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紫砂壺藝人劉浩
-
2 # 紫砂泥的傳人
談及紫砂泥料的價值屬性,從不同的出發點和多維角度上看待則見仁見智,如何才能正確認知,務必要做到:一個基本點,三個維度綜合研判。一個基本點:
紫砂的價值基石所在:一是本山、原礦;二是紫砂礦料的加工工藝應遵循傳統而非新工藝機械化加工,甚或衝漿調色偽飾。脫離紫砂本源屬性這個基本點,也就無從談及紫砂的價值。三個維度綜合研判:
「物以稀者為貴,壺以希者為臻」:紫砂泥料再稀缺,也就是陽羨一丸泥;因泥性所困而人力所不及而無以成器而鮮見而希者則至臻;貴賤有價,至臻者無價。
-
3 # 散懷生習書筆記
我們談判斷一把紫砂壺優劣時常談到泥、形、工、款、功,此五要素基本涵蓋了紫砂壺的各方面,對於不同需求目的人來說,五要素要各有偏重,但是不管怎麼說,五要素不能割裂開了去談論。
所以,單論什麼泥料的紫砂壺最有價值,這個問題本身是不太準確的,太模糊,也沒有標準可論。單單價值這個字眼就很難定論。但是我既然決定回答這個問題了,我還是試著解釋一下我的個人觀點吧。
既然談到價值,何為價值?詞語解釋是:
(1)泛稱物品的價格。(2)以各種等值標準或交換標準所表示的價值。(3)凡有助於促進道德上的善,便是價值。(4)正面作用。
所以,看我們自己怎麼來理解價值這個詞語了。如果是第一種解釋——價格,那很簡單,不管是什麼泥料,只要看款就好了,只要是大師壺,哪怕是眼下那些很吃得開的所謂的大師,他們的壺都很值錢,價格不菲,很有價值的。我們常說化工泥如何可怕,可是顧景舟大師也有幾把用民國綠做的壺啊,抵得上帝都幾套房了。蔣蓉大師的壺多用的調了色的泥,你也可以說是化工泥,她的壺和顧老的壺價格上也不差多少啊。
所以我所理解題主問答的所謂價值應該是第4項的解釋——正面的作用,也即是對使用著來說,有意義,有正面作用,有使用的價值,而不是值錢。
前面也講了,不同需求目的人對紫砂壺的五個要素是各有偏重的。
如果是偏於收藏,那麼價值就是前面說的第一個解釋項,價格。當然也有第4項,把玩欣賞,但更偏於價格。紫砂五要素中,恐怕工和款佔比重要大一些,泥料也是沒得說的。款就不說了,款不對,不是大師壺,也就說不上值不值錢了。至於功,你日常生活中會用一個多億的紫砂壺泡茶?
如果是日常泡茶實用,刨除了收藏目的,五要素中,除了款,沒有哪個不重要的。因為款上的人再有名氣,使用起來不方便不實用,也是沒什麼使用價值的。誰會用蔣蓉大師的花貨去泡茶呢?
那麼首先,泥料要正(化工泥不在討論泥料正不正之列,這個事情不是你我能討論清楚的),但是具體哪種泥料最好,這個不應該有定論,前提,以宜興正山料為準,外山料不談。泥料的價格差異只有稀缺與否的因素,沒有利茶與否的因素。貴的不見得就是好的,只因它稀缺。便宜的也不見得就差,只因它大眾化。就好比,紫泥比朱泥便宜,對沖泡普洱茶來說,朱泥未泥是好泥,紫泥卻算得上。
其次,形要準,這個是配合著泥料要說的,所謂形準,不是說形做得多到位,而是和泥料相配。壺形準確是一把好紫砂壺基本的要求,我不再贅述。
好泥不一定能做出好壺,哪怕壺的形和工做的很到位。這是為何?
我曾見有位專長做朱泥的,出品有很多,其中也有容天、石瓢等。我問他容天泡什麼茶會好些,答曰:“普洱茶呀,熟普,挺好的,我一直都用來泡熟普的。”怎麼說呢,在條件不允許的條件下,我也用瓷壺泡過熟普,口感也不是那麼差。但是既然講究著用了紫砂,對壺形和泥料的搭配還是要講究的,尤其是對於一個工手來說,只知道做壺不懂茶是不可思議的。
好,我來說一下我的觀點,朱泥,通行的說法是泥性重,成品透氣性差,近於瓷。其特性是比較適合於沖泡綠茶和烏龍之類的。比如沖泡綠茶,保持高香,又不會像透氣性強的紫泥那樣對茶激發過甚而導至有熟燙口感,整體口感是鮮爽的。那麼壺形就要求口闊身桶矮,如井欄、牛蓋蓮子之類。沖泡烏龍就做成梨形壺。如果用那把朱泥容天泡綠茶肯定有意思了,如果用一把紫泥掇球泡綠茶,我想那口感就更有想法了。
所以,一把朱泥的牛蓋蓮子、井欄可以,朱泥梨形壺如思亭、君德比較常見也是有道理的。朱泥子冶是絕對不常見的!
所以,泥料、壺形和茶之間的選配有點像拉郎配,你選我,我卻不喜歡你,我想選她,她卻不適合我。大家就這樣相互選配,直到相互適合,泥料和茶相配,壺形和茶相配,三者相合了,再去談工和功的事情。
反過來講,熟普到底用什麼泥料什麼壺形做好泥?首先是透氣性強一些的泥料,比如紫泥、段泥。其實是口小肚大的壺形,比如容天、掇球之類的。所以,那位用朱泥容天泡熟普的哥們兒也不算太離譜,壺形是適用的,泥料不是很對路。
所以,綜合來說,泥料不是一把紫砂壺價值的決定因素。收藏品級的看重的是手藝而不是泥料,要的是款,當然泥料也要上等。實用的看重的就比較多,款相對不重要,無論是泥料還是工還是功,都比較重要。泥料重要,但是要和形相配,因茶選壺形選泥料。只有泥料和壺形相配,和茶相配,這把壺才有價值。如果相互不配,再好的泥料泡出來的茶還沒有蓋碗泡出來的好喝,它還有什麼價值?
-
4 # 藍夜Malaysiarainman
負責任的說,宜興民間收藏的紫砂原料夠用50年,地下礦藏豐富,只是政府百年大計考慮給後代宜興人留點。一捆底槽清泥四五千,能做二三十把壺,所以泥料的價格佔一把壺很小一部分。
剩下的就是手工和名氣了
-
5 # 小砂泥
就好比清水泥產量大,價格自然低.天青泥產量少,價格自然貴.職稱,名氣.做工成型技巧都影響茶壺的價格(注意不是價值是價格)泥料反而是佔比比較小的了,所以只要是七大礦區所產原礦泥,就按自己喜惡選擇就行.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什麼泥料都具有收藏使用的價值.只是有些泥料物以稀為貴,但並不影響茶壺本身的使用價值.
-
6 # 紫砂壺藝術
什麼樣泥料的紫砂壺最有價值這個不好評判,市面上到處都在喊自己的泥料是大紅袍,天青泥,底槽清,朱泥,某某泥等,但這些真正名貴的泥料可遇不可求,大眾也不好評判哪個泥料最好,有的泥料漂亮但發茶性上不如另一種泥料,另一種泥料發茶性好但做工上未必有溫潤如玉的感覺,很多名貴泥料不好遇到,冒充的太多。
不管什麼貴重泥料還要考慮做工,造型,實用性,出水流暢程度,制壺人等綜合因素考量,泥料只是考量紫砂壺的第一步。
回覆列表
什麼泥料的紫砂壺最有價值?
這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為什麼這麼說呢?就像你愛吃牛肉,別人愛吃豬肉一個道理。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覺得最有價值的泥料,你無法改變自己的主意,同樣也無法改變別人的主意。
所以說,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只能從泥料本身去探討:
1.紫砂泥料必須是原礦
原礦紫砂無論是其本身的特性還是泡茶的利茶特性,都是外山紫砂料和人工調配料無法比擬的。而且原礦紫砂真的是用一點少一點,而人工調配的料你要多少就有多少。像如今市面上比較稀有的金黃段、大紅袍、大紅泥料相比起比較普通常見的紫泥來說可能就價值相對高一些。
2.好泥必須配好工
再好的紫砂泥料如果沒有好的做工,那也無法成就一把壺的價值。一把壺的價值,要從泥形工款功這幾個方面去看,而一種泥料的價值僅僅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對於我們做壺人來說,好的泥料做的壺如果到最後沒有完美出窯那真的能唏噓很久,久久無法釋懷。所以說,不管是多有價值的紫砂泥料,沒有好的工去配,那也只能成為一攤爛泥。
現在市場上很多商家也都在藉機炒作,把一些紫砂泥料說的要多珍貴有多珍貴,對於我們玩壺的朋友來說,不能僅僅就聽這樣的一面之詞,要從泥、形、工、款、功,多個方面去看、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