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Gordon23167192
-
2 # 海螺008
而消費費用也需要界定。最基本的是個人吃飯,日用品開銷,每月的電話費網費物業費水電費等各種費,個人普通社交費用,如果租房子住還有房租,正在讀書還有學費等;進一步就有子女和老人的撫養費贍養費開銷;再進一步就包括旅行等非必須類的開銷,醫療等非經常性的開銷;更高的就可以涵蓋奢侈消費,高階社交,探險等享受人生體驗的消費。也就是說,消費的數額標的可大可小。
今天二線城市普通市民家庭的消費,大概需要10萬/年,極簡主義丁克一族,大概也需要3萬/年。生活在一線城市的費用幾乎翻倍,當然三四線的費用就低一些。年消費數額應該儘量控制在預定範圍,如果不能做到,多少錢都沒譜。這個數額要乘個提高係數, 保證財務自由的計劃成功,因為多數人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的。我覺得擴大系數大概是1.4-2倍。好了,那麼家庭年消費定位為17萬。
資產產生的收益也是有高低的,如果買國債,現在年利率約3.8%,若炒股票每年100%也是有可能的。當然,國債和股票的風險相差很大。我們假定這個二線城市家庭做一定的資產配置,既有國債,也有股票,既控制風險也適當積極投資,那麼他們的年收益約在7%-15%,平均為9%吧。有做生意經驗的人看來,9%很少,但不工作,被動收益不可能很高,高了一定要冒險,冒險的一定要精選和監控,而這就是工作了,比如職業股民。
於是:17/9%=189萬
不少,可好像也並不多啊。
但是這裡2個重要的引數沒考慮:貨幣貶值+生活水平提高。
貨幣貶值速度大約是7%,有時感覺好像還要高一些,但是我相信日後這個數值是低一些的,這裡取5%吧。生活水平提高是多少?取2-3%吧,如果你覺得不對可以自己設定。就是說,你理財收益9%,但只能消費1.5%,因為那個7.5%必須回到理財本金裡,否則資產就縮水了。
於是 :17/1.5%=1133萬
天,好多啊。不過有很多家庭已經實現了。
這個計算中有很多變數,你可以調整這些引數滿足財務自由。首先,年消費額度是可以自己適當調整的;投資收益率也是可以適當調整的;但貨幣貶值是自己說了不算的,生活水平提高也是社會說了算。
-
3 # 何知遠
財務自由不是你資產達到什麼數量就可以是財務自由了,有很多富人資產過億仍然不是財務自由,為什麼?因為他成了金錢的努力,被金錢所迷惑。
財務自由是指你掌控金錢的能力,不管資產多少,你總有能力使資產增值,使錢為你打工,而不是你被錢拖累,成為金錢的奴隸。
-
4 # HidinhlY
被動收入大於每月支出就可以財務自由了. 另外要留出一部分意外資金(大病、車禍等意外).
當然財務自由和自己的慾望也有關係. 人性的弱點就是貪婪. 毫無止境的慾望的人是永遠不會財務自由的. 有多少錢都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花光. 比如: 同樣是從杭州去上海,有很多種交通工具。 最划算的無非是高鐵,一小時就到上海了,票價幾十塊錢。當然可以打車,幾百塊錢以上。也可以自己開車。
說到車就不能不提各類車的價格,可以買個幾萬塊的代步車,也可以買幾千萬的高階豪華跑車。 但是不管什麼車起到的作用都是一樣的。
同樣是衣服,有幾十塊錢的,還有幾萬,幾十萬的,穿身上沒太大本質區別。
言歸正傳,如果不控制慾望,有多少錢都不夠花的。
以二線城市領頭羊杭州為例,有自己無貸款住房的情況下,要想財務自由過著適當小資的生活,起碼要達到被動收入如下: (單身生活的情況下為例! 如果有子女家庭以下數字乘2即可)
養車:1500/月(油費+保險+停車)
吃飯:80*30=2400/月
娛樂:3000/月(包括健身、咖啡、偶爾請客、江浙滬短途旅遊等)
贍養父母:1500-2500/月
日用品:500/月
衣服:500/月
物業、水電:1000/月
以上合計大概12000/月!!!(有無貸款住房不用工作每個月就要這麼多哦)
所以你如果想過稍微愜意的生活,在杭州每個月被動收入起碼達到12000元/月才可以。如果父母不需要贍養10000即可!(這個前提是自己在杭州有無貸款住房!如果沒有住房就不要考慮財務自由啦!如果有貸款比如5000一個月,那就在12000基礎自行加上去5000)
杭州是二線城市領頭羊,但是消費水平和一線城市廣州差不多。該標準如果在京滬深這三大一線城市,在此基礎上加3000、即每個月被動收入15000才可以。
如果你在其他二線城市生活如南京蘇州等東部發達城市,每個月在此基礎減少3000,即每個月9000元即可。
如果在三線城市,每個月需要至少6000才可以。
如果在小縣城(發達的縣級市除外),每個月至少4000才可以財務自由。
以上都是基於單身狀態計算的,這個標準屬於有點小資生活但是不會任何奢侈購物的。如果你有家庭有子女,以上數字保守要翻倍才可以。如果子女需要在大都市購房需要你來資助,恭喜你這輩子不要考慮財務自由了!努力幹吧!革命尚未成功! 前方的路遠茫茫!
如果平時喜歡買LV、喜歡不停的追快時尚的話,這些錢是遠遠不夠的。
財務自由和城市、慾望都是直接相關的。
-
5 # 金投手閒話理財
財務自由需要的條件與計算公式
財務自由是一個動態指標,沒有確切的數字。
“資產”這個詞,題目用的非常正確。
通俗的說,實現財務自由需要一定的財富,但財富的型別不是貨幣,而是“資產”。
能夠產生收益的東西才能叫“資產”,房子、股票、債券、保單,這些都是典型的資產。
要達到財務自由,實現被動收入>必要支出,大部分的財富的存在形式必然是“資產”。
也就是說,
在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資產的財產性收入,要能夠維持生活支出,才是財務自由。
這裡就引申出一個公式,可以大致計算出你需要的資產是多少:
P ×(r - m)- Y > 0
其中,P為資產金額,r為資產回報率,m為通貨膨脹率,Y為生活支出。
透過這個公式,我們可以推導P值,即你目前需要多少資產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舉個栗子】
同事小王,二線城市普通職員,30出頭,剛剛結婚。
小王平時做點基金和銀行理財,一年的投資回報率約7%,每年家庭生活開支5萬塊。
按照4%的實際通脹率計算,那麼小王實現財務自由需要多少錢呢?
代入公式計算:
P ×(7% - 4%)- 50000 > 0
解得 P > 1666666元,即166.66萬元。
看到這你會撇撇嘴,166萬哪夠財務自由啊~
的確,你還要買房、買車、養娃、養老。。。
實際上,在這個公式中,只要投資收益率、生活支出、通貨膨脹率任一項發生變化,都會改變財務自由的條件。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為了保險起見,為了真正實現財務自由,我們必然要在計算結果後面,乘以一個“補充係數”。
好,那我問你:
1000萬夠嗎?
2000萬夠嗎?
給你一個億,夠嗎?
財務自由無法用確切的數字來衡量“財務自由”本身是個外來詞語,說的是一種生存狀態——餘生即使不再工作,生活依然無憂。
而真正意義上的財務自由,從來都沒有一個準確的量化概念。能否實現財務自由、何時實現,取決於你對生活的一種態度。
你想過普普通通的日子,一日三餐,粗茶淡飯,那麼或許你現在就可以辭掉工作,實現財務自由;
你想過豐富充實的日子,一日三餐,大魚大肉,那麼或許你要準備千八百萬才能財務自由;
你想過縱情山水的日子,這周大理,下週巴黎,那麼或許你要準備至少上億才能財務自由。
如果你體驗過自己財務水平由貧窮轉為小康,再轉為富裕的過程,你的精神狀態一定會跟著變化。
此前流傳過一個笑話,大家估計都聽過:
雖然是個笑話,但我們看到,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所擁有的財富時息息相關的。當你為了生存而工作時,你的精神就會捆綁太多的束縛,你就是一塊燃料,為了吃飯,燃燒自己。
以前我們說“脫貧致富奔小康”,後來說要“走向富裕”,現在說要“財富自由”,其實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精神不因金錢而受束縛。
所以,財務自由本身的意義,更多是精神層面的。
與其反覆計算多少錢能讓我退休,不如從現在開始,慢慢積累自己的“資產”。
否則,一切都是海市蜃樓。
-
6 # 首席投資官
當你在努力的工作的時候,身邊很多小夥伴在曬一些照片或者包包,過著讓人羨慕的生活。對我們只是看到他享受的樣子,但誰都不知道他們在背後努力的奮鬥,付出了一定的辛苦回報肯定是能讓這些人得到應得的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是所有人都想得到的,但是成長的環境不同,收穫的也會不同,大多數人還沒達到這個級別的話,他們的保障自己每天能夠生存下來就是最好的財務自由,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慾望值也不一樣。
要想財務自由就努力的工作、賺錢。改變這一切。
-
7 # 新概念傳媒宋晨聲
這個時代,對於窮人而言是“生不逢時”,對於富人而言是“名副其實”。每個人都想實現“財務自由”,但簡簡單單這四個字,要想達成現實,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大多數人都看過《西虹市首富》,最後的結局不覺令人感嘆,原本是想為慈善機構捐款的夫婦倆,雖然有三百個億,怎麼也實現財務自由了吧!但隨著社會物價上漲,房價居高不下,教育,醫療,贍養父母,教育子女等等費用,似乎根本不夠。當然這個結局未免有點兒誇張,但放在大多數中產階級面前,這確實是一個難以逾越的事實。
誰都曾夢想過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也許那樣就實現財務自由了吧。那就是:“每天都生活在琴棋書畫詩酒花的生活裡,有更多的閒暇時間,可以和自己心愛的人去追求自己的詩和遠方。去旅遊遇見不同的人,欣賞不一樣的風景,去不曾去過的地方探險”。可現實卻很骨感,僅僅是生活的壓力就足以讓我們透不過氣來,工作的壓力,面對上漲的物價,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無法給足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有病不敢去大醫院,沒有了詩和遠方,有的只不過是一次次苟且的選擇。
當然,如果解決了以上的所有日常開銷和煩惱,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就近了一大步。財務自由的本質就是用錢賺錢,將肉體從繁忙的工作中脫離出來。但反觀當代社會,能做到不工作就有錢賺還能吃喝玩樂的有幾個人?有,富二代或者啃老族。但不幸的是,我們大部分人的父母並沒有多麼強大的背景和實力,啃老在我們意識中完全不敢想象,也沒什麼可啃的。只能靠自己。
按最為保守的資料分析,想要達到財務自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在國民體系收入中,生活標準達到中上水平,最起碼年收入必須達到,100~200萬。如果達不到,那想實現財務自由,恐怕是痴心妄想。
-
8 # 借你來往
這個問題,說簡單也簡單,複雜也複雜。涉及社會階層價值排序的理念。
財務自由是人人所向往的,最純真的夢。我們每天兢兢業業、刻苦努力,都在想著有一天花錢自由,能做到隨便花,不再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而雞毛蒜皮。或者中彩票、一夜暴富,“愛恨無意,一夜暴富足矣”。
在我看來,財務自由有兩層意思。一是手機積累了一定的財富,體現在貨幣擁有量加資本積累,或者存在銀行裡的錢,這是固定資產。二是具備錢生錢的能力,或者說“躺著賺錢或者睡覺都會有收入的狀態”,這是說你具備持續賺錢能力。
要實現財富自由,則意味著你有更多的自由去支配你工作外的生活,不用愁錢怎麼來。就一般人來說,可能粗茶淡飯就滿足。那麼幾十萬他就自由了。有的人,品味高,可能一兩百萬都滿足不了。而那些成功者,財富早都自由了,他們需要的是精神自由。
-
9 # 凡塵21265
每個人定義財富自由的方式不同吧,有的人幾百萬就是財富自由了,有的人幾千萬還是感覺不夠,要看自己心中的理想財富吧!
-
10 # 黨建與金融
《未來10年是中國百年不遇的機遇期,技術造富,擁有技術知識產權的人將變成富翁,將造就一批新的財富自由者》
□益輝(國家金融師)
GDP增速減緩,並不一定反映經濟衰退。從規律上來講,經濟達到一定規模以後,GDP規模與增速成反比,GDP的規模越大增速越低。這是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並不反映經濟衰退。現在中國經濟的狀態是,沒有太差,也沒有很好。目前,中國處於轉型過渡期,正在推動大規模結構調整。
實際上就是調整支柱型產業。過去有三個支柱產業:1、傳統制造業;2、建築業;3、房地產業。隨著發展,這三個產業已經不再是支柱了。傳統制造業,今年汽車開始出問題;建築業,隨著基礎設施任務的不斷完成,貢獻也開始下降;房地產業更可想而知,對經濟貢獻正大幅度下降。
此外,中國城市化尚未完成,人口階層正在調整,小鎮青年還在往大城市遷移,但較高的房價限制了他們。雖然有4億中產人群,但大部分消費已經飽和,新中產還未產生,還需要一段時間。
最重要的是,我們真正的短板尚待解決,我對出口企業進行調研時發現,他們最大的擔憂不是美國不進口他們的產品,而是裝置和技術都來自歐美。結構調整期可能需要一個較長的時期,估計是5-10年。現在最重要的是,讓這幾個產業逐漸平穩著陸,別因為它們的收縮而引發失業、引發呆壞帳,同時大力推動新的支柱型產業發展。過渡期可能是很長的一段時間,大家要有這個心理準備,不應該幻想可以有過去那樣高的增長。
未來10年,百年不遇的大變局。我認為,未來10年,是百年不遇的一次大變局。現在國內的個別富翁可能會沒落,明年房地產企業繼續優勝劣汰,整體上進入富翁群體的調整期。此外,第二次全球化結束,第三次全球化開始後,又會產生一系列的變動。未來10年是一個不穩定的狀態,也是機會最多的時代。
第三次“造富時代”將至。中國的造富分了幾個階段:階段一,體制造富。體制內、體制外差異很大,有些體制內的人膽子大,衝到體制外,獲得了財富。
階段二,產業造富。主要是房地產和資訊產業。我們國家的富翁基本都產生在2010年以前,2010年後就停止造富了,因為產業已經飽和。
階段三,技術造富。擁有技術知識產權的人將變成富翁。
未來誰擁有技術誰就可以獲得龐大的收益,未來擁有技術的人將可能成為中國的富翁。技術造富與網際網路造富最大的區別是:網際網路時代造就的是網際網路技術的使用者。比如,馬雲是不懂技術的,他是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創造的財富,他對技術本身沒有貢獻。但是這個時代已經結束,再想利用它已經不可能了。那就需要真正的技術創新,比如晶片,如果不在這方面努力,我們的晶片永遠發展不起來,永遠受制於人。
晶片之所以發展不起來,是受制於晶片技術的發展,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需要科研人員的投入,如果沒有這種精神,都想著賺快錢,等著使用技術帶來收益,我們的短板是補不了的。技術造富是在修改知識產權制度的條件下才會發生的,如果技術都是國家和機構的,就無法造富。只有技術研發人員能夠享受他所研發的智慧財產權的經濟收益才行。如果技術研究人員獲得很大的經濟收益,這個人群會越來越多,我的估計是到2023年這個現象會非常明顯。因為,2023年左右,戰略新興產業可能逐漸取得突破。
-
11 # 投融資那些事兒
實現財務自由是很多人的夢想,有的人窮其一生去奮鬥,有的人生下來就被動的財務自由了,那麼怎麼才算是財務自由呢?
如果單純以現金來衡量,想要財務自由,在不同的城市標準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在中西部小縣城,差不多100萬就能實現這個夢想,因為中西部小縣城的房價不高,三四十萬就能全款買一套,買了房子你還有六七十萬,還能買輛車,剩下的錢就可以存銀行吃利息了。
如果你在三四線城市,那麼就需要300萬才能實現這個夢想了,這裡的房價六七千一平,全款買套房,再加上裝修和買傢俱家電,基本100萬就沒了,再買輛二三十萬的車代步,這裡的物價能稍微高一點,生活需求也多,所以你最起碼得給銀行存150萬,不然就可能每年都入不敷出了。
如果你要到二線城市生活,那麼你要準備500萬了,一套房子全款200萬,裝修置辦傢俱再花個50萬,買輛車再花三五十萬,現在你手裡還剩二百多萬了,這二百多萬留著給孩子上學和大人小孩生病用吧。
如果你夢想很大很高,想在一線城市生活,最少準備1000萬吧,買套房子至少要用掉一半,剩下的你看著支配吧,記住別大手大腳啊,花錢的地方多的是,不然真就不夠用了。
-
12 # 繁華未曾見為誰而流
財富自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了,而且也根據現在的物價,比如你已經有了一些固定的資產,比如房子和車子,有一份收入還不錯的工資, 流動資金有五十萬左右還是可以了,這是我的一點想法哈
-
13 # 平平142916142
慾望無止境 收入越高視野越不一樣 身邊總會出現比你強的人。消費也一直在升級 更好的車 更大的房子 所以幸福感很重要 不然能被慾望累死。
-
14 # 知心大叔來了
有住房無外債的情況下有五六百萬存款就差不多吧。現在銀行定期三年都接近百分之五了。一年二十多萬,每月兩萬多不在一線城市完全夠小資標準了
回覆列表
之前我說個了,這沒個定數,因為每個人對生活的要求不一樣。但前提條件肯定是衣食住行都無憂,當然也包括孩子的教育等等,這裡就看對這個的定位要求了,住500萬的房子,還是幾千萬的別墅了,等等。所以沒法說多少資產。每個人都可以衡量下自己,然後再給出個大概數字要求。
不過,有人說財務自由是最大的謊言,因為人的慾望總是無止境,等你有1000萬,可能想著要掙一個億,等你買了套130平的大房子,可能住每幾年又想換別墅豪宅,所以還是心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