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Jameslewis
-
2 # 詩家語
所謂“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一句,源出《論語.里仁》。
一般給出的解釋是:君子懷念道德,小人懷念鄉土;君子懷念法制,小人懷念恩惠。
理解的關鍵在於,此處的“君子”和“小人”,是道德意義上的,還是地位上的。我們知道,論語中有關“君子”和“小人”的論述極多,但其在不同語境下所指代的內涵是不同的。“君子”不僅可以理解為“道德高尚,修養到達一定境界”的人,也可以理解為貴族階層;同理,“小人”不僅可以理解為“道德品質低劣,修養不夠的人”,亦可以理解為“社會地位低的人”,或解為“與城市中的‘華人’相對的生活在田野小邑的‘野人’”。舉例子來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處的“君子”和“小人”,顯然是道德意義上的,;而“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這樣的句子,其褒貶色彩並不明顯,“君子”和“小人”、“野人”的區別,比較適合理解為社會地位層面上的,而不是道德上的。
那麼“君子懷德,小人懷土”中的“君子”和“小人”到底該如何理解呢?首先,若是用道德層面上的眼光來看,品德高尚的君子懷念、關注德行,而品德差、素質低的小人則懷念鄉梓、留戀土地——這種說法結合現實是說不通的,憑什麼一個人留戀鄉土便被認為是道德敗壞?一個人僅僅是懷念道德便就可以稱得上是德行出眾了麼?顯然,“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指的並不是道德層面。那麼,此處的“君子”和“小人”便應該從社會階層、地位上面來理解了,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君子,即當時制度下的貴族階級(包括“士”階層,因為孔子是不贊成自己的學生學習稼、圃之類的工作的,他認為他們也應該關注於道德。見《論語.子路.樊遲請學稼》彼處“小人哉!樊須也”的“小人”,也不能粗暴地理解為道德層面上的。),他們所應該關注和懷念的,是道德問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行,做一個符合周禮的君子。而小人,即負責耕種等職責的庶民,或許更應該稱為“小民”,他們所懷念的是鄉親和土地(同時想到論語其實有孔子關於治國安民的思想在裡面,可以瞭解孔子認為治理小民要從鄉土和恩惠方面入手,而君子階層則要用德和刑來約束),華人的安土重遷,論語中所說的“慎終追遠”、“父母在,不遠遊”,都是一樣的道理。這也是孔子思想“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體現。
那麼,論語中為什麼會出現關於“君子”和“小人”的兩種不同理解呢?直接原因就是論語的成書,它並非是孔子所作,而是孔子門徒對孔子和其學生語錄的整理。孔門弟子在回憶孔子語錄的時候,不同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理解(加上孔子講究“因材施教”,同一問題對不同學生往往有不同講解),對孔子言論中的“君子”和“小人”的問題產生分歧,才會出現兩種意義。另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在社會背景方面,當時語境的變化。其實在更早的《尚書》中,君子和小人完全是指社會地位上的區別,是階層上的高下之分,如《尚書.無逸》,所提到的君子顯然是指統治者,而小人則是下層庶民,這才是它們的本意;但到了稍晚的《孟子》,其中的君子和小人已經成為了道德層面上的區別了。《論語》中出現不同意義的現象顯然是這種變化的過渡階段的表現。
綜上所述,孔子並非不贊成懷念鄉土,而是不同人有不同理解,“小人懷土”更適合理解為“小民懷土”。懷念鄉土,便是懷念我們的根本,懷念我們的源頭,懷念我們最初生長的地方,是那座茅屋,是那棵桑樹,是那片與我們肌膚同一樣顏色的土地,是我們隔著千山萬水依然不散的魂牽夢繞,是我們明月下幾千年的蓴鱸之思,是流淌於我們血脈之中永遠不變的鮮紅。——怎麼能夠否定?
回覆列表
我覺得不能太簡單的以字面來理解孔子的主張。春秋戰國時期,君子多指國君一類的大人物,他們肩負教化萬民的責任。
當然,我覺得其中的懷字,應理解為胸懷、關注的意思。
因此,應理解為君子應該關注道德,以道德教化萬民,而不是隻關注腳下的眼前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