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嘴關注
    企業招人與求職者心中的差異化體現

    往往企業的工作崗位工資待遇,都會在頭一年的預算中明確下來,次年人員缺編或者需要擴充時,就是按照公司制定的崗位工資來執行。

    但是,對於每個公司的崗位標準,同樣也就會有所約定。

    舉例:公司招聘運營專員,要求有運營2年以上的相關工作經驗,並且有參與重大專案的案例。工資待遇轉正後是6000元+績效獎金,試用期的時候工資是轉正工資的80%,試用期三個月。

    這個時候,公司衡量的重心就是運營專員必須要有實操經驗,而且必須提供相關的運營案例出來。

    對於很多公司來說,他們是不願意去培養新人的,更沒有時間去培養。

    —————————————————

    而求職者,來應聘這份工作的時候,也會有兩種情形出現。

    第一,有運營經驗的人,各方面條件都符合公司的要求,可是在工資這塊接受不了,特別是試用期。

    往往熟手會覺得市場行情就是6000元,我也符合要求,要我試用期拿80%,還要三個月後轉正,那我還不如在之前那家公司繼續做著啊!

    第二,對於一個不完全符合公司要求的人來說,公司不夠靈活,死板的很,我人聰明,我可以學啊,工資啥的都可以談。

    ——————————————————

    就是在這種衡量的標準上,雙方產生了差異,往往很難達到雙方滿意的結果。

    當然我說的只是一種自我理解的現狀。

  • 2 # 大頭木瓜

    企業招聘難,是難在沒有更高的人力成本,投入到招聘更合適的精專型人才;員工求職難,是難在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有發展潛力的、收入較高的、離家又近的、不算太忙的……工作。

    從雙方各自的角度上看,都有道理。但細思考一下,也都有問題。

    企業要發展、要效益,透過人才的、人力的運用,能有效的提升企業的業績,但人才在沒有高薪資、配套的人力晉升發展機制,很難有吸引力。哪怕是普通的流水線員工,因離家遠近、工作單一枯燥,收入不高,對當下的年輕人也很難招聘。企業也很難有更高的人力成本投入來吸引人才。對此,企業應注重現有員工的培養,建立全新的股權機制,讓全體員工參與到企業的發展中,才有可能在招聘難中生存下來。

    員工求職難,是在於個人的技能單一,企業要求過高,還不一定有好的員工職業發展機制,甚至有些企業還採用所謂的狼性文化、雞湯文化來蠱惑員工。員工當然在各種自身的考慮下,覺得企業沒有誠意,自己高攀不上,只好感覺求職太難。

  • 3 # 點墨樓主

    根本問題就在於雙方期望未被滿足。

    招聘難,那試試工資再漲50%,看看難不難?

    求職難,那試試目標薪資降低50%,是不是好多工作崗位等著要?

    人才市場也是市場,無非是雙方價格沒談攏。

    現在這麼多的招聘平臺,還有公司內推,招聘資訊別人是看得到的,你的求職簡歷也可以快速到達HR手裡,要找一個匹配的人才並不難。

    社會招聘,求職者一般是想要加薪的,但招聘方的薪酬肯定是行業的均值上下,也就是說招聘崗位的工資是在基準線上,但求職者並不會滿足於基準線,不然就沒必要跳槽。

    所以,供需雙方就出現了矛盾。

    另外,人才市場也不是一直開放供人挑選的,還得剛好你找工作,我缺人。這就導致很多時候是看運氣了。

  • 4 # 王小胖隨談

    觀點:雙方各有所需,卻很難各取所得

    讓我們先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

    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都受到了重創。我一個同事的弟弟(化名小陳),之前在一家著名的車企工作,收入也很不錯,但一直苦於升職問題,年前便辭了職,找好了下家,達成了口頭協議。天有不測風雲,疫情讓各個車企銷量慘淡,原先答應小陳的車企反悔了,小陳瞬間變成了無業遊民。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小陳又開始了自己的求職之路。以小陳的工作經驗和能力來說,找一份像樣的工作並不難,但是面試了七八個公司都沒有合適的。

    小陳總結出原因共有三大點:

    ①工資不盡如人意;

    ②提供的職位與預想不符;

    這樣的求職遭遇讓小陳又陷入迷茫,到底是選擇一個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工作,還是先佔據一個崗位,以後再做打算。

    此時的企業也很迷茫:明明失業的人那麼多,為什麼招人還是那麼難,究竟該不該滿足應聘者的高要求來招聘人才呢?

    求職者和招聘者雙方都想找到適合自己的,但雙方又都不願意吃虧,各有所需,卻又捨不得自身的利益所得,這樣的僵持只會促成一盤死棋。

    身為求職者,尋找工作難的原因綜合考慮共有如下幾點。

    1、自身的能力不足。很多求職者好高騖遠,但自身的工作能力不足,應聘的崗位與自身能力相差甚遠,無法勝任工作。

    2、對企業提出的工資待遇不滿。很多求職者都是跳槽式應聘,他們的底線就是這份工作必須福利待遇要好於上個工作,一旦觸碰到底線就很難接受。

    3、沒有認識到求職的大環境變化。很多求職者並沒有認識到求職的整體環境,比如疫情之後是招聘的寒冬,企業人才需求量降低,應聘競爭加大等。

    對於招聘困難的企業來說,自身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我來列舉幾點原因。

    1、企業對自身的定位錯誤。很多企業沒有認清自己的社會地位,招聘時要求很高,然而所做的工作卻又是普通員工可以做的,這樣的工作明白說就是“大材小用”,會影響應聘者對公司的判斷。

    2、多大的廟堂請什麼樣的佛。很多企業招聘都是總監、經理、主管等等,但開出的工資確是4000到5000元,學歷還要求本科以上,這樣的招聘很容易讓應聘者反感。不能實事求是的企業怎麼能招攬人才。

    3、毫無誠信度。企業在招聘宣傳中承諾月薪過萬,福利待遇極好。但到了和求職者協商時,用各種理由降低待遇,減少福利。這樣的行為可以稱為應聘的陷阱,不講誠信的企業也終將被求職者拋棄。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如今招聘難和求職難的問題均與招聘和求職雙方有關,因為雙方無法達成對方的期望,交易很難進行。但退一步海闊天空,只要雙方各退一小步,就共同進步了一大步,這樣何樂而不為呢?

  • 5 # 一語隨行

    如果一個HR每天都在自己的同行裡發招聘廣告,自然招人難,除非你是想在這個圈子裡挖人。所以,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HR招聘難,因為招聘廣告發布的渠道不正確,你釋出的資訊,所能看到的人群,並不是精準使用者,自然沒有效果。

    另一邊是求職者,如果身邊沒有幾個HR朋友,很難獲得一手且大量的資訊,只能透過參加校園招聘,或者趕往招聘會現場進行應聘,以這樣的方式獲取資訊、尋找機會,成功率非常低。如果透過網路招聘,在一些專業招聘網站上查詢招聘資訊,仍然具有資訊的侷限性,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應聘職位。

    2、各方需求不能協調統一

    招聘和應聘就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其本質就是一個雙方需求協調統一的過程。由於企業方和應聘者各自的立場不同,所以各自的需求有所不同,而需求不能夠協調統一,就會導致企業招人難,應聘找工作難的現象。

    比如,企業方看中了某個應聘者,但是應聘者覺得企業方並沒有滿足他的需求,所以選擇放棄。相反,如果應聘者對某個工作特別心儀,但企業方認為他不滿足應聘條件,所以就會拒絕。

    找工作的過程猶如找物件,雙方的需求和價值觀必須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如果任何一方出現了未能滿足對方的需求,兩個人就無法走得長久。當然,找物件的過程需要我們慎重,並且不能操之過急,而找工作也是同樣,不能因為貪圖當下利益,匆匆忙忙隨意找個工作。

    3、普世價值觀的影響所導致的職業偏見

    除了資訊不夠通暢,雙方需求難以達成一致,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職業偏見。在普世價值觀的影響下,我們對一些行業或職業往往存在著偏見,比如絕大多數人認為,央企和國企的工作就是好工作,這種偏見會導致,應聘者一門心思應聘央企或國企,讓自己無形中喪失了很多就業機會。當然,也導致了不少企業因此而缺少了不少候選人。

    針對以上三個原因,首先作為企業方,應該適當拓展招聘的渠道,讓招聘資訊得到充分的傳播。作為應聘者,應當突破過去傳統的求職渠道,利用人脈網路、新媒體等方式,拓展自己獲取資訊的渠道,抓取更多的資訊。

    其次,企業方要適當降低用人需求,應聘者要適當調整個人需求,以實現更好的需求協調統一。猶如談戀愛一樣,雙方都需要為了經營好這段感情而有所付出。

    最後,作為應聘者,應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不要被普世價值觀所影響,要從自身的職業發展角度考慮問題,選擇真正適合自己長期發展的行業或職業。

    綜上所述,企業招聘難,應聘者求職難,雙方都存在一定的原因,雙方也都用責任透過自身的調整,實現高效、精準的招聘與就業的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離婚,想跟媽媽,但爸爸說不會給撫養費,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