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顏小二述哲文
-
2 # 文化快遞員
子所不欲,勿施於人。說的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去做。這樣是違背孔子的仁愛和平等的思想的。
孔子是先秦文化的翹楚,在七國爭霸的時期,就很有預見性的提出要以“平等,仁愛”治理國家。所以他周遊列國,到處說法,宣揚仁愛。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人之多,都是跟著他學習的。而且那麼多學生,孔子並沒有採取“一籃子”的方式去教學,他最早正式提出要“因材施教”。所以,後來的弟子中出了很多名人,顏回,子路等等。
-
3 # 牛哥談人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仁者愛人,愛人者恆愛之。欲成仁者,得先學“恕”。恕,寬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責人之心責己,以寬容之心待人。
“欲責人、先責己”與“寬以待人”是一種立身處世、接人待物的人生態度,更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它能增強他人對你的好感與信任,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變得越來越親密和諧,並能順利化解掉生活中的許多人際矛盾。
自己都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於人;他人的無心之錯,姑且一笑而過;面對冒犯與挑釁,以最大的寬容去化解它;在責備他人之前,先想想自己有沒有錯在先,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世上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紛爭。畢竟在“你”和“我”之間,還有著無數個“他”,這讓人際關係總是充滿著各種的變數。這些變數一旦處理不好,便會演變成一場悲劇。如何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呢?一個字;恕。
杭州靈隱寺的彌勒佛旁有副楹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先天下可笑之人”。此副楹聯的寓意簡單明瞭,通俗易懂。一個人如果肚量夠大,天下就沒有難容之人事。一個人若是小肚雞腸,便是那可悲可笑之小人。
寬恕並原諒他人,其實就是在放過自己。佛曰:“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對的人。無論是發生了什麼事,那都是必然會發生的事。不管事情開始於何時,都是對的時刻。已經結束了的,結束就結束了。既然都結束了,那就放它過去吧”。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一定要修得一個包容萬千的胸襟和淡看得失的心態。與他人過不去就是在跟自己較勁,明裡傷的是二人的感情,其實到最後受傷的還是自己的心。
有一字而可以終身行之,並受益一生。這個字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4 # 反岐視
真可笑,居然現代那麼多人把這話當真理。
“已之不欲,勿施於人‘’啊,菸酒傷身體,儒家為何當禮送貪官?自己要不要和別人要不要有完全邏輯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是憑個人感受想當然,最經不起推敲了,孔學名高實秕糠,分明就是愚民的學說。
-
5 # 蒼石279
己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我認為非常正確的。我有這樣體會,我認識的兩個熟人,將他不想結識的人介紹給我,我當時非常生氣,之後我打電話對他也沒有客氣。
-
6 # 莫失雲間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說法,符合人性,但其實並不符合邏輯。
現代科學證明,人類的大腦中存在著映象神經元,能夠與他人之間產生“共情”,從而對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當我們看到別人跳舞時,我們的身體也會不由自主的跟著一起律動;當我們的朋友痛苦流淚時,我們也會感到傷心難過;當我們在電影的主角做出危險特技動作時,我們自己的腎上腺素也會飆升。所以,我們直覺上都會感到:“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應該要求別人去做。”如果要求別人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是道德上的“雙重標準”,是違揹人性的。
但單純從邏輯上來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說法是典型的訴諸虛偽謬誤。事實上,別人應該適用什麼樣的標準,和你的“所欲”或“所不欲”都沒有因果關係。而且,人和人之間本身就存在很多不平等,不同的人本來就應該適用不同的標準。
就拿子女教育來說吧,成年人和兒童肯定是要適用“雙重標準”的。父母作為成年人經濟上是獨立的,自控力也比較強,可以抽菸喝酒,玩手機遊戲、談戀愛、獨自旅行,但父母會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念頭,就允許兒童做這些事情嗎?更進一步而言,如果父母自己沒有考上大學,就不能要求孩子好好讀書參加高考嗎?如果父母自己小時候不懂事調皮搗蛋,就不能要求孩子乖巧聽話嗎?如果父母自己從小缺乏運動,就不能要求孩子加強體育鍛煉嗎?
臺灣知名漫畫家八耐舜子曾經畫過一幅有趣的漫畫,畫中的小孩子滿臉委屈的問他:“為什麼我做錯事,大人可以打我;而大人做錯事,我就不能打他們?”八耐舜子回答說:“因為你打不過他們!等你打得過了……他們就會開始跟你講道理了。”
所以說,在不平等的身份的人之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不過是一個搞笑的邏輯。俗話說“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句話從表面上看沒道理,但實際上並不違背邏輯。州官有州官的標準,百姓有百姓的標準,這是無可爭辯的。唯一我們能爭辯的是,州官和百姓的標準應該由誰來定的問題。
在一個專制的社會,州官和百姓的標準都是由州官來制定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自然是合乎邏輯的;但在一個民主的社會,州官和百姓的標準則應該都是百姓來制定的,這時候合乎邏輯的事情也許就正好相反:“不許州官放火,只許百姓點燈。”
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州官既然有更大的權力,當然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適用更苛刻的標準。如果他也利用“訴諸虛偽謬誤”來博取百姓的同情,說什麼:“如果你坐在我的位置上,說不定你也會腐敗受賄;如果你坐在我的位置上,說不定你也會以權謀私;如果你坐在我的位置上,說不定你也會貪贓枉法。”這是不是一種很搞笑的邏輯呢?
可以這麼說,中國的社會自古以來就比西方更為和諧與穩定,就是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觀點深入人心,但同時,它又讓我們過於和諧與穩定了,以致於讓中國在歷史的賽跑中落後於曾被我們視之為蠻夷的西方國家。
-
7 # 真牛46
尊孔的國學""大師們"",都覺得孔子這句話正確。本人認為這句話不完全正確。""大師們""把這句話簡單地解釋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於別人。而且以此奉為正確的道德準則而大加宣揚。
只要用頭腦仔細想一下,用眼睛去環視一下,在人類社會上""己所不欲,必施於人""的現象則到處都存在。
比如在體育運動的競技場上,爭奪冠軍的雙方,都不想失去冠軍而得到亞軍。不想得到亞軍的雙方都想打敗對手,自己得到冠軍,而把自己不想要的亞軍(失敗)施於對方。
在前不久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進入決賽的馬龍和法爾克都拼命地把自己不想要的失敗給予自己的對手。雙方都想自己得到冠軍,而不是把自己不想要的亞軍不給予對方。馬龍和法爾克都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說教背道而馳,而採取""己所不欲,必施於人""之道。這種選擇有錯嗎?是不道德嗎?顯然不是。此時馬龍和法爾克所採取的態度是完全正確和道德的。
若從世界大事上看,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戰爭無數。如果孔老夫子去到那裡對戰爭雙方鼓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把失敗給予對方。戰爭的雙方肯定都不能接受,而且會認為孔老夫子那就是個神經病,瘋子。
不把敵方置於失敗的境地,難道還要把失敗留給自己嗎?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現在不少國家採取多極競爭民選制。那些參加競選總統的候選人在競爭中,那不都是把自己不想要的失敗給予對方,而把勝利留給自己嗎?
所以當年孔子到互相爭鬥的各諸侯國去鼓吹他""克己復禮""的那一套,結果是不招人待見而到處碰壁成為喪家之犬,最後只得以教書混錢謀生。現在看來,那就是理所當然和可以理解的了。
話說回來,如果上升到道德準則的高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表述是不完全正確的、片面性較大的、不可採納的。就像""己所不欲,必施於人""一樣,也是不完全正確的、片面性較大的、不可採納的。
正確的道德準則的表述應該是:嚴禁直接或間接侵犯他人自主權,或者說在不直接或間接侵犯他人自主權的框架內,個人可以自主隨欲而為。這種表述才能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的正確意思涵蓋其中,而又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錯誤成分剃除出去。
總之,我們今天對於國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只能和必須是""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對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也應該是這樣。不能打著弘揚傳統文化的幌子對這句不完全正確的片面性較大的話盲目地全盤接受,更不該進而把這句話抬高到指導人們行為準則的高度到處鼓吹。不管這句話出於何人之口,都是如此。
孔子說的話,有對的,也有不對的,有的不完全對,有的則是完全不對。
-
8 # 只做原創經典搞笑
只有一半對。比如說狗屎,自己不小心踩了,肯定不喜歡,當然也不能給別人,這就對。如果自己不想要的衣服鞋子還比較新,可以給需要的人。好像誰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
-
9 # 塗之人995
夫子講這話時,面對的是學生。——自己不願意的事,不可以要求別人接受。比如你不喜歡別人亂吐亂撒,自己決不亂吐亂撒。——這是自律,很難得。然而換一語境,比如你不想讀書只想玩牌,也要求別人與你持同樣態度,那就不妥了。於是就有了莊周“己甚欲,勿施於人”的話。
-
10 # 吳山野士
現在有些變態的人,欲將孔子打入十八層地獄,凡孔子的便信口雌黃、不顧事實地加以批判。孔子怎麼著也曾引領中華文化二千多年。世界上有多少這樣偉大的人物?只有無能的人心懷嫉妒才會對自已祖先中優秀人物不恭敬。崇洋媚外的人讓人看不起。
針對那些假洋鬼子,我來看看《聖經》是怎麼說的。《聖經.馬太福音》太、7:12(1):“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麼待你們,你們也要怎麼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兩者是何等相似。
我要對提問者說,古人留下的就如上天留下的。都是沒有對與錯的問題的。比如路上有一塊石頭,你絆腳了他就是絆腳石,你拿去墊腳了他就是墊腳石。石頭還是那石頭。你理解了,或許會對你有幫助。石頭可以建房、修路、架橋、、、你不理解、他就只是一塊石頭。如果他絆你腳了,那也是你沒看清狀況。不能怨石頭啊。說這塊石頭壞,那是腦子進水。
-
11 # 王者的野望
當然是對的。
理解名人名言最忌斷章取義,尤其是孔子這樣影響力巨大的世界級名人,最是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刻意斷章取義以達成自己的目的。對於名言警句,我們應該結合上下文以及作者的主旨思想來理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翻譯成現代文就是:
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個字是可以讓人終其一生都去踐行的?”
孔子回答道:“那可能是‘恕’字。自己所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
我們可以看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是對“恕”字的解釋,而“恕”字又是孔子對於值得終身去踐行的一個字的看法。“恕”即是寬容,也既是說,孔子認為寬容是值得一個人一生都去踐行的,這難道有錯嗎?這恰恰體現了孔子一貫以來的“仁者愛人”、“推已及人”的仁愛思想。
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在這裡必須要說明的一點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絕不等同於“己所欲就要施於人”,有人利用後者去反駁前者屬於典型的詭辯,屬於自己沒有弄清邏輯關係。這種詭辯就好比是,孔子說“世界不是黑的”,然後他們就覺得孔子的意思是“世界是白的”,進而透過論證“世界不是白的”,來證明孔子是錯誤的。
可是,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啊。
孔子也僅僅是告訴我們,自己所“不欲”的,或者說“厭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僅僅是告訴我們,寬恕、仁愛、同理心,這些值得每個人用一生去追求、去踐行。
有些人打著“對中國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旗號,實際上做的卻是“把所有中國傳統文化都列為糟粕”的行徑。因此,只要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他們通通要反對,通通要論證其“糟粕性”。
可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仁愛思想,恰恰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啊,恰恰是中國文化區別於西方掠奪文化的最顯著特徵,恰恰是我們現在努力在國際上發出區別於西方的聲音、尋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背後的文化支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當前時代的應用價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恰恰體現了當前時代最普遍的網際網路思維:研究使用者“痛點”、注重使用者體驗、以同理心推己及人、建立人際及人機互動。
一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那麼得出的思考結果往往也大不一樣。同樣是對一件事的“不欲”,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痛苦而不能推己及人,那麼你只會加深對於這種“不欲”的怨念而無其它益處;而如果你看到自己的“不欲”,然後能夠以同理心推己及人,那麼你可能會看到這種“痛點”背後所蘊含的商機。
為什麼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大佬都同時是一名產品經理?因為他們必須知道自己產品擁有怎樣的使用者體驗,必須知道有哪些是“己所不欲”的,然後“勿施於人”趕緊改掉,否則使用者的流失只是時間問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是每一位產品經理、每一位網際網路從業者都應該有的思維。
馬雲當初剛開始創業時,萬分艱難,屢屢失敗。如果他沒有推己及人的同理心,那麼他就只會看到創業艱難,而不會喊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口號。
雷軍為什麼創辦小米?因為十年前一部摩托羅拉的翻蓋非智慧手機就能賣到幾千塊,注意那是十年前的幾千塊,而智慧手機就更不用提了,普通人根本消費不起。雷軍看到了這種痛點,然後喊出了“讓每個人都能夠享受科技的樂趣”的口號。這些年來,不管外界對於小米的評價如何參差不齊,但是每個普通人確實都買得起智慧手機了,這就是小米為何能成為世界500強的原因。
因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應該成為我們爭論其對錯的原因,而應該成為我們自己的一種思維,把這種思維應用於當前的時代,實現自己的價值。
-
12 # 子墨子
作為一個學習墨家學說的人,雖說墨家與儒家價值觀不同,但我必須要說,孔子這句話是對的。
首先,你得先知道這句話的真實意思,要想知道真實意思,得去原文裡找,放到語境中去體會,而不能望文生義,理解成“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也不要給別人。”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語·顏淵》這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出處,始於仲弓問孔子什麼是仁。眾所周知,仁是儒家的中心思想,那這段話該怎麼翻譯呢?
仲弓向孔子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出門辦事要像接待貴客一樣的謹慎認真,請別人幫忙要像進行祭祀一樣的慎重;自己不想承受的事情,不要讓別人承受;在外面不要抱怨發牢騷,在家也不要抱怨發牢騷。”仲弓說:“我雖然不是很聰明,但辦事一定會按照你的話去做。”
這是教育人如何辦事自持的問題,如果翻譯成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也不要給別人就會很突兀,並且這種翻譯和仁也沒有什麼關係。普通人都知道王健林不想要的房子,難道不可以給別人嗎?那是肯定可以的,關鍵是王健林不給。既然確定了意思,咱們就來分析分析這句話到底對還是不對。
忘了是哪個西方人說過“給道理找個形象,道理就不至於空洞”,我十分贊同,咱們就給“自己不想承受的事情,不要讓別人承受”找一些例子,大家自然明白。
我不想承受被別人辱罵,所以就不要去辱罵別人,讓別人承受辱罵。我不想承受被別人毆打,所以就不要去毆打別人,讓別人承受毆打。我不想承受被別人侮辱,所以就不要去侮辱別人,讓別人承受侮辱。我不想承受被別人調戲,所以就不要去調戲別人,讓別人承受調戲。我不想承受被別人支配,所以就不要去支配別人,讓別人承受支配。大家是否瞭然?每個人都不想承受不好的事情,所以孔子希望你不想承受的不好的事情,也不要施加於人讓別人去承受,這便是仁愛。所以這句話是對的。即使儒家不怎麼樣,我也得承認這句話是對的,這就是墨家和儒家的區別。萬事萬物,我們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要想當然,人云亦云!
-
13 # 老許的音樂朋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顏淵》,表面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就不要給別人。有人感覺這句話說的不對,認為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可以給需要的人,為什麼這麼做是不對的呢?
其實這是曲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欲”是想要、希望的意思。“施”是施加的意思。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自己不願意接受的,就不要施加於別人身上。你要求別人做什麼事情時,首先自己本身也願意這樣做!
-
14 # 擎一束神光
其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也就人們通常所說的在待人處事上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考慮對方能不能樂意接受,不對對方做令人厭惡的事,這當然是對的。
凡人都“惡惡臭,好好色”,這是一般的人情常理,是正常的共通的人性。以此推知,自己所不想要的,甚至厭惡的,通常情況下別人也不想要,象這樣的對待就不要強行施加到他人的身上。這是提醒人們,在待人處事時,根據自身的體會和感受,進行反向思維,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多體諒、理解他人,採取一種合理的處置方式,這樣才能既達成目的,又不傷害他人。也只有這樣,才能雙贏,也才能長久。
當然,這只是一種通常的處置方式,也不可絕對化,過於拘泥,真理也會變成謬誤。人有相同的一面,有共性,但也有不同;面對的實際情況也複雜多樣;人還有好人、壞人,朋友、敵人。所以處事終究要從實際出發,待人也是。萬事皆有權變。
-
15 # 使用者4483878665936
己所不欲,亦道,亦義,亦施。
己之所欲,不道,不義,勿施。
從這兒看來,老二的東西是不符合哲學邏輯的。既不辯證,又不嚴密。
-
16 # 手機使用者95419495892l
對於這個問題,不能以對錯而論。
人於世間,要有愛恨分明之念,善待泛泛眾生,博愛世人,扶弱濟貧,力所不惜;
然而,對於自己的對手,或者PK之物件,那就要拼盡全力,不惜一切代價,擊敗或摧毀,以致戰勝對手或PK物件。更或在戰場上對一切侵入或者來犯之敵,那就要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擇手段,致敵死敗而後快!
故論此題,要辯證唯物看待問題之實質,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才能把握“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真正含義!
回覆列表
對。
孔子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是一種控制利己之心的自我修養,更是一種消解利益上“主客對立”的處世智慧。為什麼這麼說?請大家跟著我繼續往下看。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控制利己之心的自我修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其實可以看成是孔子對“仁”之思想內容的一個闡述。在論語中記錄著樊遲問孔子何謂“仁”的對話,孔子給樊遲的回答是“愛人”。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是愛人的體現。
有人說,儒家思想太理想,太天真,沒有考慮到人內心的“利己之性”,真的是這樣?孔子想到了,只是不直說罷了。既然孔子突出“仁”為“愛人”,那麼什麼是不仁?那就是“不愛人”,什麼樣的人“不愛人”?當然是利己的人不愛人。
基於不愛人之人的“利己”,孔子繼而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這句話中對“利己之心”的壓抑已經濫於言表。自己不想做的,就不要給別人做;自己不想承受的,就不要讓別人承受。這是一種感同身受的將心比心,而這種將心比心,就是建立在對“利己之心”的控制上。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看成是一種控制利己之心的自我修養。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消解利益上“主客對立”的處世智慧儒家思想畢竟入世,俗世中的人,不管承認不承認,理解能力確實大大不一樣,儒家思想要力求自家思想能夠最大限度傳播,並且能夠讓人知道其一二真意,自然會在表達上略微“淺顯”。但是,雖然是脫口就出的淺顯表達,背後的立腳點卻十分深沉,其深沉的內涵,不比道家遜色。道家思想雖然精妙,但是卻有些個難懂,如果能和儒家一般深入淺出,道家思想的影響力可能更大,這些便是後話了。
首先,我們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能看到兩個對立,即“己”和“人”,從這句話中,我們能夠知道,讓“己”和“人”對立的,屬於“不欲”,將“不欲”說得再通俗些,就是“利己之心”,因為“利己”,所以“自己不想做,讓人家來做”、“自己不想吃的苦,讓人家來吃”。但是,這人和人交的往,誰還能比誰更愚笨些?“己所不欲,施之於人”的人自然會遭到怨恨,而這個怨恨的起源,便在於“損人利己”之私利,為何有“損人利己”的想法,因為不愛人,為何“不愛人”,因為把自己和他人區分地得太清楚。說白了,“利己之心”區分你我他,而你我他的區分,助長利己心。
所以,基於上述分析,我們不難得出,孔子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強調人要“將心比心”,而“將心比心”是對“利己之心”的消解,利己之心消解的具體表現,就是不區分“你我他”之主客關係。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屬於消解利益上“主客對立”的處世智慧。那麼,人與人間沒有“損人利己”之對立關係,又何來怨恨一說?
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是自我修養,更是處世智慧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一方面是孔子給出的一種控制利己之心的自我修養,告誡人們,一個心中懷“仁”的人,一定是“愛人”的,而“愛人”的人一定是可以很好地控制利己之心的。另一方面,這句話也是一種消解利益上“主客對立”的處世智慧。人與人的怨恨,大抵源於處於利己之心的“損人利己”,如果可以拋卻“主客對立”,不那麼強求“一己私慾”,這個時候就能消解主客對立,繼而可以維繫良好的社會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