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某些人看了《明史》就認為明朝黑暗,問題是,明朝文人敢寫詩諷刺皇帝,諷刺政治,明朝官員敢罵皇帝,東林黨可以妄議國政,可以因為抨擊政府而進入朝堂,可以讓東林黨佔據朝堂一半席位,

    海瑞罵皇帝,皇帝就要殺他?沒這個邏輯吧?這不是滿清,滿清恐怕也沒有官員敢這麼作吧?

  • 2 # 青少年成長驛站

    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

    海瑞,(1514-1587),他是明朝著名清官,也是一位古怪的模範官僚。他的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從對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與雷厲風行、功績顯赫的張居正相比,海瑞顯然要遜色很多,從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來說,張居正顯然要遜色很多。在明朝,海瑞活著的時候就已經被老百姓當做門神供奉起來,群眾基礎相當好。

    買好棺材罵皇帝的人

    這位明朝第一清官,海瑞先生與其他罵皇帝的人相比,只有他名垂千古。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初衷不是為了留名青史,而是為了維護心中至高無上的道德和對老百姓的責任感。1565年,海瑞實在看不慣嘉慶皇帝懶政不作為、只講煉丹修道,大興土木、二十多年不上朝,濫派官職給人等種種劣行,就寫出了一份著名的奏疏。在奏疏中毫無留情地批評了嘉靖是一個虛榮、殘忍、自私、多疑且愚蠢的君主,像“蓋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這樣極端尖辣、史無前例的話語比比皆是,但也提出讓皇帝改過的期望。嘉靖看完差點被氣炸,直接來了一句“抓住這個人,不要讓他跑了”,按照嘉靖當時的情緒,五馬分屍、凌遲海瑞一千次都不夠解心頭之恨。

    嘉靖不殺海瑞的原因

    但是在關鍵的時候,眾臣將海瑞買好棺材罵皇帝一事告訴了嘉靖,徐階也順勢救了海瑞一命,他告訴嘉靖“皇上,你上了海瑞的當”。嘉靖如果殺海瑞就會中了他的圈套,海瑞一死必然會因為正義的諫言而名垂青史,而相反嘉靖將永遠背上昏庸的罪名,無疑於比干與紂王的事蹟重演。況且海瑞在民間極受老百姓愛戴,把他當門神供奉,如果海瑞被殺,嘉靖也將因此會失去民心。

    嘉靖將海瑞關了起來,繞了他一命,直到1567年嘉慶死後,隆慶又將海瑞釋放。

  • 3 # 秦右史

    嘉靖皇帝對海瑞的行為也很震怒,直呼“無父無君,驚天之舉”,但又不想當及殺海瑞,如此便遂了他“沽名賣直”之意,反而自己揹負“殺害忠良”之名,而海瑞則因言罪被殺獲得士林與官場讚譽。這個場景在《大明王朝1566》中有非常恰到好處的詮釋。

    皇帝想要“合法合程式”的殺一個諫臣,並不容易。海瑞二月上書,嘉靖皇帝朱厚熜十二月龍馭上賓,期間其實多次想殺海瑞,也蒙徐玠、黃光升等人從中搭救,皇帝對此處於徘徊與矛盾的狀態。但未及決斷,竟一命嗚呼了。

    次日太子即裕王朱載垕(明穆宗)繼位,國號隆慶。奉先帝世宗遺詔,赦免了以海瑞為代表的所有諫言諸臣,海瑞開始被重用。

    海瑞生性耿直,因何上書呢?因為嘉靖晚年,不在朝堂處理政務,深居西苑,專心設壇求福,聽通道教之術。總督、巡撫等邊關大吏爭著向皇帝貢獻有祥瑞徵兆的物品,禮官總是上表致賀。朝廷大臣自楊最、楊爵獲罪以後,再也沒有人敢說時政了。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一日,海瑞在棺材鋪裡買好了棺材,並且將自己的家人託付給了一個朋友。然後嚮明世宗呈上《治安疏》,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甚至慷慨激昂地寫道:

    嘉者,家也;靖者,淨也。嘉靖嘉靖,家家淨也!

    明世宗讀了海瑞的《治安疏》,十分憤怒,把《治安疏》扔在地上,對左右侍從說:“快把他逮起來,不要讓他跑掉。”

    宦官黃錦在旁邊說:“這個人向來有愚名。聽說他上疏之前,自己知道冒犯該死,買了一個棺材,和妻子訣別,奴僕們也四處奔散沒有留下來的,他自己是不會逃跑的。”

    明世宗聽了默默無言。過了一會又讀海瑞的上疏,一天裡反覆讀了多次,感到嘆息,只得把《治安疏》留在宮中數月。曾說:“這個人可與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

    經過時間磨礪,海瑞的行為成為一種符號。《明史》贊曰:

    海瑞秉剛勁之性,戇直自遂,蓋可希風漢汲黯、宋包拯。苦節自厲,誠為人所難能。

  • 4 # 正氣歌聲

    首先是因為明世宗不蠢,殺了他沒有任何好處,反而使自己揹負上了殺害忠良的罵名。

    其次是因為海瑞的言論中確實是肺腑之言,而是不惡意謾罵,本意是好的,希望皇帝能改變,成為一代明君。明世宗第一次讀到奏疏的時候,十分生氣;但看了幾遍以後,也不由得感嘆,此人是個大忠臣啊!

    當然,明朝的思想和言論還是比較自由的,士大夫的骨頭還是比較硬的,不比滿清那樣的萬馬齊喑。從這點來說,滿清的黑暗是無法想象的。

  • 5 # 皇帝不稱朕

    海瑞“罵皇帝”,沒有被殺,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我首先當說明的是,戶部主事海瑞在嘉靖四十五年二月初一日上疏,對嘉靖帝治下政事之得失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但遠遠談不上“罵”!恰恰相反,海瑞冒死進諫,正發乎其忠讜之心,批鱗有之,然大逆不道罵皇上則絕無!

    明代是一個“言路”大為開放,言官諫官張牙舞爪的時代,政治言論——即便是上給皇帝看的奏疏,往往措辭激烈。但臣對君言,激烈有之,愈見其忠愛之心,罵意是絕對沒有的。

    海瑞在《治安疏》的開頭就申明瞭,我給皇上您上言,不“虛美”,不“諱過”,完全是實事求是,照直來說;而且他拿西漢初年之事舉例,似有拿嘉靖皇帝比擬漢代明君漢文帝,拿自己比擬漢初賢臣賈誼的意思(賈誼也有一份有名上疏《陳政事》)。這樣的話頭,本就含有討好之意,足見海瑞筆法頗有春秋之意,海青天絕非顢頇之人。他下面譏諷當今政事之失,也立足於“今不如昔”,今是嘉靖帝的今,昔也是嘉靖帝的昔。總體來說,海瑞此疏是提意見,不是罵皇帝。但現代人將海瑞上疏簡化為“罵皇帝”,搞了好幾部戲,造成廣泛的影響。

    海瑞《治安疏》如果是“罵”,那神宗萬曆朝的小官雒於仁上“酒色財氣四病疏”,竟然對萬曆皇帝說,我看皇上您病了,您是四病纏身:好酒、好色、好財、好使氣……那這又算什麼呢?這才夠得上罵皇帝!可即便如此,雒於仁也沒有死,甚至沒有公開的處分,只是由內閣暗示他自己去職了事。

    我舉雒於仁的例子,意在說明,明代官員激烈的上疏,本為常態,被皇帝和重臣們視為“酸子”之舉,氣度應開朗,不必與之深較。何況,古代對殺進言者一般都比較忌諱,不會輕易地將忠諫臣子置於死地——再壞的皇帝也要名啊!倒是因為進言得罪權臣,被權臣害死的,真是數不勝數(比如令大太監王振、劉瑾、魏忠賢不快的言官,沒一個有好下場)。可謂寧得罪皇帝,不可得罪權臣!

    我們將海瑞上疏放到那個背景下來考察,也就覺其語調不是特別突出、令人咋舌了。

    以上是海瑞不死的必然性,同時也有偶然性。

    偶然性在兩個方面:一是嘉靖四十五年時,嘉靖皇帝已經病重,當人走到生命的盡頭時,多少會有一些反思(就是壯懷激烈的漢武帝,在晚年不是也發了一部“輪臺悔詔”麼?)。海瑞此時上疏,把他的過失說的特別透徹,他不能不心服。所以當他初讀海疏,勃然大怒,“抵其章於地”,然後又撿起來,“復取置御案,日再三讀之,為感動太息。留中數月餘”(《明世宗實錄》卷555)。可見海瑞並不是上疏之後立即被下獄的。嘉靖帝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個月,大概反覆讀過海疏多遍,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有了很大的感悟。

    海瑞沒有一個字的誣詞,字字在理啊!

    但嘉靖帝畢竟是個秉性頑固、剛愎自用之人,他忍了幾個月,到當年年底,愈加病重,看看不起,一想起來他“聖君”的聲名就被海瑞一疏毀了,越想越氣,異常煩悶,這才下令將海瑞抓起來。所以實錄說:“會上(嘉靖帝)有疾,煩懣,遂下詔。”命令錦衣衛將海瑞抓起來,究問其主使和同謀。

    然而當錦衣衛將審理結果上奏,並經法司判決海瑞“大辟”(死刑)後,嘉靖帝又將判決書留中不發,不打算嚴處了。他大概知道海瑞只是說了真話,而且勇氣可嘉,可是他猶豫反覆,只是不願承認海瑞所言,都是對的!而且海瑞所引民諺:“嘉靖嘉靖,家家皆淨!”令他如鯁在喉,一口氣始終咽不下。嘉靖帝臨終前的心態,真如實錄所言,“聖意淵矣”!到十二月,嘉靖帝就去世了。然而他即使不死,我相信海瑞也不會死。

    二是群臣的救助。明朝言路聲氣大張,而最忌殺言者,輔佐大臣們也不願意那麼做。所以在海瑞觸怒皇帝后,各方重臣(如首輔徐階——儘管徐階並不喜歡海瑞)紛紛替他說話,尤其是司禮監太監黃錦,特地在皇帝駕前提到,海瑞為了上疏,連棺材都準備好了。黃錦這麼說,其實就是在幫海瑞。因為海瑞備棺上疏,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尸諫”,其忠諫之氣盡顯無餘。自古尸諫者,無不是忠心耿耿之人,這樣的忠臣,誰敢殺呢?

    所以,嘉靖病重時的反思、明朝不殺諫官的傳統,以及內外官員的救護,都使得海瑞上疏,雖然冒了極大的風險,但絕無斃命之虞。

    但是,如果他罵的是嚴嵩,那就不敢想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好看的適合學生看的外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