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非著名驚奇隊長
-
2 # 南柯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古散文大家。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唐宋八大家不是指八大名人,也不是指八大詩人,而是指八大古文學家。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可能再詩作上遠超其他人,但是他們不認同古文運動或者不擅長古文寫作。唐宋八大家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唐宋八大家的說法最早出現在明初朱右的《六先生文集》(將蘇軾、蘇洵、蘇轍合為一),明末茅坤選編了《唐宋八大家文鈔》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之名逐漸為公眾認可,並流傳開來。
而所謂“古文”,是相對於駢文而言的,先秦和漢朝的散文,文體質樸自由,以散行單句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於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自南北朝以來,文壇上盛行講究排偶、辭藻、音律、典故的駢文。駢文中雖有優秀作品,但大量的是形式僵化、內容空虛的文章。流於對偶、聲律、典故、詞藻等形式,華而不實的駢文就成了文學發展的障礙。我們現在所知最有名的駢文估計就是王勃的《滕王閣序》了。
隋文帝時曾下詔禁止“文表華豔”,但一直到唐朝初期,駢文仍佔據了文壇的主要地位。到唐玄宗天寶年間至中唐前期,蕭穎士、李華、元結、獨孤及、梁肅、柳冕等文人,先後提出宗經明道的主張,並用散體作文,成為古文運動的先驅。古文運動逐漸成為文壇大部分人的共識。
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因涉及文學的思想內容,所以兼有思想運動和社會運動的性質。韓愈最先提出 “古文”這一概念。 韓愈提倡古文的目的在於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將改革文風與復興儒學變為相輔相成的運動。在提倡古文時,進一步強調要以文明道。
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有:
韓愈:《師說》。
柳宗元:《永州八記》歐陽修:《醉翁亭記》王安石:《傷仲永》蘇洵:《六國論》蘇軾:《石鐘山記》、《赤壁賦》、《留侯論》蘇轍:《新論》
曾鞏:《上歐陽舍人書》
-
3 # 作家桑妮
所謂唐宋八大家,全稱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也就是唐宋兩代寫古文最牛的八位人物。這中間,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
所以,能入選唐宋八大家的首要條件,就是“古文”寫得很牛,何謂“古文“”?什麼是古文運動? “古文”這一概念由韓愈最先提出,他將六朝以來講求聲律及辭藻、 排偶的駢文視為俗下文字,認為自己的散文繼承了兩漢文章的傳統,所以稱“古文”。中唐時期,韓愈、柳宗元大力提倡古文,是為“古文運動”,目的在於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將改革文風與復興儒學變為相輔相成的運動。在提倡古文時,進一步強調要以文明道。古文運動所推崇的先秦和漢朝的散文,特點是質樸自由,以散行單句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於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而古文運動所反對的“駢文”,則是發端於漢朝,興盛於南北朝的,講究對偶、辭藻、音律、典故的文體。駢文發展到隋唐時期,雖有優秀作品,但更多的是形式僵化、內容空虛的文章。流於對偶、聲律、典故、詞藻等形式,華而不實。駢文的盛行反而成了文學發展的障礙。對於這一點,南北朝時期就有文學家指出其中弊端,隋文帝還曾下詔禁止“文表華豔”,但在初唐時期,駢文仍佔統治地位。直到韓愈、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這一文風才得到根本上的扭轉。
在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的時候,李白、杜甫都已經作古了,唯有白居易與韓愈是同時代的人,但二人交情不深。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詩人,擅長的是寫詩,文章方面建樹不多,即使是與韓愈同時代的白居易,對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也許有所耳聞,但他志趣在詩不在文,所以對韓愈的倡導並沒有什麼附和響應,所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
4 # 楊老師講語文
“唐宋八大家”是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宋朝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為什麼沒有李白和杜甫和白居易?因為“唐宋八大家”又名“唐宋散文八大家”。是明朝人朱右選了這八個人的文章,編纂了一本《八先生文集》,後來由唐順收錄在了《文編》中。明朝末年,茅坤繼承了前兩位的說法,編選了《唐宋八大家文鈔》,這個“唐宋八大家”的名稱開始流傳了。
-
5 # 泊圖泊途
唐宋八大家是古文八大家,簡單的解釋就是寫散文的八大家。明初朱右將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編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於此。
李白杜甫白居易文化水平很高,詩歌各有所長。但不屬於這之列。
唐代有韓愈,柳宗元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文學有了新的面貌。
漢語柳宗元共同倡導古文運動,歐陽修以及三蘇則是宋代的倡導者,大文豪歐陽修曾作為蘇軾,王安石,曾鞏的老師。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王安石變法大家都知道。曾鞏大家陌生一點,但他也在朝中為官。
政治的影響不說,看看他們的知名文章,韓愈《師說》,柳宗元《小石潭記》,蘇洵《衡論》,蘇軾《鳥說》,蘇轍《上疏密韓太尉書》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曾鞏《上歐陽舍人書》。對文學貢獻極大。同時他們還在繪畫,書法,詩詞方面有各自的造詣。
-
6 # 辭兮509
因為唐宋八大家只是簡稱,全稱為唐宋古文八大家,歷史上將這場運動稱為唐宋古文運動。
唐朝中後期,儒家衰弱,學界流行自六朝以來的駢文,這種駢文注重詞藻音律,綺麗奢靡,內容缺乏真情實感。在加上唐朝社會秩序遭到嚴重破壞,大唐帝國搖搖欲墜,在這種背景下,一批文人倡導古文運動,主張大家寫散文,借散文文采煥發,感情真摯,意境深邃的特點來以文明道,其目的是為了改革文風,恢復儒家的正統地位。這種運動由韓愈開啟,直到宋朝共有八位主要人物,分別為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至於唐宋八大家為什麼沒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這幾個人。那是因為古文運動主張散文,而他們三個人的成就主要表現在詩歌上,就算有些許散文作品,但其影響力較之於詩歌也略顯不足。並且古文運動開始的時候他們三人也已經作古,因此他們三人並沒有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但他們三人的文學成就以及為中國文學發展做出的貢獻也不可估量,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學發展留下了一筆瑰寶,值得我們學習。
-
7 # 詩詞例話
首先說說“唐宋八大家”都有誰,他們分別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
既然是八大家了,那就再看看他們都有什麼代表作吧。
韓愈:
《師說》師者,解惑者也。
《馬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祭十二郎文》
《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與孟尚書書》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不愧心。等等…
其他的朋友們可以自行搜尋檢視,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再來說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白被成為“詩仙”,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有《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等等。這三篇也是我最喜歡的。可以說膾炙人口,被人廣為流傳。
杜甫被尊稱“詩聖”,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以“三吏”、“三別”最為出名。他的詩見證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狀。
白居易也是現實主義詩人。他的稱號是“詩魔”。《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是他的代表作。
縱觀以上三人,他們都在詩歌領域有著傑出的成就,但是卻沒有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流。為什麼?
聰明的網友可以看出,我所列舉的韓愈的文章都是散文,當然並不是說他們沒有寫過詩。只是相比詩詞他能更善於散文的形式。所以說,評選的標準並不是以詩歌為標準,而是以散文的根據的。
這個名號的來歷是
明朝初年 朱右 的《八先生文集》,注意這裡用的是八先生,也就是將其八個人稱為先生。
唐順之在《文編》中選錄了這八位作家的作品。
明朝中期 茅坤 又對前邊兩人的書籍加以整理和選編,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鈔》,所以,唐宋八大家的名號就是由此演化而來。
別說八大家和李白杜甫白居易不知道這些名號,就是在當時就知道自己的這個外號,我想其三人也不會去爭這個八大家的名額,畢竟“詩仙”、“詩聖”、“詩魔”這三個獨立的稱號足以顯示了他們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了,何必去和八個人一起分享一個稱號呢。你說是不是?
回覆列表
1、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
2、李白、杜甫的主要成就是詩歌而不是散文,即使有散文也不如詩歌那麼為人稱道。
3、明初,朱右將這八位作家散文作品編成《八先生文集》,才開始有八家之名;明中期,唐順之編《文編》,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明末,茅坤編《唐宋八大家文鈔》,“唐宋八大家”之名隨之流行。
4、這八位作家的文學觀點比較接近,都主張實用,反對駢體,散文創作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而“唐宋八大家”一經提出,便為後人普遍接受,成為文學史上的專有名詞。
5、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