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學科普劉醫生

    學制長

    醫學學制本科是五年(其他學科一般為四年),記得當年高中同班同學都畢業的時候,我們還在上學。終於畢業了之後,別的專業都可以開始找工作了,而我們還要參加為期三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考試合格並且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才算剛剛入行。當然這還沒有結束,如果想進入一般的公立醫院,最起碼要碩士研究生畢業(三年),而如果想去省市一級三甲醫院,好多都是招博士生(三年)了。我們班最早考上博士的那批同學現在還沒畢業呢,而現在已經是我們學醫的第二個“十年”了。

    早期待遇差

    一般醫學生到了大四就要開始實習了,聽說別的專業實習都會有工資,而醫學生實習期是沒有工資的。同樣規陪三年工資也很低,如果是那種專碩和規培並軌的研究生是一分錢沒有的,而沒有單位單純規培的話,我記得我們那會兒是1600元/月,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補助了,後來規培的第三年漲到了2000元/月,但是需要自己出去租房住了。規培的醫院基本上都是市中心,房租可想而知。如果是單位人去規培的話,待遇會適當好一些,因為所在單位還會發一部分工資。並且每個地方的待遇不同,沿海地區可能會稍微高一些。畢業了剛進醫院待遇也一般,當然這個會隨著自己水平的提高而上漲,是跟自己的努力分不開的。

    很辛苦

    首先是上學的時候比較辛苦,網上調侃說“只要學了醫,天天像高考”其實是不假的,因為醫學生所學習的科目非常多,並且每本書真的很厚,為了說明真實情況,我特意親自拍了幾張圖片。

    其次是工作上的辛苦,對於作為醫生的我們來說,多久沒出去玩過了,想當年大學的時候基本上放假就會出去旅行,基本上把學校周圍的省份都玩遍了,而從實習之後就再也沒有出去過了。而現在工作了,對於住院醫師來說是住在醫院毫不誇張,似乎每週有一個單休就不錯了,並且3~5天一個夜班確實很累,當然,如果當上了住院總,那基本上這一年就別想回家了,基本上天天要住在醫院了。

    學費貴

    醫學生上課科目較多,辛苦的同時,學費也比較高了,好像前幾年已經取消了公費研究生。本科階段一般5000~8000左右,碩士研究生8000左右,博士研究生10000左右吧。當然這些不包括書本費、住宿費等,但研究生期間有課題,並且學習成績較好的話,是有獎學金的。

    醫患關係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醫患關係就變得不是很和諧了。從“哈醫大王浩事件”到“溫嶺殺醫案”,再到最近的“北京民航總醫院殺醫案”無不讓我們廣大醫護人員痛心。記得當年有個非常優秀的同學就在溫嶺的那個醫院實習,後來目睹了這一切後,畢業就轉行了,而這只是一個縮影。

    期待

    其實上邊說了這麼多,基本上是作為一個醫學生再到一名醫生的親身體會,雖然有辛苦,但從來沒想過放棄,因為成為一名醫生就是當年的理想,記得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全部填的都是醫學院校。而目前在我們國家正處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關鍵期,很多身邊的同事們都去支援湖北,支援武漢去了,有的人放下了需要照顧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有的人剪掉了多年的秀髮。就在最近又有一批同事去了恩施,還有西藏。

    小結:當年有個高中同學做夢都想當醫生,可惜因為發揮失常,與醫學專業擦肩而過,前幾年跟他聊起來,還說很後悔沒好好學習呢,他說因為穿上白大褂的樣子特別帥,並且醫生這個救死扶傷的職業真的很光榮,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觸動。醫患關係方面的大多數病人其實還是很通情達理的,以後有機會可以跟大家分享。最後建議你如果當醫生真的是你的理想,那麼好好堅持、好好努力,相信你會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好醫生!

  • 2 # 宇宙外的石頭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這年頭高考後還報考醫學院都是腦子不清白的。一個高投入(讀書規培到28歲)高強度(長期晚夜班全年無休)高風險(人體各種意外無法預料)低收入(月薪絕大多數是幾千塊,別看著以前醫生有錢,那是因為那時有大把灰色收入,現在這一塊已經沒有了)的職業。這個職業還經常被打被殺毫無安全可言。

  • 3 # 不和汙言穢語對話

    學醫很難,起碼要好好讀啊背呀!還要動手做各種必須做的什麼解剖啊……學成什麼樣看你自己的思維和能力。在中國學醫一點不貴,比其它民營大學還有各種藝術專業來說簡直無需什麼錢

  • 4 # 使用者5117519731280

    有點答非所問,僅供參考

    一提醫生辛苦,就有人說是工作職責,做什麼都是應該的,把你往崇高了說。你一要求待遇,就有人說紅包說回扣。你一提醫患關係,就有人說被打是有原因的,哪怕殺了都是有原因的。你一提休息,就有人說哪一行不累

  • 5 # 小崽崽羽佟

    我是一名大二的臨床醫學生,說實在的,我覺得學醫是真的很累。書很厚,課很多,要背的東西一大堆,甚至還要背英文的,因為考試的時候名詞解釋考英文的。期末複習比高考還累,熬夜通宵,幾經崩潰。本科五年還要考研,想找個好工作還要考博,加起來差不多要十年。感覺自己的人生規劃都被打亂了,沒有辦法按照理想的規劃結婚生子。我現在都後悔學醫了。別人的大學生活上課社團做兼職,醫學生的大學生活學習背書複習考試。不過像我這種小渣渣級別的還是會偷著玩但是那些好的醫學生真的是每天都在很認真的學習。而且現在醫患關係那麼緊張,我都在思考將來要不要做醫生了,太可怕了

  • 6 # 醫學女博士曉曉

    我,寒門農村女孩,高中因為班主任的一句話,女孩子最好教書和當醫生,而選擇了醫學院,從此開始了十餘載的漫漫學醫路。附上我的經歷影片。

    學醫到底難不難,本科階段,我覺得相對於其他的理工科,醫學還是有點偏文科性質,主要是記憶和理解,只要你夠勤奮夠努力,你基本上不會掛科。別人大學生活多姿多彩,學醫的你可能只能挑燈夜戰,來應付那魔鬼般的考試周了。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階段,我覺得挺難了,醫學生物領域研究,還是需要一定的科研悟性,悟性這個東西,不是單靠努力就會有。此外,科研更需要一個很好的平臺,這都是要靠實力和運氣,差距也是從這個階段開始有了。總之,一個成功的醫生是臨床水平高的白衣天使和科研實力雄厚科學家的結合,這也說明了專家教授的超凡之處,也更加說明了在大型三甲當醫生是多麼的不容易。

    學醫,你的付出不一定和你的收穫成比例。主要體現在就業,待遇,和社會認可。

    就業難,待遇一般,醫患關係緊張,都是我們醫學生最意難平的問題。

    無數個時刻都會質疑自己,為什麼要學醫?尤其在家人生病的時候,年近30的我無法分擔什麼,是我最沮喪的時候,也是學醫路上最奔潰的時候。

    最後,各行各業都有難處。醫路艱辛,但是也有值得堅持下去的地方。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合適什麼是最重要的!

  • 7 # Yyy369

    怎麼說呢,這個和你考的學校很有關係。

    你考的學校越好,比如什麼協和,北醫,上交,復旦,中山,華西這樣的,學校有錢,獎學金拿的也痛快,導師也牛逼,以後的路也會越走越寬。

    你考的學校一般,學醫這條路就會走的比較艱難。

  • 8 # 教育100分

    對於學醫,社會中一直流轉著一句“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俗語,雖然是大家的一句俗語,但卻反應了一種真實的現象。學醫很難,並且要比你想像的難,特別是對於臨床醫學專業來說。具體總結起來,就是學習難,畢業初期工資水平低,醫患關係緊張等三個方面困難!

    1.學習難

    一般來說,學醫學類的專業本科都是五年,遠比其他專業要長一年,同時對於醫學類的科目來說,學習也是難,因為要學的內容多而且雜,畢竟治病救人也不是開玩笑了。內容多也就意味著學習時間就需要更長,同時還需要進行大量的實操來豐富學習經驗。對比其他專業,難度確實大!

    同時對於升學來說壓力也大,因為在所有專業的考研比例上,醫學類的比例應該能排上個前幾,一個班可能80甚至90%都會參加考研,因為不考研未來的就業壓力也大!

    2.畢業後工資低

    對於一個醫學生來說,你以為讀完本科(研究生)就可以工作了嘛?其實不然,對於每個醫學生畢業生來說還要進行為期三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養,這期間工資十分低。然後還要去考醫師資格證,對比其他專業來說,可以說確實困難!

    同時規培結束,也要開始從住院醫師慢慢熬慢慢考,工資才會慢慢提高!

    3.醫患矛盾十分緊張

    其實原來醫患矛盾還是挺正常的,但近些年來,醫患矛盾越來越緊張。不少醫生開玩笑說:我們這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在上班。其實受這個影響,越來越多人不敢報醫學類專業,以及不少人雖然是醫學類專業畢業,但畢業後並沒有從事醫學類工作!醫患矛盾這個不得到解決,醫學專業就永遠是一個困難的專業!

    最後

    醫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職業,如果少了醫生那麼可能真的會出現大家所說的“地球不轉現象”,並且這次廣大醫護人員為武漢做出了巨大貢獻,希望大家能夠對醫護人員們多多尊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多少人想讓他們再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