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冰城野史亮
-
2 # Dentch一59285062685
不換也守不住,持久戰消耗戰趙國是守不起更輸不起,原因很簡單,沒多少糧食了,而在當時的生產力滿足不了!以趙括為攻將而廉頗為守將,還是有機會的。但秦國在與趙國勢均力敵的同等條件下,即地理位置與武器裝備差不多及戰鬥意志。在旗鼓相當的情況下,拼的是雙的指揮官;若有戲劇性的變化,基本上是要麼劍走偏鋒要麼就是某一方發生意外,無外乎就這兩點!!!而趙括的戰略指揮也存在相當大的問題,又沒有多少戰術指揮的作戰經驗,因此這是一場沒有懸念且註定要失敗的戰爭。反觀王翦,他的戰略戰術指揮又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那麼就勝出一些。雖說秦國當時的兵力和後勤比趙國多了那麼一些,但也好不了多少,這一點可以乎略不計。而地理位置相較而言呢,趙國只能扼守卻不能反攻,秦國也是同樣的。但王翦卻是分三路大軍進行戰略性攻擊趙軍,所以說可以看出趙括是沒有多少作戰經驗的!趙國的外交也是失敗的,其他諸侯國持觀望態度,又得不到外援。此時此刻勝敗已成定局了!!!!不要再做這種沒有意義的假設!!!
答案是否定的,不管是換成誰,如果採用死守,趙國必敗無疑。
像這樣大軍團,傾全國之力,賭一國之命運,的滅國之戰。不單單是看一兩場小交鋒的一時得失,軍團的戰力人數,而是綜合國力的較量。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其實就是大局觀的比拼,就是國力的比拼。雖然這場趙國沒有立即滅國,那是白起被召回啦,否則邯鄲必失,趙國必滅。所以長平之戰也是一場滅國之戰。
咱們從軍事,外交,政治,經濟,文化的方面分析,可以從個個層面得出相同的結論。
一,軍事
因為這是一場戰役,所以首先從軍事上分析。
自春秋進入戰國後,先後有軍事上有四大特殊兵種,分屬四國,分別是,魏之武卒,齊之技擊,趙之胡騎,秦之銳士。
這四大兵種,雖然屬於少數部隊,特種兵。但也反映了一個國家的軍事發展方向和軍事策略方向。
騎兵,歷來都是平原作戰,高機動,以衝鋒和襲擾為主的作戰兵種。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引進了胡刀騎士,並大量發展,併成為趙軍核心,並因此改變軍制,從此崛起於諸侯。
銳士,秦國商鞅變法後,新軍在收復河西之戰橫空出世,大敗不可一世的魏武卒,天下震動,驚呼銳士。銳士的標準是,下馬可戰武卒,馬上可勝趙騎齊技匈奴,其精銳者號鐵鷹銳士。銳士是步騎混搭兵種,以步兵居多。
可以說銳士是全方面戰術人才,自銳士出現所向披靡,諸國莫敢當。荀子云“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可見秦之銳士勇猛異常。
回到長平,既然是傾全國之力,那麼兩方的特種部隊必然少不了正面的衝突。從人員素質來看秦軍勝,此一勝也。
趙軍主帥廉頗,固守不出,讓騎兵去守城,放棄了趙軍的長處,而秦軍攻守兼備。趙軍放棄優勢,秦軍以長擊短。從戰鬥策略上,秦軍又勝,比二勝也。
那麼趙軍的正確策略是什麼呢?毫無意義,主動出擊,突襲敵軍,頻頻襲擾,打完就跑,跑完再打。可能有人認為主動出擊是失敗的策略,不認同我的觀點,不過可以舉個例子,李玫數敗秦軍,他就是用了突襲的方法,而沒有固守。同樣是趙軍,廉頗精銳的趙軍被秦軍打,李玫殘破的趙軍打秦軍,豈不可笑哉?
再說三軍統帥,趙國廉頗,秦國王齕,都是名將。雖然廉頗名氣大一些,但是在這個時間段已經年老體弱,毫無膽識。王齕雖然名氣沒有廉頗大,但是也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從上黨一路打到長平,數敗廉頗,雖然秦軍的虎將之獅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知道利用自己的長處,也是了不起的將領。正如上面提到的,廉頗根本不能靈活運用騎兵的優勢。秦軍又勝,但是鑑於廉頗的名氣,且是一個善守之將,所以這輪就55開吧!(莫名想到了盧本偉)不分勝負。
打架後勤補給也是重要的一部分,首先看趙軍,雖然補給距離較近,但是多是山路,國內糧少。而秦軍雖然勞師遠征,但是水路暢通,又有秦川,天府之糧。後勤上略勝一籌。所以後勤保障上,秦軍又勝,此秦軍三勝。長平之戰對峙三年,趙國最先承受不住,國內無糧,君臣食粥,更不用談前線補給啦!
至此 秦軍 VS 趙軍 3:0
二,外交
再從外交上說,就是弱國無外交。
秦趙都是戰國後期的強國,都是。秦國自商君變法強國後,國力空前。最先出現了齊秦東西兩強的局面,齊國稱東帝,秦國稱西帝。剩下五國為了自保只能合縱連橫。直到戰國第一間諜 蘇秦 混亂齊國,秦國先後從軍事上擊敗了新興強國魏國,老牌強國楚國。從外交上擊敗啦老牌強國,當時唯一可以威脅到秦國的至強國齊國。五國伐齊之後,秦國已經失去了所有掣肘。國力上再無一國可以和秦國一較長短。
這時,趙國經胡服騎射,軍事上迅速崛起,再經過了一些兼併之後,逐漸成為了山東六中實力最強的國家,成為山東六國中僅剩的唯一一個可以在軍事上抗衡秦國的國家,然而整體實力還是和秦國相差甚遠。所以除武靈王外,一直也對秦採取防守姿態。
所以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當兩國長平對峙時,各國都作壁上觀。各國都有自己的算盤,最好的情況是兩敗俱傷,最壞的情況是一個惜敗一個慘勝。起初兩國勢均力敵,各國也沒有必要選遍站隊,趙國也沒有積極採取外交行動。當時都認為這場仗,兩邊都奈何不了誰,最後談判和解,就不了了之了。然而六國都低估了秦國的決心,其實秦國的目的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上黨,或者說其實可能之前為了上黨課但是和趙軍對峙上後,目標就改變了,由上黨轉而變成趙國。秦軍的目的是消滅最後一個可以和秦國較量的勢力。
這一對峙,就對峙三年之久,秦趙持續增兵,幾盡全國之力。這個時候各國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將是一場主導天下走向的戰爭。這個時候天下的諸侯的動向也將影響雙方的較量,於是秦趙的外交戰打響。而打響第一槍的正是趙國的借糧。
整體上外交節奏是也很戲劇性。
第一幕,借糧
趙國:借我點糧食唄?
秦國:誰借糧我打誰。
魏國:不要打我,你們兩家的事不關我事。
南韓:秦老大說的對。
齊國:我還忙著復國和戰後重建呢。
燕國:咱倆世仇。
楚國:細腰好。
第二幕,求援
趙國:咱們一起打秦軍,贏了一起分疆裂土。
秦國:呵呵!
各國:秦軍耶。
第三幕 促合
趙國:幫忙促和吧!
秦國:誰敢多言。
各國:我們什麼都沒聽見。
南韓:看我老大就是棒。
各國要麼畏秦如虎,再秦的威逼利誘之下不敢援助趙國,要麼就是趙國不和,斷然不會幫助趙國,趙國被國際孤立,孤立無援。
外交上秦國是強國,趙國是弱國。所以趙國無外交,此秦之又勝,此四勝也。
三,政治
趙國軍事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
自進去戰國,各國先後變法,出現了諸多強國。而趙國最特殊。
強國的歷程:先是廟堂之上,於大臣提出,獲得君主支援,該大臣成為首輔。然後踢出具體方法,先從政治上入手,改革吏治,然後提升經濟,最後強化軍隊。魏楚齊秦都是一樣的過程。
而趙國,由君主提出,立即實行,先從軍事入手。
這樣的弊端就是政治和經濟,跟不上軍事的發展,軍事上先進,政治和經濟上落後。單純的軍事上速戰速決當然不會有問題,但一旦進入比拼綜合國力的持久戰,各種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而秦國,先是商君變法,深入改革政治,是七國中做的最徹底的。改革政治之後,有政治由內而外的自動推動經濟和軍事的提升。因此秦國更穩定。此秦之又勝,乃五勝也。
四,經濟
和政治一樣,致命短板
戰國諸強都是經濟強國,只有趙國不是。第一趙國受地理位置影響,良田沃土較少,而糧食是當時經濟的第一要素。第二,由於地處北方,時長還被遊牧民族侵擾。第三,政治上沒有進行改革,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而秦國,變法後,廢井田開阡陌,分田於農,提升了農業生產力,提高了生產積極性。而且又得八百里秦川沃土,天府的蜀中,還有河西平原。而且關中之地不會受到戰火的影響。因此秦國物資充足。
因此如果趙國和秦國打持久戰,消耗戰。秦國一定可以耗死趙國。也是在這用情況下,趙國不得不陣前換帥。此六勝也。
五,文化
法家 vs 儒家, 法制 vs 人治
秦國是中華史上,第一個法制國家。法制下鼓耕戰,獎有功,罰有過,家家爭先,人人效死,故秦人虎狼。
而人治的國家,有功不賞,無過受罰。軍士厭戰,勝者爭之,敗者哄散。
所以秦又勝。
軍事上,秦三勝趙,政治,外交,競價,文化也各勝於趙。秦有此七勝,趙焉有不敗之理乎!趙國由廉頗採取堅守的戰術時,就已經註定了必敗的命運。也許堅守是從戰爭本身看是最好的策略,但是戰爭不能只看戰場,不看身後,國家才是支撐戰爭的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