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擺渡的船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常會看到明代皇帝佩戴翼善冠。《明史.輿服志》載:“明永樂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今天介紹的這件國寶級藝術品就是目前中國唯一的一頂帝王金冠——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藝術品簡介

    金翼善冠是定陵出土金絲編織冠飾又名金絲翼善冠,是明神宗萬曆皇帝的CROWN。金冠由前屋、後山(分前後兩片)、角三部分組成。金冠通高24釐米,後山高22釐米,冠高14.7釐米,冠口徑20.5釐米,重826克。

    金絲翼善冠

    金冠全部由金絲編結而成,各部分由粗金絲連綴而成,外面用雙股金絲編結成的辮形條帶壓縫,兩個折角單獨編成,下部插入長方形管內,後山鑲嵌二龍戲珠。據專家鑑定,龍首、龍身、龍爪、背鰭等部位均是單獨製成後,進行整體圖案的焊接組裝完成的。冠上僅龍鱗就用了8400片,後山下沿圍繞一週卷草紋花邊,寬0.3釐米;後山下部製成的冠形帽飾。冠口略呈橢圓形,嵌有金口圈,內寬108釐米,外寬0.2釐米。

    金絲翼善冠區域性

    這就需要工匠在焊接時不但要花費很大的氣力,還要以積累多年的工作經驗,掌握適當的火候,才能完成這樣高難度的工藝製品,因此說金冠之珍貴除質地全為金絲外,還在於整體的拔絲、編織、焊接等方面的高超技藝。目前金冠在中國僅此一頂,堪稱國寶。

    金絲翼善冠特寫

    20世紀中國考古重大發現

    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孝端、孝靖)。定陵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動工,歷時6年完成,共耗用白銀八百萬兩。整個花費相當於當時整整兩年的全部稅收。

    中國考古工作者對地下玄宮進行了發掘。圖為拆通金剛牆上“圭”字形開口。

    考古人員用拐釘開啟地宮大門

    1956年,當考古人員發掘定陵地宮,面對第一道石門後面的自來石時,最初無計可施,經過一番調查思考,終於從一本皇宮秘籍中發現了叫做“拐釘鑰匙”的開啟工具。這種鑰匙插入門縫中,套住自來石,慢慢用力推動,自來石居然立了起來,漸漸與地面垂直呈90°角,眾人用力推動,幾十噸的大門轟然洞開。

    地宮開啟時後殿原狀

    地宮開啟時中殿的陳設

    考古人員在地宮內清理文物

    定陵地下宮殿出土了各類器物3000多件,其中有金器、銀器、玉器、珠寶、 金冠、 鳳冠、兗服、 冕旒、 百子衣等。其中萬曆皇帝金翼善冠是本次考古發掘中最重要的一件國寶文物。它是迄今為止中國從考古發掘中獲得的唯一一件古代皇帝的金冠,彌足珍貴。

    禁止出國展覽,就連館展之物都是高仿品!

    定陵博物館展出的金冠

    中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歷史的傳承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它們各自承載著各自的歷史,幾乎所有重要的文物都被收藏在博物館中,博物館的文物浩如煙海並對外開放,以供給世人瞻仰,但有一些特級文物是不被國家允許出國參展的,在博物館中展出的僅僅是這些特級文物的高仿品。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就是這樣的國寶。

    金絲翼善冠區域性

    由於此頂金冠過於珍貴,出於保管和保護的原因,它被珍藏在定陵博物館專門的庫房之中,受到各種科技手段的保護。但是在建造定陵博物館的時候,工作人員聯合了花絲鑲嵌大師對這頂金絲翼善冠進行了仿製,而這個仿製工作,竟然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

    製作一頂金冠難度有多大?

    金絲翼善冠前後面

    800多克的金子做出這麼大一頂帽子,還是在明朝,這根本就是近乎不可能的存在!

    沒錯,也就只能是花絲鑲嵌這門技藝能做到了。花絲是指用金、銀做原料,拔成素絲。這樣的素絲有多細呢?最細的比頭髮絲還細!然後要將幾個或多根素絲透過一定的加工,搓製成為各種帶花紋的絲才可以使用,“花絲”之名由此而來。鑲嵌工藝主要分為銼、鎪、崩、擠、鑲等幾種。把金、銀薄片錘打成器皿,然後鏨出花紋圖案,接著將金屬片做成精緻的託槽或爪子形凹槽,然後將珠寶玉石等鑲嵌後做以點綴,再組合在一起。

    正所謂慢工出細活,花絲鑲嵌的每一個製作環節都環環相扣,如此繁雜又細膩。花絲鑲嵌的造型包括花卉植物、鳳蝶、龍鳳、飛翼、祥紋、文字等等,都是透過富麗堂皇、精湛秀麗的手法來表現。可以說,花絲鑲嵌這門技藝本身就是一種奢侈品,是隻有上流社會才能欣賞到,並看得懂的藝術工藝品。

    再看這頂金絲蟠龍翼善冠,金翼善冠的珍貴之處除質地全為金絲編織而成外,還在於整體的拔絲、編織、焊接等方面的高超技藝。這要求工匠在焊接時不但要花費很大的氣力,還要以積累多年的工作經驗,掌握適當的火候,才能完成這樣高難度的工藝製品,火候只要稍微失當,就只能報廢拿回去融掉,重新再來!可謂是萬無一失,一失萬無!

    萬曆金冠:大明王朝衰敗的見證

    萬曆皇帝朱翊鈞像

    史家有言“明之亡,名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作為禮天祭祖的配飾,萬曆皇帝不僅沒有戴著這頂價值連城的CROWN處理國家政務,為民謀福祉,反而做了千古帝王歷史上一個最大的宅男。足有三十年的時間,滿朝文武都見不到皇帝本人一面。可以說,這頂CROWN,見證了大明王朝由盛及衰的全過程。

    一冠一杯,花絲鑲嵌鼎峰之作

    花絲鑲嵌是“絲”與“鏨”的藝術,在工藝美術界對花絲鑲嵌描述中有“編的是傳奇,鏨的是歷史”這樣一種說法,絲與鏨將花絲鑲嵌的藝術魅力推向了巔峰。其最高代表“一冠一杯”完美詮釋了皇帝獨享頂級定製的精絕之美。繼“萬曆金絲CROWN”將花絲技藝的神秘面紗之後,故宮館藏的“金甌永固杯”再次讓人們對這項技藝肅然起敬,這件“鏨”出來的藝術品體現的不僅是一項絕技,更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展無遺。

  • 2 # 一起學文化漲知識

    翼善冠是冠的一種,是明朝皇帝、太子、親王、皇室成員等所著之首服,也是北韓國王及王世子、安南國王、琉球國王的首服。

    翼善冠分為"前屋"、"後山"和"金折角"三個部分,冠上加二龍戲珠。

    金絲蟠龍翼善冠極細的金絲編織而成,頂部有兩條蟠龍交匯,蟠龍就是傳說中蟄伏在地而未昇天的龍,一般建築的柱子、樑上的龍都是蟠龍。

    金絲翼善冠高24釐米,直徑17.5釐米,重826克。而烏紗翼善冠高23.5釐米,徑19釐米,總重量307.5克。可見金絲翼善冠比較沉重,不適合日常穿戴,而且金屬本身吸光導熱性比較好,也不適合在炎熱的夏季穿戴。因此金絲翼善冠只是一件奢侈的工藝品,用作陪葬的冥器。

  • 3 # 石頭

    其實我們都被現在的影視作品誤導了,影視劇中皇帝日常佩戴的帽子很多都是金絲盤龍翼善冠,其實是不太符合歷史的,真實歷史上皇帝日常戴的冠叫做烏紗翼善冠,也可以叫"烏冠"。電視劇裡的金絲翼善冠是死後才佩戴的冥器陪葬品。一個是活著的時候日常佩戴的,一個是死後的陪葬品。

    最為出名的也是讓我們世人唯一所瞭解的實物金翼善冠是定陵出土金絲編織冠飾又名金絲翼善冠,通高24釐米,後山高22釐米,重826克,是不適合日常佩戴的,是明神宗萬曆皇帝的CROWN。目前此金冠在中國僅此一頂,堪稱國寶級文物。

    烏紗翼善冠高23.5釐米,徑19釐米,總重量307.5克。可見烏紗翼善冠更適合日常佩戴。不管是烏紗翼善冠還是金絲翼善冠都是極其珍貴的,是明代金銀製作工藝最高水平的傑作,令人讚歎。

  • 4 # 房小二623

    烏紗翼善冠

    烏紗翼善冠又叫折角向上巾。是明代皇帝日常視朝時所戴,因其“轉角不交向前,其冠纓像‘善’字”而得名翼善冠。冠高23.5釐米,徑19釐米,總重量307.5克。冠以細竹絲作胎,髹黑漆內襯紅素絹,外敷黃素羅,外層以雙層黑紗作面,故稱烏紗翼善冠。冠形由“前屋”和兩部分組成,“後山”之前有金制二龍戲珠造型,龍體矯健有力,每條龍鑲有貓眼石,黃寶石各二快,紅藍寶石各五塊,珍珠五顆。龍神、龍首、龍鰭和龍爪部位都用金絲編成。“後山”和“前屋”的交界處是用金累絲製做的長方形帽花金制,其上鑲嵌著二塊綠寶石。

    金絲翼善冠

    金絲翼善冠是陪葬品,全金製作。冠高24釐米,直徑17.5釐米,重826克。前屋部分由518根0.2毫米細的金絲編成的“燈籠空兒”花紋。後山與折角編織形式同前屋。後山部分組裝有二龍戲珠圖案的金飾件,其中二條龍的頭、爪、背鰭和二條龍之間的火珠,全部採用陽鏨工藝進行雕刻,呈半浮雕效果;龍身、龍腿等部位則採用傳統的掐絲、壘絲、碼絲工藝進行製作,每個鱗片均以金絲搓擰成的花絲製成。然後碼焊成形,不露絲毫焊口痕跡。

    區別

    烏紗翼善冠,是日常上朝戴的,非全金製作而成的。

    金絲翼善冠全金製作。明定陵陪葬品,陪葬於萬曆帝。現為定陵博物館藏

  • 5 # 納舟舟

    翼善冠是明朝皇室成員戴的帽子,“善”通“繕”,有整理、修繕的意思,把折角(翼)整理上去,所以叫做翼善冠。

    明永樂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見《明史.輿服志二》。皇帝常服冠戴,因烏紗帽折角向上加”善“字,後名翼善冠。所以明朝皇帝日常所戴為烏紗翼善冠

    金絲蟠龍翼善冠,是目前中國發現的唯一一件皇帝金冠,翼善冠分為“前屋”、“後山”和“折角”三個部分,“前屋”是扣在腦袋上的部分,“後山”就是後面高出來的部分,“折角”就是倆小翅膀。

    此冠由極細的金絲編織而成,頂部有兩條蟠龍交匯,蟠龍就是傳說中蟄伏在地而未昇天的龍,一般建築的柱子、樑上的龍都是蟠龍。

    518根0.2毫米的細金絲編織出“燈籠空兒”的花紋,這頂CROWN薄如輕紗,精妙絕倫。冠重826克,構思精巧,選材珍貴,完全由518根直徑0.2毫米的金絲編制而成,網眼疏密一致,無接頭,無斷絲,如輕紗薄透,又似蟬翼輕盈,渾然天成,兩條金龍則由花絲堆壘其上,栩栩如生,宛如天降神物,精妙絕倫,堪稱無價之寶。

    這件金絲蟠龍翼善冠是定陵中出土的最特殊的一件國寶,因為它是在萬曆皇帝屍體頭側發現的。

    金絲蟠龍翼善冠應該是祭祀用,因為在明朝其他皇陵中未曾發現,,這些金絲翼善冠應是皇帝、王等在大典、祭祀等活動時使用,日常生活中多戴烏紗翼善冠,當然了,也不排除皇帝死後用作冥器。

  • 6 # 沙雅筆記

    結構不同:

    烏紗翼善冠用細竹絲編成六角形綢絡狀紋作胎,髹黑漆,內襯紅素絹,再以雙層黑紗敷面。冠後山前嵌二龍戲珠,冠後插圓翅形金折角兩個。折角下有金質扁筒形插座,上面有浮雕升龍。且嵌貓眼石、黃寶石各二塊,紅、藍寶石各五塊,綠寶石二塊、珍珠五顆,龍首還託“萬”、“壽”二字,堪稱精美華貴。烏紗翼善冠高23.5釐米,徑19釐米,總重量307.5克。

    金絲翼善冠由前屋、後山(分前後兩片)、角三部分組成。金冠通高24釐米,後山高22釐米,冠高14.7釐米,冠口徑20.5釐米,重826克。金冠全部由金絲編結而成,各部分由粗金絲連綴而成,外面用雙股金絲編結成的辮形條帶壓縫,兩個折角單獨編成,下部插入長方形管內,後山鑲嵌二龍戲珠。據專家鑑定,龍首、龍身、龍爪、背鰭等部位均是單獨製成後,進行整體圖案的焊接組裝完成的。

    用途不同:

    烏紗翼善冠是明代皇帝日常視朝時所戴。明永樂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見《明史.輿服志二》。皇帝常服冠戴,因烏紗帽折角向上加”善“字,明代皇帝在日常生活中,多戴烏紗翼善冠。這種烏紗的翼善冠,基調為黑色,莊重典雅,而且透氣輕便,戴著很舒適,很受君臣的歡迎。

    金絲翼善冠應是皇帝、王等在大典、祭祀等活動時使用,當然也不排除皇帝死後用作冥器。據明朝後期小說《禪真逸史》第三十二回寫五行總督大神馬騰的裝扮是這樣描述的:“頭戴嵌寶金冠,身穿錦繡龍袍。腰橫玉帶,腳著朝靴。相貌端嚴,威儀凜肅”,這是按照明代帝王的常服打扮來比擬。

    金絲翼善冠

    烏紗翼善冠

  • 7 # 猛獁牙雕刻傳承人

    烏紗翼善冠用細竹絲編成六角形綢絡狀紋作胎,髹黑漆,內襯紅素絹,再以雙層黑紗敷面。冠後山前嵌二龍戲珠,冠後插圓翅形金折角兩個。折角下有金質扁筒形插座,上面有浮雕升龍。且嵌貓眼石、黃寶石各二塊,紅、藍寶石各五塊,綠寶石二塊、珍珠五顆,龍首還託“萬”、“壽”二字,堪稱精美華貴。烏紗翼善冠高23.5釐米,徑19釐米,總重量307.5克。

    金絲翼善冠由前屋、後山(分前後兩片)、角三部分組成。金冠通高24釐米,後山高22釐米,冠高14.7釐米,冠口徑20.5釐米,重826克。金冠全部由金絲編結而成,各部分由粗金絲連綴而成,外面用雙股金絲編結成的辮形條帶壓縫,兩個折角單獨編成,下部插入長方形管內,後山鑲嵌二龍戲珠。據專家鑑定,龍首、龍身、龍爪、背鰭等部位均是單獨製成後,進行整體圖案的焊接組裝完成的。

    用途不同:

    烏紗翼善冠是明代皇帝日常視朝時所戴。明永樂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見《明史.輿服志二》。皇帝常服冠戴,因烏紗帽折角向上加”善“字,明代皇帝在日常生活中,多戴烏紗翼善冠。這種烏紗的翼善冠,基調為黑色,莊重典雅,而且透氣輕便,戴著很舒適,很受君臣的歡迎。

    金絲翼善冠應是皇帝、王等在大典、祭祀等活動時使用,當然也不排除皇帝死後用作冥器。據明朝後期小說《禪真逸史》第三十二回寫五行總督大神馬騰的裝扮是這樣描述的:“頭戴嵌寶金冠,身穿錦繡龍袍。腰橫玉帶,腳著朝靴。相貌端嚴,威儀凜肅”,這是按照明代帝王的常服打扮來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日方舟到底哪裡好玩,為啥身邊的朋友都在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