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酒鬼詩人

    陳奕迅

    1.愛情不停站,想開往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愛情轉移)2.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紅玫瑰)3.你的揹包,對我沉重的審判,借了東西為什麼不還....(你的揹包)4.愛是懷疑,愛是妒忌,愛是種近乎幻想的真理....(愛是懷疑)5.讓那轉啊轉啊的裙,挑惹起戰爭,賜予世界更豐富愛恨,讓那飄啊飄啊的裙,臣服百萬人,對你我崇拜的太過分.....(裙下之臣)6.為何舊知己在最後變不到老友...(最佳損友)7..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我們還是一樣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十年)8.難離難捨想抱緊些,茫茫人生好象荒野...(單車)9.美好青春的愛情和曾經走過的路,年輕城市換成另一種面目,如今大了那樣感動難重複,幸福和那雙球鞋放記憶最深處...(白色球鞋)

  • 2 # 公子張

    【單純從個人聽感出發】Eason和老薛的歌都很受歌迷朋友喜愛,擁有各自的粉絲團。我不是他們的粉絲,也不是他們的歌迷,簡單的喜歡聽他們歌唱,聽歌聲裡的故事,聽故事裡的自己。。。

    這些故事和情感的表達,我更喜歡Eason的方式(謙粉勿噴~)

    我喜歡Eason的搞怪個性,成熟氣質裡有點大男孩的俏皮。

    悠長漫卷的歌聲,擲地有聲的表達內心的情感缺失,很立體、很細膩、無限極的環繞這種缺失感!

  • 3 # 難聽難神

    肯定我家老薛啊!

    1、初心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是透過一個綜藝看到薛之謙的。之後又接觸了薛之謙走紅之前的音影片資料,才發現很多話、做事的方式、搞笑的段子在很長時間以前就存在了,只是那個時候這樣插科打諢的方式還並未那麼流行。最打動我的一點是他說他的每一首歌都要好聽,絕對不湊數。這是他自己獨立做音樂以後最常說的話,也是他從前在唱片公司狠命堅持的事情,即便結果是弄成了遍體鱗傷。

    唱片公司時代,歌手的作品是唱片,當紅歌手看重的是唱片銷量。普遍現象是,一個歌手出一張專輯十首歌,主打歌最多三首。這是受資源限制的。不是說其他的歌一定不好聽,而是不必主打歌容易上口和流行。主打歌要考慮市場、專輯定位、歌手形象、是否轉型、同期競爭等很多商業因素。唱片公司不會給每一首歌都拍MV、搞宣傳、派臺、打榜。除了成本考慮,快速出唱片也是目的,和現在追趕紅利是一個道理。

    但如今,薛之謙的再次翻紅,給他帶來的是對自己更嚴格的要求。他一直在說,歌越來越不好寫,要了解現在的年輕人,歌詞要貼近當下的生活,不能用別人寫爛的詞句。他的歌一定要過自己這關,只有自己覺得好聽的才會拿出來,否則就撕掉。對一件事物越瞭解、越在乎,做起來越會覺得備嘗艱辛。這樣做的理由,始於心中最深的熱愛和尊重,也是對自身才華的重拾信心。薛之謙三個字,會成為一首歌好聽的保障。這是他的自信和驕傲。

    2、創作

    我認為很多大V對普羅大眾進行了一個很大的誤導:流行音樂就是比某些音樂要low。但實則是,流行樂,特別是國內的抒情流行樂,不論在現在過去還是將來都是受眾最廣的音樂形式。這就說明,流行樂的創作,並不像那些大V寫得那麼簡單。一首歌好聽的背後,確實需要對很多環節和細節進行反覆推敲。

    流行樂最重要的接受度和傳唱度。初步決定這兩點的是作曲。薛之謙的曲風特點在於主歌和副歌實力均衡,甚至有些主歌的旋律更抓人,很容易記住,在編曲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現在聽歌變得越來越快餐化,如果主歌不好,做不到所謂的開口脆,是沒辦法讓人堅持聽兩分鐘的。《剛剛好》、《紳士》、《演員》在這一點上特別明顯,所有它們的傳唱度是最高的。

    中文歌的內涵精髓,幾乎全部在詞上體現。薛之謙在剛入行的時候作曲更多,現在更偏向於作詞。如果說編曲還可以修飾並提高原曲,那麼作詞就是一次形成,還要受到聽歌人的反覆推敲,顯然更難。薛之謙還沒有獨立做音樂的時候,少有的幾首好詞都是古風歌,例如《釵頭鳳》、《傳說》、《傾城》、《紅塵女子》。獨立做音樂以後,情歌的歌詞就慢慢開始豐富了起來,形成了所謂的薛式風格。薛氏風格總結起來就是場景+白描。從一個概念入手,如《紳士》、《演員》、《下雨了》等,進行詳細的角色描繪,不用形成故事,直接對其感受的場景細節進行白描,穿插情感的抒發,更容易讓人帶入自己的環境。之所以覺得好聽,是人們對歌裡面的某種角色和場景產生了共鳴,你會感到,唱歌的人所唱之情就是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感受。

    這種創作方式說起來很簡單,但是任何方法都需要落地。寫詞的套路並不多,大到環境和敘事方式,小到字眼和韻律,只要別人寫過了,就不可以再用。歌詞還要有新的敘述手段,貼合年輕人喜歡的套路和交流方式,不能太有距離感。所以初期聽薛之謙的歌,明顯會感到副歌的長句並不像別的歌那樣極其工整,有一些很不同的斷句,感覺很隨性,甚至口語化,但又並不完全是。相比之下,主歌的短句更工整,詞句都很美。這種詞在國語歌裡很難得見,一開始聽有一種唐詩撞宋詞的感覺。後來聽他的訪談,也慢慢有所體會。因為國語四音本就死板,講究太多更沒什麼味道,流暢確實更為重要。對比薛之謙早期的詞,副歌歌詞的情緒點確實能夠更抓人,主歌的魅力絲毫不減,前後搭配起來更為精彩。

    情歌也不是薛之謙的所有。從離開上騰開始,薛之謙一直在按照自己的喜好寫歌,並且不斷在風格上突破。《意外》是薛之謙自己做製作人的第一張專輯,雖然專輯整體質量很好,但從一個唱作人的格局來講,即使所表達的感情觀已經變得更加內斂,卻仍然沒有超出情歌範疇。《醜八怪》的出現對薛之謙而言是一個劃時代的作品,其後的《初學者》是一個跨時代的作品,後來的《火星人來過》,是藉由火星人這個概念,更為直白的傳達他的價值觀。前兩首歌曲的歌詞裡面有很多薛之謙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雖然薛之謙在大眾的眼光裡是個苦情歌歌手,他自己也從來不諱言自己在情歌以外的方面並不擅長,但是作為任何一個唱作人,人生哲理類的歌曲創作是一條必經之路,也是一條能越走越寬的路。薛之謙在這條道路上的嘗試,已經越出了一個一般偶像歌手的壁壘,而且在這類題材的歌詞創作上,能力並不弱,並呈現了另一種更為隱晦的詞風,這一點我個人很喜歡。所謂隱晦,其實是給作品更大的發散空間。薛之謙的隱晦詞代表作是《初學者》、《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其次是《花兒和少年》,網路上面也有很多解說和評論,可見人們對這樣的作品始終都會保持敏感。

    薛之謙從根本來說是唱作人,不是偶爾參與創作的歌手,他的歌曲幾乎都是自己參與創作,同時作詞作曲的更多,這和習慣有關,因為他本人說寫歌的習慣就是詞曲一起出。其次是別人有好的旋律他來作詞,能寫出一首別人沒寫出的詞,也是薛之謙很驕傲的地方。但唱作人最不好的就是,合作的音樂人固定且少。作為一個歌迷,我發自內心希望薛之謙能和更多好的音樂人合作,去嘗試更多的風格,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最私心的是,這樣他做音樂不會那麼累,也不會把所有質量的責任都背到自己一個人的身上。正在進行的第八張個人專輯會在明年年初演唱會前推出,目前的訊息是會有六到七首歌,以薛之謙創作為主。很多人覺得薛之謙的歌曲風格單一,但是我覺得每個創作者都會有自己的風格,這並不是個被人詬病的理由。相反,沒有知名音樂人的打造和幫助,再厲害的歌手也很難登峰造極,王菲、陳奕迅、張學友皆如是。

    3、嗓音

    出色的歌手,要麼有好嗓音,要麼有好作品,若是兩者兼備的人,除了後繼乏力和運氣不佳以外,幾乎全是神級歌手,甚至是樂壇的一代傳奇。普羅大眾更喜歡有一副好嗓子的歌手,因為感官上刺激最直觀,其中更以飆高音最為常見。我個人更喜歡稱這類歌手為唱將。隨著我自己聽歌聽得多了,慢慢把作品的地位放在了歌手的前面,也開始注意到嗓音或演唱技術存在瑕疵的歌手的作品,漸漸發現這其中有很多被埋沒的好歌。不過,這類歌手能入耳的歌往往不多。雖說現在這個崇尚草根的時代,人人都可以上臺露兩嗓子,但歸根到底,在華語樂壇範圍內,歌手這碗飯還是要老天爺賞給一副好嗓子才可以。

    好嗓子的判定標準有兩個:音色和控制能力。薛之謙早期的聲音控制力好一些,現在是音色更好一些。他早期的作品唱法單一,假聲比真聲用的多,音階的變化不強,小奶音雖然夠Q,但是沒有自己的聲音特色。後來一度因為咽炎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好好發聲(從第三張專輯開始就有問題了),以至於現在的聲音變得滄桑,但並不是嗓子壞掉了,而是找到了合適自己的音區和發聲方法。

    我並不是揣測薛之謙的唱歌方法,只是表示,我可以非常理解他有時候live表現不太如意,並不是嗓音和唱歌技術不好,而是嗓子狀態不好。只要用真聲,在嗓子不舒服的時候,如果不改變發聲部位,天王老子也沒辦法控制好聲音不沙啞不破音不走音(僅針對流行歌手,蔣大為一類歌唱家級別的不算在內)。鑑於薛之謙有很多不保護嗓子的日常行為,例如吃辣、吃冷飲、說很多話(說話多了真的影響唱歌的)、經常要大喊大叫,聲帶又敏感,嗓子狀態不好就成了一件家常便飯。他以前的微博上經常也會發扁桃體發炎、嗓子裡像放炮竹這樣的微博,作為一個愛唱歌的病友,我是不能再體會的更多了。

    薛之謙現在的真聲就很好聽,特別是中音。男歌手的中音是最重要的。薛之謙的中音稍低或稍高一點都好聽,因為發聲部位不是很靠後,所以非常柔和。最重要的是聲音裡面要有情。這也是為什麼別人唱他的歌唱不出味道來,就是因為沒有他那麼深刻的感情。

    因為之前很多人說薛之謙的歌都是一個路子,主歌中音平拉,副歌一下子把key調得很高。我雖然一直認為這是趨於市場考量而選擇的唱法(仔細想想能傳遍大街小巷的歌都是這個路子),因為事實是紅的歌就是這類(薛現場唱的最多的歌,最明顯的《你還要我怎樣》),《演員》是以歌詞寓意取勝。薛之謙最喜歡的《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和《初學者》一樣偏搖滾,而《下雨了》《stay here》就完全不是這個風格,還真就不太紅。我也不認為薛之謙這樣唱就是好的。第一,這麼唱歌傷嗓子,畢竟他的音域不是很高;第二,這樣唱歌,給人的感覺是表達的情感還是很激烈,可是歌曲實際要表達的情感已經不是那種非你不可的意思了,經常就會被人忽略。唱歌最高境界是平淡中夾雜著難以面對的憂傷,越落落大方越心痛,就像薛之謙近來表演的都是吉他版的《方圓幾里》。

    4、現場

    Live能力是一個歌手演唱質量的證明,包括演和唱兩方面。光演這個方面,幾乎就可以pass掉內地一堆所謂一線歌手。所以Live能力的檢驗標準永遠都是歌手自己的演唱會,而非普通表演。

    演唱會是對歌曲的二度創作。對演唱會的考量是多方面的,外在要看選曲、編排、服裝、舞美、燈光、現場氣氛和節奏的把握,內在看選區、編曲、樂隊配合、歌手發揮、環節意義。演唱會的最終意義是能否將歌手一段時間內的積累完全展現、個人精神和演唱會要展現的理念是否能傳導到觀眾心中。能夠滿足以上標準的,絕對是神級別的演唱會。

    5、mv

    願意拍mv的歌手都是好歌手。近幾年MV多了很多。因為都是單曲,基本都會拍MV一起發。我個人是特別喜歡看和分析MV的。為了評定MV的質量,索性花了一點時間把薛之謙所有的MV都看了一遍,按時間倒敘看的。說實話,到最後看的頭疼,早期的那些MV真是殺馬特。最近這幾年的,不少都看得出是用了心思的,例如多次合作的導演珍妮花和黃中平,兩位導演對故事性和歌曲理解的把握都是不錯的。

    6、風格

    早期的小情小愛,王子公主,俘獲的恐怕都是少女心,而薛之謙自己也有一顆王子的心。過渡期出了不少古風歌,出於對古風的偏愛,我特別喜歡這個時期的歌,例如《釵頭鳳》、《傳說》、《紅塵女子》。這段時期的詞也比別的歌要好,可惜當年沒聽到。到後來的《深深愛過你》我當年在電臺裡面是聽過的,現在都可以想起來,但是正如薛之謙自己所說,這種歌是很浮的,比不上現在的歌。他的風格一直在變,是心境在變。

    曾經看過有人寫,薛之謙的歌最重要的去李榮浩的風格。可是要知道,李榮浩給薛之謙的曲只有《醜八怪》和《一半》,而這兩首之中只有《醜八怪》大火。這兩首的曲風一聽就聽得出是李榮浩的手筆。李榮浩是那種風格鮮明到固化的歌手,別的歌手唱他的歌用他習慣的轉音方式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旋律在那裡。但是風格太明顯是一把雙刃劍。我一直覺得,薛之謙在努力形成他的風格,同時也在去風格化,即是要多樣化,嘗試各種曲風和旋律。所以還是希望薛之謙多和其他的音樂人合作,當然,不論名氣,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了解他。

    我可以苛責任何人和他們的作品,但是對我真正喜歡的人,必定永遠都是寬容和寵愛。

    這份情感,我同樣願意放到他的身上。他在我人生需要某些音樂、某些理念的時候出現,讓我能有難得的共鳴,是天賜的緣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明王朝1566》嚴嵩最後倒臺時,六心居的老闆來送醬菜,他為什麼要當著徐階的面說要給趙老闆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