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威威懸疑推理家
-
2 # 黃金時代當家
龜雖壽 / 神龜雖壽
兩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3 # 地道農民魯班傳藝之人
學習老院士,心中無我,不負韶華,奮不顧身,積極勇敢投入一線,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同白衣天使共研治治療冠狀肺炎病者的同胞兄弟姐妹,在生命危險的事業上,戰鬥不止的人道主義精神,牢記使命,職責所在,全心全意為中華民族健康事業所做的一切,可愛,可敬,敬重自己的職業,奉獻自己一生學識醫學,在數日的武漢就治工作中人老骨硬不怕死,敢叫日月換新天,團隊合作團結,磅礴的力量,為中華民族健康事業做出了更大的貢獻,且沿著一帶一路,共建繁榮和人類的健康平安,聽黨話,去最危險的友好國家就治患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自豪,是新時代學習的光輝榜樣!
-
4 # 杜茲黑瑪515
鍾南山,國家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目前中國呼吸系統傳染病防治的領軍人物。
2003年非典疫情,鍾南山功不可沒,名滿華夏;17年之後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又是鍾南山這位84歲的老人在關鍵時刻來到了武漢,正當人們焦急恐慌時,老人精湛的疫情防控醫學論斷和他堅毅的形象給千萬老百姓注入了勝利的力量。
我們首先要學習鍾南山心懷祖國和人民的愛國精神;二是精益求精,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三是臨危不懼的英雄氣概;四是鞠躬盡瘁的敬業奉獻精神;五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博愛精神。
-
5 # 舟慶華
鍾南山院士,是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
在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中,臨危不亂。
鍾南山院士,早在1月18日,就給了“出門戴口罩,不要到處跑”的忠誠告誡。
當晚趕赴武漢考察情況,針對人們關心的疫情問題,加以專業解答,給慌亂中人們以一副定心劑。
鍾院士曾經說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病人的生命。”
是的,生命高於一切。神聖職責賦與。
生命至上,不顧危難。大愛無疆,醫者仁心。
-
6 # 斯夫影視
這位84歲的老人真的很拼,為人民、為祖國、為自己肩上的責任。他尊重事實的求實精神,鞠躬盡瘁的敬業奉獻精神,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博愛精神深深打動著我們。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他抵達武漢,他是最美的逆行者,在這個灰色寂靜的假期,這位老人,他像一座燈塔照耀著萬千人民的心。
-
7 # 薛兆生
鍾南山,福建廈門人。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同年10月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近期觀看了《鍾南山》記錄片,使我更透徹地瞭解了鍾老。我覚得鍾老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在歷次疫情爆發的關鍵時刻都能帶領專家組,用精湛的醫術、實事求是的科研態度進行攻關專研,從而獲得正確的決斷性方案。併力挽狂瀾地一次次極有成效取得疫情防控的勝利。成為中華大地上疫情防控的定海神針,一次次挽救了無數同胞的鮮活生命!
2002年12月,鍾南山在廣東接觸了一個呼吸內科的病例,病情發展特別快,並且使用抗生素藥物治療沒有一點效果。
2003年初,一場非典肺炎在全球很多國家爆發,中國境內的廣東及內地多個省份也率先爆發。由於非典疫情沒有先例和經驗,當時的國家疾病控制中心專家組經調研後認為:非典的病原是衣原體,應使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為此鍾南山提出了堅決反對。因為2002年年未遇到的那個呼吸內科的病例和眼前的非典病狀完全相同。非典病原不是衣原體,而是病毒!使用抗生素藥物是沒有效果的。鍾南山的堅持最終得到認可。使當時非典救治工作少走了一個大彎路!同時他們還率先向全國推薦了非典治療的三早三合理的治療方案。即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合理便用皮質激素、合理使用呼吸機、合理治療併發症。由於針對疫情的治療方案正確,措施得當,使當年國內非典死亡率降低至境外疫情死亡率的三分之一(國內共發生病例5327例,死亡人數349人,死亡率6.65%,境外病例2972人,死亡559人,死亡率18.87%)。難怪有人說:非典疫情,如果不是鍾南山的堅持,其結果還要改寫。
今年春節期間,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國武漢市率先爆發,84歲的鐘老臨危受國家重託任衛建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率先趕赴疫情現場,對疫情進行調研和定性。經反覆的調查研究,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新冠病毒人傳人,醫護人員易傳染"的結論。為國家果斷的採取"武漢封城”和"31個省份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決策提供了科學而正確的依據。
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鍾南山院士等專家組坐陣指揮、在全國各省市馳援的醫療隊不分晝夜捨命救治和英雄的武漢人民積極主動的配合下,武漢市這個疫情重災區和全國各省一樣,先後於3月中、下旬都取得了多日新增確診病例為零的可喜成績!目前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仍在很多國家肆虐,而我們的祖國已率先接近淨土。
回覆列表
1.專業的技能:不安於現狀,時刻精進充電
很多人在工作崗位上能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但是,也僅限於分內的基本工作。
但是,這樣得過且過的工作方式,對於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職場人才來說,相差甚遠。
鍾南山院士在剛成為醫生時,擔任的是最基本的內科門診醫生。
門診醫生接觸的病患有限,碰到的症狀也不太複雜,和其他科室相比沒有那麼辛苦。
但是,鍾南拒絕安於現狀、清閒度日,精進醫術才是他的心之所想。
他主動請纓,要求調去更辛苦但能接觸到更多複雜病患的科室。
白天他跟著同事學習如何給病人問診斷病、分析治療,晚上回到家,他就認真覆盤白天的工作內容,詳細記錄下每一個病例,鑽研吃透,積累經驗。
僅僅半年,他整理記錄的筆記就有4大本,僅僅8個月,他的專業能力就近乎達到了主治醫師的水平,他的能力也得到了同事們的一致認可。
生活中不乏總有人抱怨,自己工資萬年不漲、職位萬年不變,而在自己之後入職的後輩卻能比自己更快晉升。
這是因為,企業看的不是工齡,而是能力,在你摸魚的時候,對方還在提升自己,他們身上往往有著一股子拼勁兒。
其實,各個領域的職場人都是相同的,只有保持主動學習輸入,把專業領域相關技能吃透,才會有能力應對各種業務狀況,並處理得當。
同樣,也只有能力過硬的職員,也才會被企業委以重任,得到更多機會。
有真本事的人,走到哪裡都是稀缺人才。
2.擁有領導力:勇於承擔責任,並有能力負起責任
一位優秀的職業者除了要專業能力過硬,也要有足夠的領導力,能讓人信服追隨,能成為團隊的主心骨。
鍾老就是這樣的一位傑出醫學領導者。
17年前非典來襲時,他臨危受命擔任非典醫療救護專家組的組長。
在人民面前他敢於說真話,察覺到焦慮的情緒,他主動承擔接收重病人,白天在一線診斷病人,夜裡回家挑燈研究。
鍾南山的話,大家信服,鍾南山坐鎮,大家放心。
最終,非典一戰他帶領團隊打得漂亮,這就是一位優秀職業者的領導力。
在職場裡,優秀的職場人其實都會具備一定的領導力。
它不是指職位的高低,而是一種核心能力,能聚集團隊力量,能解決實質問題,能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並能帶頭實施、承擔責任,推動落地。
擁有領導力的職場人,往往能跳出自己的舒適區,挑戰更多的任務,從而得到更多的晉升機會。
能擔責者,才能被委以重任。
3.健康的身體: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
有句老生常談的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鍾老深知這一點。
他在一次訪談中提到,幾十年裡他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都在一小時以上,這已經是他雷打不動的習慣。
游泳、跑步、舉重、引體向上,各項運動不在話下,已經84歲高齡的鐘老依然健碩,看起來也就五十出頭的樣子。
至今為止,鍾老已經參與疫情工作很久,在這樣高強度的高壓工作下能堅持住,離不開自己健康的身體。
但是,更多的年輕人還在無節制地消耗自己的健康。
缺乏運動、三餐不規律、加班無節制、熬夜是常態,有調查表明,全國有近7成的白領長期處於過勞狀態。
然而,休息不好,往往精神也難以集中,從而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
長期作息不規律的惡性迴圈不僅難以做好工作,還容易引發各種疾病,更有甚者導致猝死。
聰明的職場人深知健康的重要性,唯有身體健康、作息規律,精神狀態才能跟得上,各項工作也會更高效。
唯有健康在,拼搏才有意義。
某種意義上來說,職場也是戰場。
得過且過、不求甚解地混日子的職場人,在變革面前將失去競爭的資本而被淘汰。
專業的技能,擔當的魄力,過硬的能力,健康的身體,具備鍾南山院士身上的這些品質,才能成為一位優秀的職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