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紫砂一姐
-
2 # 三亖堂
說起古玩,就倆字,古、玩。老紫砂壺已基本具備古玩的條件,還是有收藏價值的。另外收藏紫砂壺要有針對性,最好名人制作,年代久遠。下面發兩個,一個程壽珍制鐵砂壺,一個徐漢棠制掇只,與大家共勉。
-
3 # 魔法蘋果73
紫砂壺賣過千萬的有 但也有賣幾十塊的。同理 一幅字賣上億的也有 但也有賣不出錢的。
賣家喜歡拿前者做案例來抬升自己商品的價值。買家自己要有理性的頭腦來分辨。
紫砂的確有很多炒作的話題 熱不熱在於被話題套進去的人多不多。作為茶具使用而購買的和作為投資收藏的性質不同。用來喝茶的多說明是茶文化熱。用來投資的 屬於收藏熱 兩種又要區分清楚。
-
4 # 宜興原礦紫砂茶壺
如果比較其它收藏類的藝術品,紫砂壺還是比較有收藏價值的。
1.紫砂壺是實用器,可以品茗把玩。
2.紫砂壺是陶瓷製品,不像字畫類的紙製品,藏家不容易妥善儲存。
3.紫砂壺不像青花、龍泉那樣容易留下歲月的痕跡(比如開片啦,磨花啦等等)。
4.紫砂壺的產地名氣大的只有宜興,其它的長興,喀左紫砂都要標榜或者依附宜興紫砂壺,所以產地的唯一性決定。
5.紫砂壺是匠人手工製作,絕少運用機械,這就決定精品紫砂壺的稀缺性。
6.紫砂壺的原料唯一必須是紫砂原礦,而不能用其它任何陶土替代,而且其它產地的紫砂原礦又和所謂的“黃龍山本山紫砂礦”成分類似而泥性不同。
所以總結藝術品投資的四大要素:稀缺,不可複製,不可再生,歷史文化內涵。紫砂壺都有,所以紫砂壺賣1000多萬也是實至名歸。對於紫砂熱,可以是見仁見智,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
5 # 精壺門紫砂文化
一般平常喝茶的壺幾百上千的足夠了,紫砂壺的價格主要由它的壺型、泥料、做工、作者等來決定的,一般一把壺一般需用1斤泥料,即使差點的泥料也要百元,還要加上手工製作成本、生胚做好進窯燒製也會有破損,有時候4個生胚進去燒製,只有2個出窯是完好無損的情況也是比較多見的、再者就是包裝、運費成本。因此普通紫砂藝人制作的做工一般的普通壺,一把售價便宜的也要四五百元才是比較合理的。做工好,成型難的壺自然價格更高。而賣上千萬的壺一般是屬於收藏品了,比如楊子斥9200萬拍下顧景舟的壺 ,肯定不是為了拿回家喝茶的。那些價格上百萬上千萬的壺主要還是衝著工藝師的名氣買的,能花錢買下這麼高價格的壺應該基本都是為了收藏了,不過這種高價的壺畢竟是少數,動輒上千萬的壺也不是隨隨便便能買到的。目前來說紫砂壺市場與幾年前相比還是比較低迷的。
-
6 # 守藝紫砂陶
一把紫砂壺上千萬,紫砂真的過熱嗎
自從2010 年春拍已故紫砂藝術泰斗顧景舟的一把石瓢壺“相明石瓢壺”創出1232 萬元的成交紀錄後,近幾年有多件顧景舟大師的紫砂作品均以超千萬元的價格成交,其中2014 年嘉德春拍中顧景舟的一套“近代 九頭詠梅茶具”創出2875 萬元的成交紀錄,2011 年保利拍賣顧景舟的十一件套的“提壁茶具”創出1700 餘萬元的成交紀錄,2013 年顧景舟石瓢壺又創出1495 萬元單件最高成交紀錄。
同時,更為引人注目的是近兩年開始有當代在世紫砂藝術家的紫砂作品超過百萬元達到數百萬元的成交單價紀錄,甚至創出了在世大師的作品拍賣過千萬元的最新成交紀錄,因此紫砂壺的價值到底有多少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同時也有人擔心紫砂是否過熱了?
一把壺能賣數百萬乃至過千萬元,紫砂市場是否過熱了呢?
如果簡單直觀地理解一把用來泡茶的壺價值千萬元,確實是個天價!但我們都知道,優秀的紫砂壺作品可以融合陶瓷文化、茶文化以及詩文、書畫、雕塑、紫砂陶刻,包括篆刻等諸多中華傳統文化元素為一體,極具中華文化代表性。同時,優秀的紫砂作品既可以作為藝術品欣賞、把玩,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是最能融入生活的藝術品,其內在的文化藝術價值完全可以與任何藝術品相媲美,而對於人們生活的意義則有其更為實用的優越性!
橫向比較,紫砂熱還遠沒有來到
縱觀當今中國藝術品市場,以書畫作品為例,拋開古代作品,近現代單價過億元的作品已不在少數,即使當今一些藝術名家包括一些年輕當代藝術家的當代藝術品單價數千萬元者已比比皆是。而目前紫砂行業單價過千萬元的數件作品基本都是被譽為紫砂藝術泰斗的已故大師顧景舟與吳湖帆、江寒汀、韓美林等藝術大師合作的作品,其他當代最優秀的紫砂藝術家的作品單價絕大多數還基本定位在幾十萬元,過百萬乃至數百萬元的只有極少數的作品。
另外,如果我們理性地想,紫砂藝術品並不是生活必需品,果真熱了也不影響普通百姓的生活;同時,茶文化作為華人生活品質的標誌,如果普通百姓也能在生活中用好壺泡好茶,說明我們華人的生活品質和生活品位也隨著經濟的發展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可以說,紫砂果真熱了那一定是好事!
紫砂價格,還需理性看待
不過,就市場而言,對紫砂作品的價格我是這麼認為的:就藝術價值來看,無論是紫砂泰斗顧景舟2785 萬元的“九頭詠梅茶具”或是其他當代大師的作品數百萬乃至上千萬元的成交紀錄,這些都是市場給予優秀紫砂經典作品的價值肯定,對人們認識紫砂藝術作品的價值有著重要意義。但是,以紫砂壺為主體的紫砂作品作為最能融入生活的藝術品,集實用、品賞、把玩、收藏於一體,把藝術欣賞和文化收藏融入到人們生活中來是它的魅力所在。
因此,除了極少數有重要意義的作品以外,大多數作品的市場定位還是應該符合市場的發展狀況和人們的消費水平的。我個人認為一般品質較好的實用型紫砂壺應定位在數千元(這裡當然是指具有收藏潛力的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其中部分優秀的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定位在一兩萬元或略高;一些有影響、有造詣的藝術家以及藝術大師的作品定位應該在幾萬元至幾十萬元之間,不宜過分追求高價以免曲高和寡影響行業的正常發展。
-
7 # 莊莊紫砂a
紫砂壺價格不一,從幾百到上千萬。以致於有朋友問我:一把紫砂壺能賣上千萬,紫砂真的過熱了嗎?
紫砂壺的價值幾何,一直是人們熱議話題。應該意識到以下幾點:
▼從實用功能來看
紫砂壺是實用器,自古就有茶米油鹽醬茶的說法,茶文化是人們生活的標誌。世間茶具堪為首,莫過於紫砂壺。從某種程度上看:茶與壺是不分家的,實用功能在於喝茶。
▼從附加價值來看
現在有些人不免過於浮躁,不僅想要紫砂壺有實用價值更要有藝術收藏價值。企圖把紫砂壺當成一種保值增值的投資,主要還是衝著大師的名氣購買。對此,更多是慎重理性看待。
▼綜合考量來看
紫砂壺集品茗、把玩、欣賞於一體,也正是其魅力價值所在。一把紫砂壺的價值,更應結合泥料、做工、器型等綜合去看。
-
8 # hhh140212101
不是過熱,而是缺經典名品。真正的紫沙壺,是由金沙寺僧人進殿誦經淨手歲月積累的缸泥,由明朝正德年間四川參政吳頤山,書僮——供春所制,傳世甚少。後仿均無法超越,原因一,重量超重,清史有詳細介紹。原因二,焙燒不過關。原因三,因是民間藝人制作,沒有皇威只是在民國時期由日本人,和英華人高價徵收才引起關注。目前國外博物館,和國內二宮博物館只有大彬所製作的作品,而民間所藏的——供春。壺有幾隻均是未知數。
-
9 # 廣州信昶
紫砂壺,有宏觀與微觀兩個區別,朋友問的過千萬的紫砂壺,就肯定是屬於微觀類的了,也就是必須是用純宜興紫砂泥製作而成的壺了。
紫砂泥材料本就貴,加上純手工制壺燒成難度高,成品率低,所以這是紫砂壺真正價格高昂的原因。就算是當代,一個純紫砂手工壺,不要太多工藝要求,沒個一兩萬,基本也是下不來的。
其次,朋友說的過千萬是否過熱,我認為是不會的。因為過千萬的紫砂壺,據我所知,目前僅顧景舟老師的壺在一流拍賣行能偶爾達到這種價格。這裡包含了兩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顧景舟老師制壺”,一個是“一流拍賣行”。
顧景舟老師的制壺水準,不能武斷地說後無來者吧,但是前無古人是肯定的了。紫砂壺從明供春開始,進入藝術品門類,成為文人雅士非常想喜歡的藝術品型別之一。幾百年後顧景舟老師的橫空出世,給紫砂壺界增添了最為濃豔的一筆。
所以說,我個人認為不會過熱,無非就三個原因。
第一,紫砂壺是藝術品,藝術無價。
第三,一流大拍賣行,自然能把價格炒起來。
-
10 # 紫砂手藝人阿超
我認為這個看法是不客觀的。什麼是過熱?過熱是對於紫砂的喜愛和追求達到了極端,每把壺都能賣出高於他本身價值的價格。現實是沒有,賣到天價的壺數都數的過來,平民價格的壺也是數不勝數,相比於字畫古董來說,紫砂確實不能算是火熱,有喜歡她的人,也有不愛好的人。所以說紫砂過熱我覺得是不客觀的,熱在哪裡,熱在喜歡她的人,痴迷她的人。
-
11 # 自然壺韻
紫砂器,也不外乎屬於人類改造地球的產物之一。而以人為本,也就成為了紫砂器的價格也好,價值也罷的決定性因素。陽羨一丸泥,若非賦予了人之靈性,也就只是一坯泥,一塊石罷了!
老百姓的話來說:有錢你也難買心頭愛!就算不懂好賴,就算不知咋用,就算不懂欣賞,就算明知有貓膩……能夠每天看在眼裡,時常把玩在掌股之間,那叫一個美!請問這樣的美,多少錢可以換來?
說這是瞎樂呵!那好,瞎樂呵都金不換,知而悅之,知而惜之,知而珍之,難道就可以隨意上稱,衡而易之?
回覆列表
一把紫砂壺上千萬,紫砂真的過熱了嗎?
個人認為不存在過熱說法,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作為人們生活品質標誌的茶文化也在快速發展,而與茶文化緊密相關的紫砂文化發展自然也隨之水漲船高。最近這幾年來,藝術品市場發展迅速,紫砂壺作為泡茶、品茶的首選且最能融入人們生活的藝術品,不斷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紫砂藝術品成為收藏品市場的主流門類之一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
自從2012年春拍已故紫砂藝術泰斗顧景舟的大提壁壺創出1288萬元的成交紀錄後,近幾年有多件顧景舟大師的紫砂作品均以超千萬元的價格成交,其中2014年嘉德春拍中顧景舟的一套“近代九頭詠梅茶具”創出2875萬元的成交紀錄。同時,更為引人注目的是近兩年開始有當代在世紫砂藝術家的紫砂作品超過百萬元達到數百萬元的成交單價紀錄,甚至創出了在世大師的作品拍賣過千萬元的最新成交紀錄,因此紫砂壺的價值到底有多少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同時也有許多人擔心紫砂是否過熱了。
一把壺能賣數百萬乃至過千萬元,如果簡單直觀地理解一把用來泡茶的壺價值千萬元,確實是個天價!但我們都知道,優秀的紫砂作品可以融合陶瓷文化、茶文化以及詩文、書畫、雕塑、紫砂陶刻,包括篆刻等諸多中華傳統文化元素為一體,極具中華文化代表性。同時,優秀的紫砂作品既可以作為藝術品欣賞、把玩,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是最能融入生活的藝術品,其內在的文化藝術價值完全可以與任何藝術品相婉美,而對於人們生活的意義則有其更為實用的優越性!
再縱觀當今中國藝術品市場,以書畫作品為例,拋開古代作品,近現代單價過億元的作品已不在少數,即使當今一些藝術名家包括一些年輕當代藝術家的當代藝術品單價數千萬元者已比比皆是。而目前紫砂行業單價過千萬元的數件作品基本都是被譽為紫砂藝術泰斗的已故大師顧景舟的作品,其他當代最優秀的紫砂藝術家的作品單價絕大多數還基本定位在幾十萬元,過百萬乃至數百萬元的只有極少數的作品。
另外,如果我們理性地想,紫砂藝術品並不是生活必需品,果真熱了也不影響普通百姓的生活;同時,茶文化作為華人生活品質的標誌,如果普通百姓也能在生活中用好壺泡好茶,說明我們華人的生活品質和生活品位也隨著經濟的發展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可以說,紫砂果真熱了那一定是好事!
不過對於紫砂價格,還需理性看待。以紫砂壺為主體的紫砂作品作為最能融入生活的藝術品,集實用、品賞、把玩、收藏於一體,把藝術欣賞和文化收藏融入到人們生活中來是它的魅力所在。因此,除了極少數有重要意義的作品以外,大多數作品的市場定位還是應該符合市場的發展狀況和人們的消費水平的。我個人認為一般品質較好的實用型紫砂壺應定位在數千元(這裡當然是指具有收藏潛力的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其中部分優秀的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定位在一兩萬元或略高;一些有影響、有造諧的藝術家以及藝術大師的作品定位應該在幾萬元至幾十萬元之間,不宜過分追求高價以免影響行業的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