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高分紅的基金就好嗎?
6
回覆列表
  • 1 # 財經王大拿

    高分紅基金就是好嗎?答案是否定的,分紅與基金表現並不絕對的關係。

    先講下基金的分紅,一聽到分紅這個詞,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賺到了,但是基金分紅了,你並沒有賺到,這個很多投資者還有不清楚的。基金的分紅,建立在本身的淨值基礎上,與銀行等存款的利息,是在本金不變基礎上,格外給你的錢不同,基金的分紅,本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它只是將基金持有的股票,賣了套現,現金給你,但是淨值是在減少的。舉個例子,比如1.5淨值的基金,分紅3毛錢,你覺得很不錯,但是分紅後要進行除權的,淨值就變成了1.2,裡外裡,你並沒有因為分紅而多賺了,這一點跟股票分紅一樣的道理。

    那麼分紅的意義在哪裡呢?算是強制賣出的一種方式。也就是如果行情表現一直不錯,分紅相當於將一部分的倉位,進行了落袋為安,顯然如果後市行情繼續上漲,那麼你分紅的這部分就虧大了,錯失了後面的行情。但是從穩健的角度來看,分紅的一部分現金到後,也能解決很多投資者,不知道什麼時候賣出的困惑,有了分紅的制度,在一定條件下的分紅,實際上是避免了日後波動的風險,本身誰都無法判斷後市到底如何,而在有了盈利後,先獲利一部分,還是比較可以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是可以選擇分紅方式的,即現金分紅和紅利再投資,如果你選擇現金分紅,也就是到手的就是現金,而如果你選擇的是紅利再投資,那麼分紅的部分,就變成繼續投資基金,這就和不分紅,沒有什麼差別了,再上漲的行情下,你選擇紅利再投資當然合適,份額是再增多的,繼續上漲比現金分紅享受的波動要大的多,但是如前所述,你其實是無法判斷後市如何的,如果選擇了紅利再投資,那麼強制賣出變現的這個優勢,就沒有了,所以從長期的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還是選擇現金分紅的方式,更有利於投資者。

    總體而言,分紅多少,並不是基金優劣的評判標準,從選擇基金的角度,你更多的應該考慮它綜合的長期收益率,以及它的波動率的大小來選擇,而在分紅方式的選擇上,建議選擇現金分紅,這也是適度的落袋為安的方式。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資案例與邏輯思考,敬請期待。

  • 2 # 管窺書簡

    基金分紅就兩種:一種是現金分紅,一種是紅利再投。現金分紅,就是直接給你的賬戶裡派發現金。紅利再投,可以理解為份額分紅,類似於將分得的現金紅利又繼續投入該基金,不斷滾存,擴大投資規模。紅利再投相比現金分紅後再申購基金的好處是,基金管理公司一般不會收取申購費,以鼓勵投資者繼續投資本基金。

    高分紅好不好? 當然是比低分紅好。尤其是現金分紅,就算分紅後估值低了,或後續出現虧損,但前期的分紅已經落袋為安了。但如果是選紅利再投,如果行情持續向好,那當然是紅利再投的收益更多,因為分紅部分也轉換成了基金份額,可以參與增值,獲得超額收益。反之,行情下跌。現金為王,基金份額持有的越多,虧損也就越大。

    所以,高分紅不是問題,選擇分紅方式更重要。紅利再投可能帶來更高的收益,同時也會承擔更多的風險。選擇基金分紅方式,應該考慮市場的行情動向和自己的風險偏好,而不是隻看收益,忽視風險。

    書簡君致力於財經知識普及。

  • 3 # 墨非鳴

    先說下答案,高分紅的基金不代表好基金。相反,有些高分紅的基金反而代表基金不好,應該及時賣出。

    基金分紅改變的是基金淨值,不改變的是總價值

    說到分紅,大多數人會想到股票分紅、銀行存款利息,覺得分紅越多收益越多。

    基金分紅和我們平時理解的分紅不一樣,基金分紅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如原來1.5元淨值的基金,分紅掉0.5元,淨值就回到了1元。

    基金分紅通常有兩種選項:現金分紅和紅利再投資。現金分紅是將基金分紅落袋為安,代價是持有基金的份額沒有變,淨值下降了,總持有金額變少了。紅利再投資是將基金分紅再買入該基金,持有基金的份額變多了,淨值下降了,總持有金額不變。

    當基金價格偏高時,選擇現金分紅落袋為安更合適;當基金價格偏低時,選擇紅利再投資賺取更多的基金份額更合適。

    碰到為了擴大基金申購規模的高分紅基金,基金持有人應該有所警惕

    有一些基金公司為了降低基金的淨值,充分利用基金分紅可以降低淨值的這個特性,就來了個“鉅額分紅,淨值歸一”。例如,原來1.5元淨值的基金,分紅掉0.5元,淨值就回到了1元。

    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淨值歸一”,讓那些“恐高”的投資者購買它們的基金。這個道理和基金分拆、基金複製異曲同工,就是為了擴大基金的申購規模。

    這種行為大大損害了原來基金持有人的收益,因為高額分紅意味著基金的股票倉位必須降到一定程度,才能有足夠的現金髮給基金持有人。

    當然,由於市場的不可預見性,也許鉅額分紅後,市場突然大跌,那在這種情況下,這種鉅額分紅反而會保護投資人。比如,有些優秀的基金在牛市中後期會透過高分紅的方式幫投資人將收益落袋為安。

    所以,我們必須看清高分紅基金的根本目的是什麼,正常的基金分紅是沒有問題的,需要警惕的是非正常的基金分紅。

  • 4 # 迪亞瓦爾Diaval

     為什麼基金要分紅?現金和紅利再投選哪種?今年以來宣佈分紅或實施分紅基金數量達到1585只,其中已實施分紅基金共分紅1454次,涉及1171只,與之相比,去年同期787只基金合計分紅924次。分紅總額從292.63億元升至522.88億元,升幅為78.68%。資料顯示,1171只參與分紅的基金中,債券型基金佔比72.50%,股票型基金佔比2.65%。

      基金分紅就是好基金嗎?為什麼基金要分紅?如果投資是不是要優選高頻分紅的基金呢?

      上投摩根基金:依據現行的基金分紅相關規定,基金收益分配基準日的基金份額淨值減去每單位基金份額收益分配金額後不能低於面值,進而根據基金合同中的約定,達到分紅條件後進行分紅。

      光大保德信基金:不一定。一是開放式基金可以分紅,也可以不分紅;二是如果分紅的話,分紅次數和比例,可以有多種約定,也就是一年內可以選擇分紅多次並且分紅金額很高,或者僅分紅1次並且金額很低。

      但是,分紅越多的基金並不一定代表他們比分紅少,或者不分紅的基金要更好。首先,是否分紅,一年最多分紅多少次主要在基金合同中事先約定好的,不代表分紅少或是不分紅的基金表現就一定比分紅多的基金差;另外,基金分紅其實並不會增加投資人的收益,只是透過降低淨值,把一部分資產以現金形式返還,適合需要定期獲得現金流的投資人。分紅多的基金還有一個優點,當市場波動較大時,可以透過分紅提前鎖定部分收益,而不是全部資產都曝露在市場未來的風險之下。

      假設一隻淨值1.5元的基金,每年分紅1次好呢?還是分紅10次好呢?同樣是這隻基金,是每次分0.1元好呢?還是0.5元好呢?

      我們先來看下跟分紅有關的一個公式“分紅後的淨值+分紅金額=分紅前的淨值”。從這個公式我們不難看出,基金分紅其實並沒有實質意義,分來分去都是大家自己的錢。所以建議大家不要把基金分紅看得過分重要,更不要把分紅金額的多少當做持基的標準。

      小結:分紅並不是越多越好,投資者應該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分紅方式。基金分紅並不是衡量基金業績的最大標準,衡量基金業績的最大標準是基金淨值的增長,而分紅只不過是基金淨值增長的兌現而已。對於開放式基金,投資者如果想實現收益,透過贖回一部分基金單位同樣可以達到現金分紅的效果;因此,基金分紅與否以及分紅次數的多寡並不會對投資者的投資收益產生明顯的影響。

  • 5 # 飯朵米蘇

    關於基金分紅,只要牢牢記住“羊毛出在羊身上”,就不會被“分紅”兩個字所迷惑。

    基金的分紅本質上就是將一部分賬面收益轉化為現金紅利,也就是所謂的“落袋為安”。所以你會看到,基金分紅後,淨值會跌下來。

    基金分紅可以說是一種歷史現象。很多基民沒能真正理解基金淨值,喜歡挑淨值為1元左右的基金,基金公司順應客戶喜好而為之,將已經盈利的基金進行分紅,淨值又搞回1元多點,還能利用分紅進行宣傳,銷售當然希望多多分紅。

    隨著這兩年基金投教的普及,很多基民已經越來越聰明,基金投資的分紅方式都會改為“紅利再投”——紅利再投是免手續費的哦。分紅的現金還是要投出去嘛。何必再繳一次申購費呢?

  • 6 # 沐曦財技

    不一定。

    基金分紅就是把左口袋的錢挪到右口袋裡去。比如基金淨值2.0元,分紅0.3元,現在基金淨值變為了1.7元。你持有的東西仍然是2.0價值的東西。

    但,有例外。

    紅利型基金不是,紅利基金一般是分紅越高相對越好。

  • 7 # Aaron基金投資顧問

    看見分紅,大家的第一感覺是就賺錢了,其實並不是。

    基金分紅是什麼?

    購買基金並不是選擇分紅高的基金就越好。 基金選擇的標準。要根據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基金的重倉股是哪些?基金的規模和基金成立的時間,綜合考慮才能選中一隻“好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忘不了放不下前任,現在有物件但是根本不喜歡他(她),不想談戀愛了,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