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懵懂的小小少年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到地上。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接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對子女的責任之重,才讓父母不辭辛苦努力工作掙錢養家;是對父母的感恩之重,才使我們的奮鬥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和更大的動力;是對愛人的疼惜之重,才使我們不自覺地去關心彼此照顧彼此;是對朋友的信任之重,才讓我們交付彼此真心坦誠相照,這是一個完整人生的心靈雞湯。

    米蘭·昆德拉:小說家,1929年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布林諾,自1975年起在法國定居,代表作長篇小說:《玩笑》《生活在別處》《告別圓舞曲》《笑忘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說《好笑的愛》原作以捷克文寫成,長篇小說《慢》《身份》和《無知》,隨筆集《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原作以法文寫成。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戀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恆輪迴”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一部意象繁複的書,其中裝載了多種涵義:被政治化了的社會內涵的揭示、人性考察、個人命運在特定歷史與政治語境下的呈現,以及對兩性關係本質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將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寫成一部非同凡響的小說——其中既有隱喻式的哲學思考,也有人的悲歡離合的生命歷程的展現。本意: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輕如鴻毛,卻讓人難以承受。

    要活在真實中,不欺騙自己也不欺騙別人,除非與世隔絕。一旦有旁人見證我們的行為。不管我們樂意不樂意,都得適應旁觀我們的目光,我們所做的一切便無一是真了。有公眾在場,考慮公眾,就是活在謊言中。

    為什麼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笑呢?因為人們愈思索,真理離他愈遠。人們愈思索,人與人之間的思想距離就愈遠。因為人從來就跟他想象中的自己不一樣。當人們從中世紀邁入現代社會的門檻,他終於看到自己的真面目。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

  • 2 # betty59571491

    我讀過,別人送我的一本書,我覺得挺不錯的,太晚了,腦子裡有點亂,明天好好想想怎麼寫心得再來分享。別噴我啊,我是懷孕六個月的二胎媽媽,熬到現在肚裡的娃終於安靜了,我先休息,明天再來分享心得。

  • 3 # 2015FIN

    2010年突發奇想買下來,認認真真讀了幾天,發現彷彿能看懂,又彷彿很晦澀。大概記得男主一向遊戲人生,遊走女人之間。和兩個女人的關係有點類似紅白玫瑰,但又不全是。遊戲人間,自然很多事兒都會看得輕,因為人生不會有那麼多羈絆。後來經歷了一些事,穿插著國家動盪的大背景,男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往,開始打算認真開始一段感情,開始對那個女人負責,似乎感情的厚度增加了,人生就變重了,因為塵世間有了掛念和留戀,但是故事結局卻是希望剛剛照進生活,他和女主就去另一個世界了。所以這也許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因有果,終究都要還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布拉格之戀》,可以看看。電影表達比書更立體,會產生更多共鳴。所以文學讀到人心,電影看到情懷!

  • 4 # 牆外籬笆88

    不邀自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讀高一,因為讀了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才知道有這麼一本書,因此也裝逼的去圖書館借了一本,裝逼的看完,只是被流於表面的文字吸引,但當時感悟不深,時隔多年,現在回想已經是不知所云。歲月埋葬了時而用來祭奠的記憶。

  • 5 # Julia2514602

    大學時期讀過,但沒讀懂,很久之後恍然大悟。生命之輕,就如父母對我們無微不至的各種照顧,就如身邊朋友對我們小脾氣的各種包容,即別人對自己的持續的付出和關懷。有時我們很容易忽視這些小事,但時間久了會發現,這些關懷具有巨大的影響和力量,如果你不能懷有感恩之心,那麼,多年以後,驀然回首,這些所謂的小事會成為另自己遺憾的事情

  • 6 # 可樂姜醋茶

    已經讀了很久了,具體內容記不太清了,自己的感覺就是生命中有很多選擇,而這些選擇大多分為輕鬆的選擇和沉重的選擇。輕鬆的選擇大多傾向於當下的享受與獲得,沉重的選擇可能是當下的沉重,長期卻是充實而滿足的。比如一時的婚外情換取了短暫的快感,卻容易失去穩定的家庭港灣。人們傾向於選擇前者,以為獲得了真正的快樂,最後卻發現那些輕鬆的快樂其實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失去的才是生命之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醫粉為什麼非要以中醫是文化來誣陷懷疑其醫學方面的用處的人?