天下太平,政治清明的美好向往,所以才這麼喜歡清明節。
-
9 # 六甲番人
“清明節”來自二十四節氣的第五節氣“清明”,根據西漢《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也就是說,“清明”是“春分”後十五天。
根據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的解釋:“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而不知出處的《歲時百問》也有相近說法:“萬物生長到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清明。”大意是清明時節萬物正在生長,天清似水,地明如鏡。
作為節氣,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意思是這個時節白桐花開了,鼠類入洞而鵪鶉類小鳥多了起來,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
大約在唐朝時,“清明”開始進入詩中,在杜牧《清明》之前,孟浩然已有一首《清明即事》,其中提到“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但此處“清明”還不是我們今日的“清明節”,唐時人們掃墓祭祖還是從“寒食節”開始,寒食之後兩日是清明,大約清明時才能完成所有的掃祭活動。
唐代非常重視“寒食”節,唐詩中有很多關於“寒食”的詩作,沈佺期、杜甫、孟雲卿、韓翃都曾寫過以《寒食》為題的詩,因為重視,所以也有了官方假期,根據《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記載,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開始寒食清明放四日假,唐代宗大曆十三年開始寒食清明休假增至五日,唐德宗貞元六年開始寒食清明前後各給三天,也就是說,從唐代開始,“清明”正式成為官方節日。
到宋代時,“清明節”的地位越發重要,不僅繼承了“寒食節”的掃墓等習俗,還融合了“上巳節”的部分習俗,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主題,兼有禁火、冷食、踏青、植樹、鞦韆、蹴鞠、賞花、詠詩等習俗活動的大型節日,從北宋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可見當時都城東京清明節的熱鬧。
元代“清明節”基本定型,明清兩代雖“清明節”官方休假規定,不過“清明節”外出掃墓和踏青等活動已被人們完整繼承了下來,至1935年,民國政府又確定4月5日為清明節,而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中國法定節假日。
-
10 # 有緣人153832681
清明是怎麼來的,古時把清明喻為寒食節,踏青節,嘗青節,大地回春,春暖花開,說起清明與二十四節氣有密切關係,水清則明,清明當然離不開祭祀,也是一種傳承,祭祖宗,拜祖先,悼亡靈。
清明是開年來必不可少的祭祀活動,也是一年來幾大鬼節日之一,清明是一年來首個重大祭祀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就是對亡靈的一種哀悼。
清明也是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節氣,春耕春種也是播種的季節,播下的是勤勞,收穫的是喜悅,一年四季在於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網圖。
-
11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三月三、清明節祭祖習俗的文化內涵
自古以來,三月初三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但其與清明節一起過,到底是個什麼節?說不清道不明。原因是奴隸社會不搞競爭統一的“三”,破壞了原始大同社會的清明,不準說明,使其真意失傳。
三月三,是傳統的黃帝丶王母丶離三老母的生日,即民俗"三月三,生軒轅。”奴隸丶封建統治者不提倡過此節,可人民暗過,繼承它。因清明在三月三、寒食節左右,三節合一過,因此,清明上墳祭祖有“前三(天)後四(天)”幾天都可以的民俗。 清明節為龍骨火(活)虎節,文化內涵是Sunny作業,光明正大,不陰暗,競爭創新,溫故而知新 ,競爭的目標是:補不足的短板,達到均勻發展,薪火相傳,清名永留天地間。我們應給我們的親人丶朋友、兒孫傳這一清明正義。
為什麼這樣說?清明要上墳點紙(燒紙)、添墳,其民俗是祖先告訴我們後人文化內涵:“點"是點醒、指點;“紙”是人文意識的載體;燒紙是薪火相傳,去主觀意識;“墳"是以土辦法反"文”化。上墳(在墳上)點紙的意思是,要用競爭丶鍛鍊之火,制約以分裂的意識的土辦法反文化,繼承祖先的文化,但反對陰暗丶墳下搞鬼。 《紅樓夢》第五回中的詩:"二十年來辨事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裡的“三春″就是指三月三的"生龍活虎"(火)節的文化內涵: 要對奴隸丶封建社會宣傳的文化說不丶否定(二十),辨明是非,"榴花"(石榴)代表女丶人民花開,照耀下的政府(宮闈)才是人民政府,搞以法則、法紀規矩(免)競爭丶鍛鍊(虎三春),“爭及"的領導丶頭腦(初春)候選人,要用(“虎三”加“兔四”="馬七”,代表的)交換、票決確定。三乘四等於十二(一條龍),即以規則競爭,透過交換、票決確定這一不二法門,中國夢丶每個人的"大夢"就實現了。
現在國家公祭軒轅黃帝陵,把清明節定為法定節日,祭祀先烈,我們要明白三月三丶清明節的文化內涵,有條件的上墳祭祖,溫故創新,沒有條件的,以各種適當方式祭祖,不可在野外丶街道亂燒紙,防止火災事故。傳統點紙,要畫一圓圈,在圈裡點,說否則祖先收不到。實際其本意是:只能在限制紙與火的環境點紙,否則,違背祖先本意,祖先不接受這種祭拜。 《紅樓夢》第五十八回中,作者在開頭寫道:"話說三人……不提。”在結尾段借寶玉之口"告訴”人們:"以後斷不可(在野外丶園林)燒紙錢,逢時按節,只備一爐香,一心誠虔……(或)隨便新水新茶,就供一盞;或有新鮮花果,甚至葷羹腥菜,只在敬心(繼承文化之道心),不在虛名。” 文/劉樹成
-
12 # 山中茅店
清明節緣來之一就是寒食節,而寒食節在古代是清明節的前一天,為何說是寒食節呢?據說這是春秋時期紀念名士介子推的。那介子推又是何許人呢?他是晉文公重耳手下的幕僚。晉文公的父親晉獻公由於寵愛兩個小妾,接連也喜愛她們的兒子,於是對當時的太子申生和老二重耳,老三夷吾都看成眼中釘。藉機就到晉獻公那誣告他們三,這三人沒辦法,太子申生被逼誅殺,重耳和夷吾逃到其他國家去了。
後來晉獻公死了,國內發動政變把那兩個小妾生的兒子給殺了,夷吾搶先一步回國當了國君,怕重耳威脅到他的地位就派刺客追殺,於是重耳就開始了各國流亡的生活。這一去就是十幾年,途中各種跌沛流離,飢寒交迫,而介子推就一直跟隨在重耳身邊不離不棄。因為他相信重耳才是晉國名正言順的國君,只有重耳當國君才是順應天道。為了這個理想,他一直追隨在重耳的左右,出謀劃策,持鞭驅車。有一次由於路上沒有吃的,重耳餓的實在是受不了,都暈過去,介子推看看實在是沒辦法了就割下來一塊自己的肉和野菜一起熬了肉湯給重耳吃。這就是歷史上的割肉充飢的故事。
後來重耳在流亡了十幾年後,終於得到秦國的相助,同意借兵給重耳護送他回去當晉國國君,這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晉文公即位後,對於追隨他的幾個人都得到了重賞,唯獨單單忘記了介子推。然而介子推也不是追名逐利的人,覺得能夠輔助公子重耳當了國君自己的理想就已經實現了,便歸隱山林去了。然而介子推的鄰居看不下去了,便跑到晉文公那裡去替介子推說話,晉文公這才想起把介子推給忘記了,覺得非常對不起他,就請他出山來給他封賞。然而介子推卻避而不見,好像不認識晉文公一樣,晉文公請了三次都被吃了三次閉門羹。這下晉文公火了,就把介子推歸隱的山給點了,他的本意是要介子推出來見他,然而介子推並沒有出來,反而和他母親抱著樹給燒死了。這下晉文公懊悔不已。
當時的人民為了紀念介子推就把二十四節氣的清明前一天定為寒食節,家家戶戶都不燒火,只是冷食,以紀念介子推。後來,漸漸的就把清明和寒食合成為清明節,以紀念介子推。這或許也是為什麼現在清明要去給祖先上墳掃墓的原因之一吧,讓人們懷念先人。
-
13 # B超醫生慕容姑娘
【為什麼叫清明?】
春光無限好,難得的大晴天,出來曬曬太陽☀️ 。太久太久沒有這樣享受慢時光了,坐在花叢中 ,讓每一寸肌膚充分接受Sunny☀️ 的照耀,溫暖慵懶的身體,驅散一冬的寒氣晦氣,聞著一陣草地清香一陣淡淡花香 ,感受著微風拂過每一根絨毛,吹醒裝睡的人。
昨晚與益友聊了六個多小時到深夜,越聊越起勁兒,忘了時間,忘了吃飯,要不是因為太晚了,肯定停不下來。我們互相挖掘個人深層面的東西,現在的種種與原生家庭的聯絡,挖掘出原本根本沒有意識到的東西,讓人幡然醒悟醍醐灌頂的感覺。人生能遇一個在某一時刻某一方面能給你指點的人,真是太難了,知音難覓,遇上便是幸運。但我們也非常清楚人與人之間彼此只是過客,知己相伴走一小段即可,畢竟每人的節奏都不一致,我們不強求長久,只享受當下。這種清醒,這種放鬆,令人敬佩又舒服。聊完之後,需要消化,太多頭腦風暴的東西,能被挖掘出自身無意識的東西,這個挺衝擊的,需要反覆消化反覆去感悟。
父母也只是陪我們一段,而不是一輩子。看著盛開的花朵們,回憶著以前每年的四月,都是有媽媽陪伴著一起看花 。人在時候,你意識不到什麼,那人不在,才知可惜。人生能陪伴你的只有自己,必須要明白要接受。
回覆列表
《清明花開》
獨自坐在青青的山崗 感受春暖花開
天空飄來的那片雲彩 就像你對我的關懷
看那山花已盛開 你的身影卻已不在
總想回到小時候 牽你的手 自由自在
滾滾紅塵 茫茫人海 生命輪迴是誰安排
對你的思念已匯成大海 讓我永生不會忘懷
為你寫的這首歌 隨著風兒飄向天外
時光匆匆這麼多年 我依然感到你的愛
安書楷/文
《清明心祭•2015》
春來清明至
乍暖還寒時
百花爭豔處
苦雨寄鄉思
(每至清明,乍暖還寒。繁華與淒冷相伴,心情隨暮雨纏纏,甚為愁悶。聊以文寄託對故人思念之情。他年之後,你我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