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孖蜜吽

    洋節講究少,圖個輕鬆快樂。

    好像是從聖誕節開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喜歡過洋節,慢慢的又開始過平安夜,還有七夕節、萬聖節、感恩節…

    記得上學那會,先是買的包裝好的蘋果,過了幾年實在買不起了,平安夜之前就開始置辦幾斤蘋果和包裝紙,關係要好的,一定送的是自己包的最好看的內個。還有送橙子,柚子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送這些東西呢?我們所謂的寓意“平安”“誠心誠意”完全是我們自己給下的定義啊,外華人應該不知道還有送蘋果這麼個事兒吧。這就是傳說中的中西結合?按照自己的文化傳統過西方的節日,現在想想有點搞笑。

    我認為喜歡過洋節,跟國外喜歡把節日輕鬆、娛樂化有關,他們沒有太多的講究,圖個開心快樂。就不說聖誕了,萬聖節其實跟鬼節差不多,他們更喜歡把自己打扮成恐怖的樣子去嚇別人,在過程中互相摩擦生樂。我們的鬼節,更多的是乖乖呆在家,怕被什麼恐怖的東西嚇到。

    最近很火的《尋夢環遊記》也是這樣,片中墨西哥的亡靈節,讓我們看到對祖先祭祀其實是一件溫暖的,無比動人心的事。這就是西方節日的特點吧,更多的是開心快樂過節。

    講究少,年輕人自然喜歡過。年輕這一輩兒的人對一些節日除了記得吃什麼以外,其他的習俗瞭解甚少。比如說,我們家大年初一早晨,太陽不升起之前不準往地上灑水,每次我們都得小心翼翼洗臉,還有什麼大年初幾要忌針,哪天不能動剪刀,這些細微的習俗年輕人很少關注,講究的多忘的也多,講究太多,太過繁瑣反而不像是過節了。

    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特點,有自身所獨有的值得推崇的文化內涵,我們雖沒必要去推崇西方文化,但還是應該把自己的節日輕鬆化,少點沒必要的講究,少些沒必要的送禮,過節輕鬆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對於西方節日,沒必要太放在心上,畢竟也不是自己的東西,商家藉助節日大打各種營銷模式,一不小心就上套,回頭發現吃虧的還是自己。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看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的華為雙卡雙待手機,為何只有主卡有訊號,副卡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