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小茉09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蒼生不負卿

    這句話對於康熙來說,可能是最好的解釋了。

    愛新覺羅玄燁,第一層身份是大清國的異國之君,四萬萬臣民的統帥,千里江山的主人,九五之尊,這個國家的榮辱興盛,祖宗江山的穩固,是他第一需要考慮的;此為大家;

    第二層身份才是容妃的丈夫,藍齊兒的父親,此為小家;

    作為君王的康熙,有太多的無奈,太多的迫不得已,尤其在這種可能動搖國本,危及江山社稷的時候,國家的穩定才是第一需要考慮的,祖宗江山的傳承才是最重要的;莫說犧牲一個容妃,就是犧牲更多人,也是在說不惜的;

    忘了那個平三藩,除內亂,救了康熙和孝莊無數次的周培公,文能定國,武能安邦的周培公,康熙為了滿漢的團價,滿朝文武的人心安定,也不得不找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貶到盛京,流放10年,鬱鬱而終;

    1、為了皇帝的尊嚴

    此時的太子,已經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做下了多少不君不臣,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醜事,作為千古一帝的康熙來說,胤礽之於康熙是一處巨大的敗筆,他不允許自己的兒子變成這副模樣,還要將自己的江山託付給他。皇帝是一個非常講面子的職業,金口玉言,九五之尊,說出的話無論如何也不能更改,哪怕是錯誤的。

    但是康熙知道,自己這麼做,是無比正確的一個決定,這樣才能對得起大清朝的列祖列宗,才能對得起滿朝文武,才能對得起黎民百姓;而容妃卻當眾駁了自己的面子,這對於康熙來說是致命的;

    當初平三藩的時候,孝莊一樣反對康熙平三藩,同樣康熙對於孝莊也沒有留多少情面,孝莊太后都不能做到的事情,何況一個容妃呢?

    大概這就是皇帝的尊嚴吧,這就是千古一帝的康熙的勇氣!

    2、為了江山永固,傳襲萬世

    我們知道,太子生性輕浮,德衰品劣,毫無謀略,完完全全不可能成為皇位的繼承人。這樣一個頑劣的人,作為聖君的康熙自然無法容忍。就算全天下求情,他也不可能斷了廢黜太子的念頭;

    別說遺詔,就算是孝莊太后還在世,親自來了,康熙也未必能夠承情收回成命。因為這個決定是為了大清朝江山做的,做一個皇帝的責任永遠比當一個父親的責任要重的多。

    然而此時孝莊太后已經不再人世了,康熙明明知道遺詔是真的,但是對於這樣一位傳奇的奶奶,康熙不可能批判老祖宗的決定是錯誤,只能犧牲容妃,成為這段歷史的罪人。

    所以,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帝王家的親戚是最難當的,為了皇位的傳承,為了江山的穩固,要承受的太多的委屈,要喪失太多的尊嚴,要明白太多的莫須有,因為他們只是歷史長河裡一顆小小的星星,不管如何掙扎,歷史的車輪都不可能阻擋。

  • 2 # 歷史縱橫帝

    導讀:在封建王朝帝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天子,也是天下九州萬方億兆生民的主宰。但凡不是隻知道吃喝玩樂的昏君都知道做帝王之難,他們不但是一妻子的丈夫、兒子的父親還有更重要的國家屬性。他們重任在肩,江山社稷的富強和傳承勝過一切。當國和小家的利益發生衝突時,國的優先順序必然會高於家。所以康熙作為一代明君對未來繼承皇位的太子的選擇更是慎之又慎,在明知道胤礽不是合適人選的情況下為了江山社稷的傳承必然要更換太子。哪怕真是容妃真正傳達孝莊太后的囑託也不行。皇權的威嚴神聖不可侵犯,康熙哪怕內心充滿著煎熬也要發配容妃到宗人府。正如劇情末尾康熙和魏東亭所說“不要讓朕傷心了,容妃就像一根刺,扎進去痛,拔出來更痛。”康熙此時在國家責任和個人情感之間焦灼反覆,帝王雖然掌控天下的省殺大權但是也不能隨心所欲。

    自古以來帝王因為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所以引天下英雄競相爭奪。俗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一國之君不但有常人的情感和喜怒哀樂更是把江山抗在身上。對他們來說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和情感都是奢侈的,帝王這種生物如果站在國家利益上更像是機器一樣冰冷或者是冷血的圖騰。當孝莊去世後,康熙放鬆神經的緩衝機制失靈。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受到傷害,所以沒有私心的蘇麻喇姑、容妃和藍齊兒格格都成為康熙執政下大清王朝的犧牲品。

    容妃-孝莊太后去世後康熙情感的緩衝器,但是容妃畢竟不如孝莊所以在廢太子的公開場合做出了不恰當的言行。

    容妃溫柔賢惠,對康熙體貼對孝莊孝順。更難能可貴的是容妃不爭寵,因為沒有兒子所以也最讓康熙放心。所以容妃是除了孝莊以外,唯一能讓康熙從紛雜緊張的國家大事中放鬆下來的人。不但容妃難得,就是他們的女兒藍齊兒格格都是康熙的開心果。所以容妃非常受寵,在回鄉省親的時候甚至可以穿漢服招待親朋。在滿清皇族當中,這個待遇算是極高的。

    容妃難得的品質深受孝莊太后的看重,所以為了孫兒著想就把開導康熙的希望寄託在容妃身上。孝莊也看的明白,只要胤礽太子之位出現變數必然會導致激烈的奪嫡出現。所以孝莊把這個懿旨下給了容妃,就是想讓容妃用自己對康熙的影響力力保太子。

    “容妃啊,我想給你下一道懿旨。我擔心,我走後皇上要廢太子。我活著的時候他怕我傷心,他保著太子。可是我走了,太子也許就保不住了。你要好好的勸說皇上,不要行廢立。這十幾個阿哥都會爭著搶著爭太子這個位置,就會骨肉相殘”

    容妃確實是這麼做的,在康熙在列祖列宗的牌位下打算廢太子時容妃爆發了。如果這話是孝莊說的,本著孝順的原則也不會說什麼。但是老祖宗走了康熙的皇帝之威不容反駁,所以當容妃堅持說在公共場合稱是孝莊的懿旨時康熙火了。容妃雖然執行了孝莊的旨意,但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公開質疑康熙的決定就是在挑釁帝王權威。

    後宮不靖,惠妃關鍵時刻的落井下石涉及奪嫡之爭

    其實容妃覺得自己據理力爭是為康熙和老祖宗負責,其實她沒有兒子對奪嫡的慘烈沒有直觀的印象。在孝莊去世後,容妃甚至替孝莊充當了太子胤礽臨時監護人的角色。不但在太子的問題是替胤礽據理力爭,而且私自釋放了太子身邊的朱三太子的女兒紅玉。這就讓大阿哥的母親惠妃等人非常惱火,因為太子胤礽不被廢大阿哥怎麼有機會上位?所以必須把容妃整倒,所以就著紅玉的事給康熙施加壓力。而康熙也必須一碗水端平,因為在帝王看來規則不容破壞。所以三條大罪合併,容妃從貴妃降到常在最後發配到宗人府為奴。

    “一抗旨干政;二、私縱紅玉;三、褻瀆聖上,著剝奪所有爵位逐出後宮發配宗人府為奴”

    小結:

    容妃沒有老祖宗的威望,把康熙從繁忙的朝政中解脫出來還能勉強做到。但是後宮不得干政這是規矩和家法,況且在康熙的嚴正警告下屢屢突破帝王的底線。雖然容妃覺得自己的堅持無愧於老祖宗的囑託,但是面對已經從丈夫的角色化身為帝王這種冷血生物的康熙盛怒之下發配到宗人府為奴就不足為奇了。

  • 3 # 英雄少年2020

    《康熙王朝》中,康熙明知道容妃說的話是真的,還要懲罰她的原因就是,不能讓坑爹坑天下的兒子胤礽當皇帝。如果原諒直來直去的實在人容妃,等於原諒兒子胤礽,胤礽會拖延時間見縫插針奪得上位機會,登基當皇帝,那麼就是坑害整個大清朝了。

    所以,康熙容忍著痛苦把這個錯做下去,懲罰容妃。

    在《康熙王朝》中,和康熙最有愛情和夫妻相的就是容妃,其他的妃子和皇后只是康熙用人才的獎勵下的女人。並非真的愛情。康熙一直把容妃當成自己的妻子,可是自己是皇帝,需要籠絡大臣,冷落了容妃,心中很愧疚。

    康熙為了避免具有禍害性質的胤礽繼位。廢了太子,容妃卻哪壺不開提哪壺的直言說孝莊遺言懿旨不能廢掉太子。康熙強忍失去愛情懲罰了容妃。

  • 4 # 抗白小楊

    康熙容妃歷史原型是榮妃。

    補充介紹:

    榮妃,原名馬佳氏,員外郎蓋山女,是康熙帝最早的妃嬪之一。

    馬佳氏於康熙十六年八月被封為榮嬪,並在康熙二十年十二月晉為榮妃。一生共生有五子一女,又是康熙帝第一個皇子的生母,但是其中只有皇子胤祉和皇女固倫榮憲公主長大成人。隨後,痛失四子的榮妃看透宮禁事變,從而在後宮中過著平逸的生活,以此來穩固自己的地位,再未進封。最後,榮妃於雍正五年丁未閏三月初六日薨,十二月初四日奉安於景陵妃園寢。

    從這可以看出來,容妃這個角色的構造是基本虛構的,至於為什麼要加入這個情節,我覺得是帝王人生的一個補充需要,帝王人生是孤獨的,是孤家寡人。

    看一下,廢太子之前的康熙,對外平三藩,收臺灣,對內孝莊太后主持內宮,自己有容妃有蘇麻喇姑,諸子孝順懂事,大臣雖分幫但都可控制。這種生活不是小說和影視劇的結局,於是,轉折點就是太子叛亂。太子叛亂後,太子被拿下,索額圖被抓,其它皇子都認為自己為皇的機會加大,皇子間的勾心鬥角會更加劇,所謂的父慈子孝也已經蕩然無存,宮裡孝莊和蘇麻喇姑同時去世,從小的兩大支柱同時離去,打擊不小,什麼都不剩了,還要什麼愛情,還有愛情的話不是孤家寡人,說實話,這段情節我覺得安排的有點牽強,但為了達到孤家寡人的效果硬塞的吧。包括廢容妃導致最愛的女兒也離他而去。

  • 5 # 一貳一橙

    《英雄記》裡記載過:三國時期高順多次勸諫呂布不要兩面三刀,希望他能多聽從屬下的建議,可呂布是“知其忠,然終不能用”。

    不止如此,呂布還剝奪了高順陷陳營的領導權,將其交給了親家魏續負責,只在高順出戰的時候才把這支軍隊還給他。從呂布知道高順的忠心卻始終不能用的情況,大概就能知道為什麼康熙明知容妃的話是對的,但卻不能聽從,還要懲罰她的原因了。

    高順和容妃都犯了一個錯,那就是太過直白了

    自古以來領導者都是不喜歡說話太直的人,像李世民和魏徵的情況,千百年來只此一例,其他犯上直諫者,要麼歸隱山間,要麼下獄獲罪。像高順這樣只是被剝奪了軍隊領導權的還算是仁慈,而像容妃這樣被一棍子打到底,不止被廢了妃子封號,降為嬪之外,還要去辛者庫洗馬桶的卻比比皆是。

    高順對呂布忠心是不錯,但他卻不瞭解:呂布在前不久遇到過郝萌之變,據當時平叛的曹性所說,呂布軍師陳宮也參與其中,雖然呂布沒處理陳宮,但難保心裡不舒服:郝萌是親信部下,陳宮的心腹軍師,這兩個人的背叛讓之後的呂布是看誰都像二五仔。普通的還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兵權、有威望、有能力的,恰好高順就是三者兼備的一員大將,這不能不讓呂布有所顧忌。

    所以呂布知道高順忠心,卻不敢用他,而是把他的軍隊交給親家魏續,此人不論哪一方面都弱過高順,可也就是因為這樣,呂布就不怕他反叛,就算反叛也是在呂布的能力控制範圍之內。同樣的容妃也是一樣。以她在孝莊和康熙身邊的地位來看,她的話有足夠的支援力量,康熙也知道她不會說謊,但此時的康熙剛經過索額圖謀反,連太子都牽扯其中,一個是親信大臣,一個是親生兒子,這兩個人都反對自己。這時候的康熙就和呂布一樣,優先保證的絕對是自己的安全,而不是所謂的遺令和忠心,連自己的安全都維護不了,又談何保家衛國?

    本來如果容妃是在閨房之中和康熙提到此事,康熙雖然還是要廢太子,但至少不會對容妃做出過大的處置,最多說幾句就完事了。但容妃卻在大庭廣眾之下,以太皇太后遺命來質疑皇帝的命令。這對於一向說一不二的康熙來說,不止是挑釁,更是一種侮辱。

    想當年康熙想削藩就削藩,就連孝莊苦口婆心地勸也不管事,又何況是現在,作為已經執掌大清五十多年的康熙來說,容妃的勸諫不是忠心,反倒是公然的挑戰皇帝的權威。如果不重重處理容妃的話,那讓當時在場的嬪妃皇子、王公貴族會怎麼想,難道皇帝的命令就像空氣一樣,說了就完了嗎?

    所以康熙知道容妃不會說謊,也知道她的良苦用心,但君無戲言,說廢了一定要廢,而處理容妃,除了讓她收斂一下,說話要注意之外,還要警示一下其他人。畢竟胤礽也是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的,勢力盤根錯節,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會有人上表保住太子,而且人數還不會少。

    不幸的容妃就這樣成了康熙的一顆震懾彈,用來震懾想要保護太子的人。最後容妃死於汙穢之中,康熙也是悲痛欲絕,可又能怎麼辦,只好多給予她身後的榮耀了。

  • 6 # 棗兒影視觀

    我是棗兒,我來回答。

    《康熙王朝》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古裝劇,陳道明也是我最喜歡的男演員。劇中他飾演的康熙有血有肉,演出了一個帝王的霸氣的同時也詮釋了一個最高統治者的無奈。容妃是康熙最喜歡的妃子,生下了藍齊兒格格是康熙最疼愛的格格。容妃性格剛直真性情,說話不懂得拐彎,最後得罪了康熙,奪了封號,脾氣倔強甘願去刷馬桶。古有魏徵做明鏡,為何容妃忠言真情卻落到如此下場呢?

    容妃忠言逆耳為何會落到如此下場?

    容妃究竟說了什麼,會讓康熙勃然大怒?其中緣由聽我慢慢道來。

    孝莊太后生前早就知道康熙有廢儲之意,也知道廢儲會給康熙帶來多大麻煩,所以一直壓著康熙打消廢儲的念頭。孝莊也知道,她百年以後以康熙的性格一定會廢儲,所以在臨終之前將容妃喚於塌下。叮囑容妃,在康熙廢儲之時一定要力保太子。這天終於來了,太子的不作為徹底激怒了康熙,廢儲之心勢在必行。

    而容妃卻不顧康熙的臉面,冒死進諫,讓康熙顏面掃地。此做法無疑是火上澆油,最終怒火也燒到了容妃頭上。不但奪了容妃的封號,還將容妃貶為賤婢。

    康熙為何龍顏大怒?有兩點,第一點,容妃干政了!後宮不得干政,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死規矩。第二點,容妃駁了康熙的面子,讓一個皇帝的顏面掃地。最終牽連自己受到了懲罰。

  • 7 # 西門不帶刀

    《康熙王朝》中:太子胤礽與康熙的一個妃子鄭春花偷情,被康熙識破。康熙盛怒之下,於奉先殿祭祖告天,在列祖列宗面前當眾廢去 胤礽太子之位,容妃力諫康熙不能廢太子,並說出老祖宗(孝莊太后)遺旨:為防止骨肉相殘,不能廢太子,康熙命人把容貴妃拉下去。而後親自到容妃宮怒斥容妃,說: “今天的事影響太壞了,容妃,朕剝奪你 貴妃位,降為 常在,仍在宮中居住,但是,從此以後,不允許你出宮門半步。

    這簡單的一段話中,包含了三層意思:

    一,當面教子,背後教妻。

    應該說《康熙王朝》在這個細節描寫上是非常非常符合一位帝王的心思的。奉先殿上,百官雲集,自己的女人犯了錯,不能當著別人的面批評。所以即使容貴妃當時犯了那麼大的錯,康熙依然是回後宮中教育他的妻子。這個細節描寫,符合中國傳統夫妻文化。

    二,賞罰分明,維護法統。

    康熙首先是一位皇帝,其次才是容貴妃的丈夫,是皇子們的父親。九州萬方,億兆生靈,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能憑感情去做事。必須賞罰分明。容貴妃因為當日所做的事情影響太壞,所以剝奪了他的貴妃,降為了常在,但依然能夠留在宮中,只是不能踏出宮門一步。

    三,康熙明知貴妃所說的事肯定是真的,孝莊皇太后肯定也是留下遺照,不能廢太子的。那他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4個原因:

    1.後宮干政。

    對於像康熙這樣的一位殺伐果決,乾綱獨斷的聖明君王來說:後宮干政永遠是大忌。雖然說康熙小時候,在沒有親政之前是由孝莊皇太后垂簾聽政的,但在擒拿鰲拜,平定三藩之亂這些涉及到國家存亡的大事上來說,康熙從來都是乾綱綱獨斷的。廢掉太子之位,這樣關係國本的大事,他不會聽任何人的意見,更何況是後宮的女人們。

    2.不合時宜。

    康熙內心裡很清楚,容妃所說的孝莊皇太后留下的不能廢太子的遺旨肯定是真的。但容妃在奉先殿文武百官面前說出這件事,那就不合時宜。面對文武百官,容妃以一個後宮人員身份阻撓國家大政,這很不合時宜。如果容妃當時在後宮或者其他地方與康熙單獨談這件事效果可能會更好。

    3.皇帝尊嚴。

    在康熙眼裡認為:一位帝王的尊嚴在任何時候都要放在第1位。康熙在列祖列宗面前,在文武百官面前剛剛宣佈了要廢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容貴妃馬上就說你不能這麼幹,因為我有你奶奶留下來的遺旨:你雖是皇帝,也必須要按照遺址去做。這就相當於當眾狠狠的抽了一個皇帝的嘴巴。這是康熙所不能忍的。

    4.殺雞儆猴。

    胤礽畢竟是做了30年太子的人,在朝野內外皆有自己的力量,比如書中寫了:太子胤礽的奶哥哥(太子奶媽的兒子)凌普就在熱河當都統。手裡是有兵權的。一個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天下大亂。

    所以康熙不得不違心的說:孝莊皇太后的遺旨是假的。太子是必須要廢的。同時對於提出這個遺旨說法的容妃,也做了嚴肅處理。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壓住了很多蠢蠢欲動的不臣之心。

    四,容妃的結局。

    康熙因紅玉的事遷怒容妃 (這個紅玉是明思宗朱由檢的女兒,後來被索額圖收養,並將紅玉獻給太子。康熙知道紅玉的身份後,就準備把紅玉殺掉,斬草除根),容妃私下裡放掉了紅玉,引起了康熙的震怒。後來剝奪了容妃的所有職位,爵位,逐出了後宮,變為了奴隸,至死。讓人唏噓萬分。

    “容常在聽旨,你獲罪以來,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為亂後宮,現追加你三款重罪:一、抗旨干政,二、私縱紅玉,三、褻瀆聖上,著剝奪所有尊容銜位,逐出後宮,交宗人府為奴,欽此。 ”

  • 8 # 執著的放牛娃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為什麼康熙明知容妃講的是孝莊的遺詔是真的,卻高呼她偽造詔書呢?

    牛娃認為,主要原因是:胤礽的所在所為,傷透了康熙的心,非廢不可。而孝莊又有遺言不讓廢。既然不能否定老祖宗,那就只能說容妃矯詔,這樣才能下的來臺。

    事情的來龍去脈

    1.胤礽是誰?

    胤礽是皇后赫舍裡唯一的兒子。在《雍正王朝》中,康熙特別疼愛赫舍裡,簡直愛得不要不要的。結果,赫舍裡最後難產,生下兒子胤礽後,閻王爺已經向她在招手了,可她擔心兒子,心願未了,硬是憋著一口氣,死活不願意走。

    在周培公的建議下,康熙當即立斷,立剛出生不久的胤礽為太子。

    胤礽一天天長大,康熙也十分疼愛他,想著自己死後,遲早要把這天下都交給他。無奈,康熙太長壽,活的時間太長了。胤礽當了40多年太子,都還遲遲不能繼位。因此,心裡開始越來越扭曲。

    2.康熙對他寄於厚望,立了廢,廢了立,最終不得不再次廢黜。

    ▲胤礽與鄭春華

    他先是違揹人倫,睡了康熙的妃子鄭春華,氣的康熙忍不住,廢了他的太子之位。

    後來各位阿哥為了太子之位鬥來鬥去,康熙為了穩定,起了重新恢復胤礽太子之位的念頭。加上這時從三阿哥胤祉處,查出原來大阿哥胤緹曾經對胤礽做法,下過魘術。康熙於是借坡下驢,剛好以此為理由,恢復了胤礽的太子之位。他以為,吃一塹長一智,胤礽經歷磨難後,應該長進不少。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這段經歷,不僅沒有讓胤礽真正反思自己的錯誤,反而破罐子破摔,變得陰險毒辣,在錯誤極端的路上越走越遠。恢復太子之位後,他先是斬草除根,命令十三阿哥胤祥殺死那個和他一起睡覺的妃子鄭春華。接著,利用康熙南巡,自己監國的機會,大肆安插自己的人手,清除異己。再接著,一不做二不休,更換紫禁城防衛,調動部隊,準備殺死康熙,早日登上皇位。

    康熙見狀,知道胤礽已經無法再回頭,不得不動定思痛,決定再次廢黜他。

    3.容妃拿出孝莊遺詔,試圖阻止康熙廢黜胤礽,康熙大怒。

    按照規定,太子乃國本。廢黜太子,要先召集所有妃子,阿哥到奉先殿,當著歷代祖宗之靈位,畫像,表達自責,說明理由,做出決定,以獲得祖宗的諒解和支援。

    就在康熙宣佈廢黜太子胤礽後,此時,容妃突然站出來,高呼:皇上,不可。老祖宗有遺詔,絕對不能廢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場面一度很是尷尬。康熙大怒,指責容妃假傳孝莊太后懿旨,是矯詔,剝奪她的貴妃之位,罰去洗馬桶。

    康熙為什麼這麼做?

    第一,胤礽的所作所為,太傷康熙的心了。

    俗話說,愛之深,恨之切。因為對皇后赫舍裡的愛,康熙愛屋及烏,一直對胤礽疼愛有加。可誰能想到,胤礽竟然會如此對待疼愛他的父皇,如此的冷血無情,性格乖戾,不堪大用。

    康熙,因此太傷心了。

    第二,胤礽已經不適合做太子。

    帝王自古無情。如果說,胤礽只是無情,並不妨礙他做一個好皇帝。可事實證明,他不是當皇帝的料。

    一是沒有擔當,推卸責任。鄭春華的事情,根源在於他。他不主動,鄭春華是不敢勾引他的。作為一國之君,要有擔當。要麼,就痛痛快快站出來,向康熙懺悔是自己的錯,不要懲罰鄭春華。如果有種,甚至可以請求,將鄭春華賜給他。

    可他呢?根本不認為是自己的責任,反而把所有責任推到鄭春華身上,下令要除掉他。枉費鄭春華為了他,痴心一片,自己無怨無悔得累死累活,就希望他能再次當太子,屆時自己就可以沒有遺憾的去死。

    二是心胸狹窄,瑕眥必報。任人唯親,把所有曾經支援老八的人,全部通通處罰,罷官,連上書房大臣馬齊都要跪著。這哪裡像一個帝王應該做的?昔日齊桓公不計較,為了天下,重用曾經的敵人管仲;唐太宗為了天下,尊敬曾效忠李建成的屬下魏徵。而胤礽呢?和這兩位相比差遠了。

    三是滅絕人性,冷雲無情。鄭春華和他有過恩愛,他動起手來毫不手軟。康熙對他疼愛有加,他起兵殺父,眼睛都不眨,沒有絲毫父子親情……

    對康熙來說,他無論如何,也絕對不能把這大清江山,交給胤礽這樣一個不符合條件的人手中。他必須廢黜他的太子之位,尋找更加適合的太子人選。

    至於孝莊太后的遺詔,就只能視而不見了。畢竟,在孝莊太后的眼中,胤礽還始終是那個孝順,懂事,可愛的孩子。如果孝莊太后知道了胤礽乾的這些喪心病狂的事情,也絕對很傷心,會收回自己的那道懿旨,支援自己廢太子的決定。

    總結語:《康熙王朝》中,康熙再次廢黜太子胤礽,是迫於現實的無奈之舉。胤礽的沒有擔當、推卸責任,心胸狹窄、睚眥必報,滅絕人性、冷血無情,使得他已經不再符合康熙心目中太子的標準。

    至於孝莊太后的懿旨,此一時彼一時,估計她下這道懿旨時,也沒有想到胤礽會如此性情大變,走向極端,所以要與時俱進,從實際出發,不能被一道死的懿旨所阻攔前進的腳步。處罰容妃,就是前進過程中必然要付出的代價。

  • 9 # 單恆書

    會飛的魚,電視劇《康熙王朝》,康熙明知道容妃說的話是真的。一個帝王將相沒有一定的威嚴怎麼好管下面的人。他之所以要懲罰下人他是一國之君容不得自己的嬪妃乘著他或揹著他和野男人私會偷情。所謂的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園,他拿出一些措稀來震懾群臣。

  • 10 # 馬火蟻

    他說中了康熙的痛處,康熙明知道他沒錯,但也不能承認。

    孝莊病逝前給容妃下了一道懿旨,她知道太子無能,他走後,康熙一定會想要廢太子,他要容妃勸皇上太子一廢會引起奪嫡之爭,朝廷動盪。

    康熙心中明白,容妃說的是真的,但太子確實無能,天下和兒女私情孰輕孰重,他還是很清醒的,他不能讓一個國家交到這樣無能的太子手裡。容妃此舉讓康熙顏面掃地,同時,容妃也涉女人干政的罪名。所以,康熙要忍痛割愛處罰她!

  • 11 # 影視扒皮君

    自古君王最無情,你以為做為皇帝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其實不是這樣的,就算是康熙這樣的千古明君也有自己的難處,做什麼事都要經過深思熟慮。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

    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為什麼守江山會比打江山難呢?打江山靠的是武力,守江山靠的是智力。康熙為什麼為夠被後人稱讚,就是無論是情商還是智商都線上。不是所有的事都能隨自己的本意去做的,更多時候是迫不得已的。看似風光無限,其實是淚洗面。康熙是難道的明君,做事前考慮最多的是百姓,不會因為自己的事兒犧牲百姓的利益。服眾是最難的,任何一個集體都會有矛盾,跟何況是朝堂。

    逢場作戲,並非本意

    就算容妃說的是真的,康熙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為什麼還會懲罰她呢?就算是強大如康熙這樣的也會有迫不得已的時候,做為天下君王做任何事都要考慮到江山社稷。有的事是不能開先河的,一旦開啟就無法在封上。一視同仁更有利於管理。做為君王不光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百姓負責。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就是這個道理,就算是知道容妃說的是真的,也要懲罰她。跟多的是殺雞儆猴,做樣子給大臣和後宮嬪妃看。以效敬尤!

    犧牲小我,成就大我。這就是君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範笑歌為何支援劉炳森書法,卻不支援啟功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