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焦為何物?
40
回覆列表
  • 1 # 客家吳明德

    中 醫 三 焦 辨 證

    三焦為五臟六腑辨證綱領,將體內衛氣營血貫串其中,著重闡述所屬臟腑在溫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則病始於上焦,次傳中焦,終於下焦。上焦包括肺與心包的證候,中焦包括脾與胃的證候,下焦包括肝與腎的證候。

    溫熱病是感受四時不同邪病而引起的急性熱病,由於四時氣候變化不同,感受病邪有異,患者素質及其機體反應性也不一樣,因而發生病邪各具有特點,下面就舉例大眾溼熱類病變的三焦辨證作概要介紹供參考。

    上 焦 溼 熱 症 候

    本症候溼熱患者的初期階段,病位在於肺皮毛,由於溼熱與脾胃有密切關係,故上焦溼熱往往兼有脾胃與肌肉之溼的見證。煅煉為之上計預防勝過治療

    上焦溼熱臨床表現:多見惡寒重發熱輕微,或不發熱,或午後發熱,肢體困重,腸悶無汗,神志呆滯,口粘不渴,脘腹納呆,或見腸鳴便溏,舌苔白膩脈濡緩。

    病機因素:多見因感受溼邪,溼鬱基表,內困溼氣所致,則惡寒重而無汗,溼熱鬱蒸,則午後發熱,溼困於上,則頭暈如裡,溼鬱機表,故肢體困重,溼阻胸陽氣機不暢,則胸悶,溼濁矇蔽清陽,故神志呆滯,溼盛津未傷則口粘不渴,溼困脾胃,受納運化失職,故胸腹納呆,腸鳴便塘,溼濁尚未化熱,氣機為溼所困則舌苔白膩,脈象濡緩。 中.. 焦..溼..熱.. 症.. 候

    病入中焦,為溼熱病中期階段,以溼傷脾胃的病變為主,困脾惡溼,溼易困脾,脾胃受傷,則脾的運化與胃的受納功能,必將因而受到損傷所致。

    中蕉臨床表現:多見因身熱不暢或汗大出熱減還,繼而發熱或午後熱甚,肢體困重,胸悶,嘔惡不飢不食,口渴不欲多飲,面色黃或面目萎黃,或面目淡黃,懶語少言,神昏不清,尿短而黃,便溏不爽,舌苔灰白帶黃脈懦緩

    病機因素:由於上焦溼熱傳來或由感受署溼之邪,內傷脾胃所致也可飲食不節,化生溼熱而成。熱在溫中,溼熱鬱蒸,故身熱不揚,午後熱甚,溼熱纏綿,故汗出熱減,繼而復熱。溼熱困鬱氣機不暢,升降失常,則胸脘痞悶嘔惡不飢不餓,熱傷津,溼勝熱故口渴不欲多飲,溼鬱熱蒸則面目發黃,溼熱阻滯清竅,故神呆少言,甚則神志昏迷,小便阻滯中焦,脾運不健,氣失通暢,故小便短黃,大便溏洩而不爽。 下..焦..溼..熱..症..候

    下焦溼熱,一般是從中焦傳來,病變重點在大腸與膀胱,臨床證候以二便的異常為主。

    下焦臨床表現:多見小便癃閉,渴不多飲或大便不通,小腹脹滿頭脹昏沉,神志不清,舌苔灰白黃膩,脈象濡數。

    病機因素:由溼熱之邪上傳下焦阻滯膀胱與大腸,使膀胱氣化失職,大腸腑氣不通所致。溼熱蘊結膀胱,氣化無力,故小便不通溫聚於下焦,津不上承,則渴不多飲,溼阻大腸,腑氣不通,故大便秘結不通,小腹脹滿。溼熱蘊結,溼濁不能外洩,上蒙清竅故頭脹昏沉,甚則神志昏糊,舌苔灰白黃膩,脈濡數。綜上就是下焦溼熱之象病機。

    綜上三焦溼熱病傳變,則初始病於上焦,次傳中焦,終於下焦的意思病症,且溼熱重濁下流,常沿上,中,下三焦部位相傳而自成規律。客家中醫吳氏。

  • 2 # 走近中醫藥

    中醫三焦的概念有六腑三焦、辨證三焦、與部位三焦的不同。

    六腑三焦:三焦作為六腑之一位於腹腔中,與其他五臟同樣,有著特定形態結構和生理機能,三焦與心包絡由手少陽三焦經與手厥陰心包經相互屬絡而成表裡關係。三焦的形態結構據多年來的研究和考證,大多認為是腹腔中的腸繫膜及大小網膜、淋巴管道等組織。這些組織充填於腹腔臟腑之間,能通透津液,為津液自腸胃滲入於膀胱的通道,與六腑中空有腔的形態結構特點相符。六腑三焦的主要生理機能是疏通水道,執行津液。

    部位三焦:三焦作為人體上中下部位的劃分,“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部位三焦,包含了上至頭、下至足的整個人體,已超出了實體六腑的概念。一些醫家將其附會為分佈於胸腔的包容五臟六腑的一個“大府”,並因其大無臟腑能與之匹配而稱之為“孤府”,實際上也已指明此三焦並非腹中之實體性臟器。部位三焦的總體生理機能是通行諸氣與執行津液。分開來講,上焦指橫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兩髒,以及頭面部,也有人將上肢歸屬於上焦。“上焦如霧”作為其生理特點,是對心肺輸布營養全身的作用和形式的形象描寫與概括,喻指上焦宣發衛氣,敷布水谷精微、血和津液的作用,如霧露之灌溉。中焦在橫膈以下、臍以下的上腹部,包括脾胃、肝膽等臟腑。“中焦如漚”作為其生理特點,是對脾胃、肝膽臟腑的消化飲食的作用和形式的形象描寫與概括,喻指中焦消化飲食物的作用,如發酵釀造之過程。下焦一般指臍以下部位,包括小腸、大腸、腎、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臟腑以及兩下肢。“下焦如瀆”作為其生理特點,是對小腸、大腸、腎和膀胱對排洩糟粕對作用和形式的描寫與概括,喻指腎、膀胱、大腸等臟腑排洩二便的機能,如溝渠之通導。

  • 3 # 釘棺材

    六腑之一,位於軀體和臟腑之間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體的其他臟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稱。

    即將軀幹劃分為3個部位,橫膈以上內臟器官為上焦,包括心、肺;橫膈以下至臍內臟器官為中焦,包括脾、胃、肝、膽等內臟;臍以下內臟器官為下焦,包括腎、大腸、小腸、膀胱。

  • 4 # 浪擊天1

    關於“三焦"的問題我來回答一二。

    三焦到底是什麼???

    三焦的確是一種存在,不是子虛無有。三焦是由上焦、中焦、下焦三個部分組成的。

    1.上焦的位置就是壁胸膜,由胸膜包圍著心肺可調解心肺。

    2.中焦的位置就是膈,橫膈包圍著肝膽脾胃。

    3.下焦的位置就是大網膜,它包圍著腎、胃大腸、小腸、膀胱、男科、婦科組織。

    三焦聯合起來就象個大包袱皮,把五臟六腑包在裡面。

    中醫中的心包是心臟外圍的皮狀組織,是個小包袱皮。三焦這個大包袱皮在外,心包這個小包袱皮在內,因此中醫把三焦劃為表,把心胞劃為裡,三焦為表,心胞為裡。

    三焦的功能與作用???

    中醫把三焦劃入六腑之一。三焦的主要功能是疏通水道與主持氣化。《素問.靈蘭秘典論》“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明代張景嶽注:“決,通也。瀆,水道也”。《難徑.三十八難》稱三焦有“主持諸氣”的作用。

    通俗點說:當人舉重物憋氣用力時,就是三焦起的作用起到憋氣助力的功能,當你快速奔跑時,潛泳時憋住一口氣,就是利用三焦調解的。當你大小便用力時使二便排出,用力就是三焦的作用。所謂疏通水道既利於排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