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久的花樣人生

    你好,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我跟我的小孩三歲就分床了,過程和方法是挺殘忍的,小孩一開始不肯,天天得哭,但感覺自己不狠下來是不行的,就堅持了一個星期,就徹底的分開了,方法比較野蠻吧,但後期感覺這樣小孩好像挺有獨立性,做什麼事不會扭扭捏捏,比較大膽,很多事都是自己搞定,或許方法不適合你,但可以嘗試一下

  • 2 # 緣緣老師

    我家涵寶現在8歲,我在和孩子分床睡這件事情上,做了一些努力。這些經驗想和您分享,希望對您有幫助。

    1.告知,我從涵寶三歲就開始和他在聊關於分床睡這件事情,因為我家是男孩,我很早就知道分床如果比較晚,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他剛開始的時候可能不同意,這很正常,我過段時間就會和孩子提起來。直到六歲才同意。

    可愛的睡顏

    2.按步驟,

    先進行分床不分屋,

    再分開家,但是我們都不關門。告訴他有事情爸爸媽媽馬上出現。

    最後再徹底分開,給孩子一定的接受時間。

    分床睡的初期。開著一點門,讓他能隨時感覺得到你

    3.感受,以孩子的感受為準,讓孩子自己同意,他自己覺得可以再分開,時刻告訴他,分床你就可以是個大人了,不論什麼情況爸爸媽媽都愛你。我們會永遠愛你。孩子有了安全感就會減少分床的難度。

    時刻讓孩子知道他是安全的,爸爸媽媽愛他

    最後記得,孩子比我們想象中要堅強,有些困難是我們臆想出來的,有時候是我們離不開孩子,不要害怕,勇敢去提出來,按步驟做就好了。

  • 3 # 綿綿花SH

    你可以告訴他,寶寶5歲了可以分房睡了,

    1.和爸爸媽媽睡會影響你長高的,媽媽睡覺摟著你會使你骨骼得不到良好的發育身體裡面的生長激素釋放不出來,說時帶點誇張的語氣最好帶點表演,問他你不想長高嗎?

    2.在給他在網上搜下影片告訴他分房的好處,告訴他大家都是這個年齡段分的,最好找個適當的時期如過生日時或到上中班大班時,顯得更重式。

    3.可以給他裝扮一下他的小屋按他喜歡的風格,如換個床單最好帶他買去讓他自己挑!以後有屬於自己的小屋 !

    4. 如怕黑可以觀察看他喜歡什麼人物買個告訴他它會幫你打它有它怪獸不敢來!

    一定 要告訴他, 爸爸媽媽是永遠愛他的,但要學會長大一開始不要心急要迴圈漸進的多陪陪他可以適當的一開始孩子睡著後再離開,慢慢放手!

  • 4 # 普西艾塔

    切記不要一下子就讓他一個人睡,這樣他會害怕的。然後我們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然後作為一些條件吶,或者是嗯,一些他喜歡做的事情,然後我就陪她去做,然後他就會覺得誒還比較好。多給他看一些,就是相關類的動畫片吶,告知他的一些道理,這樣讓他自己,嗯身心就是得到一個誒,我應該這麼做,別人也這樣做了,我就應該這樣做。

  • 5 # 貝媽智慧育兒

    我是一名親子暢銷書作者,探索育兒6年時間。

    這或許是很多分床睡媽媽的真實現場,明明說好了,但晚上睡覺就鬧情緒。明明睡著了,半夜還會爬起來……

    分床是必然,我說過,孩子早期是依戀關係,可是慢慢長大,特別到青春期就需要慢慢分離,還有就是孩子生長髮育,個人隱私等等各方面都需要有一個自己獨立的物理空間。分床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必要經歷,無論願不願意,都將迎來這一刻。

    這裡給到三個階段三個注意事項,幫助孩子度過分床期。

    很對分床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往往是一步到位,昨天還一起睡,今天孩子要分房間睡,,因為步子太大形成強烈的落差,以至於孩子無法適應。

    第一個階段:同床分被子。

    爸爸媽媽可以從分被子睡開始做準備,這個小動作,孩子原則上不太會抗拒,或許會踢掉被子,但是孩子是比較容易接受。如果父母還能夠讓孩子參與挑選自己小被子,自己喜歡的花色等等,那麼孩子更容易過度。

    第二階段:同房不同床。

    第三階段:分房陪睡。

    等孩子比較適應同房不同床了,那麼在恰當時候,可以分房間,但是這個過程往往難度比較高。

    孩子會告訴你自己害怕。

    父母千萬不要說,我們都在一個屋子裡,有什麼好怕的,你都這麼大了。這樣孩子情緒會堵住,獨自入睡機率更低。父母可以蹲下來,與孩子討論。感謝孩子願意把自己的害怕說出來,告訴孩子,你小時候也這樣,不敢睡。孩子的害怕情緒會在被你瞭解,聽見和討論的過程中,慢慢接受,不在那麼害怕。最後可以問問孩子怎樣會讓自己勇敢一些?有的小朋友會選擇毛絨玩具陪伴,自己特別的小物件,或者小夜燈……總之孩子會有自己的選擇。

    2.睡前陪伴。

    我家孩子大概在二年級之前,睡前都需要陪伴,並要講故事,臥談會。這段經歷對我來講有不耐煩的時候,大部分記憶還是很美好。也是非常美好的親子時光,等孩子睡著了,你可以出來。

    3.以上方法都不行那怎麼辦呢?

    通常讓孩子在床上獨自安靜下來很重要。睡覺前孩子一定會喊媽媽,要媽媽陪。媽媽迴應孩子:你在床上躺1分鐘,媽媽就來。然後你該講故事就講故事,該臥談就臥談。等到孩子能很好安靜1分鐘,你把安靜的時間拉長到3分鐘,5分鐘,10分鐘,15分鐘。這裡要留意的是,到時間點你一定要回去,這樣孩子會比較有安全感。一般這個過程沒有標準,需要媽媽觀察,千萬別太快,今天1分鐘,明天3分鐘。如果可能1個星期為一個小小的週期,這樣比較好。孩子若能安靜躺15分鐘,自然就進入夢鄉了。

    分床睡的過程是一個極其需要父母耐心的事情,急不得快不得,大概需要1-3個月時間才能慢慢過渡。但是想想你幫孩子渡過一個極具挑戰的事情,未來彼此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那是不是覺得很有成就感呢?

    3、白天加強高質量陪伴。孩子之所以不敢大多是心理安全不夠,獨自入睡是極其需要勇氣的事情。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感受到家的安全,自己被愛的感覺,那麼孩子就會有更多的勇氣。

    如何高質量陪伴只需做到4步就好,我把這個攻略叫做ABCD陪伴法,因為它是四個英文字母。

    Step1:詢問Asking

    詢問孩子:跟媽媽(爸爸)在一起做什麼事情是自己最快樂的?

    Step2: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

    不要侷限於一個遊戲或一個事情,爸爸媽媽要問“還有嗎?還有嗎?”這個過程不能給予注入“做不到、不可能、沒道理”這樣的話,就會終止。孩子越小,那麼就要給予比較長時間來等待。

    Step3: 選擇Choosing

    這麼多方案中讓孩子自己來選一個,注意是讓孩子選,你來配合。如果你選那麼就繼續不下去。如果當下做不到,可以約定下一個時間來做。最好選一個當下可行的。

    Step4: 做 Doing

    不要再等待,現在就開始,但需要跟孩子約定一個時間。這個時間最好孩子自己說,你可以問這樣的問題,你希望我們玩多久?你希望我們玩幾次?

    要留意的是陪伴一次是不夠的,你多少時間沒有陪伴,那麼你要堅持多久才能慢慢的融合,重新與孩子的心連線。堅持21天,效果非常顯著。

    現在就跟孩子一起試試ABCD陪伴法,看看你的孩子會怎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佩戴翡翠對人體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